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泵的转矩计算公式
转矩,即扭矩,公式有:
1、扭矩公式:T=9550P/n,T是扭矩,单位N•m,P是输出功率,单位KW,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2、扭矩公式:T=973P/n,T是扭矩,单位Kg•m;P是输出功率,单位KW;n是电机转速,单位r/min。
3、转速公式:n=60f/P(n=转速,f=电源频率,P=磁极对数)。
解答:
向左转|向右转
P---泵的输入功率
PP---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qVP---泵的流量
ηp---液压泵的总效率
Tn----泵的输入扭矩
补充: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扭矩传感器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的重量为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例如: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即800公斤力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动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补充一点:
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径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个派代表180度
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因为功率P = 功W ÷ 时间t,功W = 力F × 距离s,所以P = F×s/t = F×速度v。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v = 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
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而力F × 半径r=扭矩,故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引擎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力,此时若直接连上185/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
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0.41=36.6kg的力量(事实上千克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质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²才是力的标准单位是牛顿)。
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扭矩
参数名称
单位
液 压 泵
液压马达
排
量
、
流
量
排量q0
m3/r
每转一转,由其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理论流量Q0
m3/s
泵单位时间内由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Q0=q0n/60
在单位时间内为形成指定转速,液压马达封闭腔容积变化所需要的流量
Q0=q0n/60
实际流量Q
泵工作时出口处流量
Q=q0nηv/60
马达进口处流量
Q=q0n/60ηv
压
力
额定压力
Pa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最高压力pmax
按试验标准规定允许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
工作压力p
泵工作时的压力
转
速
额定转速n
r/min
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最高转速
在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而允许短暂运行的最大转速
最低转速
正常运转所允许的最低转速
同左(马达不出现爬行现象)
功
率
输入功率Pt
W
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
Pt=pQ/η
马达入口处输出的液压功率
Pt=pQ
输出功率P0
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其值为泵实际输出的实际流量和压力的乘积
P0=pQ
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P0=pQη
机械功率
Pt=πTn/30
P0=πTn/30
T – 压力为p时泵的输入扭矩或马达的输出扭矩,N.m
扭
矩
理论扭矩
N.m
液体压力作用下液压马达转子形成的扭矩
实际扭矩
液压泵输入扭矩Tt
Tt=pq0/2πηm
液压马达轴输出的扭矩T0
T0=pq0ηm/2π
效
率
容积效率ηv
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ηv=Q/Q0
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ηv=Q0/Q
机械效率ηm
泵理论扭矩由压力作用于转子产生的液压扭矩与泵轴上实际输出扭矩之比
ηm=pT0/2πTt
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值
ηm=2πT0/pq0
总效率η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η=ηvηm
马达输出的机械功率与输入的液压功率之比η=ηvηm
单
位
换
算
式
q0
ml/r
Q=q0nηv10-3
Pt=pQ/60η
Q=q0n10-3/ηv
T0=pq0ηm/2π
n
r/min
Q
L/min
p
MPa
Pt
kW
T0
N.m
2、20π是经过几个公式联合推导之后,得出来的一个常数;
3、T=p*Vg/20π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关于功率的通用定义公式:P=W/t=Fs/t=Fv 这个不用多说;
②在液压系统计算中,以上物理量等效替换为:功率P=压强p* 管路截面积A* 流量Q/ 管路截面积A=压强p * 流量Q
③在有转矩存在的物理计算中,功率P=转子的角速度ω * 转子的扭矩T ,联系两式,可知:p*Q=ωT
则:在液压转矩计算,即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计算中,扭矩T=p*Q/ω 因为流量Q=排量Vg * 转速n,而n对应的是直线运动中的线性速度,即rpm转速,在此处要换算成rad速度,即是:n=30ω/π
④T=p*Vg*30ω/π/ω=30p*Vg/π
此时,算得的扭矩公式如上,但式中的单位应该为国际标准单位;
然而在实际的液压计算中,所用的单位却不是国际标准单位,实际应用时——压强p使用的单位是bar(10的-5次方帕斯卡);流量Q使用的单位是L/min,排量Vg使用的单位是 ml/r ,转速n使用的单位是r/min,因此,流量Q乘出来的积是用 ml/min来表示的,(标准的速度单位应该是m/s,而此处推导出来的速度单位是ml/A/min)
将④式中所有的IS单位都用实际应用单位代入,得:
⑤ T=30 * 10^5p * 10^ -6 Vg/60 /π =p * Vg/20π
工程应用中所惯用的另一个压强单位是Mpa,如果选择Mpa做单位的话,公式就变为:
⑥T=30 * 10^6p * 10^-6 Vg/60 /π =p*Vg/2π
1、电机和减速器的扭矩是指,在电机额定功率下通过减速器减速后,一定转速下产生的扭矩。
2、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一种特殊的力矩。它反映了电机和减速器的负载能力。
3、电机和减速器的扭矩(n·m)=
电机额定功率(w)/(2
*
π
*
转速/60)。
4、由第3条可见,电机功率一定时,转速低可以获得较大的扭矩。
扭矩=(转子压力x泵的流量)/20π。这个20π是经过几个公式联合推导之后,得出来的一个常数。扭矩的单位是NM或者kgm。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一种特殊的力矩。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外部的扭矩叫转矩或者叫外力偶矩,内部的叫内力偶矩或者叫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