水泵启动前的引水方法有几种,各用在什么
离心式水泵,启动前需要加引水(不同结构产品的泵,启动条件会不同),目前常见有这几种:
自灌式:水位高于离心泵泵体,启动水泵前,打开水泵排气阀,排空气体即可。
底阀式:在水泵的合理吸程范围内,在水泵的进水管前加装质量可靠的底阀,启动水泵前,通过泵进水口的加水孔注入清水,直到水泵出水口排出清水即可。
自吸式:购买自吸式离心泵产品,启动前,在加水孔处加满清水即可。
引水罐:这个体积大,成本高,在水泵与水源之间,加装一个适量的引水罐,使用前把引水罐、离心泵加满水即可。
吸水泵需要引水,如果容积少于自吸泵腔的容积时,需要将泵腔内灌满水即能将水提升上来。水泵最可靠的引水方式是自灌,对于频繁在水泵启动之前,用水灌满水泵和吸水管的操作。离心泵工作是建立在水流过续的基础上的。只有将水泵和吸水管用水灌满,再启动水泵,才能抽水。水泵引水有几种方式,如自灌充水、真空引水和有底阀灌水。
更多关于吸水泵需要引水吗,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cd87bd161583321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1、当水泵吸上式工作时,其引水方式可分为三类:一是吸水管带底阀;二是吸水管不带底阀;三是依靠水泵自身功能引水。
2、在吸水管的下端装底阀是水泵引水的传统方式,其目的是截留住吸水管内的灌水或存水,以供启泵时用。
3、对于进水管直径大于300mm的大、中型或自动化要求程度较高的泵站,真空抽气装置是常用的一种灌水设备。它由真空泵和其它设备组装而成,水环式真空泵的圆柱形泵壳内安装一个偏心的牙状叶轮。泵壳内注有循环水,在抽真空时叶轮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泵壳内的循环水被甩至叶轮四周,在泵壳内壁形成一个旋转水环。又因叶轮是偏心安装在泵壳内,因此水环与牙状叶片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大小不同。叶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其右半部分两叶片之间的空间逐渐增大,在密闭条件下,随着空气体积的增大,压力随之降低,形成真空,水泵和管路内的空气通过吸气管进人真空泵泵壳右侧的月牙形吸气口被吸人真空泵,真空泵叶轮左半部分两叶片之间的空间是逐渐减小的,因此空气被压缩,压力随之增高,最后通过真空泵泵壳左侧月牙形排气口排出真空泵,进人水气分离箱,使被带出的循环水分离后再重复使用。叶轮不停地旋转,真空泵就不断地吸气和排气,最后将水泵充满水。无底阀引水装置可用来抽升含有砂粒、杂质等有细小颗粒的水,原因是它没有阀式结构,不存在颗粒影响密封的问题。
4、自吸式水泵的泵体本身就具有引水功能。能使泵体产生自吸功能的形式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启泵后旋转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将吸水管内的空气吸入并与初次运行时的灌水掺混成气水混合物,而后在气水分离室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又回到叶轮内部,继续掺混空气,如此多次循环将吸水管及泵体内的空气排完,完成引水过程。只要启泵相隔时间不长,再次启泵一般不需再行灌水。
5、离心泵在运转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或者在运转中漏入了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产生的离心力小,在吸入口出所形成的真空度较低,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这时虽然叶轮转动,却不能输送液体,这种现象叫“气缚”。为了消除“气缚”现象,通常在泵启动前要灌泵,使泵内和吸入管道内充满液体,这样才能使泵正常运转。
如果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最不利点的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连续工作所需要的水压和水量,可直接用作室内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的水源。
2、高位水箱供水
如果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压周期性地不足,可采用这种方式。
3、由加压水泵和高位水箱供水
如果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而用水量又很不均匀,必须用水泵加压,并由水箱调节储存。为防止用水泵直接自室外管网吸水,影响相邻建筑的正常供水,一般要求设吸水池。
4、用气压罐供水
如果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压经常不足而室内又不能设置高位水箱,可采用此方式。这种供水方式用水泵自吸水池吸水送入充满压缩空气的密闭罐内,靠压缩空气的压力,向各用水点供水。
