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工作点
水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的特性曲线的相交点,就是水泵的工作点。因为水泵是与管路相联的,所以它必然要受管路的制约。如:泵每小时可供水二百立方米,但当它连接到一小口径的管路时,该泵的供水量就受此水口径管的制约,供水量就要改变。
泵特性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工况,对应一组参数(H、Q、P、η、NPSH)等。泵运转时在特性曲线上的哪一点工作,是由泵特性曲线和装置特性曲线共同决定的。
装置特性曲线是装置扬程和流量的关系曲线。装置扬程是指把单位重量液体从吸水池液面送到排水池液面所需要的能量,用Hz表示。装置扬程Hz是由几何高度、压力差和整个装置管路系统(泵本身除外)的水力损失三部分组成。在该点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增加能量(泵扬程H)正好等于单位重量液体从吸水池液面送到排水池液面所需要的能量(即装置扬程Hz),故M点是泵稳定的运行点。如果泵偏离M点在A点工作,这时H>Hz,多余的能量促使流速增加,泵的流量增加,工况点从A点移向M点;反之,如泵在B点工作,这时H<Hz,泵内流速将降低,流量减小,工况点将从B点移向M点,zui终回到M点稳定下来。因而泵的稳定工况点一定是泵特性曲线和装置特性曲线的交点。
1、按吸入方式
单吸泵液体从一侧流入叶轮,存在轴向力
双吸泵液体从两侧流入叶轮,不存在轴向力,泵的流量几乎比单吸泵增加一倍
2、按级数
单级泵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多级泵同一根泵轴上装两个或多个叶轮,液体依次流过每级叶轮,级数越多,扬程越高
3、按泵轴方位
卧式泵轴水平放置
立式泵轴垂直于水平面
4、按壳体型式
分段式泵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部分,节段与节段之间用长螺栓连接
中开式泵壳体在通过轴心线的平面上剖分
蜗壳泵装有螺旋形压水室的离心泵,如常用的端吸式悬臂离心泵
透平式泵装有导叶式压水室的离心泵
扩展资料:
流量调节
(1)改变阀门的开度
改变离心泵出口管线上的阀门开关,其实质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当阀门关小时,管路的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移至M1,流量由QM减小到QM1。当阀门开大时,管路阻力减小,管路特性曲线变得平坦一些,工作点移至M2,流量加大到QM2。
用阀门调节流量迅速方便,且流量可以连续变化,适合化工连续生产的特点。所以应用十分广泛。缺点是阀门关小时,阻力损失加大,能量消耗增多,很不经济。
(2)改变泵的转速
改变泵的转速实质上是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泵原来转速为n,工作点为M,如下图所示,若把泵的转速提高到n1,泵的特性曲线 H——Q往上移,工作点由M移至M1,流量由QM加大到QM1。若把泵的转速降至n2,工作点移至M2,流量降至QM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心泵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水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不会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几种情况:
a、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b、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
,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
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
选水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如:要将液位输送到必须维持一定液面高度的容器中去,此时变希望量有较大的变化,而扬程变化很小,为次应选用平坦h-o曲线的泵。
有如:把石油送到管式加热炉中去,若工作中流量变化小,则炉管中易产生结焦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希望但流量略有减小时,管中油的压力有较大增加,
使刚要形成的焦疤被较高液流压力冲刷掉,这时,宜选用q-h曲线较为徒降的油泵。更多水泵知识www.xyyfdq.com
1、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传递能量、输送液体;
2、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输送液体,又分为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
(2)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3)混流泵的工作原理:由于混流泵的叶轮形状介于离心泵叶轮和轴流泵叶轮之间,因此,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既有离心力又有升力,靠两者的综合作用,水则以与轴组成一定角度流出叶轮,通过蜗壳室和管路把水提向高处。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离心泵在指定的管路上工作时,由于生产任务发生变化,出现泵的工作流量与生产要求不相适应;或己选好的离心泵在特定的管路中运转时,所提供的流量不一定符合输送任务的要求。对于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泵进行流量调节,实质上是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为泵的特性和管路特性所决定,因此改变两种特性曲线之一均可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1.改变阀门的开度
改变离心泵出口管路上调节阀门的开度,即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例如,当阀门关小时,管路的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
2.改变泵的转速
改变泵的转速,实质上是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泵原来的转速为n,工作点为M,若将泵的转速提高到n1,泵的特性曲线H—Q向上移,工作点由M变至M1,流量由QM加大到QM1;若将泵的转速降至n2,H—Q曲线便向下移,工作点移至M2,流量减少至QM2。这种调节方法能保持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流量随转速下降而减小,动力消耗也相应降低,因此从能量消耗来看是比较合理的
1.离心泵的工作点
离心泵Q-H曲线上任一点都是一个工作点,并对应一组参数(H, Q、P、η、NPSH),离心泵在运行时,都希望它在对应最高效率点的工作点下工作,但是不一定能做到。这是因为离心泵运转时在性能曲线上哪一点工作,是由离心泵性能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共同决定的。所谓管路特性曲线,是指管路情况一定时(即管路进、出口液流的压力、输液高度、管路长度、管径、管件个数及尺寸、阀门开启度等已定),液体流过该管路时需要外加能童从与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于泵是串联在管路中,所以泵的流量必须等于管路的流量。此外,离心泵在某一转速下工作时,对应于某一个流量,泵只能按Q-H性能曲线给出一个对应的扬程,所以泵的工作点应在Q-H曲线上。从管路来看,当管路情况一定时,输送一定流量的液体所需外加压头应是Q-H 曲线上的对应值,即泵在管路中工作时的工作点也一定要在Q-H 曲线上。既然工作点既要在Q-H线上,同时又一定要在Q-H.曲线上,那么工作点就一定在泵的Q-H曲线与管路的Q-H 曲线的交点M上,如图6-26所示。
图6-26 离心泵的工作点
离心泵在管路中工作时,不管什么原因使其工况偏离M点工况,泵的继续工作将很快地使其工作点自动回到交点M。这是因为如果泵不是在交点M的工况下工作,而是在如图6-26中A点的工况下工作,则此时泵给出的能量H.将小于使流量为口。的液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所需的能量H.,这样管路中的流量将不能维持为Qa而会自动减小,一直要减到Q=Qm时流t才不再减少而趋于稳定。同理,如泵在图6-26中的B点工作,则由于这时扬程凡大于管路所需要的压头H ,所以管路中的液流将加速,流量将增加,直到流量增加到Q=Qm.时才趋于稳定。由上述可知,在一定的管路系统中(指进出口压力、输液高度、管路及管件的尺寸及件数、阀门的开启度等一定),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它只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点M。该点由泵的Q-H曲线与该管路的Q-He曲线的交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