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汽化的原因是什么?
给水泵气化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水温过高,在吸入口压力降低时强烈气化。
2、吸程太长、管阻较大、吸入管道堵塞、安装高度过高等,同样造成吸入口处压力降低,使得沸点降低,造成强烈气化。
这两点都可以通过水泵最大安装高度的计算校核
水泵最大安装高度
泵房内的地坪标高取决于水泵的安装高度,为了保证泵站安全供水,同时节省土建造价,应正确地计算水泵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合理的利用水泵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计算:
Has=Hsv2/2g一∑hs (4—14)
式中 Has——水泵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m;
Hs——修正后的水泵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
v——吸水管的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取g=9.81m/s2;
∑hs——吸水管的水头损失,m。
对于水泵样本中所给定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是在标准状况下(大气压10.33mH2 0,水温20℃),由专门的汽蚀试验求得的,当水泵安装实际地点的大气压和所抽升的液体的度不符合标准状况时,应对水泵厂所给定的H。值进行修正,即:
H’s=Hs-(10.33-hs)一(hva-0.24)
式中 Hs—为水泵铭牌或样本中给定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H20;
H’s—修正后的水泵允许吸上真空高度,mH2 0;
v—安装地点的大气压,mH2O;海拔高度与大气压的关系见表4—4;
hva—实际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力(见表4~5),mH2 0。
水泵汽化检验与解决办法:
(1)水泵电流量标示降低,并有异常的晃动。
(2)水泵盘根冒汽,均衡管工作压力上升,并大幅晃动。
(3)水泵有出现异常响动,出、通道管路产生水冲击性和震动。
(4)水泵出口工作压力、总流量不稳定。
解决办法:
(1)调小出口。
(2)打开出口排气管门。
(3)若通道有工作压力,则降低通道水温。
(4)待出口工作压力一切正常,管路水冲击和震动变弱后,当排气管门冒水时将其关掉,再迟缓地打开出口门恢复过来运作,不然马上停泵解决。
水泵汽化的原因在于进口水压过低或水温过高,入口管阀门故障或堵塞使供水不足,水泵负荷太低或启动时迟迟不开再循环门,入口管路或阀门盘根漏入空气等。
1、入口压力小于流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泵吸入真空度大于允许吸入真空度。
3、离心泵安装高度提高,导致泵内压力降低。
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汽蚀导致水泵性能变坏、装置运行不稳定、金属表面材料疲劳剥蚀、噪音和振动加剧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中要分析、研究和监测水泵汽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扩展资料
为防止或减轻水泵汽蚀,应从规划设计、水泵选型、制造工艺、材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1、正确选定水泵安装高程。
2、正确设计进水池和进水管道或流道。避免池内出现漩涡和偏流,保证进水喇叭口有足够的淹没深度。对于卧式离心泵,叶轮进口前应有不小于4~5倍泵进口直径的直管长度,以使叶轮进口流态较为均匀。
3、及时清淤,避免拦污栅堵塞,以减小吸水管或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提高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避免使用进水管道的闸阀进行水泵工作点的调节,以免造成水泵进口压力减小,流态紊乱,引起水泵汽蚀。
4、正确进行调度,保证水泵在允许汽蚀余量范围内运行。
5、采取措施减小水源的含沙量,避免过流部件被泥沙磨损而使水泵汽蚀性能恶化。
6、注意观测和检査水泵汽蚀部位,如果水泵过流部件已经岀现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
7、提高水泵制造工艺,使过流部件表面光洁。
8、其他措施,如向泵内补气、增加诱导轮和采用抗汽蚀材料制造叶轮及泵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汽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蚀现象
