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耐高温自吸泵super水泵的怎么样?
耐高温,自吸力强,抗腐蚀性强,易拆卸,有CFRPP,PVDF两种耐高温材质可选,独特的机械轴封设计,自吸力特强,自吸力可达20ft,轴封护罩独特设计:采用可分解设计拆卸更换,以耐高温塑钢制成,耐高温120℃,不易因空转损坏。
看排气歧管带不带涡轮增压器即可判断。带涡轮增压器的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不带涡轮增压器的就是机械增压发动机。
1、自然吸气是汽车进气的一种,是在不通过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燃烧室的一种形式。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的平顺性与响应的直接性上,要远优于增压发动机。
2、涡轮增压主要是通过废气来驱动涡轮从而给进气增压,车辆启动初期,转速及废气压力达不到驱动涡轮的能力,因此,涡轮增压发动机都会有涡轮滞泄现象,涡轮一旦启动动力还是很不错的。
3、机械增压是利用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来进行增压的,因此不存在涡轮滞泄现象,但是受发动机转速及自身增压能力的限制,到后段,还会消耗掉一部分发动机的能量。
扩展资料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四冲程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汽车发动机
1、第一次使用自吸泵
自吸泵,是在自吸泵启动的时候不需要加水,依靠其自身的叶轮转动带动管道内液体介质的传输,且叶轮的密封间隙越大,其自吸的高度反而越低。这并不是说自吸泵就不需要加水了,在第一次安装好自吸泵后,还是需要灌水利用自吸泵的叶轮作用,才可以将水吸上来。
2、自吸泵上水时间较长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引水较少、自吸泵进出水盖等部位有螺丝松动的现象、进水管密封度不够、自吸泵自身吸程较小(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更换一台吸程较大的自吸泵)。
3、自吸泵工作不稳定,经常性的短暂停止工作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检查下自吸泵的物理结构或者配件是否损坏,自吸泵内部是否出现异物,例如杂草等。
4、自吸泵出水量较小
在自吸泵有出水但是出水量不使很大的时候,首先要检查下叶轮和壳体口环间隙是否过大,可以考虑换壳体或叶轮口环、其次水泵内有存气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叶轮的水流管道被异物阻塞,还有就是填料磨损严重。
自吸泵不出水的原因中,如果是使用不久的新产品:输水管道的阻塞、物理结构及零件的损坏原因占有很大比例,如果是使用时间较长的产品,则零部件的损坏原因可能较大。
氟塑料自吸泵的过流部件全部采用氟塑料制造,且又具有自吸功能,因此,FZB自吸泵的用途极为广泛,如:将地下槽中的腐蚀性液体抽送至目标地点,将底端无出口的酸碱槽中的酸碱抽送到目标地点,或用于多个酸槽之间的循环,或用于卸酸等等。
氟塑料自吸泵工作原理:
氟塑料自吸泵是采用外混式自吸结构,除启动时泵体内灌注液体,以后频繁启动,不需要注水式排真空,操作方便。自吸泵体采用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过流部件全部采用氟塑料合金制造,泵盖、叶轮等均用金属嵌件外包氟塑料整体烧结压制而成,轴封采用外装式先进的波纹管机械密封,静环选用99.9%氧化铝陶瓷(或碳化硅),动环采用四氟填充材料,其耐腐耐磨密封性极好。该泵有耐腐、耐磨、耐高温、不老化、机械强度高、运转平稳、结构先进合理、密封性能严格可靠、拆卸检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液下泵使用。自吸高度,可根据介质密度在1至5米内确定。
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的外包装还是采用了和大多数电器一样的包装,外层为牛皮纸硬纸壳,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打开包装箱后,发现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在体积上确实不占优势,尺寸为443mm 164mm 431mm,比起之前体验的小白龙大了不少。
在机身正面是“Super Surging”字样标明了这是一款大通量净水器,在产品名——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的下方用1200G标注了这款净水器的出水效率。
在机身底部只有一个V字图案的云米LOGO标识,而泉先那个镂空的LOGO设计在了面板顶部。
前置面板也是可以揭开的,这个设计与之前体验过的小白的如出一辙,同样在前置面板背后贴有注意事项和智能连接操作步骤
这次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一共有三个过滤芯。
