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如何计算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一、管道离心泵的关键安装技术
管道离心泵的安装技术关键在于确定水泵安装高度(即吸程)。这个高度是指水源水面到水泵叶轮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它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不能混为一谈,水泵产品说明书或铭牌上标示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是指水泵进水口断面上的真空值,而且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摄氏度情况下进行试验而测定得的。它并没有考虑吸水管道配套以后的水流状况。而水泵安装高度应该是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扣除了吸水管道损失扬程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数值要克服实际地形吸水高度。水泵安装高度不能超过计算值,否则水泵将会抽不上水来。另外影响计算值的大小是吸水管道的阻力损失扬程,因此宜采用最短的管路布置并尽量少装弯头等配件,也可考虑适当配大一些口径的水管以减管内流速。
管道离心泵安装地点的高程和水温不同于试验条件时,如当地海拔300米以上或被抽水的水温超过20摄氏度则计算值要进行修正。即不同海拔高程处的大气压力和高于20摄氏度水温时的饱和蒸汽压力。但是水温为20摄氏度以下时,饱和蒸汽压力可忽略不计。
从管道离心泵安装技术上,吸水管道要求有严格的密封性、不能漏气、漏水否则将会破坏水泵进水口处的真空度,使水泵出水量减少严重时甚至抽不上水来。因此要认真地做好管道的接口工作,保证管道连接的施工质量。
二、离心泵的安装高度Hg计算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最大真空度。
而实际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值并不是根据式计算的值,而是由泵制造厂家实验测定的值,此值附于泵样本中供用户查用。位应注意的是泵样本中给出的Hs值是用清水为工作介质,操作条件为20℃及及压力为1.013×105Pa时的值,当操作条件及工作介质不同时需进行换算。
(1)输送清水,但操作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可依下式换算
Hs1=Hs+(Ha-10.33)-(Hυ-0.24)
(2)输送其它液体当被输送液体及反派人物条件均与实验条件不同时,需进行两步换算:第一步依上式将由泵样本中查出的Hs1第二步依下式将Hs1换算成H?s2汽蚀余量Δh
对于油泵计算安装高度时用汽蚀余量Δh来计算,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米)。用汽蚀余量Δh由油泵样本中查取其值也用20℃清水测定。若输送其它液体亦需进行校正。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Δh?
解:Δh=10.33-4.0-0.5=5.83米
从安全角度考虑,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值应小于计算值。当计算之Hg为负值时说明泵的吸入口位置应在贮槽液面之下。
例2-3某离心泵从样本上查得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5.7m。已知吸入管路的全部阻力为1.5mH2O,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液体在吸入管路中的动压头可忽略。试计算:
(1)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
(2)改为输送8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
解:(1)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高度
已知:Hs=5.7m
Hf0-1=1.5m
u12/2g≈0
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与泵出厂时的实验条件基本相符,所以泵的安装高度为Hg=5.7-0-1.5=4.2m。
(2)输送8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
输送80℃水时,不能直接采用泵样本中的Hs值计算安装高度需按下式对Hs时行换算,即
Hs1=Hs+(Ha-10.33)-(Hυ-0.24)
已知Ha=9.81×104Pa≈10mH2O,由附录查得80℃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7.4kPa。
Hv=47.4×103Pa=4.83mH2O
Hs1=5.7+10-10.33-4.83+0.24=0.78m
将Hs1值代入式中求得安装高度
Hg=Hs1-Hf0-1=0.78-1.5=-0.72m
Hg为负值表示离心泵应安装在水池液面以下,至少比液面低0.72m。
一般的离心泵的吸程在5-8米,H1是水泵的标准安装方式,在安装了底阀的情况下吸程可以到达5-8米。H2的安装方式加装了引水桶,在引水桶的水位高过水泵吸入口时,水泵正常运作时引水桶内的负压更大吸水的高度自然比H1的要高。
