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床冷却泵,有哪些型号?
看到楼下有人说概念了,这里给你说些型号参考下。
富士冷却泵型号:
VKN045L
VKN045A
VKN055A
VKN065A
VKN075A
VKN085A
VKN095A
VKN115A
VKN045A-4Z
VKN055A-4Z
VKN065A-4Z
VKN075A-4Z
VKN085A-4Z
VKN095A-4Z
VKN115A-4Z
VKP045L
VKP045A
VKP055A
VKP065A
VKP075A
VKP085A
VKP095A
VKP115A
VKP045A-4Z
VKP055A-4Z
VKP065A-4Z
VKP075A-4Z
VKP085A-4Z
VKP095A-4Z
VKP115A-4Z
VKN055H
VKN065H
VKN075H
VKN085H
VKN095H
VKP055H
VKP065H
VKP075H
VKP085H
VKP095H
VKN055H-4Z
VKN065H-4Z
VKN075H-4Z
VKN085H-4Z
VKN095H-4Z
VKP055H-4Z
VKP065H-4Z
VKP075H-4Z
VKP085H-4Z
VKP095H-4Z
韩国亚隆冷却泵:ACP-1100MF
ACP-1500MF
ACP-2200MF
ACP-2200BMF
参数: 6工位水泵测试模块:
介质:冷却液
介质温度:-40°C~140°C
升温速率:≥3°C/min线性(在被试品总的最大发热功率为的条件下)
降温速率:≤3°C/min线性(在被试品总的最大发热功率为的条件下)
每路流量:800-2500L/H
流量测量精度:±0.5%FS
流量调节方式:测试水泵PWM控制以及自动阀调节
压力调节范围:0~0.69MPa
压力测量精度:±0.25%FS
检测入口压力:-50Kpa~300Kpa
检测出口压力:0~500Kpa
扬程:≤200Kpa
压力探测位置:靠近测试水泵前后端管路最近处
检测电流范围:5-15A (单个水泵)
检测电压范围:9-16VDC (单个水泵)
检测功率范围:65-160W (单个水泵)
检测工位:18工位(可定制)
环境温度范围:-40°C~150°C
湿度范围(%RH):20%R.H~98%R.H
这是水泵耐久测试台的参数,希望帮到你,望采纳!
格兰富水泵型号:
格兰富CR,CRI,CRN多级离心泵
格兰富CRE,CRIE,CRNE电子控制多级离心泵
格兰富CH小型卧式多级离心泵
格兰富CHI,CHIU小型多级卧式泵
格兰富MQ多级自吸离心泵
格兰富UP100屏蔽转子循环泵
格兰富UP200屏蔽转子循环泵
格兰富UPA15-120/UPA90屏蔽增压泵
格兰富SPK,CHK,MTH,CRK,MTR机床冷却液传送泵
格兰富KP,AP,AP35B,AP50B小型不锈钢排水泵
格兰富TP紧连接型循环泵
格兰富NB,NBG单级端吸泵
格兰富NK,NKG单级端吸泵
格兰富CR,CRI,CRN多级离心泵
格兰富CM系列卧式多级离心泵
扩展资料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1、容积式
容积式泵是依靠工作元件在泵缸内作往复或回转运动,使工作容积交替地增大和缩小,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工作元件作往复运动的容积式泵称为往复泵,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泵。
2、动力式
靠快速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将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使其动能和压力能增加,然后再通过泵缸,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而实现输送。动力式泵又称叶轮式泵或叶片式泵。有些动力式泵有主叶轮和副叶轮同时使用,离心泵是最常见的动力式泵。
3、隔膜式
隔膜泵又称控制泵,是执行器的主要类型,通过接受调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隔膜泵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荣誉奖状
2011年,格兰富苏州被评为“优秀供应商”。
2009年,格兰富水泵被水务行业协会评为“最具成长企业品牌”。
2006年,格兰富集团的丹麦生产公司获得EFQM卓越奖。这是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这一联合组织颁发给凡采用“业务创优”模式的公司。同时,格兰富还得到两个特别奖项:“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开发与参与”奖。
2005年,格兰富被评为欧洲地区100家最佳工作场所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兰富水泵
2. 载重能力,主轴功率/扭矩。
