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水泵安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含蓄的人生
活泼的世界
2022-12-30 16:13:10

水泵安装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最佳答案
粗心的网络
酷炫的玫瑰
2025-09-10 10:37:28

当大型水泵不能在工厂组装成整体时,需在现场组装,现场安装水泵程序及注意事项:

(1)在混凝土基础上制作型钢支架(设计者经计算后绘制成施工图),并与基础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一起,进行粗水平。

(2)水泵与电机就位。就位前如电机需做抽芯检查时,应保证不磕碰电机转子和定子的绕组漆包线皮,检查定子槽内有无异物测试转子与定子间隙是否均匀有无扫膛现象电机轴承是否完好更换润滑油。

水泵就位前如需清洗时,需解体进行。当采用轴瓦形式时,需检侧轴瓦间隙,避免出现过松或抱轴现象。

水泵和电机的联轴器用键与轴固定,要求安装平正,可采用角尺或方水平测量。一切就绪即可就位白就位时可采用三角架倒链等工具或吊装设备。

(3)就位后即可调整水平度及同心度。为了保证大型水泵的安全运行,多采用千分表及塞尺互相配合找同心。

(4)安装符合规范要求后即可拧紧各部位的固定螺栓,做好联轴器上的防护罩,待试运转。

最新回答
傻傻的小伙
俭朴的砖头
2025-09-10 10:37:28

你好我是天津尚水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员,安装水泵有以下注意事项。

1.水泵安装前,应按照水泵样本和施工图纸复核水泵基础尺寸、地脚螺栓预留孔的位置及孔的探度、水泵基础面标高、多台水泵的相对位置等,发现有误应及时纠正。

2.在水泵就位前,应在基础面上弹出纵向中心线,水泵就位时,水泵纵向中心轴线应与基础中心线重合对齐。

3.在定位前应将地脚螺栓穿好,就位后开始横向调整定位。

4.小型水泵可做粗找水平即可,找平时可采用水平尺、钢板尺互相配合使用,找水平时应采用加工过的平垫铁及斜垫铁配合垫在地脚螺栓的两侧,见图1---35斜垫铁应成组使用。

5.水泵找平后,可进行地脚螺栓孔二次灌浆,灌浆应采用豆石混凝土并捣实,直至返浆后抹平。

6.拧紧地脚螺栓和底座上的全部螺栓。

7.对大型水泵安装,粗找平后还应做精水平与同心度的测试和调整。

8.当水泵安装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后,还要清理或更换润滑油和水泵填料涵内的填料,合格后待运。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同时欢迎来我们公司进行咨询,愿意为您解答。

激昂的发夹
淡定的彩虹
2025-09-10 10:37:28
安装水泵首先要看产品说明书,一般都会讲一些必须的注意事项与安装方法,只有反复看才能知道厂家的说明书上有什么地方没有讲透彻。因为水泵安装的一个全面的工程,说明书上是讲不全面的,而且还是针对对水泵有一定了解和经验的人说的,有些专业术语就会让人搞不清, 这样说吧,对于专业术语不太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弄清楚,这对于大型泵和非常重要的工位更要注意,否则造成的损失巨大,而且有违安装者本意,谁都想把事情做好是不是。

水泵型式多种多样,安装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国家也有对安装方面的标准可查,现在还要对水泵的安装质量进行验收,所以要符合标准才行,并不是水泵出水就万事大吉。

水泵安装可划分为二个方面(先假定水泵、电机及一切附属设备都是合格的):

一、水泵本体的安装;

二、驱动机——电机的安装。

首先安装水泵:主要注意安装高程,要能让水泵吸上水(具体是淹没式、灌注式、还是抽真空现在就不谈了)。其次是注意水泵轴与轴承的同轴度,以每米轴长3到5丝左右跳动为宜,国标还要严一点。未了水泵能自由传动无碰擦。

其次安装电动机(电器部分略过),电动机的安装说到底还是与水泵的同轴度,联轴器要下功夫装好、调整好,先来单独检查泵联以及电联的精度,看它们各自的加工精度是否合格,若有跳动超差等直接退货(因为不管有你再高的安装水平也是白费力气、装完后还是会振动),然后联轴调整,两联轴器外圆跳最大不得超过0.25mm,最好能在0.05mm左右。最后加固基础、点动电机注意正反转向。

再次检查油、气、水管路,检查电器、电路、控制部分。是否要有试车大纲?要看这台水泵是否值得兴师动众。

最后开机,查看振动、噪音,是否超电流等。至此水泵安装完毕,试运转后待验收。

标致的咖啡豆
慈祥的大雁
2025-09-10 10:37:28

水泵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怎么维护保养呢?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水泵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快来看看吧!

