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泵的流量?
泵流量的调节(增加或者减小)常用以下方法:
(1)出口阀调节,是目前最常用、最流行的使用方法。在泵排出管路上安装调节阀,靠改变阀的开启度来实现流量调节,方法简单可靠,但功率损失较大,经济性不好,对小流量或微小流量调节效果不好。
(2)变速调节,通过改变泵叶轮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这种方法附加功率损失很小,是最经济的方法。但需增加变速机构和变速电机,初次投入成本较高。恒压变频供水系统和中央空调冷却水(冷冻水)循环系统是变频调速在水泵调节中应用的两个典型的例子。改变转速的方法最适用于汽轮机、内燃机和直流电机驱动的泵,也可用变频调节来改变电动机转速,有时也可以通过用液力耦合器来调节转速。
(3)旁路调节,利用旁路分流调节流量,可解决泵在小流量连续运转的问题,但造成分流流量得不到充分利用额外损失增加,同时工艺管线也随之增加。
(4)切割叶轮外径,通过切割叶轮外径的方法来调节泵的流量,功率损失较小,但叶轮切割后不能恢复即只能向小流量方向调节流量。且叶轮的切割量有限,流量调节幅度有限。适用于需长期在较小流量下工作且流量改变不大的场合。
(5)更换叶轮水泵,更换不同直径或出口宽度的叶轮调节泵的流量,功率损失小,但需备多种直径的叶轮,且调节流量的范围有限。
(6)堵死部分叶轮流道,通过堵死叶轮流量(偶数)减少泵的流量,相当于出口阀节流调节,但属于主动调节附加能耗损失减少,比调节阀节流调节节能。
(7)调整叶片的出口安放角,通过改变叶轮叶片的出口安放角来实现对泵流量的调节,这种方法多用于轴流泵。
(8)汽蚀调节,通过改变泵入口压力(水位、吸入阀)的方法,使泵发生汽蚀,改变泵的特性曲线,从而改变泵的流量的方法。实践证明,汽蚀调节如果使用适当,则对泵通流部件的损坏并不严重;另一方面,却可自动调节流量,降低泵的耗电量。汽蚀调节方式一般多在中小型火力发电厂的凝结水泵上采用。
(9)增减泵台数,通过增加、减少泵的运行台数辅以合适的合并方式来实现对泵流量的调节。
其实本身而言:扬程大并不会导致增大。只不过是流量大的泵才可能设计和制作出高扬程的泵,这是因为:流量越大,叶轮的叶片宽度越大,才可能使叶轮直径变大,扬程才能高。而对于已经即定的离心泵而言:泵扬程越大,流量反而降低。
先考虑流量和扬程,每分钟要把多少体积的水送到多高多远的位置,就需合适的流量和扬程。水泵所需要的扬程不但与送水高度和距离有关,还与管径有关,水泵扬程确定:
1、根据流量并考虑合理流速来确定管径:d=[4q/(3.1416v)]^(1/2)。
2、根据管材、管径确定管道比阻:s=10.3n^2/d^5.33。
3、根据送水高度h(静扬程)、管长l,计算水泵应有的扬程:h=h+slq^2,若水泵管路不是很长,要计及局部水头损失,则第二项乘上1.1~1.2的系数,即h=h+(1.1~1.2)slq^2,最后根据选定的流量q、扬程h,以及水泵的类型估计水泵的效率η,计算水泵的功率:n=ρgqh。
工作原理
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
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综上所述,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向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一、叶轮的作用:
通过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叶轮高速的旋转带动水流旋转,水受到离心力作用被甩出叶轮,由压水管道进入输水管网。
二、泵壳的作用:
泵壳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泵壳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
4、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
6、 填料函主要由填料,不让泵内的水流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注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
扩展资料
离心泵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浆体。如火电厂水力除灰、冶金选矿厂矿浆输送、洗煤厂煤浆及重介输送等。
离心泵操作注意事项:
1、离心泵启动时,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
2、启动前必须先闭闸阀。
3、输送易结晶,易凝固,易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
4、离心泵停止运转后应关闭泵的人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泵
水泵叶轮和扬程的关系:
水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转速情况等。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
即水泵扬程=吸水扬程+压水扬程,应当指出,铭牌上标示的扬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产生的扬程,它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损失扬程。在选用水泵时,注意不可忽略。否则,将会抽不上水来。
扩展资料:
一、叶轮直径越大扬程就越大,流量也越大,因为水流出的速度取决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和切线上的线速,直径越大,离心力和线速度就越大。离心泵送水量越与真空度的关系:离心泵是离心力原理来完成抽水的,没有水时空转是会烧坏设备的。
扬程和叶轮直径有关系,叶轮越大,扬程越大,反之亦然。流量和叶轮直径没有多大关系的。额定条件下,扬程越大,流量越小,成反比的。
二、水泵扬程的测定注意事项:
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
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叶轮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
4、 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 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