5in1滤芯、副RO 400G滤芯、主RO 800G滤芯都设计了专门的把手,用户可以很方便把每个滤芯拔出来。
至于每个滤芯的具体参数和净化效果会在后续【滤芯】环节中详细介绍。
每个滤芯逆时针旋转90 即可打开。
在净水器的底部一共有两排五颗指示灯,其中第一排为WiFi、休眠指示灯,第二排为副RO 400G、主RO 800G指示灯、5in1复合滤芯指示灯。除了工作指示灯外,还有两颗触摸按键——选择与复位键。
净水器的侧面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装饰,只在每个滤芯的中轴线位置都有一个横凹槽设计。
如果你凑近看,你会发现每个横凹槽内都标注了滤芯的型号。
在机身侧面是1200G标识,这也意味着这款净水器可以每日24小时可以制水1200加仑,相当于普通净水机制水量的两倍之多。
在机身顶部是净水器防冻温馨提示,其实大多数家庭安装净水器都会选择室内,一般在北方冬天室温也会达到16 ,并不用担心净水器会结冰。
净水器的背面是一块不可拆卸的黑色面板,整体有点和电脑机箱相似。
在背面顶部是净水器的参数铭牌信息,其中包括了产品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工作压力等参数信息。
在净水器的背面底部是进水管、纯水管、浓缩水接口,这三个接口都用橡胶塞覆盖着,有效防止灰尘、细小颗粒物进入接口。
除了三个接口外,在接口的旁边还有一根电源线和连接端子,这些具体操作会在【安装】环节中详细介绍。
在净水器的底部贴有四个橡胶垫,不过这四个橡胶垫的贴合方式有点糙。
滤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净水机的净水效果,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配备了三根滤芯,一根是5in1复合滤芯,一根是主RO 800G反渗透滤芯、一根副RO 400G复合滤芯。
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采用横抽式滤芯设计,同时再搭配易握把手设计,厨下换芯时无需移动机器,完全不必担心家人换芯困难。
三根滤芯从外观尺寸上没有什么差异。
5in1复合滤芯是将高密度折叠式PP滤芯、前置碳棒滤芯、高效阻垢剂、后置碳棒滤芯、后置无纺布集成在了一起,其高密度折叠式PP滤芯可以拦截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前置碳棒滤芯可以吸附余氯、异味、异色等,高效阻垢剂能够有效减少水垢的生成,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后置碳棒滤芯能够改善口感、入口清冽,后置无纺布可以拦截后置少量碳粉,使得出水更纯净。
除了5in1复合滤芯外,云米这款净水还配备了进口陶氏/苏伊士/海德能/东丽RO反渗透膜800G,过滤精度高达0.0001微米,能够高效滤除水垢、重金属、细菌及有机物等,有效保护家人 健康 。
为了不浪费每一滴自来水,经过主RO 800G膜后,还要经过副RO 400G复合滤芯,其滤芯主要由碳棒滤芯、高效阻垢剂、反渗透膜构成。
在配件方面,依旧是“老三样”:自来水软管、纯水软管、浓缩水软管。
每根管子不仅用颜色做了严格区分,而且在插口处还有贴纸提示。其实在安装的时候完全不必担心这三根管子插错,因为三根管子的粗细是略微有点不同的,即使用户盲插,多试几次也能插入正确的接口。
在配件中还赠送了OLED智能屏显龙头,做工精湛,摸起来少了一丝冰凉感。
出水口处内壁没有分流设计,所以在制水时还是稍微有些溢溅。
在龙头开关处采用了短柄设计,在用惯了长柄旋开以后,老感觉到这个短柄设计有些不顺手。
最后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还赠送了一个三通阀,其不仅做了开关旋钮设计,三通阀的一端还集成了自来水软管接口。利用这三枚卡圈可以很好地固定水管与接口,有效防止漏水情况。
一般双水槽都会预留两个龙头安装孔的,其中一个便可用来安装净水器龙头,在安装水龙头之前,需要将纯水管与水龙头连接,这次的纯水管接口隐藏在了螺纹卡扣处,安装时用户需要将螺纹卡扣拧开。
水龙头安装完成后如下。
再把龙头的电源端子与净水机的电源端子连接起来,用固定阀将其固定。
接下来将三通阀安装到冷水阀上,把自来水软管的固定螺丝取下。
把自来水软管插入三通阀中,用固定螺丝将自来水软管固定好。
最后就是将“老三样”插入净水机中,在每根软管的接头处不仅做了清晰的标注,而且还做了刻度标识。
在安装好之后,拧开出水控制阀时,稍等片刻纯水便可从水龙头出来。拧开水龙头之后,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令人比较惊讶的一幕是,这出水量太大了。
水龙头搭载了OLED显示屏,根据屏幕显示便可判断出滤芯的使用寿命,当滤芯使用寿命耗尽时,显示屏的指示灯会由蓝色变为黄色。
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采用了行业首创的子母双RO反渗透技术,经过RO主膜过滤后的废水,还要再经过RO副膜再过滤一次,这样经过双层过滤后的废水比更低,同时RO副膜还能起到保护RO主膜的作用,这样通过更换成本较低的RO副膜就能保持出水量持久澎湃。
为了看看这款饮水器有没有宣传得那么好,接下来进行一波硬核的水质测试,水质测试包括了TDS水质测试、余氯检测、PH检测、活性水检测、钙镁离子检测和电解水测试。
