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是什么

安静的摩托
负责的篮球
2022-12-31 17:28:26

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是什么?

最佳答案
外向的蜜粉
长情的钢铁侠
2025-05-19 07:09:09

就是指为为使泵不发生汽蚀(会破坏叶轮),而设计的保险高度。吸程的高度不要太高,比如水泵汽蚀余量为3米的话,你就把吸上高度设置在10米(大气压)-3米(汽蚀余量)-N米(管路阻力损失)=L米吸水高度。

最新回答
欣喜的音响
灵巧的裙子
2025-05-19 07:09:09

1.有效汽蚀余量:有效汽蚀余量亦称装置汽蚀余量,它表示液体由吸入液面流至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具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用△ha表示,或以符号〔NPSH〕s表示。

影响有效汽蚀余量的因素有吸入液面的表面压力,被吸液体的密度,泵的几何安装高度,还有管路的阻力损失等。总之,有效汽蚀余量由泵吸入侧管路系统决定,与泵本身无关,在给定的吸入条件下,有效汽蚀余量是可以计算得到的。

有效汽蚀余量越大,说明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越大,这样出现汽蚀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2.必需汽蚀余量:有效汽蚀余量的大小并不能说明泵是否产生气泡,发生汽蚀。因为有效汽蚀余量仅指液体从吸入液面流至泵吸入口处所具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但泵吸入口处的液体压力并不是泵内压力最低处的液体压力。液体从泵吸入口流至叶轮进口的过程中,能量没有增加,它的压力还要继续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过流断面的逐渐收缩,流速增大而造成;另一方面由于泵吸入口到叶片入口处的流动阻力也会造成液体压力的进一步降低。所以我们把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吸入口流至叶片进口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称为必需汽蚀余量,用△hr表示,或用符号〔NPSH〕r表示。

必需汽蚀余量与吸入管路装置系统无关,它只与泵吸入室的结构、液体在叶轮进口处的流速等因素有关,所以必需汽蚀余量由泵入口各因素决定。

必需汽蚀余量,是液体从泵吸入口流至叶片进口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所以△hr越大,则表示压力降也大,泵的抗汽蚀能力越差,反之抗汽蚀能力就高。

3.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的关系

有效汽蚀余量在吸入管路系统确定后,它随流量增大而降低。必需汽蚀余量在吸入室、叶轮入口形状已定的情况下,它随流量的增大而升高。所以要使泵压力最低点处不发生汽化,必需使有效汽蚀余量大于必需汽蚀余量,即△ha>△hr。

喜悦的飞机
无语的爆米花
2025-05-19 07:09:09
气蚀余量又叫动压降,是指泵进口处单位体积的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

裕能量,是用来计算水泵吸水高度的另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当水从水泵进口流到叶片入口

附近时,由于沿程过流断面不断缩小使流速增大同时水在流动过程中,都有水头损失,

因此,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水流压力比水泵进口处的压力还要低,当该处某点的压力低至汽

化压力时,水泵内部就会开始发生气蚀。从水泵进口处的总水头中减去叶片入口处压力最低

点的压力水头所剩的值,就是泵内不出现气蚀现象时候泵进口处所剩余能量的极限值。这个

值就叫做临界气蚀余量。

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Δh?

解:Δh=10.33-4.0-0.5=5.83米

强健的万宝路
优美的花瓣
2025-05-19 07:09:09
汽蚀余量是指泵入口处液体所具有的总水头与液体汽化压力之差,对应的是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单位用米表示。

因为在泵的叶轮入口,如果压力小于介质对应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时会汽化,致使水泵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泵吸入口处必须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量。

