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扬程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您好,水泵的扬程H(m),用离心泵的扬程举例子,水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对泵的压头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
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
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3/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0.02Mpa,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47Mpa(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0.45m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
查20℃水密度1.0*10^3kg/m3,
h=0.45m (1Mpa约等于100米水柱)
p出口=0.47Mpa (0.47*100米水柱=47米水柱)
p进口=-0.02Mpa (0.02*100米水柱=2米水柱)
ρ为液体的密度
H=h+(p出口-p进口)/ρg=0.45+(0.47*10^6-(-0.02*10^6))/(10^3*9.8)=50.45m(水柱)
希望能帮到你。
在解答水泵扬程计算之前,我们先来彻底了解一下水泵扬程是什么意思?
水泵和扬程都属于外来词,泵这个字是到了晚清才发明出来。扬程这个词也是外来组合词了。水泵扬程的本义是指:泵的输出压力,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这个看起来稍微专业一点儿,不理解没大关系,我们直接说在实际工程预算中,这个水泵扬程是什么意思。
在实际工程预算中,水泵扬程≈从水泵出口到目的地的垂直距离。
简单说明一下上图:要将水池中的水输送到三楼楼顶,A标识为水泵,数字123代表所在楼层,结合本图,水泵扬程可以简单理解为点B到点C的距离,单位通常是米,这个就是水泵扬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学不会水泵扬程了。so easy,就这么简单!
1个弯头≈0.5米水泵扬程的损耗
10米水平距离≈1米水泵扬程的损耗
还是以上图为例,假设A~B有距离为10米,B~C的距离为20米,C~D的距离为10米,那么按图1中水泵的安装位置,需要的水泵扬程为
1+0.5+20+0.5+1=23米【10米水平距AB+B点弯头损耗+BC垂直距离+C点弯头损耗+CD10米的水平距离】
如果你彻底明白了上边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恭喜你,你小学毕业了。
如果你学会了上边的水泵扬程计算,你已经战胜了中国80%的公民。你只用告诉水泵厂家你的实际水泵扬程就不会出错了。如果自己按照厂家水泵选型手册自己去选,可能还会出错。这个错误不是你错误的理解了水泵扬程计算方法。而是不同和水泵厂家,有不同的水泵参数规格表。
你可能出错的原因是,在某些领域,比如耐腐蚀泵行业:水泵扬程≠全扬程
全扬程的概念是:水泵最大的扬程,就是再高1厘米就不出水的垂直距离。水泵全扬程与水泵全流量是成反比的。这一点儿在水泵选型前不清楚的,务必和厂家技术人员确认。
水泵扬程都要克服液面的提升的高差、克服系统中管道和设备的阻力,而与系统的高度无关。液面的高差,在空调闭式循环系统里面,为 0; 在我们的常见冷却水系统里面,高差就存在于冷却塔内部;在供水系统里面,就供水液面与出水液面高差。
闭式系统为啥不用考虑液面高差,1、里面没有 2 个液面,没有高差;2、如果你把液面高差认为是系统高度,那就大错特错了。回到中学物理去想想连通器吧;回到流体静力学去想想 U 形管液面有高差时压力差如何计算的?
从水力的角度来看所谓的闭式或开式系统,主要不是指系统是否和大气环境相通。而是指输送过程中,水力供回过程中的压力传递是否连贯,受否受到外界大气压力影响。
从上文大家知道,水泵的实际工作扬程是泵出压力减去吸入压力。
在冷冻水系统,尽管有开式膨胀水箱和大气相通,但是当水泵把水输送至系统最高点以后,水通过重力和之前的供水压力综合作用回到水泵的吸口(和膨胀水箱液面上的大气压力以及水箱高度无关)。从供水到回水之间水力输送是连贯的(水压是连续的)。期间并没有两个不同高度的液面存在,也就谈不上有‘水的提升高度’。水泵的扬程都是消耗在克服系统阻力上了。换句话说,膨胀水箱仅仅起到定压作用,理论上无论膨胀水箱如何安装,安装高度多少,都不对水泵的工作扬程产生影响。
一般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其中,H——扬程,单位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单位Pa;
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单位为m/s;z1、z2——进出口高度,单位m;ρ——输送液体密度,单位kg/m3,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扬程一般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单位为 米(m)。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
扩展资料
实验测定
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
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
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3/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0.02Mpa,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47Mpa(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0.45m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
查20℃水密度1.0*10^3kg/m3,
h=0.45m (1Mpa约等于100米水柱)
p出口=0.47Mpa (0.47*100米水柱=47米水柱)
p进口=-0.02Mpa (0.02*100米水柱=2米水柱)
ρ为液体的密度
H=h+(p出口-p进口)/ρg=0.45+(0.47*10^6-(-0.02*10^6))/(10^3*9.8)=50.45m(水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扬程越大,功率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计算公式: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或者千瓦,一般用符号P表示。
流量的单位是升/秒,一般用符号Q表示。
扬程的单位是米,用符号H表示。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用字母ρ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用符号g表示。
字母B一般代表水泵效率,一般取0.75-0.85。
扩展资料:
水泵的扬程不是由功率决定的,它是由水泵结构与转速来决定的。如果要达到一定扬程又要保证有一定的流量时才与功率有关。
水泵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流式。
其中轴流式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有优势,比如直径2M扬程2米的;离心式吸入扬程大同时在高出口压力(扬程)上有优势,多节离心泵出口可达几十兆帕,而且不怕出口关闭;混流式则多根据不同需求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
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