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打不上水的原因有哪些
本答案由长沙三昌泵业技术员整理而成,仅供广大用户参考!
高温锅炉给水泵对泵体结构、抗压性、稳固性要求比较高,良好的流道设计和叶轮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气蚀对锅炉泵的损害,这也是对水泵行业提出的有一个新的考题。
高温锅炉给水泵汽蚀或汽蚀过程就是流动的液体产生气泡并随后发生破裂的过程。当流体的绝对速度增加,由于流体的静压力下降,对于一定温度下流体的某些特定质点来说,虽无热量自外部输入,但它们已达到了汽化压力,使得质点汽化,并产生汽泡。沿着流道,如果流体的静压力随之再次升高,大于汽化压力,汽泡就会迅速破裂,产生巨大的属于内向爆炸性质的冷凝冲击。若汽泡破裂不是发生在流动液体时,而是发生在导流组件的壁面处,则汽蚀会导致壁面材料受到浸蚀。
当高温锅炉给水泵在汽蚀状况下操作时,即使没有发生壁面材料的浸蚀,也会发现此时高温锅炉给水泵的噪声增大,振动加剧,效率下降,以及扬程降低。
装置汽蚀余量:又称为有效的汽蚀余量。装置汽蚀余量是由于吸入装置提供的,在高温锅炉给水泵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具有超过汽化压和水头的富余能量。国外称此为有效的净正吸头,即泵进口处(位置水头为零)液体具有全水头减去汽化压和水头净剩的值,用npsha表示。它的大小与装置参数跟液体性质有关。因为吸入装置的水力损失和流量的平方成正比,所以npsha随流量增加而减小。npsha-q是下降的曲线。
多级高温锅炉给水泵汽蚀余量与装置参数无关,只与泵进口部分的运动参数有关。运动参数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是由几何参数决定的。这就是说npshr是由泵本身(吸水室和叶轮进口部分的几何参数)决定的。对既定的泵,不论何种液体(除粘性很大。影响速度分布外),在一定转速和流量下流过泵进口,因速度大小相同故均有相同的压力降,npshr相同。所以npshr和液体的性质无关(不考虑热力学因素)。npshr越小,表示压力越小,要求装置必须提供的npsha小,因而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
高温锅炉给水泵汽蚀余量(npshr)和泵内流动情况有关,是由高温锅炉给水泵本身决定的平衡泵进口部分的压力降,也就是为了保证泵不发生汽蚀,要求在泵进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具有超过汽化压力水头的富余能量。国外称此为必需的净正吸头。泵汽蚀余量的物理意义表示液体在泵进口部分压力下降的程度。所谓必需的净正吸头,是指要求吸入装置必须提供这么大的净正吸头,方能补偿压力下降,保证泵不发生汽蚀。
一、首先是出入口管路问题:
1、入口滤网是否堵塞;
2、出入口阀门是否全开;
二、水泵内部问题:
1、内部叶轮磨损、砂眼、汽蚀,导致叶轮做功能力不足‘
2、各级密封环磨损超标,至少水泵出口压力不足;
三、运行问题,水泵汽蚀,原因是:
1、泵入口水温高,或给水泵入口压力过低,超过给水泵入口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原因是汽机甩负荷;
2、除氧器液位过低,增加除氧器液位,液位低至极限值时给水泵连锁跳闸;
3、锅炉负荷过低,可开启再循环。
是不是锅炉给水流量的维持所需要的勺管开度变大?如果此现象是长期存在的,我觉得1,可能是给水泵心包有问题了;2,给水泵再循环管路是否有漏流;3,其他的漏流情况。
1 电动给水泵电动机过热的分析与排除