3. 机床精度:几何精度,定位和重复定位精度,
4. 冷却液,润滑等参数
4. 看机床的结构是否合理,吨位,配置等,可以估算出机床的刚性(有经验的工程师)
我觉得你还是先找出为什么报警比较好吧。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报警并且不会损坏机器,万一你把冷却机构报警屏蔽了那样主轴就容易超温了,对机械结构不好。查看机床冷却柜上方液体浮标 冷却液不可高于红色警示线,也不可低于感应器,如机床运行时 添加冷却液不可加满以防止冷却液回流溢出冷却柜 查看过滤纸是否用完。检查有没有空开跳闸,冷却机是否有报警代码,查说明书核对报警原因。
目前国内使用的机加工冷却液大致分为三类:
1、第一类为传统的完全水溶型冷却液(含大量的亚硝酸盐)、乳化液或叫肥皂水(含大量的机油及亚硝酸盐等)及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这一类冷却液主要是成本低,润滑性能差。
2、第二类为国外进口冷却液,有完全水溶型、乳化型和油基三种,这一类冷却液使用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
3、第三类是国内近几年开发的新型冷却液,具有国外产品同等的性能,环保性好。这一类冷却液价格适中,特别适合于配套设施好的磨床、加工中心、大型机加工设备。
扩展资料:
数控机床上常用的润滑方式油脂润滑和油液润滑两种方式。油脂润滑是数控机床的主轴支承轴承、滚珠丝杠支承轴承及低速滚动线导轨最常采用的润滑方式;高速滚动直线导轨、贴塑导轨及变速齿轮等多采用油液润滑方式; 丝杠螺母副有采用油脂润滑的,也有采用油液润滑的。
1、油脂润滑
油脂润滑不需要润滑设备,工作可靠,不需要经常添加和更换润滑脂,维护方便,但摩擦阻力大。支承轴承油脂的封入量一般为润滑空间容积的10%,滚珠丝杠螺母副油腊封入量一般为其内部空间容积的1/3。封入的油脂过多,会加剧运动部件的发热。采用油脂润滑时,必须在结构上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以防止因冷却液或润滑油流入而使润滑脂失去功效。
油脂润滑方式一般使用锂基等高级润滑脂。当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脂时,其名称和牌号可查阅机床使用说明书。
2、油液润滑
数控机床的油液润滑一般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即从一个润滑油供给源把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各主、次油路上的分配器,按所需油量分配到各润滑点。同时,系统具备对润 胁时间、次数的监控和故障报警以及停机等功能,以实现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集中润滑 系统的特点是定时、定量、准确、高效,使用方便可靠,润滑剂不被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机床使用寿命。
集中润滑系统按润滑泵的驱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供油和自动供油系统;按供油方式不同,可分为连续供油系统和间歇供油系统;连续供油系统在润滑过程中产生附加热量.且因过量供油而造成浪费和污染,往往得不到最佳的润滑效果。间歇供油系统是周期性定量对各润滑点供油,使摩擦副形成和保持适量润滑油膜。目前,数控机床的油液润滑系统 一般采用间歇供油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按使用的润滑元件不同,可分为容积式润滑系统、阻尼式润滑系、递进式润滑系统和油气式润滑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控机床的润滑系统
现代领动防冻液一般建议两年或者4万公里更换一次,一般加4L就可以了,建议用原厂的专用防冻液。
领动161的防冻液是红色的。防冻液成分主要是丙二醇,和二甘醇、硅酸盐等,不同型号的防冻液不宜混用,以免起化学反应、沉淀或产生气泡,对橡胶密封造成损害,通常会造成水泵水封及焊缝处漏水现象
机床冷却泵为立式安装的电动机与单级离心泵合为一整体的新型电泵,具有外形美、体积小、噪音低、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可供机床或其他设备做循环冷却润滑液之用。冷却液一般为皂化液根据不同型号车床有不同规格,见下图;
随着发动机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此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我们希望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尽可能短。因为发动机怠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油耗也大。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冷启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2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点
