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锅炉泵选型的标准是什么

爱听歌的黑裤
眯眯眼的网络
2022-12-31 00:42:37

锅炉泵选型的标准是什么?

最佳答案
羞涩的学姐
寂寞的咖啡豆
2025-08-27 09:05:19

锅炉泵属小流量、高扬程高压泵,因此宜选多级离心泵。

由于对锅炉需要特殊安全性,因此,可靠与安全是第一位的,宜选专业性强、有多年生产与使用经验的制造厂,卧式较牢靠。

在我国,锅炉泵采用DG型卧式多级锅炉给水泵,DG型卧式多级锅炉给水泵采用了国家推荐使用的高效节能产品的水力模型。具有效率高、性能范围广、运转安全和平稳、噪音低、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DG型卧式多级锅炉给水泵,适用于中、低压锅炉给水,参数要求是必须符合锅炉最大压力时所需要的扬程(包括位置高位差与管道系统阻力,其流量应是锅炉最大蒸发量的3倍以上。

最新回答
精明的天空
能干的乌龟
2025-08-27 09:05:19

首先你的锅炉发热量肯定不高,锅炉内容水量相对较大,循环回路肯定不长,循环水泵虽然没开,但热水依靠自己的密度差形成了自然循环,所以对锅炉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有这次事儿下回一定记住了,启动锅炉前一定依靠操作规程先启动循环水泵。至于补水泵就无所谓了,如果系统不缺水,根本无需要启动它,系统缺水压力表会有显示的。 如果锅炉水系统循环不好的话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汽化,更甚者可能会过烧过热导致锅炉爆炸。

大胆的水壶
粗心的洋葱
2025-08-27 09:05:19
水泵是锅炉设备上常见的一种设备,当买到它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安装。下面以离心泵为例,从水泵的安装以及进、出水管的安装进行展开阐述

(一)水泵的安装

1.水泵安装位置的选择在确定水泵安装地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水泵安装位置尽量靠近水源和陡坡,以缩短进、出水管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弯头,减少漏气的机会和扬程损失。

(2)水泵距水面或进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应保证在最枯水位时吸水扬程不超过规定值,而在洪水季节又不淹没动力机。

(3)水泵安装的地方,地基要坚固、干燥,四周要宽敞,以免水泵在运行中因震动造成下陷和电机受潮。

2.如水泵与动力机直接连接,应有共同底座。水泵要安装成水平,要求泵轴与动力机轴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同时联轴器间应有一定间隙,防止工作中两联轴器相碰。

3.用皮带传动时,水泵与动力机分别安装在基础上,一般两皮带轮的中心距不小于2m,两皮带轮的轴线要平行,皮带紧边在下,松边在上,以增加皮带与皮带轮的接触面,提高传动效率。

(二)进、出水管的安装

1.水泵进水口不应直接装弯头,必须装一段约三倍管径的直管(图4—2ga),以避免水流经弯头进入叶轮时流速不均,影响水泵的效率。管路要短,弯头要少,以减少水力损失。

2.进水管直径大于水泵进水口时,应安装偏心变径管,而且斜面部分必须向下,平面部分必须向上,以免积聚空气,降低水管的真空度和吸水高度,减少出水量(图4—25b)。

3.进水管任何部分不能高过水泵的进水口,否则水泵运行时管路中容易积聚空气团,减小流量。

4.进水管需要淹没水中一定深度,一般底阀浸入枯水位以下,其深度从底阀平面算起,一般应为底阀外径的1.5—2倍,否则进水管周围会发生漩涡影响进水。进水管与周围水池壁的距离不得小于底阀或喇叭口的外径D。与水池底的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5.水泵进水管路一定要有支承,以避免把进水管路的重量加到泵体上。进水管路要求装得绝对密封。

6.出水管的出口不应高出出水池水面,应浸入水里。如果不便浸入水里时,也应尽量靠近最高水面。出水口处最好设有出水池,以利合理分配各渠道的水量,减少渠道冲刷破坏。

7.出水管路架空安装时,为了减轻震动,离地面高度不要超过1m,同时,隔一段距离建一支座以支承水管,防止水管移动损坏接头,并防止管路的重量压在泵体上。

8.水管接头处不能漏水,尤其是扬程较高的提灌站更应注意。

内向的烤鸡
现代的绿草
2025-08-27 09:05:19
1、泵和电机的地脚螺栓和基础同时浇注,严禁二次灌浆。、

2、泵本体除承受法兰螺栓的预紧力以外,不承受任何外加应力。

3、泵的拆卸和装配。拆卸顺序为泵的出口端到进口端。

4、零部件的清洗使用煤油。

5、零部件检查严格按标准执行:

