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好的水泵是那个牌子呢?
主要看你的具体应用在哪些方面啦~ 格兰富(丹麦):冷/热水小型循环泵占全球份额超过50%,另外立式多级泵和不锈钢深井泵也是强项,在中国的经销和服务网络很齐全;其它还有污水泵和机床用泵的市场份额也比较大; 威乐(德国): 强项和格兰富类似,小型循环泵和不锈钢系列水泵,但是规模要小很多,在国内的服务相对要弱一点; ITT集团(美国):强项是飞力的污水泵系列,最大的潜水污水泵制造商,进口FM/UL消防泵系列也有很大份额,集团里除了水泵还有其它业务; KSB凯斯比(德国):强项是在发电行业和电厂,算是电力行业第一块水泵牌子,在上海有合资厂,主要是铸造泵,适合高温高压,现在在海水淡化上也有很多泵供应; 滨特尔Pentair(美国):集团主营水处理设备和泵及泳池设备,集团中有很多品牌,水泵比较出名的是Aurora空调泵,Myers柱塞泵之类,FM/UL消防泵市场份额也比较高;旗下的Fairbankmorse据说算美国第二大污水泵制造商,和ITT的污水泵不同主要是干式的,国内应用案例较少; 荏原Ebara(日本):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厂家,前两年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很大,不过就水泵而言最近在中国市场做得并不成功; 富兰克林: 严格说来不是水泵品牌,强项是潜水电机,是全球最大的深井潜水电机制造商,最近也开始生产深井潜水泵; 水泵品牌太多啦,我就这点观点啦~
富兰克林电气公司是井用水泵和燃油泵送系统产品的全球领头者,是制造电机、水泵和控制器的技术领头者。富兰克林是全球大型的潜水泵、供油系统电机、地下供油系统部件和伸缩管道系统的制造商之一。目前,富兰克林电气公司在全世界约每两个水井和加油站都会出现富兰克林电气的产品。富兰克林电气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勃拉夫顿市,在美国、德国、捷克、意大利、墨西哥、澳大利亚、南非、中国和日本等国都设有分支机构。
针对国内潜水泵使用环境专门研制,用于含沙量(杂质、颗粒)较大的介质环境中潜水泵的驱动。
特点:
1、 碳化硅密封和甩沙环的应用,成就了独特的抗沙密封系统,使得在含沙量大的环境中能稳定运行,同样达到长寿命、免维护;
2、 水润滑轴承,无二次污染;
3、 密封定子线圈,环氧树脂自愈合系统;
4、 不锈钢花键轴,最大的轴耦合装置。;
5、 过滤式单向阀和压力平衡膜系统,使得电机能在500米以下深度的水中稳定运行;
6、 自调整式止推轴承,电机可以任意角度安装和运行;
7、NEMA安装尺寸,WATER-BLOC现场可换式阻水引线;
8、 双法兰设计易于水泵安装;
9、 防腐设计,304SS,316SS可选,适用于海水、矿山、以及反渗透系统,也适用于低PH值和含其它化学成分的介质中;
10、内置热传感器,配合SUBMONITOR保护装置,质保可延长至三年;
11、380V,50HZ/ 60HZ。
某日,一位朋 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 秘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有人去白宫拜访罗斯福。
罗斯 福的小女儿艾丽丝在办公室跳进跳出,不时地打断他们的谈话。
那人抱怨说:“总统先生,难道你连艾丽丝都管不住吗?”
罗斯福无可奈何地说:“我只能在两件事中做好一件。要 么,当好合众国的总统;要么,管好艾丽丝。既然我已经选择 了前者,对后者就无能为力了。”
罗斯福下野后,曾作为威廉·塔夫脱总 统的特使,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并安排葬礼后 与德国皇帝会晤。
德皇傲慢地对罗斯福说:“2点钟到我这里 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时间。”
罗斯福回答说:“我会2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 只能给你20分钟。”
罗斯福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曾经对三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作最通俗的解释。
他说,“经济衰退”,指的是你的邻居被“炒鱿鱼”;“经济危机 ”,则是轮到你本人在家待业;“经济复苏”,就是说我的竞选对手失业了。
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他,问他连任总统有何 感想。
罗斯福笑而不答,只是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
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于是很快就吃下去了。
接着,罗斯福又请他吃,记者受庞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 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总共吃了好几片。
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我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
塔夫脱是美国历届总统中体重最重的一位,而且举手投足都显得孔 武有力。
一天,他去拜访前总统罗斯福,到罗斯福所住的一个海 滨别墅以后,决定到海里去冲冲凉。
刚好罗斯福的一个孩子在沙滩上玩够 了,跑回家来找罗斯福。
“爸爸,我们去游泳吧。”孩子说。
“不,孩子,现在不行。”罗斯福抱起孩子说:“总统先生现在正在使用海 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1706年富兰克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第四届任期未满)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齐名。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希望能帮到大家!
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1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
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
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从未获得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
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
这虽然是实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
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
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名声大振。
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并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着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
1753年,俄国着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实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实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
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
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到世界各地。避雷针传入法国后,法国皇家科学院院长诺雷等人开始反对使用避雷针,后来又认为圆头避雷针比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好。但法国人仍然选用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
据说当时的法国人把富兰克林看作是苏格拉底的化身。富兰克林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他的肖像被人们珍藏在枕头下面,而仿照避雷针式样的尖顶帽成了1778年巴黎最摩登的帽子。
避雷针传入英国后,英国人也曾广泛采用了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在英国人眼中似乎成了将要诞生的美国的象征。
据说英国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出于反对美国革命的盛怒,曾下令把英国全部皇家建筑物上的避雷针的尖头统统换成圆头,以示与作为美国象征的尖头避雷针势不两立。这真是避雷针应用史上一件有趣的事情。
名人故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2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
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问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同;闪电和电火花的路线都是曲折的;运动都极其迅速;都能被金属传导;都能发出爆炸声或噪声;都能在水或冰块中存在;通过物体时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杀死动物;都能熔化金属;都能使易燃物燃烧;都放出硫磺气味。
1747年,富兰克林把他的这些想法,写成论文《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林逊。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得到的是一阵嘲笑。许多权威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荒唐无比,“把科学当作儿童的幻想”。
对于权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兰克林不予理睬,终于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从风筝实验中,不但了解了雷电的性质,而且证实:雷电是可以从天空“走”下来的。“高大建筑物常常遭到雷击,能不能给雷电搭一个梯子,让它乖乖地‘走’下来呢?”富兰克林想。
正当富兰克林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幸从俄国彼得堡传来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在操作时,不幸被一道电火花击中身亡。这更坚定了富兰克林研制避免雷击装置的决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富兰克林把那根细铁棒称为“避雷针”。
避雷针的问世,引起了教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对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对上帝指手划脚,是要受上帝惩罚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场雷雨之后,神圣的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房屋却平安无事。于是,避雷针的作用被人们认识,避雷针也很快地传开了。至1784年,全欧洲的高楼顶上都用上了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