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的计算方法。
水泵扬程25m ,即额定压力为2.5kg减去管损再减去入口压力(一般吸上水泵入口压力可忽略不计)即工作压力。
离心泵的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目前对泵的压头尚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一.水泵选型计算
1、水泵必须的排水能力 QB= m3/h
2、水泵扬程估算 H=K(HP+HX) m
HP:排水高度;HX:吸水高度;K:管路损失系数,竖井K=1.1—1.5;斜井<20°时K=1.3~1.35;=20°~30°时K=1.25~1.3;>30°时K=1.2~1.25
二、管路选择计算
1、管径
Qn:水泵额定流量;经济流速m/s;=1.5~2.2m/s;0.8~1.5m/s;=+0.025 m
2、管壁厚计算
dP:标准管内径mm;P:水管内部工作阻力P=0.11Hsy(测地高度m) Kg/cm2;:许用应力,无缝管=8Kg/mm2,焊管=6 Kg/mm2,C=1mm
水泵流量扬程,水泵流量扬程怎样确定,水泵流量扬程的计算方法通常水泵选型时我们都会问用户流量扬程要求多少,流量扬程不能确定就不能正确的选型,有时在问到客户流量扬程要求多少时,有少数客户讲无所谓,现在我们提醒广大客户这种说法是不可以的,流量可以无要求,可是扬程不能没有要求,得告诉我们实际工况比如垂直高度多少、水平距离多少、管道如何布置、弯头数量、管道大小、输送什么液体等以便我们为您选择合适的水泵。首先确定水泵的具体型号,采用什么系列的水泵选用后,就可按实际工况所需最大流量选择流量,扬程如果未确定,可以按照输送的垂直高度加弯头和水平距离,管道损耗可以计算出所需扬程,放大5%——10%余量后的值为所需扬程,这两个性能主要参数在型谱图或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水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不会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几种情况:
a、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b、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
,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
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
选水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如:要将液位输送到必须维持一定液面高度的容器中去,此时变希望量有较大的变化,而扬程变化很小,为次应选用平坦h-o曲线的泵。
有如:把石油送到管式加热炉中去,若工作中流量变化小,则炉管中易产生结焦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希望但流量略有减小时,管中油的压力有较大增加,
使刚要形成的焦疤被较高液流压力冲刷掉,这时,宜选用q-h曲线较为徒降的油泵。更多水泵知识www.xyyfdq.com
一、水泵流量的计算公式
Q=1.163L*ΔT
---Q为空气源主机制冷量
---L为系统冷却水流量
---ΔT为系统温差
L(m3/h)=Q(kW)/(4.5~5)℃x1.163X(1.1~1.2)
购买水泵时,流量是水泵的一项重要数据。流量(m/h)与水泵的输送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当你知道你需要大致每小时多少立方的水流量的时候,你也就知道了应该选用多大的水泵产品了。而水泵流量又可以分为最大流量、标准流量、最小流量,我们在选择水泵产品的时候,应该以水泵最大流量作为选择的参数一句。如果水泵信息利没有最大流量,我们可以取标准流量的1.1倍的参数作为最大流量。水泵产品包装资料里都有说明书,可以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水泵的流量(例如流量可选空气能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二、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公式
D(m)=√L(m/h) /0.785x3600xV(m/s)
---Q为空气源主机制冷量
---L为系统冷却水流量
---ΔT为系统温差
我们在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并结合流速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水泵管径,举个例子:流速值为1.0m/s时,可选择DN40~DN50之间的管径。
三、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
Hmax=△P1+△P2
---△P1为管路的沿程阻力。
---△P2为管路的局部阻力。
扬程H(m)又称为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也是水泵的最重要工作性能参数之一,而且扬程的确定不能根据经验来判断,因此,扬程的计算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了三大公式,水泵的流量、管径、扬程都算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根据这几个数据来选择水泵的具体型号了。可根据水泵的类型来具体选择水泵的型号。所以,在水泵工况工程的设计中,如果水泵的参数型号选对了,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如果选择错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所以,选择水泵的时候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可以多与销售人员沟通,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水泵。
扬程越大,功率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计算公式: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或者千瓦,一般用符号P表示。
流量的单位是升/秒,一般用符号Q表示。
扬程的单位是米,用符号H表示。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用字母ρ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用符号g表示。
字母B一般代表水泵效率,一般取0.75-0.85。
扩展资料:
水泵的扬程不是由功率决定的,它是由水泵结构与转速来决定的。如果要达到一定扬程又要保证有一定的流量时才与功率有关。
水泵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流式。
其中轴流式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有优势,比如直径2M扬程2米的;离心式吸入扬程大同时在高出口压力(扬程)上有优势,多节离心泵出口可达几十兆帕,而且不怕出口关闭;混流式则多根据不同需求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
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1、流量根据用户的每户的用水点情况,根据用水当量统计;
2、扬程根据最不利用水点高度加上局部损失、延程损失及富裕水头可得;
3、根据流量扬程,根据你想选择的水泵,可选择合适的型号,就可以知道水泵功率;
4、管径根据经济流速可得;计算公式为:
管径:DN=[4Q/(V×3.14×3600)]0.5×1000,式中:Q:为水泵流量m3/h,V:水流速度m/s,DN:管道公称直径mm
5、水的流速一般按照经济流速计算:
管径(mm)
DN<250
250≤DN≤1000
1000≤DN≤1600
DN≥1600
进水管流速(m/s)
1.0~1.2
;1.2~1.6;1.5~2.0;1.5~2.0;
出水管流速(m/s)
1.5~2.0;2.0~2.5;
2.0~2.5
;2.0~3.0。
扩展资料:
供水设备分类有:
1、消防供水设备:用于消防用途的供水设备。
2、生活供水设备:用于生活用途的供水设备。
3、生产供水设备:用于生产用途的供水设备。
4、污水处理供水设备:用于污水处理用途的供水设备。
5、其他:设备用于双模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供水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供水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泵
水泵流量计算公式为:Q=Pη/2.73H。
其中Q为流量,单位为m3/h,P为轴功率,单位KW,η为泵的效率,单位为%,2.73为常数,H为扬程,单位m。
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小时=3600秒,1立方厘米/秒=10的-6次方立方米/(1/3600小时)=3.6×10的-3次方 立方米/小时=0.0036 立方米/小时
所以根据上述换算公式可知,如果产品的参数是100立方厘米每秒,换算的结果:100×0.0036=0.36 立方米/小时。
拓展资料: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1)根据设计扬程,在离心泵型谱图或泵的产品特性曲线图上,初步选出扬程符合要求而流量不等的几个泵系列型号。
2)根据泵站或泵装置系统的设计流量及每种泵型的设计流量,计算出每种泵所需要的台数。
3)根据初步选出的离心泵,确定管径及管路的具体布置,作出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并由泵性能曲线和管路待性曲线,求出在最大、设计和最小实际扬程时的工作点。要求工作点落在泵的高效率区范围内。扬程、流量能满足需要,同时不发生空化,动力机械不过载。如果不符合要求,可采用调节措施或另选泵型,使其尽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运行。
4)根据选型的原则,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较好的一种泵型。
5)对所选定的泵型,进行各种扬程下性能参数的计算,绘出其运转特性曲线,并将吸水高度也绘在运转特性曲线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