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式循环水泵跟卧式泵有什么区别?
二者的最大区别就是立式泵紧凑,占用空间小,但安装、检修麻烦;卧式泵则相反。
所以选哪一种看你的安装空间,如果空间足够,优先考虑卧式泵。
至于怎么选,二者没有区别,只要满足流量和扬程就行了。
直立式化工泵选型:
1、直立式化工泵可分为耐酸碱槽内泵以及耐酸碱槽外立式泵。直立式化工泵按材质可分为PP立式泵、氟塑料立式泵。适用于输送一定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适用于涂装前处理,PP喷淋塔,电泳循环等。
美宝槽外立式泵
2、4KW以下的直立式化工泵建议采用槽内立式泵,4KW以上的喷淋塔循环水泵建议采用槽外立式泵,做专门安置化工泵的架子,不要放置槽内,因为4KW以上的喷淋塔循环水泵在运转时产生震动,时间长了,易将槽与洗涤塔的焊jie点震脱焊,造成漏液。
美宝塑料液下泵
美宝环保喷淋塔循环水泵特点:
1、泵浦本体所采用FRPP、PVDF材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之特性。
2、干式液封,可确保防止马达及轴承被化学气体侵蚀,延长马达及泵浦之使用寿命。
3、适用于蚀刻清洗设备、废气洗涤塔、冷que循环及搭配过滤器使用。
4、泵浦可无水空运转使用,不会损坏。
5、用于高腐蚀药液及环境下,建议另选购钛金属螺丝。马达另选购经环氧树脂涂层处理的。
部分短语如下:
vertical turbine pump 深井泵 立式涡轮泵 抽水泵 竖式叶轮泵
vertical process pump 立式流程泵 立式流程
vertical air pump 立式气泵
vertical barrel pump coupling 立式筒袋泵联轴器
vertical sewage pump 立式污水泵
例句如下:
(1)A vertical pump in a power plant was partially soaked in water due to leakage ofadjacent pipes.
电厂的一个直立式水泵,因为附近水管漏水,以至于部份机壳淹在水中。
(2)The design method of vane self-priming vertical pump was proved reasonablethrough experimental study.
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导叶立式自吸泵的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立式管道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形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构成:
立式管道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直立式排污泵是一种采用工程塑料PP/PVDF注塑而成的直立式离心泵,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无水可以空转的特点。直立式排污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
直立式排污泵漏水原因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开机漏水,停机漏水。
开机漏水分析
1. 直立式排污泵在安装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安装要求,液面的水平高度需要超过叶轮,不超过主体的2/3处。直立式排污泵开机漏水的原因可能是立式泵安装高度过低,液面水平位置超过主体的2/3处,液体从溢流孔流出。解决方法:调整直立式排污泵的安装高度,液体从溢流孔流出提高直立式排污泵高度;不抽液体的话降低直立式排污泵高度。
2. 直立式排污泵在组装的过程中,螺丝没有对角紧固,造成立式泵紧固偏芯,密封不严造成泵体密封处漏水,或者法兰连接处漏水的情况出现。
3. 直立式排污泵组装的过程中橡胶密封O环,没有安装,或者紧固过紧,导致橡胶圈变形损坏没有密封效果,立式泵安装好开机就漏水。
停机漏水原因
直立式排污泵输送的液体高度比较高的时候,需要在出口处需要加装止回阀,如果没有安装止回阀,停机的时候,管道内的液体大量回流,造成泵内液体液位升高,造成液位急剧升高从溢流孔流出。
直立式排污泵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泛。立式泵在使用过程中漏水,一方面是泵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安装管路或者泵安装方式的原因造成的。泵的品质可以通过了解工厂实力,产品品质等信息。
2.潜水泵的潜水深度一般为0.5米~3米。潜水泵在潜入水中时,应垂直吊起,不能横卧着,更不能陷入泥中。
3.不同型号的潜水泵,应按规定的扬程使用;配套的橡胶管、铁皮管或帆布管内径应符合技术要求。
4.电源应按规定选定,若电源与水泵使用地距离较近,接线电缆的导线截面积应适当加大,接头应尽量少,以确保正常使用的电压在342伏~418 伏之间。为确保安全,可在电源或水泵附近的潮湿地中埋入一根长度1米以上的金属棒作为地线。
5.潜水泵停机后不能马上再起动,必须等管内的存水回流完毕后才能起动。若起动后不能出水,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6.潜水泵不能脱水运转。在无水条件下试运转,不得超过5分钟。在抽水过程中,若水位不断下降时,须注意不得让潜水泵露出水面进行工作。