轴两端跳动小于0.02mm,中间跳动小于0。05mm。

叶轮和口环的间隙为0.3-0.4mm,间隙超过最大值一半(即0。6mm)时,严禁使用。

叶轮进口外圆跳动小于0.06mm-0.08mm。

平衡盘外圆跳动小于0.06mm,平衡盘端面跳动小于0.04mm 平衡盘与平衡环的径向间隙在0.4-0.8mm之间。

6、串量的调整

串量的调整是给水泵检修中最关键的环节,理论串量就是泵装配后不装平衡盘,将转子推向吸入端,使叶轮的口环紧靠密封环,此时叶轮和导叶的中心应对准,叶轮吸入侧至导叶的距离。如果导叶中心和叶轮能完全重合,效率最高,水头损失最小。

紧张的毛豆
典雅的石头
2025-08-27 09:05:19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

第四章 泵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 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

第4.1.2条 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 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二 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三 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 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

第4.1.5条 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第4.1.6条 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

二 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 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三 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四 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

五 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六 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

第4.1.7条 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4.1.9条 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 离心泵

第4.2.1条 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

2 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

3 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

二 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

1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他缺陷。清洗洁净后除水分应将零件、不见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2 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

第4.2.2条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第4.2.3条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二 驱动机轴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三 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锅炉给水泵、热油泵、低温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其温度变化的补偿值。

第4.2.4条 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5条 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6条 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后轴向间隙、节段式多级泵的轴向尺寸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高温泵平衡盘(鼓)和平衡套之间的轴向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04~0.08mm,双壳体泵应为0.35~lmm;推力轴承和止推盘之间的轴向总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5~1mm,双壳体泵应为0.5~0.7mm。

陶醉的树叶
标致的泥猴桃
2025-08-27 09:05:19
电源设计

(1)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对于较大容量电锅炉房的应专设变配电所。为减少电能损耗、便于接线和节省投资,变配电所应邻近电锅炉房。容量较小的电锅炉房可由原有的公用变电所供电。专用变压器容量或由公用变电所提供的容量应满足电锅炉、蓄热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等设备的总用电量要求,并应考虑10%-20%的富裕量。多台电锅炉可共用一台变压器,但不允许多台变压器供一台电锅炉。如电锅炉房设置两台700KW电锅炉,则应配置两台800KW变压器。

(2)变配电所低压配电柜配电开关及线路要求 

 变配电所低压配电柜配电开关及线路应与电锅炉房的用电负荷容量相匹配。如有两台700KW电锅炉,变配电所低压配电柜应设置两个1500A的低压断路器和两条配电线路引至电锅炉房。配电线路可采用带N线和PE线的五芯电缆,如变配电所邻近电锅炉房,可采用封闭式母线槽。如蓄热水泵、循环水泵、补水泵等附属设备单设控制箱,但用电量与电锅炉相比很小,供电电源线路可由电锅炉控制柜引接。

电锅炉控制柜布置设计 

 电锅炉容量较大、台数较多的电锅炉房,电锅炉控制柜、水泵控制柜及自动化控制台等应设在控制室内。如改造工程由于条件限制,单独设置控制室有困难,或电锅炉容量较小、台数又很少时,电锅炉控制柜和水泵控制箱也可设在电锅炉房内,但应远离水泵和水处理设备,并设置50-100 mm的基础。容量大的电锅炉控制柜一般为离墙安装,单面(正面)操作,双面开门维修。根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规定,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1000mm,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500mm。容量较小的电锅炉控制柜控制柜可靠墙安装,正面操作距离也不应小于1500mm。

冷酷的睫毛
善良的楼房
2025-08-27 09:05:19
锅炉高压给水泵安装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安装工艺适用于热电及电力锅炉高压给水泵的安装,对应的产品主要有GDL立式多级管道泵,GC锅炉给水泵,DG卧式给水泵,TWSA卧式多级泵,DL立式多级泵等。

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轮机机组篇(1998年版)。

2.3《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3施工准备

3.1设备开箱检查、验收

3.1.1设备丌箱时,应在建设单位和制造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记录。

3.1.2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1.3应按设备装箱单清点泵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并应齐全。

3.1.4应核对设备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设计相符。

3.1.5泵体上应有表明转动方向的标志。

3.1.6设备主要部件应无锈蚀,砂眼、漏焊、碰伤、变形等缺陷。

3.2主要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吊车 倒链 框式水平 水准仪 电焊机 百分表

3.3施工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3.3.1施工现场必须达到“三通一甲"的具体要求。

