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泵站规模40万吨如何界定
大、中、小型泵站的具体划分标准,下图给出了具体指标:注:1、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且包括备用机组在内;2、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的等别,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
表2.0.2灌溉、排水泵站分等指标泵站等别泵站规模装机流量(m3/s)装机功率(万kW)Ⅰ大(1)型≥200≥3Ⅱ大(2)型200~503~1Ⅲ中型50~101~0.1Ⅳ小(1)型10~20.1~0.01Ⅴ小(2)型<2<0.01注①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且包括备用机组在内;②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的等别,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③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时,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
吸水井在各种泵站设计中都有,水泵吸水条件好,泵的使用寿命就长。 取水泵站,吸水条件是最差的,吸水井是必须有的:
第一、改善吸水条件;
第二、去除漂浮悬浮杂质对泵体堵塞;
第三、稳定吸水水位,使泵的效率维持在高效段。
扩展资料:
取水泵站的设计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 取水泵站的设计泵房一般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贵在平面的说法,机组及各辅助设施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泵房内的面积。
2、 取水泵站的设计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筒体的抗浮、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3、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 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4、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5、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应充分认识到它百年大计,一次完成的特点。泵房内机组的配置,可以近远期相结合,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墙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都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
第一章
总体规划
1.1
设计题目
1.2
设计资料
1.3
设计任务与内容
1.4
设计参考资料
1.5
工程总体规划
第二章
机组的选型
2.1
机组选型原则
2.2
水泵型号确定
第三章
管道设计
3.1
管道系统
3.2
布置形式
3.3
管道材料的选择
3.4
经济管径的选择
3.5
铺设方式的确定
3.6
附件的选择
第四章
泵站内水力计算
4.1
吸、压水管的设计
4.2
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五章
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第六章
辅助设备的选择
第七章
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第八章
设计感想
第一章
总体规划与设计布局
1
.
1
设计题目
某地城区给水工程一级泵站设计
1
.
2
设计资料
一,基本情况。城市地处华东平原,城区建筑多为三层,最高五层。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
用水需要,
拟建城区给水工程。
此工程主要包括取水工程,
净水工程及输水工程三个分工程。
一,
二级泵站是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的一部分。
城区水资源丰富,
有沿河地表水和地下水可
以利用。
二,地质及水文资料。
在拟建一级泵站的河流断面及净水厂的空地布置有钻孔。由地质柱状图可看出,
0~2
米深为
砂粘土,以下是页岩。
沿河段百年一遇最高水位
40.36m
,最低水位
32.26m
,正常水位
36.51m
。地下水位多年平均
在
38.5m
左右(系黄海高程)
。
三,
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
15.6
℃,
最高气温
39.5
℃,
最低气温
-2.6
℃,
最大冻土深度
0.44m
。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四,用水资料。该地区最大日用水量近期为
23
万吨
/
日(不包括厂内自用水)
。水厂自用水
系数取
10%
。
五,其他资料
地震等级:五级;地基承载力
2.5Kg/cm
²;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泵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规定。
河边无冰冻现象,
根据河岸地质地形已确定采用固
定式取水泵房,
从吸水井中抽水,
吸水井采用自流从江中取水,
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间自流管
的长度为
200M
。
吸水管线为
100M
。
混合井水面标高为
46.0
米,
取水泵站到净化厂输水干管
全长为
1000M
。
1
.
