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是什么?
电动给水泵组泵启动前的准备
1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现场清理干净。
2各测量表计投入,画面参数正常,各阀门、保护传动完毕。
3检查泵组处于完好状态,勺管指示:单控“0” 就地“13.5”。
检查除氧器水位不低于2100mm。
4检查电泵出口门在关闭位。
5检查油箱内油位,不低于1500mm(从油箱底部起),油质合格。
6检查电泵前置泵轴承油位不低于1/2,油质合格。
7检查下列阀门在关闭状态:
7.1 电泵油箱至滤油机进出口手动门。
7.2 电泵油箱补油门、 电泵油箱事故排油电动门SC089。
7.3 电泵油箱事故放油手动门(加铅封)。
8 检查下列阀门在开启状态:
8.1 润滑油泵进出口门。
8.2 冷油器进出口门。
8.3 油滤网进出口门(冷油器和油滤网通油时要先开空气门,有油流时关闭)。
8.4 开启Ⅰ级凝泵供电泵及前置泵密封水手动门及电动门。
8.5 开启密封水排水到疏水箱的手动门。开启前置泵轴承冷却水的供回水门。
8.6 开启电泵、前置泵电机冷却水供回水门。
8.7 开启电泵再循环门RL653。
9 启动一台润滑油泵(电泵油泵必须开出口门启动),检查运行状态正常,调整主泵润滑油压0.12--0.15MPa,检查各轴瓦回油顺畅,油量正常。
10 给水泵注水并暖泵:
10.1 开启前置泵入口滤网进出口门。
10.2 开启泵体上放空气门,中间抽头及平衡管放空气门,见连续水流后关闭。
10.3 前置泵入口滤网一组投入,一组备用。
10.4 开启轴端密封水冷却水水管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
10.5 开启再循环管路上的暖泵门RL654,暖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炉水循环泵启动前,应检查以下各项符合要求:
1. 冷却水管路流量不低。
2. 炉水循环泵电机温度正常,小于55℃。
3. 炉水循环泵壁温与进口水温度,温差小于56℃。
4. 炉水循环泵入口电动门全开。
5. 炉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门全关。
6. 炉水循环泵再循环电动门全开。
7. 炉水循环泵出口调节阀,小于5%
8. 炉水循环泵过冷水电动门1,2全开。
9. 分离器贮水罐液位正常,无MFT动作时大于6m,MFT动作时大于11.5m。
1.0 分离器贮水罐汽侧压力小于18Mpa。
11.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A或前置泵B运行。
12. 无炉水循环泵的跳闸条件。
2.开启机封冷却水
3.开启再循环(有的是除氧器 有的是省煤器)
4.开启进口手动门
5.启动给水泵 出口电动门一般5秒后启动
一、内部检查
(一)检查锅筒(火管锅炉的锅壳、炉胆和封头等)、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的污垢是否清除干净,有无严重腐蚀或损坏。
(二)锅筒内部装置,如汽水分离装置、连续排污管、锅筒底部定期排污管、锅内加药管、进水管及隔板、水位表汽水连接管等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三)检查锅筒、集箱内部有无遗留的工具杂物,并用通球法检查炉管是否畅通。经检查认为合格后,紧固所有的人孔盖和手孔盖。
二、外部检查
(一)检查炉膛、烟道、风管中有无杂物、结焦、灰渣及遗留的工具;风道及烟道内的调节门、闸板是否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动指示准确;炉墙(包括隔火
墙、折烟墙)、炉拱是否严密,吹灰设备是否完好;炉门、灰门、风门、看火门等是否完整齐全并能严密关闭。
(二)检查水冷壁管、排管各焊口、胀口处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水冷壁管、后棚管和烟管等外形是否正常,有无结焦、胀粗等缺陷;下降管绝热是否完好。
(三)检查各路管道是否装妥接通,是否正确地加以支撑;汽水管路系统是否畅通,排污疏水系统是否完好,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处于启动前应该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四 )对于燃油锅炉,应检查炉膛有无积油,供油管道有无漏油现象,点火设备是否完好。
检查完毕,有省煤器的锅炉,应把省煤器烟道挡板关闭,开启其旁通烟道挡板;无旁通烟道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水管的阀门。
三、安全附件及各种仪表检查
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计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高低水位报警装置、超压保护、连锁保护、各种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合格后,使水位表处于工作状态,即汽、水旋塞开启,放水旋塞关闭。
四、燃烧及辅助设备检查
(一)检查燃烧设备是否完好。对于燃煤锅炉,要求输煤系统、出灰系统等无缺损,煤闸板升降灵活,煤闸标尺指示正确,老鹰铁整齐、稳固,翻灰板完整,动作灵活。如果是链条炉排,应检查传动部分润滑是否良好。可启动试运转,检查转动是否平稳,有无卡住、跳动、啮合不良、跑偏及异常声响等情况。对于燃油锅炉,要求燃油系统及点火系统完好,并处于随时可以启用的状态。
(二)检查辅助设备,如风机、水泵等转动设备的保护罩是否装好,基础螺丝是否旋紧,轴承是否已清洗过并加润滑油。用工具盘动靠背轮,使风机转动,检查有无撞击、摩擦或卡涩现象。进行试运转,检查转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