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与离心泵有什么区别?
1、启动方式不同
自吸离心泵首次起动时要向泵体内注入一定量的起动循环水;离心泵每次起动时刚需将进水管内及泵体内同时注满水,或者用辅助装置对进水管进行抽气。
2、装置不同
自吸离心泵在进水管下端只有装滤网而无底阀;离心泵在进水管下端必须装底阀或者在出口处配有抽气装置。
3、用途不同
自吸泵:
(1)装上摇臂式喷头、又可将水冲到空中后,散成细小雨滴进行喷雾,是农场、苗圃、果园、菜园的良好机具。
(2)适用于清水、海水及带有酸、碱度的化工介质液体和带有一般糊状的浆料(介质粘度<100厘珀、含固量可达30%以下)。
(3)可和任何型号、规格的压滤机配套使用,将浆料送给压滤机时进行压滤的最理想配套泵种。
离心泵:
(1)液体输送、冷却系统、工业清洗系统、水产养殖场、施肥系统、计量系统和工业设备。
(2)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浆体。
扩展资料
吸泵应用范围:
1、装上摇臂式喷头、又可将水冲到空中后,散成细小雨滴进行喷雾,是农场、苗圃、果园、菜园的良好机具。
2、适用于清水、海水及带有酸、碱度的化工介质液体和带有一般糊状的浆料(介质粘度<100厘珀、含固量可达30%以下)。
3、可和任何型号、规格的压滤机配套使用,将浆料送给压滤机时进行压滤的最理想配套泵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吸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泵
1、结构组成不一样
离心泵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自吸泵也是离心泵的一种,自吸泵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
从表面看,自吸泵泵体是一个方形箱体;卧式自吸泵进口接管高于泵叶轮中心,而卧式离心泵的进口接管中心与叶轮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2、启动方式不同
离心泵需要灌泵排气。普通离心泵在开车或运行时入口需要一定的压头,也就是说入口流体必须是靠外压进入泵腔的,而且必须满足入口需要的流量,开车时泵腔以前的管路系统充满流体。
而自吸式离心泵不用灌泵,但需要先自吸排气,然后开阀门。通常是在开车时靠人工在泵腔内充满流体,开车后靠虹吸原理将介质引入泵腔。该离心泵具有这种独特的排气能力,所以此自吸泵能输送含有气体的液体,无需安装底阀,使用在游轮上时具有良好的扫舱功能。
3、配置不同
离心泵在吸入管底部安装带滤网的底阀或者在出口处配有抽气装置。底阀为止逆阀,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失。滤网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靠近泵出口处的压出管道上装有调节阀,供调节流量时使用
自吸泵在进水管下端只有装滤网而无底阀。
水泵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小编做水泵流体销售15年有余,咱只说人话,不带水分
很多用户采购水泵,就说要抽多少高,而对于提到的自吸,什么是自吸,不是很清楚,一般离心泵(卧式和立式的泵)都是没有自吸的,
一般离心泵每次用前都是要灌满水的,而自吸泵管路不需安装底阀,使用前只需保证泵体内有一定的液体可以的(安装后第一次启动仍然需灌水,以后每次水泵启动前都不需要灌水了)。自吸泵经过短时间运转,靠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来,开始使用。
上图 是自吸泵
总结下,用不用自吸泵,看平时灌水是否方便,和水泵的使用频率是不是很频繁;灌水不方便和开机频繁还是选用自吸泵为佳。
离心泵与自吸泵的区别有:
1、组成不一样: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自吸泵则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
2、优点不一样:自吸泵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离心泵的优点是紧凑式结构、宽范围 流量和扬程范围宽、适用于轻度腐蚀性液体、多种控制选择、流量均匀、运转平稳、振动小、不需要特别减震的基础、设备安装、维护检修费用较低。
3、工作原理不一样: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离心泵则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离心泵
百度百科-自吸泵
至于自吸泵,就是具有自吸装置的离心泵,改变泵壳结构,根据其自吸性能,安装时可以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安装,他的汽蚀余量NPSH比离心泵大的多,它利用泵壳结构,事先在启动前里面有一段介质,当泵运转后,那段介质被泵排出,泵腔瞬间局部近似真空,我们根据大气压强可知,这个时候泵入口的液体就会自己倒吸(其实就是大气压强的功劳,就像我们用吸管喝牛奶一样,并不是我们吸进了牛奶,而是我们把牛奶瓶中的空气吸进肺里,然后大气压强把牛奶通关管子压进我们嘴里的。这点好多人其实还没这个概念,总认为是自己吸进去的。)进泵的入口,这样连续不断地进行,实现了自吸功能。所以,自吸泵一般用在抽井下废水、污水等场合。因为它NPSH大。
如果液位比离心泵低只能在进口管道吸入口安装底阀把泵和管道里面灌满液体才能达到自吸的功能,或者在进口安装引水筒,如长时间不工作的离心泵,在第二次启动时进口管道和泵体里面的水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又得再灌一次引水,操作上比较麻烦,因为长时间不用的离心泵进口底阀密封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液体会慢慢漏回水池。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带动,在启动泵前,泵体及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当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带动叶片间的液体一道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缘,动能也随之增加。当液体进入泵壳后,由于蜗壳形泵壳中的流道逐渐扩大,液体流速逐渐降低,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强沿排出口流出。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液面处的压强比叶轮中心处要高,因此,吸入管路的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泵内。叶轮不停旋转,液体也连续不断的被吸入和压出。
自吸泵是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泵,Loong River自吸泵采用了三腔体结构,侧通道原理。在泵壳和叶轮间极小的间隙也保证了其卓越的抽吸能力,它的吸入管不仅可以排气,还可以输送带气体的产品。它的吸入管不仅可以排气,还可以输送带气体的产品。
而螺杆泵是利用一根螺杆(转子)与螺杆腔(定子)的相互啮合使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适合输送中高粘度的物料。
您在选择泵之前需要对介质的浓度、粘度、含杂质情况做个测量,然后根据需求来选择泵。
2)自吸泵:自吸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当叶轮旋转后,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吸入阀打开,吸入管路内的气体经吸入室进入叶轮,在叶轮出口处与随叶轮高速旋转的液体相混合,由于叶轮的作用,使气液混合物经压出室到容积足够大的气液分离室中去,由于流速降低,靠液体和气体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液体经外流道又回到叶轮外缘。依次循环,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这时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
3)清水泵-离心泵;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电机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水在蜗壳中,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4)罗茨真空泵;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自吸泵可能是离心泵,离心泵不一定是自吸泵。
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自吸泵是漩涡泵加水箱泵体结构,很少有带水箱泵体的自吸离心泵。所以将自吸漩涡泵简称为自吸泵。
漩涡泵和离心泵的水力和结构完全不同。详见下图。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不带水箱的---漩涡泵
向左转|向右转
带水箱的---自吸漩涡泵
向左转|向右转
不带水箱的 --普通 离心泵
向左转|向右转
带水箱的---自吸离心泵
向左转|向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