首先来看看净水机过滤后的水的TDS值,在查看测试结果前,先来科普一下TDS,TDS值越高,就表示水中的杂质越多,通常0-9之间为纯净水,10-90之间为山泉水和矿化水,90-250之间为净化水,260-600之间为自来水,600以上为污染水。未经过滤的自来水的TDS值为268,应该属于自来水的范畴。
经过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过滤后的纯水的TDS值为61,已经达到山泉水和矿化水的标准。
第二项是余氯测试,各取20ml自来水、纯净水,滴入两滴余氯试剂,可以看到自来水中颜色稍微有一丢丢变黄,说明水中还有余氯,而纯净水中还是无色,说明水中没有余氯,证明净水器有去除余氯作用。
第三项是水的酸碱度测试,各取50ml自来水、纯净水,滴入2滴PH试剂摇匀,自来水(左)逐渐变为深蓝色呈碱性,而纯净水(右)逐渐变为绿色呈中性,说明这款净水器有中和水质作用。
第五项是钙镁离子检测,各取20ml自来水、纯净水,滴入一滴钙镁离子检测试剂,两杯水都显示紫红色,表示水中含有钙镁离子,所以经过净水器过滤后的水并没有把钙镁离子过滤掉。
第六项是活性水检测,各取20ml自来水、纯净水,滴入五滴活性水试剂,水样变黄为非活性水,水样变红则是活性水。经过净水器净化的水已经改变了水质的活性。
第六项为电解水测试,各取50mm自来水、纯净水,将电解器的铁棒铝棒分别放入待测水样中,经过两分钟电解,可以发现自来水已经变为黑色,说明自来水中含有锌、铅、汞、铜、铬、锰、镉等重金属,而纯净水颜色呈黄色,说明经过净水器处理的水中还有氧元素、微量元素、各种有机矿物质。
云米·泉先AI净水器Super Pro子母双RO净水器,比起同类竞品来说,在体积上并不占据优势,当将在防止在自家橱柜中,柜门稍微有点掩不上。不过在滤芯方面,RO主膜搭配RO副膜,双重过滤,在不轻易浪费一滴自来水的同时,还去除水垢、重金属、细菌、余氯而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废水比方面,云米这款净水器废水比仅为3:1,比国家一级水效还省水,不仅节能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在智能化操作方面,可以将净水器联网,在手机端APP就可以实时了解滤芯的使用状态和水质TDS值,非常方便用户了解当前饮用水水质情况。
行业内我听到的声音一直对电控单体泵有些怀疑,您刚才也说了,总共提供了5000套,我觉得这个数量还是很小。大家觉得电控单体泵是不是只能在国III阶段实行,如果这个技术足够好,为什么还要研发共轨?能借这个机会能不能客观地描述一下分析一下电控单体泵的优点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朱元宪: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尖锐,我把这个问题多介绍一点。我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我是一直做发动机开发工作的,在美国的时候,我先后在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美国万国卡车公司做产品开发工作。一个主攻方向是满足美国2004年的排放标准和满足美国2007年的排放标准。2004年标准和2007年的排放标准分别相当于欧洲的欧洲IV号和欧洲VI号排放标准。在整个过程中,我曾经接触过国外几乎所有的电喷系统,包括单体泵、泵喷嘴、共轨系统和增压式系统,包括博世最新一代共轨系统我都做过。在国外工作这么多年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刚才说的这四种代表当今几乎包括了国外所有的电喷系统,一般都分成我刚才说的这四类,这四种系统各有优劣,没有一种系统是个完美的系统,各个方面全面超过其它系统。至于国内现在有一种说法,这就是刚才跟您交流过程中,两年以前在大柴的时候开了一个关于国III产品的产品推介会,我在会上介绍了,我当时发表了一篇文章,就是介绍电控单体泵和共轨系统的比较,在中国市场这两种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你刚才讲到了,首先电控单体泵是不是能够满足欧III和欧IV以上的排放需求。根据我的经验,它不仅能满足欧III,也能满足欧IV和欧VI。为什么呢?能够满足欧III以上的排放法规,这里边因素很多,对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燃油喷射压力,要求多高的喷射压力呢?如果达到欧IV和欧VI,理想的喷射压力应该第一步要达到170—180M帕,或者是1700—1800喷射压力。如果到欧VI时代需要的喷射压力提高到2000到2200个大气压。这方面来说单体泵跟共轨系统相比,单体泵实际上优越性更大,单体泵很早就可以实现2000到2200大气压的喷射压力,而共轨系统我告诉你,现在最多只能达到1800个大气压,如果它想满足欧VI,必须要结合增压式系统,单独共轨系统是不可能满足的。这是我在国外做了大量实验证实的。之所以国内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完全是由于这些跨国公司为了使它的产品在中国取得垄断地位,制造这么一种理论。我曾经跟潍柴的技术中心主人佟德辉全面交流过是共轨还是单体泵,我就问佟总这么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潍柴是在国内企业当中是最极力鼓吹共轨系统的一个企业,它甚至排斥其它产品,只用共轨系统,想体现它的产品特点。