3
.设计任务与内容
取水头部,自流管;水泵机组及其平面布置;吸水井,泵房平面及高度;吸,压水管道;泵
房辅助设备;输水干管。
图纸包括以下内容:
①
枢纽平面布置图(草图)
。
②
泵房平面图,泵房剖面图。
③
水泵基础详图。
④
取水头部设计草图。
工程将建设取水泵站、中途加压泵站、配水泵站各1座。通过铺设2条直径为3.6米、单管长46.5公里的原水主干管,以及共计23.8公里的原水支管,西江水将以“全密封”的方式输送到广州,再进入江村、西村、石门三间水厂。 西江引水工程跨越广、佛两市三区,绝大部分施工在佛山地区。工程全线途经36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穿越3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多条主要市政路、9座大型桥梁、3条主要航道及47条大小河涌,涉及征借地多达3357.64亩。工期之紧迫、任务之艰巨,在广州供水工程建设史上尚无先例。
这项耗资约90亿元的宏大工程,为我国第三大输水工程。它不仅为广州开辟了新的水源,同时创造了广州供水史上的奇迹。而两条输水主动脉,好比为广州开辟的一条“地下河”。 取水泵站结构形同“食草恐龙”
这股清流的源头,在离下陈村北江大堤138米的江面。
取水管在江面2米以下探入。西江水流入取水管后,通过管道和前池输入大堤后面的取水泵站。从远处看,这个取水头跟普通的水闸建筑无异,而与庞大的西江取水工程相比,它的个头显得有点小。
“知道食草恐龙吗?这整个取水泵站就像个大型食草恐龙”,现场一位工程人员给记者打了个生动的比方。食草恐龙,头部小,脖子长,腹部巨大,还有条长长的尾巴。它的头部就是探入江中的取水口,3条长达320米的水管像长长的脖颈。水流通过脖颈经过位于腹部的前池和泵站,再通过两条管径3.6米的巨型输水管流向广州。
为了造就这座取水泵站,施工方开挖了67.1万立方米的土方,用了1.1万吨的钢筋和20.4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每天有将近70辆混凝土搅拌车穿梭于工地,为了建设庞大的水池,每天混凝土的浇筑量可以盖起六、七层楼房。
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
走近西江大堤旁的取水泵站,你会发现这只“恐龙”的每一个部位都不简单。
探入江中的取水头由3组闸门组成,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西江引水工程三水分部部长陈逊贤介绍指出,这闸门不仅用于取水,也是安全事故闸门。“如果三防部门认为江水威胁到了泵站的安全,或者泵站出现了什么异常要求关闸,那么这最前端的闸门就会被关闭”。
江水流入泵站前还要经过前池,在这里,江水中的泥沙得到初步的沉淀。“前池相当于25米乘以50米的游泳池”,它的外壁按照大坝的技术标准设计,高13 .2米,能够防御50年一遇的洪水。
不过,西江水要想顺利跨越数十公里的输水征程,还必须要靠“恐龙”腹部的另一组重要器官———泵站。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从奥地利采购的水泵正在吊装,这样庞大的水泵目前在国内还无法生产。未来将有12台这样的水泵开足马力,将水压大幅提升。“理论上说,你在水管上开个小口,能喷出40米高的水柱”,工程人员表示,这样的压力足以将西江水“一程送到广州”。
12台水泵对应的就是12条引水支管。从工地上一眼望去,这里正在进行壮观的焊接作业,12条支管蜿蜒抬升介入两条并行的主管。这两条管径达3.6米的输水主管像两条大动脉,连接起广州未来供水的生命线。 用钢量超过3个奥运“鸟巢”
构成西江引水工程输水动脉的主管有PC C 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钢管两种,他们将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来使用。
一截5米长的PC C P就是一栋房子,只要将两头用帘幕遮住,它就能为你遮风挡雨。这个重约47吨的大家伙比一般的房子可要结实,它的外壁有30厘米厚,最里层是6毫米厚的钢筒,钢筒外缠绕预应力钢丝,再喷以水泥砂浆保护层,涂上灰黑色的防腐表层。
运输这样的超大管材要用专门的重型运输车辆,而且1辆车1次往往只能运输1到2截。厂方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专门在广州花都建了一个分厂,生产的管材专供西江引水工程。
在西江引水工程70多公里的管廊中,PC C P管就走了53公里,用了1万多条。