3.3.2施工图纸,主要工艺设备、材料等应满足安装要求。

3.3.3设备基础经验收合格

4安装施工工艺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开箱检查一设备基础复检、放线一设备就位找正、调-平一二次灌浆一二次找正一分部试运

4.2安装施工工艺

4.2.1开箱检查详见本工艺3.1

4.2.1.1水泵如解体时,对其固定部分各部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壳体各结合面应甲整、光洁、无径向沟痕,用涂色法检查,网周方向接触痕迹应无间断,施工中严防碰撞结合面;

(2)检查泵壳各个中段的结合面的不-平行度,允许值一般应小于0.04mm;

(3)相邻中段之间的定心止口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0~0.0 5mm,各段结合面问垫应经退火处理;

(4)导叶衬套与导叶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00~0.0 3mm,装好后应加装骑缝螺丝或点焊,且不应有凸起现象;

(5)密封环与中段的配合径向总间隙,一般应为0.03~0.05mm

(6)导叶衬套处的动静配合的径向总间隙,一般为0.40~-0.60mm,密封环与叶轮的径向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规定,一般总间隙为0.45~0.6 5mm(较大直径采用较大数值);

(7)第一级为双级叶轮时,前段护套与挡套的径向总间隙,一般为0.40~0.60mm,

(8)静-平衡盘的套筒部分与水段泵壳的配合,廊为过渡配合,无间隙并不得松旷,静-平衡盘端面与壳体经涂色检查应接触密实无间隙。

4.2.1.2水泵解体时,对其转子各部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颈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廊小于0.02mm;

(2)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 3mm,轴的弯曲值应不大于0.02mm;

(3)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问隙,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以内,热套装的紧力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4)在总装前必须进行转子的预组装,校核各级叶轮出口流道中心位置以及轴套螺母的紧

度位置,并作山标志和记录以利于总装;

(5)转子预组装后测量叶轮密封环、挡套、轴套(调整套)甲衡盘外圆等处的径向晃度,均应不大于0.05mm,套装在轴上的各部什轴向应无间隙;

(6)平衡盘的端面瓢偏一般不大于0.02mm,表面应光洁;

(7)静甲衡盘套筒与其相对应的轴套(或调整套)总间隙一般为0.50~0.60mm;

(8)平衡鼓的表面应光洁无损伤,螺纹槽应畅通无毛刺,其与平衡套筒的径向间隙每侧一般为0.2 5~0.3 5mm。

4.2.1.3给水泵解体后的整体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装前应在轴上涂擦干粉涂料。

(2)认真调整各叶轮问的轴向距离,确保叶轮…口位于导叶进口宽度范围以内。

(3)逐级组装水泵各部件,并逐级测量叶轮的窜动量,组装后转子的相对轴向位置应与转子预组装时的标记基本相符,否贝U应查明原因。

(4)紧固大穿杠螺栓时应对称进行,各螺栓的紧固程度廊一致,上下左右误差一般不大于0.05mm,大型水泵宜用热紧法。

(5)组装完毕应测量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并调整平衡盘位置,使工作轴窜比总窜动量的二分之一小0.25~0.50mm或相等。

(6)测量组装后的动静甲衡盘的相对不甲行度,应不大于0.02mm,可用压保险丝法测量。

(7)抬轴试验应两端同时抬起,不得用力过猛,放入下瓦后转子的上抬值应根据转子的静挠度大小决定,一般为总抬起量的1/2左右,当转子静挠度在0.20mm以上时,上抬值为总抬起量的45%。在调整上下中心的同时,应兼顾转子在水甲方向的中心位置,以保证转子对静子的几何中心位置正确。

4.2.2设备基础复检、放线应以厂房建筑基准线或锅炉、汽机纵横中心线为依据,其标高及纵、横中心线等的允许偏差如下表1。

4.2.3设备就位找正、调平。

4.2.3.1设备安装前,基础上表面应凿好毛面和清除杂物污垢;在施工中不得使基础表面沾染油污。

4.2.3.2放置垫铁处的混凝上面必须凿平,纵横水平,垫铁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均匀,垫铁放上后无翘动现象。

4.2.3.3垫铁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垫铁应安放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和底座承力处,底座内、外侧应各放一组,底座在地脚螺栓拧紧后不得变形;

(2)每迭垫铁一般不应超过3块,特殊情况下个另|J允许达5块,其中允许用一对斜垫铁;

(3)垫铁应比底座边宽出l0~20mm;

