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电缆怎么接线
潜水泵电缆一头封死的,电缆另一头直接进开关就可以,一定要接地。
在使用前还得把叶轮弄转,不然会因为长期不用卡死而烧包。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扩展资料:
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潜水电机轴上部装有迷宫式防砂器和两个返向装配的骨架油封,防止流砂进入电机。潜水电机采用水润滑轴承,下部装有橡胶调压膜、调压弹簧,组成调压室,调节由于温度引起的压力变化。
电机绕组采用聚乙烯绝缘,尼龙户套耐水电磁线,电缆联结方式按电缆接头工艺,把接头绝缘脱去刮净漆层,分别接好,焊接牢固,用生橡胶绕一层。再用防水粘胶带缠2-3层,外面包上2-3层防水胶布或用水胶粘结包一层橡胶(自行车里胎)以防渗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水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缆
跟电机的接法有不相同的方. 三相的有四跟线直接,接到三跟火线就可以.两相的,接一零一火.如果带电容的,想在电容和泵之间加线要用三跟线接,对准线的颜色接(不要小于1.5平方).接头入水处要用防水胶布包扎.谢谢
2.根据电缆长度,拆下电缆外皮,露出裸线,扭绞处理好的2对线,用焊锡丝焊接接头,并整齐地擦拭接头。用透明胶带把连接处包好,用高粘合的胶带把它紧紧地绑在一起,并扩大到外套。在紧固后,胶带应从头到尾反复打圈。
3.在使用电线接头时,有可能出现打火的问题,这可能是连接处的接触不良现象,此时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电阻,然后电流就跟着增大,也就是电线过热时,很容易出现火花现象。
4.电线会选择直接搭接的方式,可以说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到了后期会出现烧坏的现象,那么比较正确的做法,就是使用接线端子对它进行直接搭接,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5.电线这种是非接的状态下,那么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一些打火的现象,所以选择焊接不仅可以使得它的牢固,而且接触良好,很重要的是不会出现打火问题。
国产电机的标牌常见到220V/△,及380V/Y型标注,其含义是:当使用三相220V电源时要使用三角形接法,当使用三相380V电源时要使用星形接法,但是国内没有三相220V供电标准(国外有,例如日本),所以220V/△在国内基本没有意义。
对于潜水泵来说出于防水的需要,水泵整体(包括接线端子盒,电缆,)都严格密封,电源线的另一端一般只有一个电源插头(使用单相220v电源的,或是使用两相380v电源的用两级插头,使用三相380v电源的用三极插头),不存在着打开接线盒接线问题,除非是当使用三相电源时电源线使用了6芯线,并且有明确的线号或颜色标记,用以变换角形或星形接法。
工作原理
潜水泵有好几种,电机里的线包有油浸式和水浸式还有是干式。
使用前必须先看说明书,不能搞错,长期不用,必须在使用前还得把叶轮弄转,不然会因为长期不用卡死而烧包。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2021年11月16日-如修理需将水泵解体,烘干电机绕组,及更换损坏零件,过程繁琐,不建议自... 潜水泵接线头如何处理才能达到防水目的 用3M防水胶带 接头铜线接好,然后...
2021年3月11日-然后使用透明胶带包裹接头,并使用高粘性胶带将内护套紧紧捆扎在一起,...潜水泵电线接头防水怎么处理 首先,根据电缆的长度,拆下电缆的外皮,露...
2020年11月19日-水泵接线用这样的方法包扎放水里也不会漏电,防水胶带使用方法,是生活类高清视频,于2020-11-19上映。视频主要内容:水泵线头接线用这样的方法包扎...
潜水泵电线接头防水处理 第一步:将电缆线外护套按需要长度拨掉,露出裸线,然后用刀... 包扎且延伸到外护套处,包扎紧实 第七步,用透明胶带从头至尾做最后一次包扎,且往返...
2020年6月10日-经过以上几步细心的包扎,电缆线接头就处理完毕了,而且保证密封良好,提示一点---就是所用材料要保证是高品质的,才能更好的保证密封性
2020年11月6日- 因其良好的防水性能,常备用于潜水泵电缆,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所以... 也逐步往外延伸,保证包扎部分不短于200mm。 6、三芯电缆接头时应将三...
2017年4月19日-水下电线接头用买俗称的2号胶带,靠弹性包裹的来防水。使用时尽量拉伸后严... 电气设备日常巡检常用方法 隔离开关的作用和类型 电线接法_电线的接法_电线...
我接的20多米深井潜水泵电缆就是这样接的,2年检修一次再重接,这个方法都用了10多年,从来没出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