   一、潜水泵的维护保养

1、经常检查密封件

潜水泵内部进水,就会造成电动机短路烧坏,因此每次使用前,都必须对潜水泵的各种密封件进行检查,发现松动要及时拧紧,若密封件损坏,应及时更换新件。潜水泵每工作50h以后,应将其提出地面,对密封件进行检查,以确保使用安全。

2、定时更换润滑油

油浸式潜水泵工作500h后,应更换密封室的'机油。工作一年时间后,应更换电动机腔内的机油。并应注意机油的牌号,潜水泵所使用机油一般为5号机油或10号机油。不同牌号的机油不能混合使用。湿式潜水泵连续运转2000h后,需更换一次润滑油,所更换的润滑油为锂基润滑脂,不能使用钙基润滑脂。

3、定期除锈

潜水泵使用一年后,应对其进行锈蚀情况检查,除去铁锈,并涂一层防锈漆,加以保护。

4、定期保养

潜水泵每使用两年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折开所有的部件,进行检查、清洗、润滑后,重新装配。

5、存放保养

潜水泵长期不用时,不用浸在水中,应将其提到地面,擦干水渍,吊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

二、潜水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泵不能起动

原因:电源电压太低电路某处断路泵叶轮被异物卡住电缆线断裂电缆线压降过大,电缆线插头损坏三相电缆线中有一相不通电动机室绕组烧坏。

排除方法:调整电压到342v~418v查出断电原因,并排除拆开导向件,清除杂物按电缆规格表更换改用较粗的电缆更换新插头,检查开关出线头及电缆线大修电动机。

2、泵起动后不出水,出水少或间歇出水

原因:电动机不能起动管路堵塞管路破裂滤水网堵死吸水口露出水面电动机反转,泵壳密封环,叶轮损坏扬程超过潜水泵扬程额定值过多叶轮反转。

排除方法:排除电路故障清除堵塞物补焊或换管清除堵塞物重新安装调换电源线接线位置更换新件更换高扬程泵重新安装。

3、电动机不能起动并伴有声

原因:其中一相断路轴承抱轴叶轮内有异物与泵体卡死。

排除方法:修复线路修复或更换轴承清除异物。

4、电流过大,电流表指针摆动

原因:转子扫堂轴与轴承相对转动不灵活因止推轴承磨损严重,叶轮与密封环相磨轴弯曲,轴承不同心动水位下降至进水口以下叶轮淹没深度不够,吸入空气引起振动叶轮压紧螺母松动。

排除方法:更换轴承更换或修理轴承更换止推轴承或推力盘送厂修理调整油门,降低流量或换井电泵下移紧固螺母。

5、泵出水突然中断,电动机停转

原因:空气开关跳开或保险丝烧断,电源断电定子绕组烧坏叶轮卡死湿式潜水泵电机内缺水充油式湿式潜水泵电机内缺油。

排除方法:检查线路故障,电机绕组故障,并排除检查断电原因,消除故障修理定子绕组消除杂物修理电机。

三、潜水泵的使用

1、使用前的检查

(1)检查潜水泵的机壳是否有裂纹,若有裂纹则不能使用。

(2)检查潜水泵的放气孔、放水孔、放油孔和电缆接头处的封口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必须旋紧。

(3)检查潜水泵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电阻表检测,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ω,若低于此值,应打开放水、放气孔,烘干或晒干后再使用。

(4)潜水泵的电缆线最好不要有接头,若有接头应包扎好,整个电缆线应无破损、折断现象,否则应更换新电缆。另外,电缆线要架空,不要太长。

(5)起动前校正电源正负极,以免水泵倒转,不出水。

(6)开机前对供电线路、开关进行全面检查,并在地面通电空转3~5min,若运转正常,再放入水中投入使用。

2、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不同型号的潜水泵,应按规定的扬程使用,配用的钢管、橡胶管或帆管内径应符合技术要求。

(2)出水管尽可能不要弯曲,及时发现并修补输水管的破裂处,以减少功率损失。

(3)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必须拉住耳环上的绳子,绝对不能拉电缆线,否则会造成电缆线损坏。

(4)潜水泵不能抽排污水或含砂量大的水,尤其是采用机械密封的潜水泵更应注意这一点。

(5)潜水泵电源应按规定选用,电源与水泵的距离不能过远,电压应在正常值的±10%之内,并在电源或水泵处埋设一根1m以上的铁棍作地线,以确保安全。电源必须接地可靠,加装漏电保护器。另外,尽量避免在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开机,电压过高,会引起电动机过热而烧坏绕组电压过低,则电动机转速下降,会造成起动绕组长时间发热,甚至烧坏绕组和电容器。

(6)潜水泵的潜水深度一般为0.5~3m,并应垂直吊起,不能横卧,更不能陷入泥沙中。

(7)潜水泵应采用断路器作控制设备,也可以采用三刀刀开关,但必须装上6a的电熔丝。

(8)潜水泵不宜脱水运转。当在水池内抽水时,应注意水位的下降情况,防止电源露出水面。在地面试机时间为3~5min,否则会烧坏电动机。

(9)潜水泵在工作中应有专人看管,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断电并进行检查。

(10)潜水泵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在附近洗东西、游泳或放牲口下水,以防止触电事故。若发现漏电现象,应迅速切断电源,检查处理。当水泵运转后出现叶轮倒转时,应立即停机,调换三相芯线中任意两根接线,使之正常运转。

(11)潜水泵不宜过于频繁地“开”、“停”,停机后应间隔3~5min再起动,因电动机起动时通过的电流很大,若频繁起动,电动机内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影响绕组绝缘性能,会导致绕组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