我就问佟总,你们当年为什么用共轨没有用电控单体泵,而恰恰在欧洲、美国,所有欧III、欧IV的重型卡车柴油机全部用的是单体和泵喷嘴,几乎没有用共轨系统。 问:这是欧洲还是美国? 朱元宪:美国,欧洲除了一种之外,其它所有的包括世界水平最高的奔驰发动机,在欧IV时代全部装的是电控单体泵。我当时问佟总,为什么你们用共轨系统,他说这一点说起来很复杂。因为它的产品、它的燃气发动机是谁帮助设计的呢?是IVIO协助设计。IVIO最早给潍柴燃气发动机的方案是电控单体泵,在这个计划进行过程中,过了半年、一年以后,IVIO又找到潍柴,说我们必须改方案,把原来的发动机的方案从电控单体泵改成共轨。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给你们设计电控单体泵,谁给你们提供电控单体泵?现在博世已经向我们表态,他们在中国只生产电控共轨系统,你们惟一的燃气喷射系统的来源唯一可以选择的只是共轨,没有第二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潍柴选择了电控共轨系统。 问:您刚才谈到实际上是配件的供应问题,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早在半个月以前我曾经采访过电装,电装现在也在国内做共轨系统,厂已经建起来了,明年准备大批量向中国市场供应。我认为配件供应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他们给我们看了一些他们的资料和录像,说我们国家目前的使用环境不足以支撑共轨的一个正常的运转,无论从使用环境还是从维护保养的习惯这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您刚才谈到了共轨现在比较优越的配件能够做倒计时供应,这也是潍柴修改方案,我认为这是一个肯定的方案。对于威特这一块,你怎么能够达到大批量供应呢?因为柴油机的量是一定要上去的,在价格上跟博世和德尔福、电装有多大的竞争优势? 朱元宪:我们实际上在刚才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讲到了,实际上我们从技术角度讲,电控组合和微泵技术我们在几年前实际上已经取得突破,但是很长时间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还是量产,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而行业对我们最大的关注也就是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个技术及时地转化成生产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形成大批量量产能力,给用户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国III时代的燃油喷射系统的供应源。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做了巨大的努力,从技术角度讲,我们针对大规模生产当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靠性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攻关工作。应该说这些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另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实际上这次合资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解决了我们这个后顾之忧。汪氏集团董事长汪进先生也表了态,作为这样一个民企,他们这次决心要在上面投大资金,要来支持这个电喷产品的量产。而且在这以前,2007年他们是在国内率先第一家投了8500万,采购了全套8万台能够达到三班生产电喷线的全套设备,所有的关键设备全部是国外生产的。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在今年年底能够通过这套新线的建成,加上对老线扩充改造,能够今年年底形成生产10万套产品的生产能力。明年5月份左右,再建成第二条线。到明年年底生产能力会达到18万套这样的一个产能。 问:随着批量增大,价格会下来? 朱元宪:从价格角度讲,当然现在不便提供具体数字,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我们确认采用我们现在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我们现在这种生产模式,我们将来能够相对于我们国外的巨头们提供的产品,我们会在价格上有30%—40%的优势。
就发电工程的观点而言,一切均求于经济有效,在大容量的电力厂,因为输出的数值很大,因此着重在效率的增进,而不重视设置成本.也就是着重在用最少的燃料输入去完成最大的输出电力.在这个原则要求下,必须增设许许多多的附属设备,而使这个蒸汽动力厂成为一个相当复杂而庞大的组合.以汽轮机 (steam turbine)为原动机,驱动一发电机发电而输送至电力用户.
