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泵站设计中管路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傻傻的茉莉
安详的蜡烛
2022-12-31 15:11:23

泵站设计中管路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最佳答案
贤惠的蓝天
现实的荷花
2025-08-16 14:15:55

我这里有一个一般原则文档,发给你看看:

泵吸水管和出水管的布置与设计

(1)每台水泵宜设置单独的吸水管直接从吸水井或清水池中吸水。如几台水泵采用合并吸水管时,应使合并部分处于自灌状态,同时吸水管数目不得少于两条,在联通管上应装阀门,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满足泵房设计水量的要求。

(2)吸水管路应尽可能短、减少配件,一般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并应注意避免接口漏气。

(3)吸水管应有沿水流方向连续上升的坡度i,一般大于等于0.005,并应防止由于工允许误差和泵房管道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吸水管的倒坡,必要时采用较大的上升坡度。为了避免产生气囊,应使沿吸水管线的最高点在水泵吸入El的顶端。吸水管的断面一般应大于水泵吸入口的断面,吸水管路上的变径管可采用偏心渐缩管(即偏心大小头),保持渐缩管的上边水平。

(4)如水泵位于最高检修水位以上,吸水管可不装阀门;反之吸水管上应安装阀门,以便水泵检修。阀门一般采用手动。

(5)泵站内吸水管一般没有联络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必须减少水泵吸水管的条数,而设置联络管时,则在联络管上应设置必要数量的闸阀,以保证泵站的正常工作。但是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因为,在水泵为吸人式工作时,管路上设置的闸阀越多,出事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它只适用于吸水管路很长而又不能设吸水井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供水,输水干管通常设置两条(在给水系统中有较大容积的高地水池时,也可只设一条),而泵站内水泵台数常在2~3台以上。为此,就必须考虑到当一条输水干管发生故障需要修复或工作水泵发生故障改用备用水泵送水时均能将水送往用户。

(6)吸水管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①管径小于250mm时,为1.O~1.2m/s;

②管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③管径大于1000mm时,为1.5~2.Om/s。

在吸水管路不长且地形吸水高度不很大时,可采用比上述数值大些的流速,如1.6~2.0m/s;例如水泵为自灌式工作时,则吸水管中流速可适当放大。

(7)为了避免水泵吸入空气,吸水管进口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五应不小于0.5~1.0m,如图6—30所示。若淹没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在管子末端装置水平隔板。

(8)吸水管的直径为d,为了避免水泵吸入井底沉渣,并使水泵工作时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应遵循以下规定。

①吸水管上喇叭口的直径一般可采用D=(1.3~1.5)d;

②吸水喇叭口边缘与井壁的净距不小于(0.75~1.0)D;

③在同一井中安装有几根吸水管时,吸水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2.0)D。

2.压水管的布置

送水泵站的安全要求较高,在布置压水管路时,必须满足:

(1)能使任何一台水泵及闸阀停用检修而不影响其他水泵的工作。

(2)每台水泵能输水至任何一条输水管。

压水管的布置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出水管上应设闸阀、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宜设置防水锤装置,防水锤装置可选用气囊式水锤消除器或缓闭与速闭止回阀等。当直径D大于等于300mm时,大都采用电动或液压传动阀门。止回阀通常装于水泵与压水闸阀之间。如果水锤现象不严重,且为地面式泵站时,可将止回阀放在压水闸阀的后面,或者将止回阀装设于泵站外特设的切换井中。

(2)出水管一般采用钢管、焊接接口,但为便于安装和检修,在适当地点可设法兰接口。

(3)为了安装上方便和避免管路上的应力(如由于自重、受温度变化或水锤作用所产生的应力)传至水泵,一般应在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上需设置伸缩节或可曲挠的橡胶

接头。

(4)为了承受管路中内压力所造成的推力,在一定的部位上(各弯头处)应设置专门的支墩或拉杆。

(5)压水管的设计流速建议采用以下数值:

①管径小于250mm时,为1.5~2.Om/s;

②管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③管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水泵出水联络管和出水总管一般宜在泵房内布置,联络管上闸阀布置应满足任何一台水泵和闸阀检修仍能保证泵房能正常出水。

送水泵站通常在站外输水管路上设一检修闸阀,或每台水泵均加设一检修闸阀,即每台泵出口设有两个闸阀。这种闸阀经常是开启状态的,只有当修理水泵或水管上的闸阀时才关闭。这样布置,可大大地减少压水总联络管上的大闸阀个数,因而是较安全又经济的办法。

检修闸阀和联络管路上的闸阀,因使用机会很少,不易损坏,一般不再考虑修理时的备用问题。.