(4)垫铁各承力面应接触密实,一般用0.3~0.5k9手锤轻敲,应坚实无松动,装好后应在接缝处点焊牢固;

(5)底座与基础表面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6)底座埋入二次浇灌混凝土的部位,应将浮锈、油污及油漆清除干净。

4.2.3.4安装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上的油脂、污垢应清理干净;

(2)地脚螺栓铅垂度的误差应小于1/1 00;

(3)地脚螺栓与其孔壁四周应有间隙;

(4)地脚螺栓末端庶不碰孔底;

(5)地脚螺栓上一般应配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应接触良好。

表1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甲面外形尺寸 ±20

凸台上甲面外形尺寸 —20

凹穴尺寸 +20

平面上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 每米 5

设备的部分) 全长 1 0

每米 5

垂直度

全长

1 0

标高(顶端) +20

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在根音区) ±2

中心位置 ±1 0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 +20

孔肇铅垂度每米 1 0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标高 +20

中心位置 ±5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 5

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每米 2

4.2.3.5泵就位后以泵的出口为基准调整泵底座的水甲度。

4.2.3.6泵与电动机联轴器安装找正前对泵的轴承进行拆检。轴瓦项部间隙为0.10mm,轴瓦每侧间隙为0.06mm,测量时塞尺塞进阻油边的长度为1 0~1 5mm.轴承的轴瓦钨金与轴颈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 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对于个别硬接触点可进行不影响型线的局部修刮,接触不良的轴瓦间隙不符要求需大量修刮者,应通知制造厂研究处理。

4.2.3.7泵与电动机联轴器的安装找正廊以泵半联轴器为基准,通过用百分表测量电动机半联轴器的圆周及靠近电机的端面来调整两半联轴器的同轴度及甲行度。联轴器安装找正时应检查转子的轴向总窜动量并作出适当调整。联轴器找中心允许偏差值见表2

表2联轴器找中心允许偏差值(对而读数差最大值)

允许偏差值(mm)

转 速n(r/mi n) 固定式 非固定式

径向 端面 径向 端面

N≥3 000 0.04 0.0 3 0.06 0.04

3 000>n≥1 5 00 0.O6 0.04 0.1 0 0.04

1 5 00>F1≥7 5 0 0.1 0 0.05 0.1 2 0.05

7 5 0>r'1≥500 0.1 2 0.06 0.1 6 0.06

N<5 00 0.1 6 0.08 0.24 0.1 5

4.2.4二次灌浆

4.2.4.1二次灌浆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设备找正固定完毕。

2)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孔内应清洁无杂物。

3)用手锤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

4)底座浇入混凝土的部分和地脚螺栓应清洁,无油垢和浮锈。

4.2.4.2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上,其强度应比基础的混凝上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1)二次浇灌时对地脚螺栓四周及底座中的空间廊认真捣固,并不得触动垫铁;

2)混凝土在底座内侧应比外侧表面高,并不得有可能积水的凹坑,底座外侧的混凝土应比底座表面低,但不低于底座高度的1/2;

3)对于无底座的大型设备就位后地脚螺栓无法紧固者,应先浇灌基础的螺栓孔,待其混凝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04后,才能紧固地脚螺栓。

4.2.5二次找正

在二次灌浆层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04以上时,方可进行联轴器的二次找正工作。找正固定完毕后将垫铁接缝处点焊牢固。

4.2.6分部试运

4.2.6.1泵的分部试运必须在该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4.2.6.2泵分部试运前应具备

1)设备混凝上已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二次灌浆混凝上的强度等级已达到础混凝上的设计强度等级。

2)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除干净。

3)有关通道甲整通畅,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信及消防设施。

4.2.6.3分部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 检查泵及管路各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泵,试看泵是否灵活。

2)地脚螺栓和连接螺栓等不得有松动现象。

3)联轴器应加防护罩。

4)检查泵各部分的间隙尺寸,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无碰撞及磨擦现象。

5)检查轴承润滑油的油位是否在最高与最低油1立之间。

6) 检查电气线路及仪表是否正确。

7) 检查冷却部分是否正确。

8) 电动机通风系统应无杂物,封闭完好。

4.2.6.4泵试运前电动机应先单独试运转不少于2h,转动方向正确,事故按钮工作正常可靠,合格后方可带机械试运,运转过程中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电流、电压、温升等各项指标应符合要求。