传统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可靠地保护发动机,而还应具有改善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作用。为此,现代冷却系统要综合考虑下面的因素:发动机内部的摩擦损失;冷却系统水泵的功率;燃烧边界条件,如燃烧室温度、充量密度、充量温度。
先进的冷却系统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统筹考虑每项影响因素,使冷却系统既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又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排放。
2.1 温度设定点
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极限值取决于排气门周围区域最高温度。最理想的情况是按金属温度而不是冷却液温度控制冷却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由于冷却系统设定的冷却温度是以满负荷时最大散热率为基础,因此,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处于不太理想状态,如市区行驶和低速行驶时,会产生高油耗和排放。
通过改变冷却液温度设定点可改善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的性能。根据排气门周围区域温度极限值,可升高或降低冷却液或金属温度设定点。升高或降低温度点都各有特点,这取决于希望达到的目的。
2.2 提高温度设定点
提高工作温度设定点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方法。提高温度有许多优点,它直接影响发动机损耗和冷却系统的效果以及发动机排放物的形成。提高工作温度将提高发动机机油温度,降低发动机摩擦磨损,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
研究表明,发动机工作温度对摩擦损失有很大影响。将冷却液排出温度提高到150℃,使气缸温度升高到195℃,油耗则下降4%-6%。将冷却液温度保持在90-115℃范围内,使发动机机油的最高温度为140℃,则油耗在部分负荷时下降10%。
提高工作温度也明显影响冷却系统的效能。提高冷却液或金属温度会改善发动机和散热气热传递传递的效果,降低冷却液的流速,减小水泵的额定功率,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此外,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减小冷却液的流速。
2.3 降低温度设定点
降低冷却系统的工作温度可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降低进气温度。这对燃烧过程、燃油效率及排放有利。降低温度设定点可以节省发动机运行成本,提高部件使用寿命。
研究表明,若气缸盖温度降低到50℃,点火提前角可提前3℃A而不发生爆震,充气效率提高2%,发动机工作特性改善,有助于优化压缩比和参数选择,取得更好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性能。
2.4 精确冷却系统
精确冷却系统主要体现在冷却水套的结构设计与冷却液流速的设计中。在精确冷却系统中,热关键区,如排气门周围,冷却液有较大的流速,热传递效率高,冷却液的温度梯度变化小。这样的效果来自缩小这些地方冷却液通道的横截面,提高流速,减少流量。
精确冷却系统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冷却水套的尺寸,选择匹配的冷却水泵,保证系统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低速大负荷时关键区域工作温度的需求。
发动机冷却液流速的变化范围相当大,从怠速时的1 m/s到最大功率时的5 m/s。故应将冷却水套和冷却系统整体考虑,相互补充,发挥最大潜力。
研究表明,采用精确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冷却液流量可下降40%。对气缸盖上冷却水套的精确设计,可使普通冷却道的流速从1.4m/s提高到4 m/s,大大提高气缸盖传热性,将气缸盖的金属温度降低到60℃。
2.5 分流式冷却系统
分流式冷却系统为另外一种冷却系统。在这种冷却系统中,气缸盖和气缸体由各自的液流回路冷却,气缸盖和气缸体具有不同的温度。分流式的冷却系统具备特有的优势,可使发动机各部分在最优的温度设定点工作。冷却系统的整体效率达到最大。每个冷却回路将在不同冷却温度设定点或流速下工作,创造理想的发动机温度分布。
