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水泵,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购买水泵注意事项
选择水泵时需要区分水泵性能的好坏,功率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是机组效率。在相同扬程、相同流量的情况下,功率小的效率高,也就说明性能好。水泵有zui高扬程流量和额定扬程流量的标注方法,市场上大多数水泵都以zui高扬程流量来标注,市场上有些浙江水泵的标注很离谱,如普通的90w和120w铜泵头增压泵,标准功率为80w(zui高扬程10米)和120w(zui高扬程13米)。部分公司为了取得好的销售额,改成100w(zui高扬程12-15米)和150w(zui高扬程15-20米),流量也高的吓人。还有自吸泵,理论吸程是10米,由于水泵汽蚀余量(泵头制造中粗糙度引起的水汽化现象)的存在,自吸泵的有效吸程为8-8.5米。但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把这些参数标得超乎想象。所以在购买水泵之前要向卖家多了解水泵的实际参数,如实际扬程和实际流量,以免造成麻烦。
增压泵在工作时,扬程为零时流量zui大,到了zui高扬程时流量为零。根据各工况点的流量和扬程的变化,就可以画出水泵的工作曲线,这就是水泵的性能特性曲线图。水泵选型需根据现场来决定,如:管路长短,管径大小,弯头多少,热水器容量,热水器类型,喷头出水量等等。特别是承压式电热水器,由于其装置特殊,须选用出水量稍大的水泵例如家用全自动热水增压泵,不然泵难以起到效果。
管道增压并不是安装了管道增压泵就万事大吉,造成低水压的原因有很多种,典型的如管道老化,特别是镀锌管,使用多年后会逐渐锈蚀,导致管道堵塞引起水流减少;还有90度弯头过多,也会造成出水量减少,像这些原因造成的水压偏低,装了增压泵后效果很不明显。
增压泵有个特性,当管道流量跟不上水泵的流量或超过水泵的流量时,增压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在选购水泵前要排查水压偏低的原因,不能盲目购买水泵。若要购买,建议咨询管道工或找经验丰富的上海水泵厂参谋。要商家参谋的好处是,万一水泵增压效果不理想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商家调换或者退货。
二、怎样选择好的水泵
如果输送的介质里面含有颗粒杂质必须得选用能适应的泵类产品例如可以选用:污水泵
另外如果输送的液体具有腐蚀性那么就得选用:化工泵
如果输送的热水而想用潜水泵,这种情况还不能选择普通的潜水泵产品因为普通的潜水泵不耐高温、如果普通的潜水泵用于输送热水就会出现烧坏电机的现象,这种情况还必须选用:热水耐高温潜水泵
水泵的好与不好,在于是否适合个人当前的使用情况、是否节能、是否耐用等这些方面主就是一般水泵用户衡量水泵质量好不好的标准。同等价格两台水泵使用寿命长的,都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其实水泵的质量好于不好第一在于厂家的用材,第二点在于使用者的保养程度。所以在购买水泵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事项!
1、表面能看不到的挑选没有裂痕或者修补过痕迹的水泵。
2、适用一下听听水泵声音是否正常。
3、切记买适合目前子需要的水泵。
4、看清水泵的电源参数,衡量自己能否提供电源。
5、了解好价格是否超出自己的预算。
以上这些都是购买水泵的人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还有更多关于购买水泵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进入飞力泵业网页进行查看。希望对你有用。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水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汽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 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 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1、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运转条件,确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的泵。
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确定清水泵,热水泵还是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或杂质泵,或者采用无堵塞泵。
3、根据流量大小,确定选单吸泵还是双吸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泵还是多级泵,高转速泵还是低转速泵、多级泵效率比单级泵低,如选单级泵和多级泵同样都能用时,首先选用单级泵。
