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的运行效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主要受泵的运行工况低于泵的额定工况,泵效低,耗能高影响
水力损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损失。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叶轮及导叶等部件表面磨损,水力损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泵的容积损失又称泄漏损失,包括叶轮密封环、级间、轴向力平衡机构三种泄漏损失。容积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设计制造有关,更与后期管理有关。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降低。
管线进气等原因造成离心泵抽空及空转。
吸程不够或者进水量不足造成泵的气蚀现象,引起泵噪声大、振动大、泵效低。
η={(ρg*Q*H)/(3600*P)}*100%
η-—机组效率
单位%
ρg—9.81*1000
Q—流量
立方/每小时
H—杨程
m
P—输入功率
W
1、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2、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3、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
水、油、酸碱液、
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4、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
5、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另外,水泵的效率是指最高效率,具体运行时的效率和管网密切相关。
所以说效率必须给出具体参数,否则没什么意义。大多数泵的效率在50—80%之间,最大的泵效率可达90%多,低的也有30%以下的。
1、由于水流的冲刷,水泵流道内壁和叶轮过水面变得粗糙不平,水泵内流道的摩阻系数增大,再加上水在泵内的流速很大,水头损失增加。水力效率降低。
2、由于在泵前投加药物或水质等原因,使泵壳内严重积垢或腐蚀。泵壳内积垢严重的可以使泵壳壁厚增加2ram左右,而且水泵内壁形成垢瘤,使泵体容积缩小、抽水量减少、并且流道粗糙,水头损失增加。客积效率和水力效率都降低。
3、由于加工工艺造成的铸隔膜泵隔膜泵造缺陷、汽蚀、磨蚀、腐蚀和化学浸蚀等原因造成泵流道内产生空洞或裂缝,水流动时产生旋涡而造成能量损失。水力效率降低。
4、叶轮表面的气蚀。由于叶片背水面运行时产生负压,当压力Pk<pva时,产生汽穴和蜂窝表面后,在电化学腐蚀作用下,使泵叶汽蚀。
5、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由于泵使用时间长,机械磨损产生漏失和阻力增大,使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降低。
水泵在工作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其中包括机械磨损、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尽量减少这些损失,以提高水泵效率,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流道的表面光洁度
凸凹不平的界面对水流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水泵的过流表面可以采取刷涂高分子涂料来减小水流阻力。如果泵、叶轮表面光滑(这种表面称为水力光滑表面)表面阻力较小,消耗能量就小。
二、尽量让水泵工作在额定工况下
水泵在不同流量和进出口压力下,效率是变化的,一般厂家说明书中有工作曲线。额定工况下水泵效率应该是较高的工作状态。
三、尽量减少管路损失
1、闸阀和逆止阀能不用就不用。
2、进水管要有足够的淹没深度当淹没深度不够时,水会产生游涡,将空气带入水泵,降低泵的效率。枯水期进水管的淹没深度应大于0.5米。
3、选用经济管径,水管直径越大,阻力就越小。。
4、及时清除流道堵塞物,如果有杂质堵塞进出水管、叶轮或导流壳流道,将使水量减少。
5、如果轴向间隙、叶轮口环间隙大,容积效率会下降。因此要定期检查口环间隙。轴向间隙的数值,应根据出厂说明书规定调整。
水泵工频运行,转速是额定的。变频实际是调整了水泵的转速(转速变小),水泵的流量杨程曲线平行向下移动。至于效率高低要看,水泵运行时的工况点。是否偏离或跑到了水泵的流量杨程曲线的最低效率位置。
答: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
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
γ:泵输送液体的重度 γ=ρg (N/ m3)
g:重力加速度(m/s)
质量流量 Qm=ρQ (t/h 或 k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