压水管路及管路上闸阀布置方式的不同,对泵站的节能效果与供水安全性均有紧密联系。如图6—31所示的三台泵(一用一备)、两条输水管的两种不同方式布置中可节省两个90度弯头的配件,并且泵l、’泵Ⅱ作为经常工作泵,水头损失甚小,与图6—31(b)布置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上述这种情况,如果必须保证有两台泵向一条输水管送水时,则应在联络母管上要增设两个双闸阀,如图6-32(b)所示。为了缩小泵房的跨度,可将闸阀1装在联络母管的延长线E。

四台水泵向两条总压水管供水的布置图,其中一台为备用泵。这时闸阀之一要修理时,泵站还有两台水泵及一条压水总管可供水,水量下降不多。假设只装一个闸阀,则当修理它时,整个泵站将停止工作。

较大直径的转换阀门、止回阀及横跨管等宜设在泵房外的阀门室(井)内。对于较深的地下式泵房,为避免止回阀等裂管事故和减小泵房布置面积,将联络管置于墙外的管廊中或将联络管设在站外,而把联络管上的闸阀置于闸阀井中,如图6—34所示。

3.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敷设

管路及其附件的布置和敷设应当保证使用和修理上的便利。一般要求如下。

(1)敷设互相平行的管路,其净距不应小于0.8m,以便维修人员能无阻地拆装接头和配件.

(2)为了承受管路中压力所造成的推力,应在必要的地方(如弯头、三通处)装置支墩、拉杆等,不允许让这些推力传给水泵。

(3)尽可能将进、出水阀门分别布置在一条轴线上。

(4)管道穿越地下隔膜泵房钢筋混凝土墙壁及水池池壁时,应设置穿墙套管或墙管。墙管为铸铁特殊配件,安装时管道直接与墙管连接。穿墙套管为铸铁特殊配件,亦可采用钢管制作。管道安装后,管道与套管间用止水材料封填。

(5)埋深较大的地下式泵房,进、出水管道一般沿地面敷设,地面式泵房或埋深较浅的泵房,宜采用管槽内敷设管道。管槽必须具有坡度、自流排出积水;或排入泵房内集水坑,由排水泵排出。

当泵房的进、出水管为直线布置时,拆装水泵和阀门较为困难,常设置具有伸缩或柔性的特殊配件、伸缩器,以方便拆装,需要时还可补偿蝶阀开启时阀瓣伸出长度。

当水管敷设在泵站地板上时,应修建跨过管道并能走近机组和闸阀的跨桥或通行平台,以便操作与通行。

泵站内管道一般不宜架空安装。但地下深度较大的泵房,为了与室外管路连接,有时需要架空管道。管道架空安装不应阻碍通行及架设在电气设备的上方,以免管道漏水或凝露时影响下面电气设备的安全工作。管道可采用悬挂或沿墙壁的支柱安装,管底距地面不应小于2.0m。

当管道敷设在管槽(又称管沟)中,管槽上应有活动盖板,一般采用钢板或铸铁板,也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管槽的宽度和深度应便于人员下到管槽进行安装检修。一般,管顶至盖板底的距离应根据水管埋设深度决定,并不小于l50mm。沟壁与水管外壁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管槽的宽度和深度还需按照管道上阀门的设置情况,而适当放大。沟底应有向集水坑或排水口倾斜的坡度。

