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老离心清水泵的搡作
卧式离心泵如果使用时间长了,应该注意加强维修和保养,尤其注意定期添加润滑油,发现故障应该及时检修,拆卸与安装步骤如下:
1、解体步骤
(1) 先将泵盖和泵体上的紧固螺栓松开,将转子组件从泵体中取出。 (2) 将叶轮前的叶轮螺母松开,即可取下叶轮(叶轮键应妥善保管好)。
(3) 取下泵盖和轴套,并松开轴承压盖,即可将轴从悬架中抽出(注意在用铜棒敲打轴头时,应戴上叶轮螺母以防损伤螺纹)。 2、装配顺序
(1) 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伤,并清洗干净;
(2) 将各连接螺栓、丝堵等分别拧紧在相应的部件上; (3) 将“O”形密封圈及纸垫分别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4) 将密封环、水封环及填料压盖等依次装到泵盖内;
(5) 将轴承装到轴上后,装入悬架内并合上压盖,将轴承压紧,然后在轴上套好挡水圈;
(6) 将轴套在轴上装好,再将泵盖装在悬架上,然后将叶轮、止动垫圈、叶轮螺母等依次装入并拧紧,最后将上述组件装到泵体内并拧紧泵体、泵盖的连接螺栓。 在上述过程中,对平键、挡油环、挡水圈及轴套内的“O”形密封圈等小件易遗漏或错装,应特别引起注意。
离心水泵常见故障及排除 一、泵不吸水,但真空表显示高度真空。故障原因:底阀未开或淤塞;吸水管阻力太大;吸水高度太高。排除方法:打开或清洗底阀;清洗或更换吸水管;降低吸水高度。二、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指针剧烈跳动。故障原因:注入泵的水量不够;进水管漏气。排除方法:再往泵内注水;堵住漏气处。三、泵内声音异常,吸不上水。故障原因:吸水阻力大;吸水高度过高;吸气管漏气;流量过大,发生气蚀。排除方法:检查吸水管及底阀;降低吸水高度;堵塞漏气处;调节出水闸阀。四、泵不出水,出水处压力表显示有压力。故障原因:泵轴放置方向不对;出水管阻力太大;叶轮淤塞;水泵转速不够。排除方法:改正放置方向;检查水管长度或清洗出水管;清洗叶轮;增加水泵转速。五、泵振动严重。故障原因:泵发生气蚀,叶轮不平衡;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地脚螺栓松动。排除方法:清除气蚀;校正叶轮使之平衡;校正泵轴与电动机轴的同心度,拧紧地脚螺栓。六、泵流量减少或扬程下降。故障原因:叶轮或进、出水管阻塞;密封环叶轮磨损严重;泵轴转速低于规定值。排除方法:清洗叶轮或管路;更换损坏的密封环或叶轮;把泵速调到规定值。七、泵消耗的功率过大。故障原因:填料压得太紧;密封环损坏;流量过大。排除方法:拧松填料压盖;更换密封环;关小出水闸阀。
原理
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
泵的总扬程=吸水扬程+压水扬程,其中吸水扬程由大气压决定。
离心式水泵的抽水高度称为扬程。它是采用“吸进来”、“甩出去”,的方法来抽水的。
第一级扬程称为“吸水扬程”,靠叶片旋转形成一个低压区,靠大气压把水压入低压区,而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所以吸水扬程的极限值是10.336米;
第二级扬程称为“压水扬程”,靠叶片旋转把水甩出去,水甩出去的速度越大,这一级扬程也越大。
因此,离心式水泵的扬程是两级扬程之和,也就是它的抽水高度远远超过了10.336米。
1、水泵不出水
2、水泵流量不足
3、功率过大
4、杂音振动
5、电机发热
6、水泵漏水
不同的故障排除方法不同。
离心泵工作原理: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叶轮装在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内,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轴向流入,然后转90度进入叶轮流道并径向流出。叶轮连续旋转,在叶轮入口处不断形成真空,从而使流体连续不断地被泵吸入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