1、叶轮或键扣坏,不能正常的把能量传给水。
2、启动前泵内未充满水或漏汽严重。
3、水流通道堵塞,如入口底阀,叶轮槽道出入口管内有杂物或入口门瓣脱落。
4、离心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两者扬程高度过高。
5、并联的水泵,出口压力低于母管压力,水流不出来。
6、电动机接线错误,反转。
凝结水泵在运行中发生汽化的主要象征是在水泵入口处发出噪声,同时水泵入口的真空表、出口的压力表和电流表指针急剧摆动。凝结水泵发生汽化时不宜继续保持低水位运行,而应采用限制水泵出口阀的开度或利用调整凝结水再循环门的开度或是向凝汽器内补充软化水的方法来提高凝汽器的水位,以消除水泵汽化。
1)改变叶轮形状的设计及优化叶轮的结构参数,改善汽蚀产生的外部条件;
2)叶片及其他水流经的部件应选用抗汽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3)减少吸入管的压力损失∑h、吸入管路系统包括底阀、虑水器、管路、弯头、等,使这些部位的安装设计合理,减少损失,也是降低水泵发生汽蚀现象的重要途径;
4)减少泵本身必须的汽蚀余量,为此,可适当加大手级叶轮吸入口直径,或采用无底阀排水。(2)使用方面。
1)在安装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泵的吸水高度。这样使泵运行中的允许汽蚀余量更大些。一般情况下安装高度在2~3.5m时,降低泵发生汽蚀现象。
2)降低井水的密度,含煤粉和泥沙的矿井水,为了减小矿水密度以减少泵的汽蚀,应在矿井排水之前做沉淀处理。
3)减小水流进泵吸入口的平均流速。
电厂中使用的主要有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是通过厂用电带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给水泵的转动将给水送到锅炉侧。汽动给水泵是由汽轮机抽汽驱动小汽轮机从而驱动给水泵。一般电厂内安装2台100%负荷的电动给水泵(一运一备)或者2台50%的汽动给水泵(运行)和1台30%电动给水泵(备用),以此满足电厂负荷需求。
给水泵按照泵的工作原理属于离心泵,离心泵主要通过水泵叶轮中的叶片转动,对其中的流体做功使其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中心流向边缘,产生很高的流速和压力流出叶轮进入泵壳从而进行给水。
电动给水泵除了泵体和电机,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装置就是液力耦合器,说白了,也就是联轴器,用来连接电机与给水泵传递能量,只不过通过液体(润滑油)作为传动介质,可以进行无级变速。
液力耦合器主要由泵轮、涡轮、旋转内套、勺管等部件组成。泵轮与涡轮具有相同的形状、相同的有效直径,为了避免共振,叶片数不同,一般相差1~4片。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主要通过泵轮和涡轮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泵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涡轮装在输出轴上。
原动机(电机)以一定的速度带动泵轮旋转,泵轮内的工作油在叶片的驱动下,从靠近轴心处流向泵轮的外周处,在流动的过程中,工作油从泵轮处获得能量,工作油在泵轮的出口处沿着绝对速度的方向冲入涡轮。冲入涡轮的工作油,首先作用在外周的叶片,带动涡轮的旋转,而后慢慢从涡轮出口处流出,又重新进入泵轮,由此不断循环。
1)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hg)。
2)减小吸入液流的水力损失hc-s。
3)泵在大流量下运转时(NPSH)r增加,(NPSH)a减小,所以应考虑(NPSH)a有足够的余量,否则应防止在大流量下长期运转。有时因泵的扬程选得过高,实际上泵处在大流量下运转,易发生汽蚀。这点在选泵时应加以注意。
泵不吸水,其压力表指针剧烈跳动;
水泵有堵塞现象或密封环磨损造成水流量不足;
水管阻力大或吸水处有空气渗漏造成泵内声音异常不出水;
电机电流过大;
水泵振动大,轴承过热;
泵轴断裂;
严重漏水。
现代锅炉给水泵的日常养护必须以故障预防为目的,建立科学的养护体系与制度,以指导给水泵的日常养护工作。建立给水泵零部件故障及更换记录,详细掌握各部件损坏时间,以便于后期在零部件到使用寿命前及时更换,避免零部件(例如:轴承等)损坏后发现不及时对机组造成损坏。
另外,还要加强给水泵润滑系统的保养,经常性检查润滑油量,及时对部件进行润滑,避免“干磨”等情况的发生。润滑油的添加前要注意检查油质与添加口的清洁度,避免添加过程带入杂质损坏轴承。在养护中还要注意对给水泵系统管路的检查与保养,及时对泄露处进行堵漏,管路外侧防锈涂层要经常进行检查,对涂层剥落处及时进行喷涂,以此确保管路的防腐蚀性。养护中还需要注意对给水泵水源处理系统的检查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