地下式水泵站所在地地下水位较高时,不宜采用能通行的管沟或地下室,否则会大大增加泵站的造价。

吸、压水管在引出泵房之后,必须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并应有必要的防腐防震措施。如管道位于泵站施工工作坑范围内,则管道底部应做基础处理,以免回填土发生过大的沉陷。

最新回答
虚心的美女
虚拟的指甲油
2025-08-16 14:15:55

1、总体布置应合理,特别是排灌结合或自排、自引与提水相结合的泵站以及闸站结合的泵站,在布置上应力求紧凑,充分利用建筑物进行调节。

2、在泵型的选择上应力求使泵站设计扬程与水泵额定扬程相一致,且满足灌溉与排水流量的要求。并尽量选用技术上先进的泵型,以保证泵站装置效率高,运行费用省。同时所选用的泵型应是比较成熟的泵型,有一定的运行实践,应尽量避免选用试验泵型。

3、泵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一体化泵站的用途和工作性质。对那些年工作时间较长的灌溉和补水泵站应选择高效区范围宽,且效率高、汽蚀性能好的泵型。对那些以排涝为主的泵站则应选择工作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的泵型。

4、工程布置应尽量采用正向进水,确保每台机组的进水条件良好,流态均匀。在工程布置上不得不采用侧向进水时,在设计中应尽量延长侧向进水口与水泵的距离,并采取一定的导流措施。

5、出水池的设计应尽量避免急弯而引起水流撞击、壅高。压力水箱的设计应避免各出水管道水流的相互冲击而增加能量损耗。

一体化泵站选择上海连宇就对了。上海连宇泵业有限公司致力于专业研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的高品质水泵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与销售,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及完善的测试设备,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及管理人才,运用CAD电脑辅助设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售后服务完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高高的招牌
畅快的寒风
2025-08-16 14:15:55
此认为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实际的以最高时计算流量)1.你应该在所给城市平面图中布置管道。确定最不利点,和泵站位置。2、对以设计流量对管网进行流量分配。3。进行环网平差,用校正流量从新设定管网流量。4。从控制点反推到输送进管网的接点处,得出此处的所需扬程(要是正式的话还需进行消防校核)5.从接点处的扬程反推到泵站处,得出泵的扬程。(先要确定泵的安装高度)。6.选泵,一般是二用一备,如三台泵一样,用流量除二就得出泵的设计流量了。 个人经验希望采纳。

糟糕的眼神
舒适的荔枝
2025-08-16 14:15:55
问得太笼统,能不能说得详细点?

给出了那些条件?这样才好开头。

现在什么也不知道,只能笼统回答了:

1. 确定泵站的任务:排涝?加压?供水?还是其它。

2. 根据某一个原则(如供水泵站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供水任务;排涝泵站服务范围),进行水文分析计算,简单说就是确定你的泵站的流量。

3. 进行水力学计算分析泵站进出水位水位(也有可能是根据水文资料分析确定泵站的进出水位)。这一步实际上还得先拟定多个总体布置方案(主要是泵站的位置以及进出水布置)才能计算,选取其中一个相对理想的成果。

4. 根据进出水位计算泵站扬程(总扬程要在净扬程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水头损失,具体数值各不相同,需要经验,可以询问导师)。

5. 根据泵站流量扬程选取水泵型号。

6. 进行泵站的具体总布置,确定泵站型式(干室式、湿室式,堤身式、堤后式,立式机组、卧式机组……细节很多),确定进出水系统(或称管路系统);进行本步时,应当在地形地质资料下进行。

7. 根据以上具体布置,进行进出流道水力分析计算,复核泵站机组选取是否合适,必要时进行调整。

8. 水锤分析计算,提出水锤消除方案,必要时改变原布置方案。

9. 进行电气设计(一般由该专业人士进行),并向水工结构(或建筑)专业提出副厂房电气设备布置要求,协商确定主副厂房布置;

10. 金属结构及其它机械设备设计选用

11. 以上成果需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成果。

12. 施工组织设计(理论上可能推翻上述成果)

13. 各相关专业出施工图

14. 其它有关步骤省略(如经济评价、水保、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