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加为什么要加装疏水泵
首先,低加的疏水是高品质的水,如果没有疏水泵,低加疏水就要导到凝汽器内,低加疏水的温度是很高的,这样对机组的真空会有影响,会是真空下降,降低机组运行效率。
其次,低加疏水到了凝汽器之后,又被凝结水泵打回来,在到轴封加热器在到低加中被加热这对,抽气是一种浪费,是一种重复加热。
再次,采用疏水泵后疏水进入加热器出口的主凝结水管道,提高了加热器出口的凝结水的温度,减少了凝结水再去除氧器之后到锅炉里的吸热量,减少了疏水流入凝汽器的冷源热损失,挺高机组热经济性。
最后,采用疏水泵和疏水自流的结合方式对疏水的处理更灵活,对疏水水位控制手段更丰富。
如果低加是#5至#8逐级自流的话,两台低加疏水泵会安装在#7低加的疏水管上,然后把疏水打到#7低加出口的凝结水母管上。两台低加疏水泵一用一备,出口泵的出口母管上装有调节阀,用来调节疏水量以控制#7低加的水位。也有采用变频的低加疏水泵,会更经济一点。
提高热经济性的原因如下(下面的非原创,主要是整理出来的):
第一,低加的疏水是抽汽加热产生的高品质的水,如果没有疏水泵,低加疏水就要导到凝汽器内,低加疏水的温度是很高的,这样对机组的真空会有影响,有可能导致真空下降,降低机组运行效率。
第二,低加疏水到了凝汽器之后,又被凝结水泵打回来,再到轴封加热器、低加中被加热,这对抽汽是一种浪费,是一种重复加热。
第三,采用疏水泵后疏水进入加热器出口的主凝结水管道,提高了加热器出口的凝结水的温度,减少了凝结水再去除氧器之后到锅炉里的吸热量,减少了疏水流入凝汽器的冷源热损失,挺高机组热经济性。
第四,采用疏水泵和疏水自流的结合方式对疏水的处理更灵活,对疏水水位控制手段更丰富。
给水泵的话就如楼上所说,是把除氧器除氧后的水(大型机组一般还要通过高加加热)送到锅炉(汽包炉的话就进汽包;如果是直流炉就直接进入换热器)。
炉水泵的话就是指在强迫循环炉中,为建立炉水循环提供动力的泵(自然循环炉就没有这个,是靠密度差形成循环),所谓炉水循环具体就是指炉水从汽包经过下降管进入下水包,经炉水泵升压进入水冷壁,最后回到汽包的这个循环过程。
2.凝结水泵是指凝气式机组,在凝汽器回收了工质后,经过化学单位或者凝结水精滤装置(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对凝结后的水进行水质处理)后,通过凝结水泵再次打回系统,进行重复利用。
3.真空泵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在汽动阶段建立真空,另一个是在运行中将凝汽器中的不凝结气体(比如漏进凝汽器的空气之类,如果积聚太多会影响凝汽器效率)抽出去。机组真空的话,在凝汽式机组中,是靠将乏汽(做完功的蒸汽)通过循环水冷却凝结后,由于水汽的体积差,形成真空的,并不是靠真空泵来维持,特别是大型机组,光靠真空泵的出力是肯定不够的。
4.低加疏水泵的话,先说点补充内容就是高加、低加里作为热源的抽汽在其中被给水冷却凝结后,形成疏水。这部分水在正常状态下(如果水位过高可能会通过抽汽管道倒流进入汽轮机,所以高水位时有紧急疏水装置,直接将水排至凝汽器或者除氧器)是会通过疏水装置进入下一级,比如低加五的疏水进入低加六。
这个疏水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压力差逐级自动流入(低加五的抽汽压力大于低加六);另一种就是利用低加疏水泵把上一级的水抽到下一级。另外由于低加疏水泵的工况很恶劣(有压力又潮湿),而且维修的难度大(要切除低加,并且解体)所以现在一般的新型机组都不大用了。
低加疏水泵的汽蚀余量很低,不容易产生汽蚀,一般汽蚀余量都在1-2m以内。
而普通离心泵最少汽蚀余量都在2m以上。
所以目前市场上,当对汽蚀余量有很高要求时,疏水泵基本是最合适的选择。
疏水泵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输送液体介质,不同的流量、 不同扬程的范围,因此,它的结构形式当然也不一样,材料也不同,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
1 、城市供水 2 、污水系统 3 、土木、建筑系统 4 、农业水利系统 5 、电站系统
6 、化工系统 7 、石油工业系统 8 、矿山冶金系统 9 、轻工业系统 10 、船舶系统
疏水打入本级加热器出口和入口比较,前者经济性高。因为前者的疏水热量有利于较高级的加热器,使冷源损失减小。
因此,疏水泵出水与主凝结水的汇合地点最佳位置在本级加热器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