4.2.6.5泵的试运

1)起动前,接好联轴器,转动泵的转子应轻滑均匀。

2)关闭.出水阀门,打开进水阀门及再循环阀向泵内注引水要保证注满。

3)第一次启动时,先点动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并观察轴承和传动部分,确认无磨擦和其他异状后方可正式启动。

4)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表,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出口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运转情况,严格控制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并应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 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 0℃。轴承振动值不大于0.04mm。

5)泵连续试运行时间不少于8小时。

4.2.6.6下列情况下必须紧急停车:

1)发觉泵有异常声音。

2)轴承的温度剧烈上升。

4.2.6.7分部试运结束后,应办理分部试运签证。

5质量检验及评定

依据《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轮机机组篇

6安全措施

6.1每个参于加本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预防为主,文明施工。

6.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6.3二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6.4吊装、搬运设备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动作。

6.5与其他施工人员有交叉作业时,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工作,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6.6不许随便乱动各电动丌关,按钮等与白己施工无关的物件。其它末尽事宜,参照《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7质量记录

7.1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7.2基础复查记录;

7.3机械设备安装检查记录;

7.4单机试运转记录。

饱满的小鸭子
知性的衬衫
2025-08-27 09:05:19
技术参数 单位 HPTmk

200--320--5s 200--320--6s 300—330--5s

机组负荷 MW 200 300 200 300 300 600

泵负荷率 % 100 50 100 50 100 50

转 速 r /min 5307 5557 4903 5152 5493 5442

介质温度 ℃ 170

密 度 kg / m3 897.3

进口流量 m3 / h 758.4 636.7 758.4 636.7 1201 1239

抽头流量 m3 / h 33.4 36.7 33.4 36.7 72 72.7

出口流量 m3 / h 725 600 725 600 1129 1167

扬 程 m 1814 2297 1814 2297 2253 2140

必需汽蚀余量 m 61.7 54.4 52.9 47.7 80.4 84.3

抽头压力 MPa 7.52 9.02 6.88 8.2 95 90.7

效 率 % 82.6 82.8 83.3 83.7 84 84.1

泵轴功率 kw 3951 4107 3923 4070 7497 7422

最小流量 m3 / h 180 295

产品可供符合以下条件的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选用。

1.1.1 发电机组容量为200~660MW。

1.1.2 可用于汽包炉和直流炉。

1.2 产品工作条件

1.2.1 每台机组配的台数

1.2.1.1 200MW机组配2台HPTmk200-320-6s或HPTmk200-320-5s型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1.2.1.2 300MW~350MW机组配3台HPTmk200-320-6s或HPTmk200-320-5s型给水泵,两台运行,一台备用。或1台HPTmk300-330-5s型给水泵和1台HPTmk200-320-6s或HPTmk200-320-5s型给水泵作为备用泵。

1.2.1.3 600MW~660MW机组配2台HPTmk300-330-5s型给水泵,一台HPTmk200-320-6s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

1.2.2 给水泵可由小汽机或电动机驱动。

1.2.3 给水泵有进出口朝上和进出口朝下两种结构。

1.2.4 不需暖泵,允许冷泵热启动。

1.2.5 给水泵配套设备

1.2.5.1 给水泵配套设备包括前置泵、联轴器、前置泵进口过滤器、磁性过滤器、泵出口逆止阀、再循环阀装置等。

1.2.5.2 设置在给水泵本体和配套设备上的热工一次元件。

1.2.5.3 给水泵液压拉伸装置、拆装芯包及芯包解体和回装工具。

1.2.5.4泵上配有热工仪表。如流量、压力、温度、压差、转速等表计。

热心的战斗机
耍酷的裙子
2025-08-27 09:05:19

锅炉和循环泵的接口处均有连接管道,用户直接将两者的接口连接管道通过水管进行连接即可。

循环泵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一般采用单级离心泵。 循环泵的流量中等大小,在稳定工作条件下,泵的流量变化比较小。

它的扬程小低,只是用来克服循环系统的压力降。可采用低扬程泵。循环泵是指泵的作用而言,离心泵是指泵的结构而言,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循环泵的工作原理要将水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

扩展资料:

循环泵的使用特征:

1、循环泵采用优良的水力模型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大大提高泵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2、由于轴封采用材料为硬质合金及氟橡胶的机械密封,可提高泵运行的可靠性及输送介质的温度。

3、泵的过流部分采用不锈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使得泵可适用于轻度腐蚀性介质。

4、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节能效果显著,检修方便。

5、泵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泵座同一水平线上,可直接用于管路当中。

6、采用标准电机,用户可方便地根据需要配备电机。

7、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备智能保护器,对泵干转、缺相、过载等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循环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水循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