不同类型的泵 对井孔直径的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水泵的外 形尺寸要小于井径25~50mm。若井孔歪斜,则泵的 外形尺寸还应小些。总之,泵体部分不能紧靠井内 壁,以防水泵振动将井损坏。
二、根据井的出水量,选定井泵的型号。
每一 眼井都有一个经济上的出水量,水泵的流量应 等于或小于机井水位下降到井水深度一半时的出水 量。当抽水量大于机井出水量时,会引起机井壁坍 塌淤积,影响井的使用寿命;若抽水量过小,井的 效益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办法是对机 井进行抽水试验,以水井可能提供的出水量为 选定井泵型号的依据。水泵流量,以厂牌型号或说 明书上标注的数字为准。三、确定井泵的扬程
根据井水位下降深度和输水管路水头损失 ,确定井泵实际需要的扬程,即井泵的扬程。
四、井水含沙量大,不宜安 装使用深井泵。
因为井水含沙量过大,将加速橡胶轴承的磨损,引起水泵振动,缩短水 泵寿命。
深井泵如何安装
1.安装须知
(1)水泵进水口必须在动水位1米一下,但潜水深度不得超过静水位一下70米,电机下端距井底最少1米一下。(2) 额定功率小余或等于15kw(电源允许时25kw)电动机采用满压启动。
(3) 额定功率大于15kw,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
(4) 使用环境必须符合规定条件。
2.安装前的准备
(1) 首先检查水井的直径、静水深度以及供电系统是否符合使用条件。
(2)检查电泵转动是否灵活,应无卡死点,分装的电机和电泵应用联轴器联结,注意上紧顶丝。
(3) 打开排气和注水螺塞,往电机内腔注满清水,注意防止假满、上好螺塞。不应有漏水现象。
(4)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电机绝缘,应不低于150欧兆。
(5)应装备相应的吊装工具,如三脚架,吊链等。
(6)装好保护开关和启动设备,瞬时启动电机(不超过1秒),看电机的转向是否和转向标牌相同,若相反,调换电源任意两个接头即可,然后上好护线板和虑水网,准备下井。在电机与水泵联结转向时,必须从泵出水口灌入清水,待水从进水节流出时方可启动。
3.安装
(1)首先在泵的出水口安装接泵管一节,并用夹板夹住,吊起落入井中,使夹板坐落在井台上。
(2)再用一付夹板夹住另一节输水管。然后吊起,降下与接水管法兰加胶垫相接,拧螺丝时必须对角线同时进行。升起吊链拆下第一付夹板,使泵管下降夹板又落在井台上。依次反复进行安装、下井,直到全部装完,放上井盖,最后一付夹板不拆卸将其放在井盖上。
(3)安装弯管、闸阀、出水口等,并加相应的胶垫密封。
(4)电缆线要固定在输水管法兰上的凹槽内,每节用绳固定好,下井过程要小心,不得碰伤电缆。
(5)下泵过程中如有卡住现象,要想法克服卡点,不能强行下泵,以免卡死。
(6)安装时严禁人员下井作业。
(7)保护开关和启动设备应安装在用户的配电盘后,配电盘有电压表、电流表、指示灯,并放置在井房内适当位置。
(8)采用“用铁丝从电机底座到接泵管捆绑”的强行保护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深井泵按装主要事项
1.深井泵应使用在含砂量低于0.01%的清水源,泵房内设预润水箱,容量应满足一次启动所预润水量。
2.新装或经过大修的深井泵,应调整泵壳与叶轮的间隙,叶轮在运转中不得与壳体摩擦。
3.深井泵在运转前应将清水通入轴与轴承的壳体内进行预润。
4.深井泵启动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座基础螺栓已紧固;
2)轴向间隙符合要求,调节螺栓的保险螺母已装好;
3)填料压盖已旋紧并经过润滑;
4)电动机轴承已润滑;
5)用手旋转电动机转子和止退机构均灵活有效。
5.深井泵不得在无水情况下空转。水泵的一、二级叶轮应浸入水位1m以下。运转中应经常观察井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6.运转中,当发现基础周围有较大振动时,应检查水泵的轴承或电动机填料处磨损情况;当磨损过多而漏水时,应更换新件。
7.已吸、排过含有泥砂的深井泵,在停泵前,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8.停泵前,应先关闭出水阀,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冬季停用时,应放净泵中积水。
井用潜水泵的选型应遵照以下几点:
1.1 井用潜水电泵的用途
用于压力罐供水的应选择流量小而扬程高的井用潜水电泵;用于水塔供水的,根据水塔大小和扬程,可选择中等流量井用潜水电泵;用于农田灌溉的,在扬程合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流量大的井用潜水电泵。
1.2 使用条件
在选型前要先了解井的基本情况,如井径大小,可能的出水量、含沙量等,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电泵规格。要特别注意水电泵为清水泵时,不能抽含沙量大的混水,更不能用于淘新井,否则会磨损水泵。烧坏电机。
1.3 合理选择配套件
在选购井用潜水电泵的配套件如电缆、保护开关、扬水管时。应选择厂家配套的正规产品,以免为以后使用留下隐患。