7.开机后,若出现叶轮倒转(此时出水量大为减少或不出水)时,应立即停车,调换电缆中三相芯线中任意两相的接触,即可使之正转出水。工作中应有专人值班,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机进行检查。
8.潜水泵放入水或提出水面时,必须拉住“耳攀”上的绳子,绝对不可拉动电缆线。若要搬运、拆装或检修,应先切断电源。
9.潜水泵应采用DE4-25/330型自动空气断路器作为控制设备。若无此种开关,也可用三相闸刀开关,但须装6安培的电熔丝。
10.定期检查油室内润滑油的质量与数量。油室内应灌规定牌号的机油 (起润滑和冷却磨块的作用)。若磨块磨损,水进入油室将会使机油变质。在放水检查的同时,拧开放油封口螺塞,检查油质和油量。不足时应添加,如果已变质应更换。同时,还要检查封口螺塞下面的衬垫是否完好,若损坏应更换。
11.定期检查潜水泵的密封。一般工作300小时后,将放水土封口螺塞旋松进行检查。若放出来的水或水油混合液少于25毫升,水泵仍可使用;若超过25毫升,应检查整体式密封盒中磨块的磨损情况。若磨块损坏,应到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的厂家去修复修理。不可自行修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坏。若磨损严重,则也应更换。
12.农闲期保管,应拆下,放入干燥通风的室内,悬吊保管,避免电机受潮。
用于喷淋塔循环水泵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卧式泵采用机械密封结构,一旦空转就容易烧坏机封,美宝环保实践得出经验,立式泵适用于喷淋塔。喷淋塔循环水泵安装直立式循环泵会省心不少,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担心空抽。
喷淋塔循环水泵选型要特别注意:两个参数,全流量和全扬程。这两个参数是指这台化工泵的两个限值,是化工泵厂家在工厂用清水做测试的参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具体的工况不同,很难达到这两数值的。并且,全流量和全扬程是化工泵的两个互为消长的参数,也就是说,流量越大,扬程就越低,反之,流量越小,扬程就越高!
4KW以下的喷淋塔循环水泵建议采用槽内立式泵,4KW以上的喷淋塔循环水泵建议采用槽外立式泵,做专门安置化工泵的架子,不要放置槽内,因为4KW以上的喷淋塔循环水泵在运转时产生震动,时间长了,易将槽与洗涤塔的焊接点震脱焊,造成漏液。
①使用的目的不同。水泵的目的在于制热,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高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制冷机的目的在于制冷或低温,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低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之间的换热;
②系统工作的温度区域不同。水泵是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高温热源;制冷机则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低温热源。因而,当环境条件相当时,水泵系统的工作温度高于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
2。水泵的由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对能否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介质“泵”送到温度较高的介质中这一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物理学家J.P.Joule提出了“通过改变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就能够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Kelvin勋爵)发表论文,提出了热量倍增器(Heat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水泵的设想。
当时,水泵供暖的对象主要是民用,供暖需求总量小,特别是对由于采暖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尚没有足够的意识。人们采暖的方式主要是燃煤和木材,因而,热泵的发展长期明显滞后于制冷机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随着氟利昂制冷机的发展,水泵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的对供热的大量需求及相对能源短缺,促进了大型供热及工业用水泵的发展。1973年的全球性能源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水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