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水泵最大吸程是多少
离心泵最大吸程多为8米水柱左右。吸水扬程理论值是10米,一般实际中由于精度,效率等原因,都不能达到这个数,所以泵的安装高度必须在这个数以下。在实际应用中,泵的吸程最高为8米。离心泵是利用大气压强自吸,而射流泵是利用高速流动的液体产生的负压而自吸,所以射流泵除外。
吸程是大气压强决定的,大气压强是固定的,大气压强于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从理论上说是没办法增加吸程的。在实际生产出来的泵中,能达到8米吸尘的只有QZFB型强自吸泵,一般的自吸泵自吸高度只有3-5米,其他离心泵也差不多这个高度。
原理
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
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
1、结构组成不一样
离心泵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自吸泵也是离心泵的一种,自吸泵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
从表面看,自吸泵泵体是一个方形箱体;卧式自吸泵进口接管高于泵叶轮中心,而卧式离心泵的进口接管中心与叶轮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2、启动方式不同
离心泵需要灌泵排气。普通离心泵在开车或运行时入口需要一定的压头,也就是说入口流体必须是靠外压进入泵腔的,而且必须满足入口需要的流量,开车时泵腔以前的管路系统充满流体。
而自吸式离心泵不用灌泵,但需要先自吸排气,然后开阀门。通常是在开车时靠人工在泵腔内充满流体,开车后靠虹吸原理将介质引入泵腔。该离心泵具有这种独特的排气能力,所以此自吸泵能输送含有气体的液体,无需安装底阀,使用在游轮上时具有良好的扫舱功能。
3、配置不同
离心泵在吸入管底部安装带滤网的底阀或者在出口处配有抽气装置。底阀为止逆阀,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失。滤网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靠近泵出口处的压出管道上装有调节阀,供调节流量时使用
自吸泵在进水管下端只有装滤网而无底阀。
离心式水泵和自吸式水泵的不同点
1、都是离心泵
2、化工泵没有自吸能力,自吸泵有一定的自吸能力
具体的区别在于1、自吸泵比化工泵多了自吸桶、单向阀的装置,
2、自吸泵的泵腔的结构进口的高度在叶轮轴心的上面2/3初,化工泵的进口在叶轮的轴心的地方。
3、在加装底阀的情况下,两者都会有自吸能力。
4、自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化工泵比自吸泵的效能转化率高。因为自吸泵的结构上比化工泵复杂,损耗的就多。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离心式自吸水泵长期憋压会导致两种情况:
1、会导致泵憋压,电机过热,引起跳闸。
2、长期憋压会导致泵内介质温度升高,引起轴封、叶轮损坏等。
事实上离心泵是不会憋泵的,离心泵在启动时出口阀门是关闭的,启动后才逐渐打开,但是如果长期关闭出口阀门,叶轮旋转的动能转化为热能,管路中的介质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泵与电机的损坏,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憋泵。
扩展资料:
离心泵的其他使用注意事项:
1、 离心泵要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启动。离心泵在运转时避免空转。避免在关闭出口阀时长时间运转。
2、严禁用水冲电机。注意热油泵的预热。离心泵在维修完毕后,首先用蒸汽贯通试压,检查机泵有无泄漏,同时将泵内的冷凝水扫出。
3、注意缓慢打开泵入口阀(可度约1~2圈),保持泵内压力小于0.2MP,待泵内灌满介质后,将泵入口阀全部打开。注意,调整预热泵的出口阀的开度,防止泵的倒转,同时要注意,预热的速度保持在50度/小时。
4、在预热时,每隔15分钟盘车一次,使泵预热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泵阀网—离心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式自吸泵
1、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2、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二、按工作压力来分类
1、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
2、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
3、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三、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
1、单侧进水式泵: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2、双侧进水式泵: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它的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四、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
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五、按泵轴位置来分类
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
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六、按叶轮出来的水引向压出室的方式分类
1、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2、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入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平时我们说某台水泵属于多级泵,是指叶轮多少来讲的。根据其它结构特征,它又有可能是卧式泵、垂直结合面泵、导叶式泵、高压泵、单面进水式泵等。所以依据不同,叫法就不一样。
另外,根据用途也可进行分类,如油泵、水泵、凝结水泵、排灰泵、循环水泵等 分类方式类 型离心泵的特点 按吸入方式单吸泵液体从一侧流入叶轮,存在轴向力 双吸泵液体从两侧流入叶轮,不存在轴向力,泵的流量几乎比单吸泵增加一倍 按级数单级泵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多级泵同一根泵轴上装两个或多个叶轮,液体依次流过每级叶轮,级数越多,扬程越高;
按泵轴方位卧式泵轴水平放置,立式泵轴垂直于水平面;
按壳体型式分段式泵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部分,节段与节段之间用长螺栓连接;
中开式泵壳体在通过轴心线的平面上剖分;
蜗壳泵装有螺旋形压水室的离心泵,如常用的端吸式悬臂离心泵;
透平式泵装有导叶式压水室的离心泵;
特殊结构,管道泵泵作为管路一部分,安装时无需改变管路;
潜水泵泵和电动机制成一体浸入水中;
液下泵泵体浸入液体中;
屏蔽泵叶轮与电动机转子联为一体,并在同一个密封壳体内,不需采用密封结构,属于无泄漏泵;
磁力泵除进、出口外,泵体全封闭,泵与电动机的联结采用磁钢互吸而驱动;
自吸式泵泵启动时无需灌液,高速泵由增速箱使泵轴转速增加,一般转速可达10000r/min以上,也可称部分流泵或切线增压泵 立式筒型泵进出口接管在上部同一高度上,有内、外两层壳体,内壳体由转子、导叶等组成,外壳体为进口导流通道,液体从下部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