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流量、水头之间有什么关系?
水泵电动机的轴功率P
与流量Q,扬程(水头)(压力)H之间的关系
P∝Q×H
(1)
当流量由Q1变化到Q2时,电动机的转速为N1、N2,Q、H、P相对于转速的关系如下:
Q2=Q1×(N2/N1)
H2=H1×(N2/N1)²
(2)
P2=P1×(N2/N1)³
而电动机的轴功率P和转矩T的关系为:
T∝P/N,因此:T2=T1×(N2/N1)²
(3)
由式(2)和式(3)可以看出,水泵电动机的轴功率(输出功率)与转速的3次方成正比,而转矩与转速的2次方成正比。
又PL=[0.45+0.55(Q/QN)²]Pe(KW)=√3UICOSφ
ki=1-(Q/QN)³/0.45+0.55(Q/QN)²
×100%
式中
U:额定电压
I:平均工作电流
COSφ:功率因数
Pe:额定流量时电机功率
PL:回流阀调节时电机功率
QN:额定流量
0mpa。
泵的扬程是30米,是指在扬程足够时,泵出口处的压力,如果不计管路的沿程损失,在高度30米处压力为0mpa,同时只要在30米高度之内,出口一开放,出口处的压力就为0mpa。也就是说泵的实际扬程是不定的,与供水系统有关,额定扬程只是泵设计时的最佳工况点。
水泵的扬程可同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
扩展资料:
使用水泵的注意事项:
1、如果水泵有任何小的故障切记不能让其工作。如果水泵轴的填料完磨损后要及时添加,如果继续使用水泵会漏气。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电机耗能增加进而会损坏叶轮。
2、水泵使用后一定要注意保养,比如说当水泵用完后要把水泵里的水放干净,最好是能把水管卸下来然后用清水冲洗。
3、水泵上的胶带也要卸下来,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在光照处晾干,不要把胶带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水泵的胶带一定不能沾上油污,更不要在胶带上涂一些带粘性的东西。
4、要仔细检查叶轮上是否有裂痕,叶轮固定在轴承上是否有松动,如果有出现裂缝和松动的现象要及时维修,如果水泵叶轮上面有泥土的也要清理干净。
5、如果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震动,这时一定要停下来检查下是什么原因,否则同样会对水泵造成损坏,如果水泵有任何小的故障切记不能再工作。如果水泵轴的填料完磨损后要及时添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水泵功率是15KW,扬程是30米,出水口水压无法确定:
1)假定该水泵为常见的离心泵。
2)根据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对于指定的离心泵,其实际扬程由其流量确定,具体可按特性曲线通过流量查找扬程。在设计流量附近可认为扬程是30米。
3)水泵出水口水压并不是水泵的实际扬程,粗略的计算是:
出水口水压=实际扬程-水泵叶轮和吸水井液面高差(不考虑水损,水泵倒灌时高差取负值)
4)当水泵叶轮和吸水井液面高差为零,且水泵出水流量为额定流量时:
出水口水压=实际扬程=30米
常见的离心泵特性曲线为:
有计算公式。
1、流量根据用户的每户的用水点情况,根据用水当量统计;
2、扬程根据最不利用水点高度加上局部损失、延程损失及富裕水头可得;
3、根据流量扬程,根据你想选择的水泵,可选择合适的型号,就可以知道水泵功率;
4、管径根据经济流速可得;计算公式为:
管径:DN=[4Q/(V×3.14×3600)]0.5×1000,式中:Q:为水泵流量m3/h,V:水流速度m/s,DN:管道公称直径mm
5、水的流速一般按照经济流速计算:
管径(mm) DN<250 250≤DN≤1000 1000≤DN≤1600 DN≥1600
进水管流速(m/s) 1.0~1.2 ;1.2~1.6;1.5~2.0;1.5~2.0;
出水管流速(m/s) 1.5~2.0;2.0~2.5; 2.0~2.5 ;2.0~3.0。
扩展资料:
供水设备分类有:
1、消防供水设备:用于消防用途的供水设备。
2、生活供水设备:用于生活用途的供水设备。
3、生产供水设备:用于生产用途的供水设备。
4、污水处理供水设备:用于污水处理用途的供水设备。
5、其他:设备用于双模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供水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水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扬程越大,功率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计算公式: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或者千瓦,一般用符号P表示。
流量的单位是升/秒,一般用符号Q表示。
扬程的单位是米,用符号H表示。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用字母ρ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用符号g表示。
字母B一般代表水泵效率,一般取0.75-0.85。
扩展资料:
水泵的扬程不是由功率决定的,它是由水泵结构与转速来决定的。如果要达到一定扬程又要保证有一定的流量时才与功率有关。
水泵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流式。
其中轴流式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有优势,比如直径2M扬程2米的;离心式吸入扬程大同时在高出口压力(扬程)上有优势,多节离心泵出口可达几十兆帕,而且不怕出口关闭;混流式则多根据不同需求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
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输出的水的压力,叫做扬程。符号“H”,它对应的流量为“Q”,此时的水泵轴功率为“Nz”,此时的效率为“ η ”。
计算公式为: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 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压力 P1=进口压力)。
Nz=1.732×U×I×COSφ×ηd (单位:KW)。
水泵压力与转速是平方关系。但水泵的压力不仅与转速有关,也与泵叶的结构特别是泵叶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则同样转速的泵的压力也越大,与扬程也是平方关系。
气体连接管用于气体压力仪表距离校验,连接校验器,配送密封件5个,压力范围是-100KPa~0~800KPa。
叶片式泵类的最大排出压力为最大吸入压力与液体经过叶轮后获得的最大压力能增量之和容积式泵类则取决干泵排出管网的压力和泵的驱动功率。两种泵型的最大排出压力都不能大于泵壳的最大容许工作压力。
扩展资料: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对泵的压头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泵最大排出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泵
计算公式为: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 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压力 P1=进口压力)。
Nz=1.732×U×I×COSφ×ηd (单位:KW)。
水泵扬程25m ,即额定压力为2.5kg减去管损再减去入口压力(一般吸上水泵入口压力可忽略不计)即工作压力。
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对泵的压头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定。
扩展资料:
由于叶轮进口不可能形成绝对真空,因此离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过10米,加上水流经吸水管路带来的沿程损失,实际允许安装高度(水泵轴线距吸入水面的高度)远小于10米。如安装过高,则不吸水。
此外,由于山区比平原大气压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区,特别是在高山区安装时,其安装高度应降低,否则也不能吸上水来。
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
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扬程与压力的关系公式:H=(p2-p1)/ρg+(v2²-v1²)/2g+z2-z1
通过以上公式可得出:1MPa的压力约等于100m扬程,1公斤水的压力为0.1MPa,即1Mpa=100m=10公斤。
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
扩展资料:
水泵扬程=净扬程+水头损失 净扬程就是指水泵的吸入点和高位控制点之间的高差,如从清水池抽水,送往高处的水箱。净扬程就是指清水池吸入口和高处的水箱之间的高差。
由于轴承和填料的摩擦阻力、叶轮旋转时与水的摩擦、泵内水流的漩涡、间隙回流、进出口冲击等原因,必然消耗了一部分功率。
所以水泵不可能将动力机输入的功率完全变为有效功率,其中定有功率损失,水泵的有效功率与泵内损失功率之和为水泵的轴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