一截5米长的PC C P造价高达5万元,连接两根需要8个工人作业1小时。而一根6米长的钢管造价就要十几万元,焊接一道接口需要6个工人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
与厚厚的PC C P管相比,钢管看起来薄得多,壁厚只有20毫米。记者在佛山三水翠坑村的空地上就看到了这样的钢管。“正常的情况下,10毫米厚的钢管就能用100年了。”据工程人员介绍,钢管的优点是容易切割,耐久,缺点是焊接所需时间太长,造价高昂。
在西江引水工程中,钢管管材用了70多公里,用钢量达到13.5万吨,超过3个“鸟巢”,2个半“小蛮腰”的用钢量。 借“钻地龙”轻松跋山涉水
西江引水工程输水管道全程潜行地下,在铺设管道过程中,大部分管道采用明挖填埋的方式,但对于不具备开挖条件的地方,就只能借鉴地铁的盾构掘进技术穿越障碍物,让“钻地龙”从地下挖出一条隧道来安放输水管。这被认为是西江引水管道施工中最困难的环节。
据统计,西江引水途中穿越大小河涌51条,铁路6条,公路28条、桥梁2座,山体10余座。其中,在小塘立交段和官窑立交段的管线为了保护地面建筑,采用了暗挖隧道的盾构法施工,盾构长度超过4公里。此前,盾构法敷设输水管线在国内只有南水北调和上海青草沙输水工程中采用过,南方地区属于首次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两条并行的输水主管在进入盾构隧道时合二为一,管径也从原来的3.6米扩大到4.8米,这样可以保证水流量不变。在小塘盾构点2.3公里的隧道就穿越了广茂铁路、321国道、广汕高速、西二环和广深高速的连接点小塘立交等障碍。“我们不可能挖断国道来埋管。如果不用盾构法施工,管线就要绕远,管线长了,投资费用就会更高。”工程人员告诉记者。
参与这个环节施工的建设单位大多有过广州地铁施工的经验,他们发现在佛山进行盾构要面临更复杂的地质环境,“佛山的地下以淤泥层和砂层为主,这种软弱土层使施工很难控制地下的沉降量。”
输水管道用X光做“胸透”
焊接隧道中的钢管更具挑战,据介绍,施工方挖掘两段隧道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但要在隧道中安装所有的内衬钢管则要5个月的时间。首先要用轨道车将两截焊接好的钢管送到隧道里,由于钢管与隧道内壁的距离非常狭窄,所以在隧道内的钢管焊接时,工人们只能在管道内单边施工,工人的熟练程度在对接隧道里的管道时显得尤为重要。在隧道内焊接还要面临缺氧的难题,隧道掘进井边要由巨大的鼓风机向隧道内送风保障施工环境的空气安全。
为了监测焊接质量,施工方还用X光照片来检验管道焊接质量,就像医院的胸透一样,可以看到外表看不到的细节问题。
可以说,今后西江引水工程运行起来后,单管送水的盾构环节检修难度非常大,如果要进去维修就只能停止取水,所以隧道施工的质量要求更高,在施工人员看来,爆管问题在这里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过江
河床挖沟槽沉国内最大管
今年2月6日,一条510米长、1800吨重的巨型钢管高高吊起在空中,在10艘吊船的协同操作下缓缓沉入北江,仅下沉的过程就需要一天时间。这是国内最大管径的过江沉管。
据介绍,西江饮水工程管线在穿越北江、白坭河等航运要道时,均实施了特大型过河管沉放安装施工。沉入北江的钢管与此次工程中的其他钢管不同,它的壁厚达到了40毫米,相当于船的甲板,以适应水下更为复杂的环境。由于钢管需要整体沉入水中,所以需要在岸上整体焊接成型,每条钢管有80多条焊缝。
江水常年冲刷,会不会把沉入江中的管线冲歪了?原来施工方在河床上专门挖开了深达3米的沟槽,而不会把管道铺在河床上。在沉管过程中,打开管径两端的封板使江水流入管中,然后水管慢慢沉降到沟槽中,最后抛石头压住水管。沉放完毕后还要在水下进行水压试验。这种沉管施工甚至需要运输系统封航,在北江沉管期间,每天至少有400艘船需绕道或锚泊等待。 西江来水鸭岗泵站兵分三路
经过了一年的建设,鸦岗泵站在广州白云区鸦岗村拔地而起。
与陈村取水泵站不同,鸦岗泵站的作用是分配引来的西江水,初期将每日200多万立方米的水源配成三股,流向西村、石门、江村这三个水厂。
“其实没有这个泵站,也能将西江水送入3个水厂,但是将来如果再增加新的水厂,它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了”,西江引水工程白云分部部长张振宇介绍,有了这个泵房,西江供水覆盖面就更大,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保障。
从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不难看出鸦岗泵站在西江引水过程中的作用。它占地100多亩,造价3个亿,占了整个工程概算的1/3。它的泵房能抗百年一遇的洪水。