2 并用潜水电泵的正确使用
2.1 井用潜水电泵的安装
在安装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安装。
同时,还要注意下列几点:
(1)电缆接头
电缆接头,应选用随泵附带的耐高压粘胶带或正规的厂家产品,按说明书介绍的方法包扎。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胶带因绝缘性能差而漏电使电缆接头不合格,造成电泵不能正常运转。
(2)安装扬程
井用潜水电泵应严格按规定扬程安装,防止低扬程、超流量使电机超载运转,缩短使用寿命,甚至烧毁电机。据了解有些用户在购买电泵时,买比安装扬程高的高扬程泵,这样会使电机超载,电流大,费电,缩短电机使用寿命。
(3)安装深度
安装井用电泵时,应根据井的流沙、淤泥情况。确定电泵的安装深度,不可将电泵埋入淤泥中,以防电机散热不良或砂子进入电机内腔磨坏轴承而烧毁电机。一般应保证电泵底座至井底的距离不少于3 m。
(4)电机加水
电机加水时,应选用纯净的清水,水必须加满。正确的加水方法是:水加满后,静置20-30 min。再补充加满。也可左右摇晃电机,加快电机腔内充满水,尤其是较大功率的电机更应特别注意。我们在下乡检查中发现,许多电机尤其是大功率电机的损坏,都是由于电机少量缺
水而引起的,先是上导轴承抱轴或绕组上部损坏,进而烧毁电机。因此,电泵安装时,应保 电机全部内腔都充满水。
2_2 井用潜水电泵的正确使用
(1)初次安装使用
电泵安装完后,不要马上开机,要对所使用的电泵、启动设备、仪表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试运转。启动后,用仪表检查电泵的电压、电流,一切正常后方可投人工作。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内容包括: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绝缘电阻,开机后检查工作电流及水泵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电泵带病运转。
(3)其他注意事项
① 潜水电泵运转时应有专人值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②井用潜水电泵开与停,不宜过于频繁。潜水电泵外面可用竹网或铁丝网罩住,以防井中有大石
子或其他硬物损坏水泵叶轮。
⑧潜水电泵停机后,不能马上再起动,必须等管内的存水回流完毕后才能再启动。
④潜水电泵在陆地上进行试转时,运转时间不得超过5 min。
(4)故障处理
潜水电泵发生故障,应首先检查外围设备有无问题,如电源是否正常,井水位是否下降太大,泵管是否漏水等,检查无误后,方可提泵出井,不可盲目提泵。电泵出现故障,应送专业维修
点,最好到生产厂家指定的维修站维修,以保证维修质量。决不能贪图一时便宜而随便请人或自己维修,更不能采用假冒伪劣零件,以免维修、调试不当而造成更大的故障。
3 井用潜水电泵的保养与保管
3.1 要重视电泵的保养与保管,否则不但增加泵的运行费用,还会造成电泵的早期损坏。
3-2 电泵最多每运行2年,要提出井外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更换已磨损的零件,保证电泵的良好技术性能。
3.3 电泵长期不用时(如超过1年以上),应将电泵提出井外,全面检修后放在无腐蚀性物质、气体,温度不超过4O℃的室内,并注意做好防锈。室内应干燥通风,以保证电机定子绕组不受潮湿。
3.4 电泵提出井外保存时,应放尽电机内存水,防止冬季冻坏电机。
功率和压力没有绝对牵连,10KW、100KW、300KW都可以,关键是扬程。如果想要的罐压为制0.2Mpa,潜水泵在井下40米位置,那么潜水泵应选择在60米以上的扬程,60米扬程的水泵,5KW、10KW、25KW甚至百100KW的都有,只是流量不同罢了。
如果压力罐有效容积度是10立方,同样60米扬程的潜水泵,你选每小时流量为10立方的泵,就要1小时注满罐体,功率就小;如果选每小时流量为100立方的泵,6分钟就可以注满罐体,功率也就大。
深井泵开泵前,先是加水。电机上面有个加水孔,必须注满水来冷却电机,接着安装好出水管和接好电缆线,把深井泵放入液体中完全淹没,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扩展资料:
深井泵注意事项:
1、深井泵应使用在含砂量低于0.01%的清水源,泵房内设预润水箱,容量应满足一次启动所预润水量。
2、新装或经过大修的深井泵,应调整泵壳与叶轮的间隙,叶轮在运转中不得与壳体摩擦。
3、深井泵在运转前应将清水通入轴与轴承的壳体内进行预润。
4、深井泵启动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座基础螺栓已紧固;
2)轴向间隙符合要求,调节螺栓的保险螺母已装好;
3)填料压盖已旋紧并经过润滑;
4)电动机轴承已润滑;
5)用手旋转电动机转子和止退机构均灵活有效。
5、深井泵不得在无水情况下空转。水泵的一、二级叶轮应浸入水位1m以下。运转中应经常观察井中水位的变化情况。
6、转中,当发现基础周围有较大振动时,应检查水泵的轴承或电动机填料处磨损情况;当磨损过多而漏水时,应更换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