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如果没有止回阀,发生水倒流,对水泵有什么损害

孝顺的冰淇淋
知性的早晨
2022-12-22 19:30:23

如果没有止回阀,发生水倒流,对水泵有什么损害?

最佳答案
等待的棒球
风中的电源
2025-08-29 07:51:44

对工作的泵来说,停下来的时候水倒流会对叶片冲击,引起电机功率发生变化,同时冲击的时候会带空气,很容易叶片汽蚀,影响泵的寿命啊!

像你说的要是两个泵并联的话,另一台泵发生逆转,也是同样道理,损害加倍。对大功率的马达来说,启动不了几次就坏了。

最新回答
苹果酸奶
单纯的微笑
2025-08-29 07:51:44

水泵加止回阀当然会影响水压的!

水泵的出口管上一般会加装止回阀,以防止水泵突发停泵故障而使出口管的带压水倒流,损坏水泵的叶轮等部件,特别是损坏水泵的机械密封。

水泵的出口管安装止回阀增加了水泵的出口阻力,也会使水泵出口管的通径变小,这些都会导致水泵的压力损失。不过,水泵在选用时一般都会有扬程裕度,放了余量的。

认真的招牌
小巧的大象
2025-08-29 07:51:44
管路

弯头

碟阀

止回阀

对水流都有阻力,产生水头损失.

管路的产生沿程水头损失:

h=SLQ^2=(入L/D)V^2/(2g)

弯头

碟阀

止回阀产生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一样,但局部阻力系数j不同,可查水力手册:h=j

V^2/(2g)

管道及其配件弯头、碟阀、止回阀等的总水头损失加上提水高度应等于水泵的额定扬程,否则会降低效率,甚至抽不上水。一般情况下,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大了,水泵的出水量会减少。

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的水泵,如果与管道系统是匹配的,那进水口的流量也就是100立方米/小时左右。

粗犷的大树
孝顺的洋葱
2025-08-29 07:51:44
装两个上回阀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对水泵压力会稍微有些损耗。

压力表装在两个阀中间也没有太大不对,只是如果离水泵出口过近会有共振,还有泵启动、停机时压力会因止回阀的作用产生冲击,压力表容易损坏。

最好装在离泵远些的地方。

能干的月饼
感动的蛋挞
2025-08-29 07:51:44
这得看是什么泵了,离心泵的确如此

离心泵

电流=扬程*流量

,首先,扬程高低是由管道和阀门等对水的能量损耗而决定的,他是说水泵所能给予水的能量值,当然电机转速下降扬程也下降

当离心泵出口阀关小后,由于扬程不变,流量减少,那么泵的电流减小,如果是全关则电流最小,但略大于空转,因为水有阻力的。

离心泵电流最小的时候,是空转的时候,即泵体内什么水都没有,和大气直接连接,泵轮空转[当然潜水泵这样长时间转是会导致过热损坏的,而且即便是普通的泵,这样转也不好。]

而离心泵电流最大的时候,是当进口连接源物,比如水,而出口不加以限制,比如直接和大气相连,连管道都不接,这个时候,流量最大,泵的电流将最大

但是,一般厂家的水泵,匹配的电机都是按照额定流量时计算的,像这样不加限制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电机过载烧毁,但是大厂家的则不一样,他们通常都是按照最大极限匹配电机的,即便这样不加限制,最多效率不高,但泵不会损坏。

另外这仅仅是对离心泵而言

对于螺杆泵,叶轮泵,涡旋泵,柱塞泵如果出口被限制,那么电流将是最大甚至很快就会烧毁电机,也会损坏泵本身,所以这些泵不容忍限制出口流量

这些泵如果是进口阀被关闭,那么完全关闭时电流最小,在一定范围内进口流量越小电流越小的,但超过这一范围电流就会增加了。

拼搏的铅笔
机智的铃铛
2025-08-29 07:51:44
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

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

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

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

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

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

1。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

2。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

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

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

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

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

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

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

。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至于压力表的接法楼上的说法都有道理。

压力表加在软接与阀之间。原因不想多说,大家记得就行了。

正确顺序:泵、软接、压力表、止回阀、闸阀

哭泣的金鱼
兴奋的飞机
2025-08-29 07:51:44

泵不装止回阀的后果:

水泵出水管道内的水流因开阀、关阀和停泵等突然变化,引起管内流速的突然变化,由此而引起单位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必然产生相应的惯性力,从而引起管道内压力的急升和突降的交替变化现象。这种水流流速和压力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水锤(或称水击)。

泵站水锤有启动水锤、关阀水锤和停泵水锤(由于突然停电等原因形成的)。前两种水锤在正常操作程序下,不会引起危及机组安全的问题。后者形成的水锤压力值往往很大,从而酿成事故。

因此,研究水锤和计算水锤的目的是:

①拟定最高水锤压力对管道和机组造成破坏时的防护措施;

②拟定最低水锤压力在管道内引起不允许的负压,以及导致对管道破坏时的防护措施;

③防止机组逆转所产生的破坏现象。

在抽水装置系统中,泵的特性即作为管道起始一端的边界条件,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水泵出口不装止回阀,管道出口也不设拍门,当事故停泵,泵失去驱动力,泵出水侧闸阀无法及时关闭,管道内水倒流时的水锤过程(或称水力过渡过程),如图所示

1.水泵工况

水泵失去动力后,水泵的转速急剧下降,泵和出水管道内的水流由于惯性而继续沿原有方向运动,但其流速迅速减小,压力下降,直至水流停止正向流动,流量为零。在这一瞬间,水泵仍为正转,水流为正流(由水泵向出水池方向的水流运动称为正流),称为水泵工况。

2.制动工况

在出水管内流量为零的瞬态静止水体,因受到出水池静水头的作用,出水管内产生了由出水池向水泵流动的逆向水流,逆向水流对仍在正转的水泵叶轮起着制动的作用,迫使机组转子的转速加速下降,直至转速为零。在这一瞬间,由于正转的叶轮对逆流的抵阻,泵出口压力逐渐升高。这一瞬间的水泵瞬态工况称为制动工况。

3.水轮机工况

随着逆向水流流量的增加,水泵的转速由零而开始逆转,并迅速上升,同时,转动着的叶轮对水流的离心力也随着增大,对逆向水流起阻碍作用。这种阻力随着叶轮逆转的加速而增大,使泵后压力迅速上升,在某一时刻达到最大值,其相应的逆向转速也达到最大造。在阻力增大的同时,也抵阻了逆向水流流量的继续增加,在达到某一最大值后,逐渐减小。作用于叶轮的能量亦相应减小,使逆向转速逐渐下降,直到在稳定的静水头作用下,水流作用于叶轮上的转矩与机组转动部分的阻力矩平衡,机组以恒定的逆向流量与转速在无任何负载的情况下像水轮机那样工作,水锤压力随之消失。这一瞬态工况称为水轮机工况。

以上为水泵不装止回阀的后果。同时,泵后的压力变化将以水锤波的形式沿着出水管道向出水池正射,再由出水池反射回来,在出水管道中形成复杂的水锤现象,防水锤现象的止回阀产品可以选用防水锤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