煤之流程 : 首先从燃煤开始,自储煤场送至原料煤斗后,由给煤器 (feeder)控制几煤量.进入之在粉煤机(pulverizer)内被磨成煤粉,与一部份热空气混合,经燃烧器 (burner)进入炉中,燃烧后的烟道气流经锅炉-省煤器(economizer)-空气预热器(air preheater)等热交换器 (heat exchanger)将热量传给其中的水或空气,最后从烟囱(chimney)逸去.其不可燃之固体,较大者以灰份之形态落入灰坑(ashpit)中,以备清除,以微细者则在集尘器(dust collector)中被收集清除.
空气及燃气流程 : 再就空气观之,首先由送风机(forced draftfan)将气压略以提高,送经空气预热器,接受一部份烟道气之热量使温度升高由管道将其一部份直接送经燃烧器入炉,另一部份则进入粉煤机
后与煤粉一同入炉.炉中燃烧后的烟道气,首先通过炉管(Boilertube)与过热器(super heater)将炉水汽化与过热的使命,随后通过省煤器将剩余热量的一部份交付于于进入锅炉前之水 (Feederwater).再通过空气预热器加热于未进炉前的冷空气.经过如此行程后,因磨擦阻力的关系,已使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须由吸风机(induced-draft fan)吸出,提高其压力,以便驱于大气中.
水及蒸汽流程 : 此厂使用冷凝器(Condenstate water)由凝水pump送回锅炉重新使用,所要补充者仅少许抵消漏泄损耗之补充水.补充水经由几水软化器予以软化,以免锅炉内壁产生锅垢.凝水pump将冷凝水送过三个加热器,并附以其它水pump,依次由低压而中压而高压 ,又经省煤器提高其温度,使进入锅炉的水,事先获得相当的热能,故在炉管中巡回受热时,达到汽化程度所需的传热的面积可以稍减.至于已汽化之蒸汽,使之进入过热器的管道中,可以进一步的吸收热能,变成过热蒸汽(Superheated steam),进入汽轮机作功,而后流入冷凝器中,周而复始.但冷凝器所用的冷却水,由另一水pump从河面或海面取水,吸收蒸汽之汽化潜热使之凝结后,本身回至河内或海内,不跟蒸汽作直接接触 .给水的三个加热器,系分别由汽轮机引出若干仅作部份膨胀而尚未降至排气温度与排汽压力之蒸汽,而利用其所含有之热能加热于锅炉给水.
在一蒸汽动力发电厂中,能量转变形式与布骤,如下所述 :
1.燃料与空气混合送至燃烧炉,开始燃料,放出燃料中的化学能.
2.燃烧该混合物于燃炉中发生热能.
3.此热能在燃气中以高温出现 ,一部份辐射于炉管的表面,其于部份由对流作用通过锅炉各受热面,热能被炉管吸收之后,即传导至循环其中的炉水,使水受热变成高压高温之蒸汽 .
4.高温高压之蒸汽经由喷嘴送出转变为动能,产生高速度而发生巨大的动力喷汽.
5.用此高速喷汽吹动汽轮机叶片遂产生回转力于轮翼,此其将动能转为机械能而转动机轴 .
6.主轴转动发电机而产电能. 故一蒸汽动力发电厂乃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最终变为电能之工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