5、水泵连续运转供水
现代一些高层建筑,多采用吸水池贮水用自动化装置控制水泵和保持管内水压。
6、变频调速给水方式
水泵扬程随流量减少而增大,管路水头损失随流量减少而减少。当用水量下降时,水泵扬程在恒速条件下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节能,可采用此方式。
1、在进、出水口处装阀门充水。这种方法是在进水管装一个阀门,接上水管即可向泵内充水。
2、用手压泵充水。有些水泵自带有手压泵,也可以购置或自做小型手压泵安装在进水口必须安装好闸阀。把阀门关死后,先用少量水灌满压水机进行引水,等手压泵出水后,表示水泵内已充满水,可以开机工作。
3、利用真空设备排气充水。离心泵的自排气和真空泵抽负压排气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利用水环式真空泵排气达到充引水的作用。
希望被采纳,谢谢
对于采用半淹没式的泵房(即进水管和水泵泵顶的高程均在进水池水面以下的泵站),水可自行引入水泵中而不必人工灌引水。这种泵站的缺点是没有充分利用水泵的吸水能力,同时水泵安装高程降低,不仅增大了基础的开挖量,而且运行管理也较不便;但优点也较明显,即易于实现泵站的自动化,时效性较强。
2、人工充水法
对于进水管直径小于300mm的小型泵站,在进水管的进口通常设有底阀,一般多采用人工充水法,即从离心泵壳上部的专用充水排气孔处由充水漏斗(或一个去掉瓶底的倒立的普通瓶子)充水。对于进水管直径小于300mm的小型泵站,在进水管的进口通常设有底阀,也可以从水泵的出水管口(出水管路较短的泵站)向泵中充水。由于无需购买其他充水设备,在目前农村小型泵站中,这种充水方法比较普遍。
对不设底阀、逆止阀且管路较短的小型泵站,也可以采用一边启动,一边从出水管口向水泵内充水的办法,从而把水泵和管路中的空气逐渐带出,一般连续充水几分钟后,水泵即可正常抽水工作。
3、真空水箱充水法
对于不设底阀的小型泵站,可采用真空水箱充水法。真空水箱是用铁皮焊制的封闭型水箱,其容积至少为进水管容积的3倍,水箱安装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水泵,水箱底高也应略低于水泵的轴线。真空水箱的高度一般为水箱直径的2倍。
水泵启动前,先将水箱灌满水进行密封。水泵启动后,水泵从真空箱进水,由于水箱水位下降致使水箱内形成一定的真空,进水池中的水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进水管进入水箱中,从而形成水的循环,使水泵开始正常运行。
4、射流泵充水法
用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时,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通入与水泵顶部相通的射流器,进行抽气充水,从而去掉了水泵的底阀。在水泵启动时,将和手柄相连的阀盖关闭,废气从射流器喷出,通过连管把泵中的空气吸出。充水完毕后把阀盖打开,控制阀关闭。这种充水方法的好处一是充分利用了动力机,二是提高了泵站的效率。
普通离心泵,若吸入液面在叶轮之下,启动时应预先灌水,很不方便。为了在泵内存水, 吸入管进口需要装底阀,泵工作时,底阀造成很大的水力损失。
所谓自吸泵,就是在启动前不需灌水(安装后第一次启动仍然需灌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
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过程:由于自吸泵泵体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
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1 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
2 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3 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吸水口处应设置旋流防止器。
指的是消防水池的水能自己自流并且淹没消防水泵的叶轮。
1、小流量泵可直接在沉入水池的管路上加装底阀,水泵进水口预留引水阀,开机前将进水管路注满引水即可;
2、稍大流量,且供水要求稍高一点的地方可选择引水罐方式,即水泵进口安装一个蓄水罐,蓄水罐上口接管进水池液面以下,罐下出水口直接与水泵进口相连,罐的顶部安装一个引水阀门,使用前先将罐内注满水,这种方法在开启几次后还是要加注引水的,这里可以设置一个自动补水装置,避免缺少引水情况。
3、真空引水方式,采用真空泵将水池内水引出到泵腔内,待泵腔内没有空气时候,开启水泵,同时关闭真空泵抽气管路阀门,停止真空泵,此时也可以设计自动引水装置的。
以上三种各有优势,各有弊端,选择要根据实际工艺要求及投资成本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