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扬程和水泵杨程有什么区别
油泵扬程和水泵杨程有什么区别?题面很有趣,既然都是扬程的问题。就没有区别,但是我知道你想了解的真正内容,一般的泵类产品的扬程标准数据都是以水为默认介质,那么油泵在计算扬程的准确数字时,要在说明书所标注的扬程数据基础上加上10%,也就是清水扬程X1.1=油扬程。这是水泵从业者多年积累的经验总结,当然输送粘稠度较大的油品,就应该考虑泵型选择的问题了。希望回答可以帮你。
你好,
离心泵为例,简单介绍下
1.离心泵的压头又称作为扬程,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所能提供的有效能量,一般用H表示,单位为m。离心泵的压头与泵的结构、尺寸(叶片弯曲程度、叶轮直径)等转速及流量有关。对于一定的泵和转速,压头与流量间有一定关系。
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可以通过柏努利方程,离心力做功导出基本方程式,公式比较复杂,不详细论述了。
影响因素:
1,理论流量和叶片几何大小一定,理论压头随叶轮转速和直径增大而加大。
2,叶片的形状而不同,分为后弯、径向和前向3种。
实际上由于液体在泵体中的流动情况比较复杂,目前不能从理论上计算泵的实际的压头,一般由实验测定。
离心泵类型
【清水泵】
(国产代号IS、D、Sh型
),
IS-为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应用最为广泛,铸铁制成,全系列扬程范围8~98m,流量范围4.5~360
m3/h
D-为多级泵,即同轴上多个叶片串联,叶轮2~9级,扬程14~351m,流量10.8~850
m3/h;此类泵应用在压头高,流量要求不高时,反之,采用双吸泵sh型,扬程9~140m,流量120~12500
m3/h
【耐腐蚀泵】F
多采用机械密封装置,扬程15~105m,流量2~400
m3/h,
【油泵】Y
单、双吸,单、多级,扬程60~603m,流量6.25~500
m3/h,
【杂质泵】P
为了选择方便,生产泵的公司会将同类型的泵绘制特性曲线,纵坐标H(压头)和横坐标Q(流量)的曲线图。
如果购买的话,可以参照特性曲线进行配套的选购,当然选择的时候要留有裕量。
最好详细咨询专业泵的销售或生产公司,配套实际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一款泵。
【以上的论述和详细的公式等,请参见《化工原理》中<流体输送机械>章节,天津大学出版社】
一般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其中,H——扬程,单位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单位Pa;
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单位为m/s;z1、z2——进出口高度,单位m;ρ——输送液体密度,单位kg/m3,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扬程一般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单位为 米(m)。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
扩展资料
实验测定
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
注意以下两点:
(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
(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
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
例2-1现测定一台离心泵的扬程。工质为20℃清水,测得流量为60m^3/h时,泵进口真空表读数为0.02Mpa,出口压力表读数为0.47Mpa(表压),已知两表间垂直距离为0.45m若泵的吸入管与压出管管径相同,试计算该泵的扬程。
解:
查20℃水密度1.0*10^3kg/m3,
h=0.45m (1Mpa约等于100米水柱)
p出口=0.47Mpa (0.47*100米水柱=47米水柱)
p进口=-0.02Mpa (0.02*100米水柱=2米水柱)
ρ为液体的密度
H=h+(p出口-p进口)/ρg=0.45+(0.47*10^6-(-0.02*10^6))/(10^3*9.8)=50.45m(水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hw=&*v^2/2g,&叫做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要查相关文献,v就是管中的流速,一般来说,hw发生在入口,弯折,阀门,出口等地方。
水泵流量按照管道流量公式计算Q=uc*A*根号下(2gz),uc要根据你的水管出口处情况来看,
若是出口淹没在水下,uc=1/根号下(r*l/d+管中所有的&之和)
若没有淹没,uc=1/根号下(1+r*l/d+管中所有的&之和)
这个r是沿程阻力系数,一般可以查文献,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是r=d/n,但是这个d和n上面是有个几分之几次方,我忘记了,你可以去查相关书籍。用这个公式的时候,也要根据你管道的材料去查相关标准去得出n(粗糙系数)的值。
这个你可以具体去查阅水力学里面有一章叫做简单管道水力计算,水泵作为一个特例有说明。
关系:泵的扬程长短取决于泵的出口压力大小。
一、指代不同
1、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出口压力:指泵的排出口的表压力。
二、计算方法不同
1、泵的扬程: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情况等、转速。对泵的压头不能从理论上作出精确的计算。
2、出口压力:是冲洗液流经钻孔冲洗循环系统受到各种阻力而产生的,因此,泵压就等于冲洗液流经循环系统各处损失的压力之和。
三、损失计算方法不同
1、泵的扬程: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
2、出口压力:压力损失包括冲洗液流经岩心管及岩心间环状空间的压力损失、冲洗液流经钻头产生折转改变方向时的压力损失,以及流经岩心管与孔壁间环状空间的压力损失,多用实验方法得出或取经验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扬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泵压
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
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共三抬)
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泵,在一台泵检修时,另一抬泵仍然承担生产上70%的输送。
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运转,一台备用,一台 维修。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虽然利用了大气压,但大气压影响的仅仅是吸水扬程,对压水扬程是没有影响的。叶轮在电机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时叶轮转轴附近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推开底阀,沿进水管进入泵壳,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进出水管……这样就不断的把水抽到高处。”从这段文字可以明显地看出出水管中的水是被高速旋转的叶轮甩上去的。所以,压水扬程是由电动机或其它动力设备的功率决定的,只要动力设备的功率做得足够大,压水扬程是完全可以超过10米的。
虽然水泵的扬程是指两个水面的高度差,实际上还要受到管道阻力的影响,管道阻力就会减去一部分扬程。
所以离心泵的实际扬程主要决定于实际压水扬程,而实际压水扬程又由动力设备的功率决定,而实际吸水扬程则由大气压和动力设备共同决定,大气压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补充供给”。
当然,还可以通过变频的方式来通过提高水泵的转速,来增加施加给所提升液体的能量的方式来增加扬程。具体实际操作中,变频方式成本较高,且需要水泵的配套电机能支持变频运行。所以一般可以通过节流方式来提高扬程。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水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不会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几种情况:
a、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b、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
,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
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
选水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如:要将液位输送到必须维持一定液面高度的容器中去,此时变希望量有较大的变化,而扬程变化很小,为次应选用平坦h-o曲线的泵。
有如:把石油送到管式加热炉中去,若工作中流量变化小,则炉管中易产生结焦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希望但流量略有减小时,管中油的压力有较大增加,
使刚要形成的焦疤被较高液流压力冲刷掉,这时,宜选用q-h曲线较为徒降的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