鸦岗泵站跟取水泵站一样,也建有前池,西江水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将在这里“小憩”片刻等待分配。记者在此看到,东、西两个前池已经建成,每个前池都有2.7万立方米的容量。
在鸦岗泵站,与下陈村取水泵站相对应地,也有12个水泵。正是它们要将200多亿立方米的原水送进通往自来水厂的管道中,“基本是一个多小时就能将两池水送完”。
距离鸦岗泵站最近的是石门水厂,只有5440米,这段线路靠的是新铺设的直径2.8米水管,每日约输送80万立方米西江水。鸦岗泵站到江村,有8320米的路程,每日配送40万立方米的水给江村水厂。离得最远的西村水厂,配水量最大,每日110万立方米,所用的输水管也最粗,直径有3.2米,路线长达12937米。
值得注意的是,西江引水工程除了供应目前西北部的三个水厂,还将预留北部接口,为今后北部地区输水提供保障。
防爆水管 同步建“天眼”
这么大的工程,一旦爆水管就相当于小型洪水,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降低风险。西江引水工程在重要工程节点和人口稠密段同步建设了摄像视频监测系统,未来可实时发送视频图像,形成笼罩供水管网的“天眼”。为了防止管道中急剧变化的压力给管壁造成的水力撞击,西江引水工程还特别在取水口泵站设置压力释放阀,可以为管道透气减压,保障管网稳定安全。此外,为了防止人为破坏,今后每天都会有专人在西江取水沿线巡查。
用什么保百年工程?
西江引水工程要保用百年以上,凭借什么保障它的质量呢?
据了解,西江引水工程全线主管均使用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钢管两种。近年来,多数大城市已广泛应用钢管作为供水管道;PCCP则是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复合型管材,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费用几乎为零。
西江引水工程采用的PCCP都是5米长的规格,重约47吨,外壁有30厘米厚。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王建平说,一截PCCP造价高达5万元,连接两根需要8个工人利用大型机器作业1小时。
在西江引水工程70多公里的“地下河”中,PCCP管就走了53公里,用了1万多条。
与厚厚的PCCP管相比,钢管壁厚有20毫米和40毫米两种。“在正常情况下,10毫米厚的钢管能用100年。”据工程人员介绍,钢管的优点是容易切割、耐久,缺点是焊接所需时间太长,造价高昂,一根6米长的钢管造价要十几万元,焊接一道接口需要6个工人连续作业十多个小时,自动焊接层数至少达7层,并且要保证焊缝拍片质量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工程难点
时间紧
为保证西江引水工程在亚运前通水,工程前后只有不到两年的施工时间。
征借地任务重
征借地3357.64亩。与此同时“700天内完成引水工程建设”的任务铁令如山。
技术复杂
作为目前全国第三大输水工程,西江引水工程的很多技术都是没有经验可循的。 完工通水
2010年9月6日下午3时许,伴随着位于佛山西二环管线六标的两条输水长龙正式合龙,标志着西江引水工程全程约71.6公里输水管道今日全线成功联通!优质的西江原水将于亚运前进入广州。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是仅次于南水北调、上海青草沙引水的国内第三大引水工程。工程自2008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战线长、众多施工技术无先例可循等诸多困难,历经了前期策划、实施策划、全面启动、大规模作战、攻坚及冲刺等六大阶段,并得到了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与工程沿线市民的大力支持,在确保工期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迎来了工程输水管道全线联通的重大胜利。
西江水入穗后,将全面置换广州市西北部地区水源,使江村、石门、西村等三间水厂的水质达到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惠及600多万羊城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