哭泣的蜡烛
怕孤独的高山
2025-05-19 07:09:09
对于给定泵,在给定转速和流量下必需具有的汽蚀余量称为必需汽蚀余量,常用NPSHr表示。又称为泵的汽蚀余量,是规定泵要达到的汽蚀性能参数。NPSHr和泵的内部流动有关,是由泵本身头定的,其物理意义是表示液体在泵进口部分压力下降的程度,也就是为了保征泵不发生汽蚀,要求在泵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具有超过汽化压力水头的富余能量。\x0d\x0a\x0d\x0a必须汽蚀余量与装置参数无关,只与泵进口部分的运动参数(vo、wo、wk等)有关,这些运动参数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是由几何参数决定的。这就是说NPSHr是由泵本身(吸水室和叶轮进口部分的几何参数)决定的。对于既定的泵,不论何种介质(黏性大介质因影响速度分布除外),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流经泵进口,因速度大小相同故有相同的压力降,即NPSHr相同。所以NPSHr与液体的性质无关(不考虑热力学因素)。NPSHr越小,表示压力降小,要求装置必须提供的NPSHa小,因而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x0d\x0a有效汽蚀余量是指由泵安装条件所确定的汽蚀余量,常用NPSHa表示。又称为装置汽蚀余量,是由吸入装置提供的在泵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水头的富余能量。NPSHa越大,泵越不容易发生汽蚀。有效汽蚀余量的大小与装置参数及液体性质(p、pv等)有关。因为吸入装置的水力损失和流量的平方成正比,所以NPSHa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x0d\x0a汽蚀余量指泵入口处液体所具有的总水头与液体汽化时的压力头之差,单位用米(水柱)标注,用(NPSH)表示,具体分为如下几类:\x0d\x0aNPSHa——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越大越不易汽蚀;\x0d\x0aNPSHr——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汽蚀余量或泵进口动压降,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x0d\x0aNPSHc——临界汽蚀余量,是指对应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蚀余量;\x0d\x0a[NPSH]——许用汽蚀余量,是确定泵使用条件用的汽蚀余量,通常取[NPSH]=(1.1~1.5)NPSHc。

喜悦的大叔
迅速的奇异果
2025-05-19 07:09:09
在水泵介绍的里说必需汽蚀余量为1.45M。是说这个泵的吸入口的压力要大于1.45M水柱的压力,才不会发生汽蚀现象,这么理解对的,但这是在常温水的时候。随着输送液体的温度增高气化压力也会增高,拿水来举例: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1.45米 输送100°C的热水 这时候泵的进口压力P1就得大于或者等于NPSHr+这个温度下水的气化压力(100°C水的汽化压力是10米)+0.5-1.0米(这是裕量)

乐观的哑铃
知性的薯片
2025-05-19 07:09:09
不是,但是两者密切相关,泵的汽蚀余量会影响到泵的吸上高度,具体计算如下:

大气压力(海拔0米处约为10米水柱)﹣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吸上管路的损失-安全余量=吸上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各个量单位需要都统一成多少米水柱。

泵的必需汽蚀余量指的是为了防止汽蚀,泵入口处的最小压力,一般以水柱为单位。

魁梧的蜻蜓
动听的高山
2025-05-19 07:09:09
汽蚀余量应该是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液体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落,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气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1、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

2、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Δ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这就是说:允许吸水高度等于大气压力相当于的水柱高度(10.33m)减去汽蚀余量减去0.5米的安全量得到的。

3、汽蚀余量越大,则允许吸水高度就越低。

高挑的大侠
平淡的保温杯
2025-05-19 07:09:09
水泵汽蚀就是指水在到达叶轮之前发生了汽化,含有气泡的水被叶轮加压,因为压力增加,气泡消失,水迅速补充气泡空间,造成对叶轮的冲击,时间长了侵蚀叶轮,甚至击穿叶轮都是有可能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水在一定条件下会汽化,这一条件受温度,压强影响,具体影响可以查找一张叫做水的三相图的图片,说的很清楚。

水在进入水泵之前,可能还没有发生汽化,但是此时的压力与温度已经临界汽化条件了,随着进入水泵,到达叶轮之前,静压仍然在下降,一旦下降到汽化条件以下,水就发生了汽化,紧接着到达叶轮就发生了汽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