对于采用电动机为动力的给水泵来讲,最为常见的故障就是电动机过热。造成电动机过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压偏高或偏低、传动不畅、通风系统故障或机组故障造成电动机过热。电动机过热严重时会造成绝缘烧坏、转子断条等情况发生。因此,在发现电动机过热时应采用气动其他动力方式,进行停机检修。电压原因造成的电动机过热应对电动机供电系统进行检查,通过恢复稳定供电解决锅炉给水泵电动机过热故障。另外传动不畅也会造成电动机过热,由于电动机与给水泵间的传动不畅造成电动机负载过大,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电动机过载是温度升高。此种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检修,造成机组故障。对电动机与给水泵的传统系统进行彻底排查,常见的传统不畅主要由于传动系统转动轴承缺油、轴承损坏等造成。找出故障所在点进行更换或润滑即可。由于同分系统故障引起电动机过热时最为常见故障之一,其主要是由于风扇损坏、通风孔道堵塞、轴承磨损等原因使得通风系统不能完成所应承担的工作,造成电动机过热,严重的还将烧毁线圈。此种情况必须逐项排查,找出故障原因,通畅通风孔道、修补风扇、更换轴承即可解决故障。
2 给水泵泵体过热
锅炉给水泵泵体过热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轴承损坏造成摩擦所致,或者是由于润滑系统缺油、油质不好造成。因此在发现给水泵泵体过热后应首先检查润滑系统是否缺油或润滑油含有杂质等,其次排查轴承是否损坏。对于刚刚经过检修的泵体出现过热还应检查滚动轴承或托架盖是否间隙过小。经过上述检查后泵体仍然出现发热应检查泵轴是否弯曲或两轴不同心、同时检查叶轮平衡,调整泵轴或调整两轴同心度,清除叶轮平衡孔,以此保证泵轴与叶轮的转动平衡,排除故障。
3 锅炉给水泵流量不足
锅炉给水泵流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泵叶损坏、管路堵塞或泄露造成。对于采用皮带传动的给水泵还要考虑是否由于皮带打滑造成转速偏低引起流量不足。排查皮带后检查管路,堵塞泄露处流量仍然不足应考虑是否出现叶轮损坏。检查叶轮并对轴承等部位进行润滑,避免由于轴承润滑不畅或损坏造成转速不足引起流量不足。
4 锅炉给水泵系统震动故障的排除
锅炉给水泵轴承系统故障会造成流量不足、泵体发热、运转不畅等情况,造成之一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润滑缺油或润滑油含有杂质造成,应一方面机组的震动也会造成轴承系统故障的增多。给水泵系统的震动过大会对整个机组的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危害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而且过大的震动对机组、机组基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出现机组过大震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轴承损坏以及底座固定螺栓松动等。出现机组振动过大后,应首先检查固定底座螺栓是否牢固,其次查看轴承部位是否出现过热转动不畅等情况。如过线上述情况则可确定引起振动过大的是轴承损坏造成。排除其他原因后机组振动依旧,则可以认为是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引起振动过大。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多为临时性形变,是由于机组轴承部分损坏造成局部过热造成的变形。可停机后温度均衡变形即可消失。
5 以故障预防为主的日常养护
现代锅炉给水泵的日常养护必须以故障预防为目的,建立科学的养护体系与制度,以指导给水泵的日常养护工作。建立给水泵零部件故障及更换记录,详细掌握各部件损坏时间,以便于后期在零部件到使用寿命前及时更换,避免零部件(例如:轴承等)损坏后发现不及时对机组造成损坏。另外,还要加强给水泵润滑系统的保养,经常性检查润滑油量,及时对部件进行润滑,避免“干磨”等情况的发生。润滑油的添加前要注意检查油质与添加口的清洁度,避免添加过程带入杂质损坏轴承。在养护中还要注意对给水泵系统管路的检查与保养,及时对泄露处进行堵漏,管路外侧防锈涂层要经常进行检查,对涂层剥落处及时进行喷涂,以此确保管路的防腐蚀性。养护中还需要注意对给水泵水源处理系统的检查与保养。
希望有所帮助!
