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的进入口管径要大于水泵口径吗?
泵的吸水口要大于出口,因为吸口为低压力,水的密度小流速慢,为了满足供水平衡要求和保证入口有一定的压头,防止汽蚀,一般都大;出水口流速快,同管径流量大,所以决定连接的吸水口要大于
出水的。口管径大吸入阻力小,有利于泵吸入介质,出口管径小,有利于泵出口压力保持。
管径小于250时为1~1.2m/s,管径250~1000时1.2~1.6
m/s,
从技术上考虑,水流的最大速度应不超过2.5~3.0米/秒,最小速度不得小于0.6米/秒(防止沉积)。
流量和扬程的关系是泵自身特性,没有公式。管径*流速=流量,但一般来说泵的设计不考虑管径问题。泵设计中没有压力这个概念,只有扬程。
扩展资料
一般消防水泵进水总管要1.5倍大于水泵就水口口径,水泵进水管径必须等于或者大于水泵进水口径,比如水泵进水口径为80mm,单台水泵进水管最好是80mm
或者100mm,如果两台泵(一用一备)进水总管不低于100mm。
消防水池进水管的管径,无非两条规定:流速小于2.5m/s,充水时间小于48h。
计算中,取100管径,1m/s流速,得出48h水量看能否满足水池容积。在这种情况下,已知条件是市政管网接入点的压力,流速是随压力和管径变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道泵
这个问题必须根据你原来的管道直径是否与泵的流量相适应,如原来管道直径明显偏小,管道阻力有较大影响了泵的流量(泵运行在特性曲线总扬程较高区域),则增加管道直径能明显增加泵的流量。如增加管道直径,不能明显减小管道阻力,则增加管道直径也不能太有效的提高泵的流量。这需要根据泵的实际运行在泵的特征曲线区域来决定。但你也可根据管道中的流速粗略有效的判断出,如管道内的流速超过1.5 m/s,且管道较长,泵的压力超过泵的额定扬程时,你应增加管道直径,则可增加泵的流量。
所谓的粗管减小阻力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该成为你选用大一号管子的决定参照。 那为什么你不选用大三个.四个或者跟粗的呢@!@!那样阻力会更小!!!!
————————————————————简直是外行,看看流体力学的知识吧!!!
所提的问题是一个结论,原因解释不是一两句话,学点流体力学的知识就知道为什么了——硬是要用一句话回答的话,那就是提高水泵出水口的"总压力头",直观的感觉就是要让水泵有足够的压力将水压出去。至于不能大三、四个号,是要保证管内的水流流速较为均匀,否则近管壁的水流层会因为粘性作用停止流动或流速过小。
一定长度的管路口径小的话用相同能量来驱动,能运送的流量就会小了。
泵的流量是有整个管路和泵性能共同决定的,如仅仅是入口直径小些一般流量会小些,不会变化多少,因为一般入口管路通常不是很长;但入口压力将到一定程度后,泵就不能正常工作,流量就会降很多的。
输水管路的公称口径是有一定的尺寸档次的,例如:DN50、DN65、DN80、DN100、-----等等。举例:假定泵进口直径为65左右,那么与其连接的进水管路应采用80或100的直径。在国家标准《GBT 3091-2015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规定了一系列的尺寸档次及相应的壁厚等参数,拷贝如下:
至于螺杆泵和齿轮泵,因为它们是容积泵(离心泵是非容积泵——叶片泵),流体是直接获得静压力,所以不用像叶片泵这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