1、离心泵的入口的偏心大小头采用何种方式,一般设计图中没有特别说明。如果从防止气蚀角度考虑,要顶平安装。如果从防止积液角度考虑,要底平安装。
2、气蚀和积液排放是影响偏心大小头安装方式的两大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以考虑防气蚀为主,取顶平安装。
3、顶平安装可防止出现液袋或气囊而导致泵入口产生气蚀,发生喘振,影响泵的正常运行,这个也是大多数国外工程公司的标准要求。
4、离心泵的入口的偏心大小头底平和顶平安装如图,上面是底平安装,下面是顶平安装。
扩展资料:
使用离心泵的注意事项:
1、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2、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所产生的扬程有一限定值。工作点流量和轴功率取决于与泵连接的装置系统的情况(位差、压力差和管路损失)。扬程随流量而改变。
3、工作稳定,输送连续,流量和压力无脉动。
4、一般无自吸能力,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
5、离心泵在排出管路阀门关闭状态下启动,旋涡泵和轴流泵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以减少启动功率。
6、因为离心泵是靠叶轮离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把闸阀关闭,灌水。水位超过叶轮部位以上,排出离心泵中的空气,才可启动。启动后,叶轮周围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闸阀可自动打开,把水提起。因此,必须先闭闸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泵
1、如管道未安装,可先安装水泵,根据水泵进、出口中心线画图,安装管路。
2、如管路已安装好,首先确保进出管路在同一中心线上,并在管路进出口附近安
装支撑架。
3、把立式离心泵用法兰和进出管路连接,并在泵的底座垫上硬物防止损坏泵体和
管路,用记号笔标记出泵底座四个螺栓孔的对角线和中心空位置。
4、测量好预制基础和泵底座之间的高度,合理地留出减震器或减震垫的高度。
5、取下泵用冲击电钻钻孔,根据水泵四个螺栓孔的对角线和中心距,预埋膨胀螺
丝或螺杆。
2、泵分硬性联结安装和柔性安装两种。
3、安装时管道重量不应加在水泵上,以免使泵变形。
4、离心泵(管道泵)在安装进水管路时,水平段应略有倾斜,往水源方向,不应水平或向上翘,这样做会使进水管内有空气聚集,水管和离心泵(管道泵)的真空度会降低,使离心泵(管道泵)吸水扬程降低,出水量减少。
5、离心泵(管道泵)在安装时进水管路上弯头不能太多,如果在进水管路上用的弯头过多,会增加水流阻力,使泵的扬程有所减弱。弯头在转弯时应保持在垂直方向,因为在水平方向转弯的时候会聚集空气,使水管和离心泵(管道泵)的真空度降低。
6、进水管的进水口位置应保持正确在一般情况下,水管进水口离池底和池壁距离需要小于进水口直径。如果池底有泥沙等污物时,进水口离池底的距离需大于直径的1.5倍,不然会造成抽水时进水不畅或吸进泥沙杂物,堵塞进水口。进水管的进水口入水深度要足够大,这样才不会引起水面产生漩涡,影响进水,减少出水量。一般要遵循以下的安装深度:中小型水泵入水深度不得小于300~600mm,大型水泵不得小于600~1000mm。
7、离心泵进水口不能与弯头直接相连,如果与弯头直连会使水流经过弯头进入叶轮时分布不均。当进水管直径大于水泵进水口时,需要安装偏心变径管。偏心管的 平面部分要装在上面。否则也会聚集空气,出水量减少或抽不上水。若进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直径相等时,应在离心泵进水口和需接弯头之间加一直管,管子长度不得 小于水管直径的2~3倍。
8、装有底阀的进水管,末端应保持垂直。如不能保持垂直,阀门就不能自行关闭,就会造成漏水。如果因为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垂直安装,则水管轴线与水平面夹角应在60°以上。
9、安装时必须拧紧地脚螺栓,以免起动时振动对泵性能的影响。
10、安装后拨动泵轴,叶轮应无磨擦声或卡死现象,泵则应将泵拆开检查原因。
11、为了维修方便和使用安全,在泵的进口管路上各安装一只调节阀及在泵出口附近安装一只压力表,以保证在额定扬程和流量范围内运行,确保泵正常运行,增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无论什么离心泵在使用前都要正确的安装,如果安装不正确会导致离心泵无法使用甚至还会导致离心泵损坏等现象,离心泵安装程序如离心泵安装顺序图所示。水泵就位前应复查基础水平和高程。水泵的中心线找正、水平找正,是安装过程中的关键。
1、中心线找正
中心线找正就是找正水泵的纵、横中心线。先定好基础顶面上的纵、横中心线,然后在水泵进、出口法兰面(双吸离心泵)和轴的中心分别吊垂线。调整水泵位置,使垂线与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相吻合。
2、水平找正
水平找正就是找正水泵纵向水平和横向水平。一般用水平仪或吊垂线的方法,单级离心泵在泵轴和出口法兰上测量。
双吸离心泵在水泵进、出口法兰面上测量,用调整垫铁的方法,使水平仪的气泡居中,或使法兰面至垂线的距离相等或与垂线重合。卧式双吸离心泵还可以在泵壳的水平中开面上选择可连成十字形的4个点,把水准尺立在这4个点上,用水准仪读各点水准尺的读数,若读数相等,则水泵的纵向与横向水平同时找正。
3、高程找正
水泵的高程是指水泵轴心线的高程。高程找正的目的是校核水泵安装后的高程与设计高程是否相符,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测量。测量时将一水准尺立于已知水准点高程Hs上,将另一水准尺立于水泵轴上。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最大真空度。
