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的主要结构
锅炉给水泵结构简介:
DG型锅炉给水泵是卧式、单吸、多级节段式离心泵。泵的进出口均垂直向上。拉紧螺栓将泵的吸入段、中段、排出段联结成一体。
泵转子由装在轴上的叶轮、平衡盘等零件组成。整个转子由泵轴两端的滑动轴承支承。轴承用润滑油润滑,用循环冷水冷却。转子的轴向力由平衡盘平衡。
轴封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在轴的两端设有密封函,内装软填料或机械密封。有一定压力气的水通入密封函起水封、冷却作用。在轴封处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泵轴。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电机直接驱动,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多级锅炉给水离心泵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供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送水、采暖、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尤其适用于小型锅炉给水。
多级锅炉给水离心泵产品特点:
1、水力模型先进,效率高,性能范围广。
2、泵运行平稳,噪音低。
3、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快捷。
多级锅炉给水离心泵技术参数:
流量:5-55m3/h;
扬程:46-301m;
功率:3-75KW;
转速:2950r/min;
口径:φ40-φ10。
2、装上推力轴承让转子串向低压侧,此时的百分表读数就是平衡盘间隙。
3、可以通过在推力轴承或推力盘内侧加减垫片调整间隙大小。
多级锅炉给水泵广泛用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锅炉给水和城市生活供水。水泵主要零件有轴、轴套、进水段、叶轮、导叶、压盖、密封环、中段、出水段、平衡环、平衡盘、尾盖。
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及尾盖均为铸铁制成,共同形成泵的工作室。
多级锅炉给水泵(3张)
叶轮为铸铁制成,内有叶片,液体沿轴向单侧进入,由于叶轮前后受压不等,必须存在轴向力,此轴向力由平衡盘来承担,叶轮制造时经静平衡试验。
轴为优质碳素钢制成,中间装有叶轮,用键、轴套和轴套螺母固定在轴上。轴的一端安装联轴器部件,与电机直接联接。从转动方向看时,泵轴为顺进针方向旋转。
密封环为铸铁制成,防止水泵中高压水漏回进水部分,分别固定在进水段与中段之中,为易损件,磨损后可用备件更换。
平衡环为铸铁制成,固定在出水段上,它与平衡盘共同组成平衡装置。
平衡盘为耐磨铸铁制成,装在轴上,位于出水段与尾盖之间,平衡轴向力。
轴套为铸铁制成,位于两填料室处,作固定叶轮和保护泵轴之用。为易损件,磨损后可用备件更换。
轴承是用单列向心球轴承,采用钙基黄油润滑。
多级锅炉给水泵结构图
填料密封由进水段和尾盖上的填料室,填料压盖,填料环及填料等组成,少量高压水流入填料室中起水封作用。填料的松紧程度必须适当,不可压的太紧,也不可太松,以液体能一滴一滴地渗出为准。如果填料太紧,轴套容易发热同时耗费功率。填料太松,由于液体流失
型号:DG45-80
材质:铸铁 、铸钢
泵轴位置:卧式
叶轮结构:封闭式叶轮
叶轮吸入方式:单吸式
产品标题:DG型次高压锅炉给水泵
工作条件:
流量范围:Q=100~580m3/h(DG高压)
Q=36~180m3/h(中压、次高压)
扬程范围:H=740~2150m(高压)
H=409~1056m(次高压)
H=270~672m(中压)
输送温度:-20-205℃ (高于150℃时请申明)
吸入压力:0-7.5MPa (高于0.5 MPa时请申明)
密封形式: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概 述
DG型单级多级离心泵作为高压锅炉给水泵或其它高压给水用,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160℃(中压不超过105℃),适用于电厂各种容量机组的单元制及母管道制给水系统。
结构说明
本型泵是单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其吸入口和吐出口均垂直向上。前段、中段和后段用穿杠联接成一体,各段之间静止结合面主要靠金属面密封外,并没有O型胶圈作为辅助密封。DGB型高压泵的吸入段、中段、吐出段采用锻件。
轴 封
本系列泵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用冷却水冷却,也可根据用户要要采用机械密封。
轴承和平衡装置
DG型中压型泵转子由泵轴两端的滚动轴承来支承。稀油润滑,且用循环水冷却,转子的轴向推力采用平衡盘自动平衡。均衡回水经过均衡回水管返回到泵吸入段。
DG型次高压型泵转子由泵轴两端的滑动轴承来支承。稀油润滑,且用循环水冷却,转子的轴向推力采用平衡盘平衡。在平衡室和前段之间装有回水管。
DG型高压型泵转子由泵两端的滑动轴承来支承。轴承用强制润滑,泵本身配带油系统,转子的轴向推力用平衡盘来平衡。且带有止推轴承,用于承受由于工况变化而产生的残余轴向力,在平衡室体和吸水管之间装有回水管。
传 动
中压、次高压型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电动机驱动。从传动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高压型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电动机驱动,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带齿型联轴器,膜片联轴器,液力偶合器,原动机可采小汽轮机或电动机驱动,从传动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型号说明
例:DG45-80×6
DG——单吸多级次高压锅炉给水泵
45——泵设计点流量
80——泵单级扬程
6——泵级数
转子小装--测量弯曲度,确定各级叶轮定位--确定首级对中--按顺序各级叶轮和导叶安装(先进口再出口)--拉紧泵壳--套上低压端水封--预装低压端轴承座--安装推力盘和高压端水封--预装高压端轴承座--调整两侧轴承座抬轴--安装联轴器--与电机找中心--加润滑油--连接轴承座冷却水管、平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