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口经相同电机功率不同为什么
水泵的电机功率是根据水泵的轴功率选配的。
水泵的轴功率等于流量*扬程*液体比重/(367*效率)
口径相同的水泵,流量基本上差不多,此时电机功率不同主要是以下方面原因:
1、水泵扬程不同。水泵扬程主要看叶轮直径,或者,从水泵蜗壳的外形也能看出来,蜗壳越大的,扬程就越高。
2、液体比重不同。例如,同一台水泵在打汽油、打清水、打碱液所需要的电机会明显不同。
离心泵的功率与管道直径、扬程、流速的关系是
离心泵的功率:N=9.8*Q*H/0.8*0.9 (Kw),0.8水泵效率,0.9电动机效率,H扬程(米),Q流量(立方/秒) Q= 管道面积 * 流速, 管道面积=(管道直径/2)^2*3.14
叶轮直径越大扬程就越大,流量也越大,因为水流出的速度取决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和切线上的线速,直径越大,离心力和线速度就越大。离心泵送水量越与真空度的关系:离心泵是离心力原理来完成抽水的,没有水时空转是会烧坏设备的。
扬程和叶轮直径有关系,叶轮越大,扬程越大,反之亦然。流量和叶轮直径没有多大关系的。额定条件下,扬程越大,流量越小,成反比的。
当泵选定后,泵的抽水高度与出水管管径的粗细有一定的关系,泵的额定扬程减去管道的水头损失后就是抽水高度;对于一定的流量,管径大,阻力小,管路的水头损失小,泵的提水高度就大,反之提水高度就小。
泵的功率随着流量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管太细只会使管道的水流阻力太大,流量变小,泵的功率也因流量的变小而变小,泵的荷载反而变小,不会将泵憋坏。
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扬程越大需要的管道越细。
水泵是向高处运水的工具。运水要花多大的力气(功率)和要运多少水(管子大小)以及运多高(扬程)有关系;
不讲花多少力气,看不出运多少水以及运多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确定了用多少力气,就可以看出花同样的力气,运得越高水的数量就越少,要想数量多就不能运太高。
扬程越大,功率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计算公式: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或者千瓦,一般用符号P表示。
流量的单位是升/秒,一般用符号Q表示。
扬程的单位是米,用符号H表示。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用字母ρ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用符号g表示。
字母B一般代表水泵效率,一般取0.75-0.85。
扩展资料:
水泵的扬程不是由功率决定的,它是由水泵结构与转速来决定的。如果要达到一定扬程又要保证有一定的流量时才与功率有关。
水泵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流式。
其中轴流式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有优势,比如直径2M扬程2米的;离心式吸入扬程大同时在高出口压力(扬程)上有优势,多节离心泵出口可达几十兆帕,而且不怕出口关闭;混流式则多根据不同需求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
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