理想的发动机热工作状态是气缸盖温度较低而气缸体温度相对较高。气缸盖温度较低可提高充气效率,增大进气量。温度低且进气量大可促进完全燃烧,降低CO,HC和NOx的形成,也提高输出功率。较高气缸体温度会减小摩擦损失,直接改善燃油效率,间接地降低缸内峰值压力和温度。分流式冷却系统可使缸盖和缸体温度相差100℃。气缸温度可高达150℃,而缸盖温度可降低50℃,减少缸体摩擦损失,降低油耗。较高的缸体温度使油耗降低4%-6%,在部分负荷时HC降低20%-35%。节气门全开时,缸盖和缸体温度设定值可调到50℃和90℃,从整体上改善燃油消耗、功率输出和排放。
2.6 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
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属于被动式的,结构简单或成本低。可控式冷却系统可弥补目前冷却系统的不足。现在冷却系统的设计标准是解决满负荷时的散热问题,因而部分负荷时过大的散热能力将导致发动机功率浪费。这对轻型车辆来说尤为明显,这些车辆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区内部分负荷下行驶,只利用部分发动机功率,引起冷却系统较高损耗。为解决发动机在特殊情况下过热的问题,现在的冷却系统体积较大,导致冷却效率降低,增大了冷却系统的功率需求,延长了发动机暖机时间。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控模块。可控式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调整冷却量,降低发动机功率损耗。在可控式冷却系统中,执行器为冷却水泵和节温器,一般由电动水泵和液流控制阀组成,可根据要求调整冷却量。温度传感器为系统的一部分,可迅速把发动机的热状态传给控制器。
可控式装置,如电动水泵,可将冷却系温度设定点从90℃提高到110℃,节省2%-5%的燃油,CO减少20%,HC减少10%。稳定状态时,金属温度比传统冷却系统的高10℃,可控式冷却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能力,可将冷却温度保持在设定点的±2℃范围。从110℃下降到100℃只需2 s。发动机暖机时间减少到200s,冷却系统工作范围更贴近工作极限区域,能够缩小发动机冷却温度和金属温度的波动范围,减少循环热负荷造成的金属疲劳,延长部件寿命。
3 结论
前面介绍的几种先进冷却系统具有改善冷却系统性能的潜力,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冷却系统的能控性是改善冷却系统的关键,能控性表示对发动机结构保护的关键参数,如金属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等能够控制,确保发动机在安全限度范围内工作。冷却系统能够对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最大地节省燃料、降低排放,而不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
从设计和使用性能角度看,分流式冷却与精密冷却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既能提供理想的发动机保护,又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这种结构有利于形成发动机理想的温度分布。直接向气缸盖排气门周围供给冷却液,减少了气缸盖温度变化,使缸盖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也能将机油和缸体温度保持在设计的工作范围,具有较低的摩擦损失和污染排放量。■
冷却系统的功能及维护保养方法如下:
1、冷却系统的功能,就是将发动机零件吸收的一部分热量带走,保证柴油发动机各零件维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2、冷却水应是不含溶解盐的软水,如清洁的河水、雨水等。不要用井水、泉水或海水等硬水,以防产生水垢,引起发动机散热不良,气缸过热等问题发生。
3、用漏斗将冷却水加入水箱时,应当防止水飞溅到发动机与散热器上,防止散热片和机体上积尘、弄脏,影响冷却效果。
4、若因发动机缺水而引起温度过高时,不能马上加水,应使发动机慢速运转10—15分钟,等温度稍降低后,在发动机不息火的情况下慢慢加入冷却水。
5、冬季,水箱内应加热水。启动后应慢速运转至水温超过40度时才能工作。工作结束后,必须放尽冷却水。
6、要定期清除水箱内的水垢,对风冷发动机的散热片要经常擦洗污泥、脏垢。散热片不可损坏,若损坏后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散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