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水泵联轴器?什么标准?如下图。
中间的弹性体是六角垫,一般是橡胶的,联轴器是学名,俗称叫对轮,分别固定在电机和泵头末端,两个尺寸不太一样,不同功率电机不同轴配的不一样(主要考虑的是轴的粗细即对轮的内径),卖电机的、卖联轴器的一般都会配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图如下:
联轴器的找正是,器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联轴器找正又叫找同心。泵、电机都安装完之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泵与电机找同心,也就是使泵与原动机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使之在运转中不致使振动。
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新安装的泵进行找正时,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误差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图:
一般的泵(水泵、小油泵)可以用平尺或塞尺进行粗测,但是对大多数设备都需要精测,用百分表进行测量。一般机泵的水平度已找好,以机泵的对轮为基准,测定与调整电机对轮,来保证电机与机泵两轴对中。
注:a 1、a 2、a 3、a 4表示径向间隙,S 1、S 2、S 3、S 4表示轴向间隙测量时先测出百分表在0º时的径向间隙a 1和轴向间隙S 1,然后分别测出90º、180º、270º的径向与轴向间隙,并分别记录于上图所示的圆内与圆外。
测量回到0º时,必须与原始读数一致,否则要查找原因,一般由轴窜动或地脚螺栓松动所致。最后测量数据还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表示计算正确。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图方法二:两表找正。
把百分表架到泵端,将百分表对零,将对轮旋转一圈,每90度得到一个数值,最后百分表转回其始位时必须回零,左右读数相加应该等于上下数值相加之和。
然后根据读数分析出两轴的相对空间位置状况,根据偏差值作出适当调整。首先调整联轴器的左右偏差到允许值,然后调整高低至标准之内:
找正公式:
S1=±(对轮轴向差值(张口绝对值)×支脚1到测点距离)÷测点直径±圆周径向插(差)值/2;
S2=±(对轮轴向差值×支脚2到测点距离)÷测点直径±圆周径向插(差)值/2。
第一个±:如果对轮是上张口,取“+”号;如果是下张口,则取“+”号可理解为从上往下盘;
第二个±:电机低时取“+”;电机高时取“+”可理解为从上往下盘表是正写正是负写负。
S1是正的话(上张口且电机偏低),说明应该垫垫片,S1数即是要垫的垫片厚度。
另:测点直径为测表点旋转直径,而不是联轴器直径。调整左右与之类似。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图方法三:加垫子方法。
加减垫子计算方法;
其中:
a表示轴向表读数;
D表示靠背轮直径;
L 1表示靠背轮到电机前脚距离;
L 2表示电机前脚到后脚的距离;
S表示径向表的读数;
这得出的结果就是你电机要加在前脚和后脚的垫子数量。
双表找正,好是好,但轴向的位移有时不好掌握。新手靠运气也许半天搞不定,老师傅凭经验十几分钟搞定!
最好是在180°的地方再加一块轴向的表。所谓三表找正!
太平洋泵业水泵装配联轴器的结构型式很多,具体装配的要求、方法都不一样,对于安装来说,总的原则是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装配,具体的只能介绍一些联轴器装配中经常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应用在高速旋转机械上的联轴器,一般在制造厂都做过动平衡试验,动平衡试验合格后画上各部件之间互相配合方位的标记。在装配时必须按制造厂给定的标记组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按标记任意组装,很可能发生由于联轴器的动平衡不好引起机组振动的现象.
找正、对中的方法:主要靠经验和眼睛
联轴器找正对中时,中间的缝隙都是一样的,上下左右都匀称;
联轴器找正对中时,用钢板尺或锯片等窄面紧靠两联轴器,无论旋转或上下左右都一样紧贴。
1)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准确方位,这时两轴线有必要坐落一条直线上。
2)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1)/2。
3)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尽管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α。
4)S1≠S2,a1≠a2 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α。
扩展资料:
1、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原理。
2、常用的联轴器大多已标准化或规格化,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正确选择联轴器的类型、确定联轴器的型号及尺寸。必要时可对其易损的薄弱环节进行负荷能力的校核计算;转速高时还席验算其外缘的离心力和弹性元件的变形,讲行平衡校验等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