运行中的多级锅炉给水泵由于轴向力的存在和平衡装置的作用,使转子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即转子在不停的轴向串动。根据实验资料,串动量大约在0.10mm—0.15mm之间,串动次数10—20/min.这个串动量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水泵串动量,本文要讨论的串量是随着平衡装的磨损,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叶轮在向吸入侧的移动量。水泵的串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当泵装配完毕后,不装平衡装置,将转子固定后,推向吸入端,使叶轮的口环紧靠密封环,我们把这个串量称为b1.然后再拉向吐出端,使叶轮的后盖板紧靠导叶,这个串量称为b2.这样b1与b2之和我们称为泵的串量,既全串。
另外还有一种串量,就是b1+b2/2,也就是我们说的工作串。其实在现实中,这两种串量的看法均不够严密。因为在水泵运行中,除了在水泵启动的一瞬间向吐出端串动一下外,运行中在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转子总是向吸入端运动。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前面提到的b1,而b2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由于泵在装配加工中的误差等因素,一般情况下b1≠b2.串量应该是叶轮和导叶的中心线对准时,叶轮吸入侧到导叶的距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b1,确切的说是泵在运行中可以向吸入端串动的最大量。多级泵运行中导叶中心和叶轮中心完全对中时,水泵的水力损失最小,效率最高,是水泵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新泵出厂和大修后的泵均应达到这个状态。但是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平衡盘的磨损,逐渐使转子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向吸入侧移动,直到叶轮碰到导叶为止。
多级锅炉给水泵串量分析和调整方法有那些
二、水泵串量的调整:
1.经济运行的串量
我们都知道水泵的性能曲线,如水泵运行中导叶中心和叶轮中心不能对准就会离开最佳工况点,效率会显著下降。一般表现为流量减少,扬程增加,耗电量也相对增加,如果任其下去,可以在很长时间里走完全部串量即b1.这样虽减少了维修时间,但效率会越来越低,耗电量也会越来越大。为此,必须选一个维修量不大,耗电量又不大的串量,使水泵有一个较高的效率。根据实际经验,我们所选择的b1值应该大于b1+b2/2.到底应该大多少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一般选择大0.15mm—0.35mm.如在我公司2号给水泵大修后调整该串动时,b1值为3.13mm,b1+b2/2为3.28mm.这个串量值是兼顾了水泵效率和调整平衡盘等维修量之后确定的。
2.大修后的串量
水泵在大修中不可避免的会更换、修复部分或全部叶轮,由于存在着制造误差,保证不了原来的串动量。需要重新调整。其方法是先把叶轮在进水段和首级中段的串量测出,并以此为标准,逐个测出各个叶轮的最大串量,其值略大于进水段的,就可以视为合格,小于进水段的,则必须进行修整。一般情况下,是采取在中段之间加垫或对中段的止口进行车削的方法来调整。当然,在进行调整之前必须保证各转子部件在轴的相对位置不变。最终装配后,由于制造质量和安装工艺等原因,串量还要稍微有些变化,必须以这时所测的值为准。
三、多级锅炉给水泵平衡盘间隙的调整:
对于多级锅炉给水泵而言,有很多资料认为叶轮对中后,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应该还有0.10mm左右的间隙,以防止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发生研磨。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其一是平衡盘所在的高压室内的高压液体总要使平衡盘远离平衡套运动,即使在启动泵时泵内的压力没有建立,由于液体的反冲力所造成的轴向力作用,也会产生这个效果。其二是平衡装置是允许磨损的,通过它的磨损才保证叶轮不被磨损,实际上由于高压液体的作用,泵在正常工作时平衡盘和平衡套最小间隙也会保证在0.10mm左右,直接研磨的机会并不多。
平衡盘和平衡套的研磨严重往往是由于安装和制造不良,使平衡盘歪斜造成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原部颁标准中规定,要求平衡盘密封面和轴线的垂直度﹤0.03mm,也就是所说的平衡盘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