而实际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值并不是根据式计算的值,而是由泵制造厂家实验测定的值,此值附于泵样本中供用户查用。位应注意的是泵样本中给出的Hs值是用清水为工作介质,操作条件为20℃及及压力为1.013×105Pa时的值,当操作条件及工作介质不同时,需进行换算。
1 输送清水,但操作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可依下式换算 Hs1=Hs+Ha-10.33 - Hυ-0.24
2 输送其它液体当被输送液体及反派人物条件均与实验条件不同时,需进行两步换算:第一步依上式将由泵样本中查出的Hs1;
水泵安装方案
基础检验→水泵就位安装→检测与调整→润滑与加油→试运转
1、基础检验。
基础坐标、标高、尺寸、预留孔洞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备安装要求。
1)水泵基础的平面尺寸,无隔振安装时应较水泵机组底座四周各宽出100——150mm;有隔振安装时应较水泵隔振基座四周各宽出150mm。基础顶部标高,无隔振安装时应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100mm以上,有隔振安装时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50mm以上,且不得形成积水。基础外围周边设有排水设施,便于维修时泄水或排除事故漏水。
2)水泵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表面应凿平。
2、水泵就位安装。
将水泵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将水泵找正找平。?水泵安装后同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1)水泵无隔振安装。
水泵找正找平后,装上地脚螺栓,螺杆应垂直,螺杆外露长度宜为螺杆直径的1/2。脚螺栓二次灌浆时,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基础高1——2级,且不低于C25;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水泵机组的安装精度。
2)水泵隔振安装。
①卧式水泵隔振安装
卧式水泵机组的隔振措施是在钢筋混凝土基座或型钢基座下安装橡胶减振器(垫)或弹簧减震器。
②立式水泵隔振安装
立式水泵机组的隔振措施是在水泵机组底座或钢垫板下安装橡胶减振器(垫)。
③水泵机组底座和减振基座或钢垫板之间采用刚性联接。
④减振垫或减振器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个基座下的减振器(垫)应采用同一生产厂的同一型号产品。
⑤水泵机组在安装减振器(垫)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水泵机组倾斜的措施。当水泵机组减振器(垫)安装后,在安装水泵机组进出水管道、配件及附件时,亦必须采取防止水泵机组倾斜的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3)大型水泵现场组装
大型水泵的水泵与电机分离需在现场组装时,注意事项如下:
①在混凝土基础上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型钢支架,并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进行粗水平。
②水泵与电机就位。
就位前电机如需做抽芯检查,应保证不磕碰电机转子和定子绕组的漆包线皮。检查定子槽内有无异物;测试转子与定子间隙是否均匀,有无扫腰现象;电机轴承是否完好。更换润滑油。
水泵如需清洗,需解体进行。当采用轴瓦形式时,需检测轴瓦间隙,避免出现过松或抱轴现象。
水泵和电机的联轴器用键与轴固定,要求安装平正。可采用角尺或水平尺测量。一切就绪即可就位。
3、检测与调整。
用水平仪和线坠在对水泵进出口法兰和底座加工面上进行测量与调整,对水泵进行精安?装,整体安装的水泵,卧式泵体水平度不应大于0.1/1000,立式泵体垂直度不应大于0.1/1000。
水泵与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时,用百分表、塞尺等在联轴器的轴向和径向进行测量和调整,联轴器轴向倾斜不应大于0.8/1000,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1mm。
调整水泵与电机同心度时,应松开联轴器上的螺栓、水泵与电机和底座连接的螺栓,采用不同厚度的簿钢板或簿铜皮来调整角位移和径向位移。微微撬起电机或水泵的某一需调整的一角,将剪成如下图形状的簿钢板或簿铜皮垫在螺栓处。
当检测合格后,拧紧原松开的螺栓即可。
4、润滑与加油。
检查水泵的油杯并加油,盘动联轴器,水泵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5、试运转。
打开进水阀门、水泵排气阀,使水泵灌满水,将水泵出水管上阀门关闭。先点动水泵,检查有无异常、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泵的转向要求。然后启动水泵,慢慢打开出水管上阀门,检查水泵运转情况、电机及轴承温升、压力表和真空表的指针数值、管道连接情况,应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