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潜水泵怎么调节出水量大怎么办?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5
首先先把购买回来的抽水泵按照说明书给安装好,在安装过滤器和雨淋设备。
2
/5
然后安装吸盘,把整个设备移动到鱼缸边缘位置。调整好水泵的高度,然后插上电源,通电,这时雨淋就会喷出水来。
3
/5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安装正确,就把电源线拔掉,接下来安装的是白色透明导管。
4
/5
导气管把上下两头都接上,安装好,就插电源测试效果。如果喷水出来就证明安装好了。
5
/5
有条件的话最好买可以自行调节功率的水泵,这样既清洗方便,也可以保证小鲤鱼的安全。否则鱼有可能受不了冲击,经常生病。
这个打氧口的水流是调不了的,如果小鱼承受不了,只有把打氧口堵住了,这样水流会慢的多,鱼也会比较适应。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啊。
用潜水泵的话应该是上滤吧,滤材盒子里铺上玻璃环,再在上面铺一层过滤棉就可以了。水泵的水经滤棉过滤,流过玻璃环,再流回鱼缸。
出水口声音大,是因为出水口离水面太高了,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1. 提高鱼缸水面;
2. 将过滤的出水口放低,最好放到鱼缸的水面下,就完全静音了。
看泵的构造。
一般而言:
纯离心泵用阀门控制水量没有问题;
轴流泵不能用阀门控制水量;
介于轴流和离心的混流泵,可以用阀门控制水量的范围很小;
容积式泵只能通过回流或行程来控制流量。
关小泵出口阀门,电机电流下降的泵可以用阀门控制水量,电流上升的不可以。变化不大的就不好说了。
凡是泵都有个最小流量值,即使是可以用阀门控制水量的泵,流量低于这个值也会损坏。(有些泵自带回流控制最小流量,这种泵都是可以用阀门控制水量的)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
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
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
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
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
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
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
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
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
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
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
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
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
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
。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至于压力表的接法楼上的说法都有道理。
压力表加在软接与阀之间。原因不想多说,大家记得就行了。
正确顺序:泵、软接、压力表、止回阀、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