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应怎么和管道连接,可以用软管吗
水泵和管道连接:水泵很小的话可以用消防带之类的软管 ,如果很大,不可使用软管连接。
1、一般规定;为了达到设备的减振和隔振,水泵和管道不宜采用钢性连接(直接连接),要求采用软接头连接。
2、如果水泵和管道的口径不是同一规格,可以采用“变径管”(即所谓的“大小头”),各种规格的都有,可选择,变径管一般是直接装在水泵的进出水处,再装软接头,再接水管。
水泵进水管路应密封可靠,必须有专用支撑,不可吊在水泵上。装有底阀的进水管,应尽量使底阀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安装,其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45°。水源为渠道时,底阀应高于水底0.50米以上,且加网防止杂物进入泵内。
扩展资料:
如果水泵有任何小的故障切记不能让其工作。如果水泵轴的填料完磨损后要及时添加,如果继续使用水泵会漏气。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电机耗能增加进而会损坏叶轮。
如果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震动这时一定要停下来检查下是什么原因,否则同样会对水泵造成损坏。
当水泵底阀漏水时,有些人会用干土填入到水泵进口管里,用水冲到底阀处,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因为当把干土放入到进水管里当水泵开始工作时这些干土就会进入泵内,这时就会损坏水泵叶轮和轴承,这样做缩短了水泵使用寿命。当底阀漏水时一定要拿去维修,如果很严重那就需要更换新的。
水泵使用后一定要注意保养,比如说当水泵用完后要把水泵里的水放干净,最好是能把水管卸下来然后用清水冲洗。
水泵上的胶带也要卸下来,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在光照处晾干,不要把胶带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水泵的胶带一定不能沾上油污,更不要在胶带上涂一些带粘性的东西。
要仔细检查叶轮上是否有裂痕,叶轮固定在轴承上是否有松动,如果有出现裂缝和松动的现象要及时维修,如果水泵叶轮上面有泥土的也要清理干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管
软连接的主要作用是防震,同时还有降噪音和热涨冷缩的补偿作用。所以要根据泵的不同选择,多级泵、锅炉给水用泵前后加软连接,我们常用的动力泵前端可以不加,后端最好加软连接,当然也可以不加。
1、橡胶软连接在闸阀前后均可,其作用一是减震、二是热涨冷缩的需要、三是方便拆装阀门及维修需要止回阀只要在水泵之后的扬水管上就行,其作用是保护水泵。一般装在闸阀之后。
2、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
3、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橡胶软连接,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
4、橡胶软连接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5、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6、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7、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
在《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里,涉及到水泵的章节都没有要求必须安装柔性接头。也就是说没有要求说只要装水泵就必须装柔性软接头。
软接头的主要作用是隔震。其次才是利于管道的重量不直接压在泵体上、吸收位移等作用。
在《水泵隔振技术规程里》5.1.1条:当水泵采取隔振措施时,水泵吸水管上和出水管上均应采用管道隔振元件。
也就是说当水泵安装在需要避免振动的场所。水泵底部设置减震器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加软接,避免水泵的振动传到管道上。
2、泵的软接头,主要是减震作用,防止泵的震动传递到管道上。另外还有其他作用,如安装时,补偿尺寸误差;维修更换阀门方便 。
3、淞江、静福、久沪、松夏、水泵软接头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