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的流量与扬程怎么选
热水泵的扬程 H = SQ^2
式中:S——循环管路的总摩阻;循环泵的扬程——循环流量。
对于已选定的水泵和管路,如果管路的总水头损失等于水泵的扬程,
则流量 Q = (H/S)^(1/2)
如果管路的总水头损失不等于水泵的扬程,则应由泵的特性方程和管道的特性方程共同确定:
泵 H = Ho-SoQ^2
管 H = SQ^2
联立解得 Q=[Ho/(So+S)]^(1/2)
式中:So——水泵的内摩阻;Ho——水泵当流量为零时的扬程,可由泵的特性曲线查到。H ——泵的扬程或管路的水头损失。
用水点与水泵高度为+10米和-10米时扬程和流量并无区别,但必须注意管路中不能有过大的负水头(负压),避免管路或水泵的气蚀,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补水泵和给水泵计算方法一样。补水泵的流量Q由需要而定,即单位时间锅炉水补给量。补水泵的扬程由提水高度、锅炉压力水头以及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定。设管长为L,沿程阻力系数为k,局部阻力系数为j,提水高度为Z,锅炉压力为P,水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则补水泵扬程:H
=
Z+P/(pg)+(kL/D)V^2/(2g)+jV^2/(2g),式中
平均流速
V=4Q/(3.14D^2)
,D为管内径。
对于循环泵,流量当然看需要而定,流量确定后,算出循环回路的水头损失总和就是泵之扬程。
循环泵指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一般采用单级离心泵。
循环泵的流量中等大小,在稳定工作条件下,泵的流量变化比较小。
它的扬程小低,只是用来克服循环系统的压力降。可采用低扬程泵。循环泵是指泵的作用而言,离心泵是指泵的结构而言,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循环泵的工作原理要将水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
2、循环泵指装置中输送反应、吸收、分离、吸收液再生的循环液用泵。一般采用单级离心泵。 循环泵的流量中等大小,在稳定工作条件下,泵的流量变化比较小。 它的扬程小低,只是用来克服循环系统的压力降。可采用低扬程泵。循环泵是指泵的作用而言,离心泵是指泵的结构而言,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循环泵的工作原理要将水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
扬程一般30M足够
公式:H=ΔP1+ΔP2+0.05L(1+k)
ΔP1机组压降
ΔP2末端设备压损最大一台压降
L最不利环路总长
K局部阻力当量总长度与直管总长的比值,0.2~0.6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 。
其次,就是您的进水管,当水泵在水面以上时,不管进水管在水池以上还是一下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是不会影响水泵的流量的。
1、流量的计算:
根据流量公式:流量=横截面积×流速。其中流速需要自己测定(可使用秒表工具)
2、泵的扬程估算:
水泵的扬程与功率大小没有关系,与水泵叶轮的直径大小和叶轮的级数有关,同样功率的水泵有可能扬程上百米,但流量可能只有几方,也可能扬程只有几米,但是流量可能上百方。总的规律是同样功率下,扬程高的流量少,扬程低的流量大,没有标准计算公式来确定扬程,与使用条件和出厂的水泵型号来确定。
二、扬程和流量的定义:
1、 流量:
水泵的流量又称为输水量,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水的数量。以符号Q来表示,其单位为升/秒、立方米/秒、立方米/小时。
2、扬程:
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通常以符号H来表示,其单位为米。离心泵的扬程以叶轮中心线为基准,分由两部分组成。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来的高度,叫做吸水扬程,简称吸程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即 水泵扬程= 吸水扬程 + 压水扬程。应当指出,铭牌上标示的扬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产生的扬程,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损失扬程。在选用水泵时,注意不可忽略。否则,将会抽不上水来。
流量10立方每小时,扬程10米,口径50mm。
小功率水泵cosφ较小,一般只有0.6左右。这样按220伏计算,P=UIcosφ,I=P/Ucosφ=750/(220x0.6)=5.68安按380伏计算,P=1.732UIcosφ,I=P/1.732Ucosφ=750/(1.732x380x0.6)=1.9安
循环泵扬程与建筑高度根本无关,取决于系统的阻力损失(包括管道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设备阻力损失等)。若有资料可查管道经济比摩阻值,乘以最不利环路长度(估算),加上设备阻力得出水泵扬程估值。一般情况下,二次网水泵扬程范围在25~35米(该数据为个人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