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储气罐发烫是怎么回事
空气压缩过程会产生热量,压缩空气进储气罐未进行泠却,储气罐发热、发烫,属正党情况。为保护使用设备,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与冷却,这种情况下储气罐应是凉的。如果担心储气罐有问题,可检查下安全阀与压力表是否有异常,定期校验,检定。储气罐使用超过10年后建议更换或对罐体进行检查。
空气压缩机储气罐过热是不正常的。
一般气包只是一个储气功能,并无明显的功率损耗,所以多余的热能应不是气包产生的,而是受外界影响的,所以会反应出以下问题:
第一:安装有问题。
一般安装为压缩机后接冷干机后接气包,然后到供气端.如果空压机后直接气包,是有过热的可能,需从新安装。
第二:是否为露天安装。
如果是的话建议有遮阳装置。
传统储罐加热方式使用的很多年,不免越来越显现它的弊端:
1、换热效率低,蒸汽耗量大。传统罐内加热器对粘稠液体的加热是一种静置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其放热系数极低。由于换热效率低,泠凝水温度高,常常随着大量蒸汽排除。同时由于在加热管表面的粘稠液体温度过高,在换热管高温面长时间滞留,极容易产生分解物,结聚于换热管表面,容易结焦,严重阻碍热量的传递,也影响换热效率。2、加热过程不经济。当只需要倒出少量粘稠液体时,也要对整个罐内的粘稠液体全部进行加热,加热的数量是该次使用量的几倍,使大量的蒸汽做了无用功。3、罐内各部分粘稠液体温度不均衡。靠近加热器的粘稠液体温度较高,远离加热器的粘稠液体温度较低,抽取粘稠液体的温度更低,严重影响了出油的流动性。4、影响粘稠液体质量。反复对罐内粘稠液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细小的分解物,对粘稠液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
鉴于传统储罐加热方式的弊端,一种新型局部快速加热器技术产生。
新型局部快速加热器
工作原理:1、将“涡流热膜换热器”沿储罐径向伸入储罐底部,热媒介质(蒸汽)走管程,粘稠液体从壳程内德管间流动,壳体吸油口直接连通罐内介质。2、在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温控阀,通过感温探头对粘稠液体出口的温度的检测来控制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蒸汽进量,从而确保粘稠液体温度的恒定。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元件——涡流热膜管,保持粘稠液体在管间合理流动,热效率是普通换热器的3-5倍,其强化传热机理是:粘稠液体流体在内外表面流动时设计成紊流流动,产生强烈的震荡和冲刷作用,流动的方向不断改变,是紧贴管壁表面的高温粘稠液体流体不断更换,隔热层变薄以至破坏,金属表面热量传递加快,流体微观涡流加强,使粘稠液体流体内部热扩散强化。不会使贴近管壁表面的流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因此可使粘稠液体既得到适当,充分的加热又无结焦分解的可能。既传热量好,又不会阻力很大。
重要的是需要工作人员在日常的使用中,采取措施给机器降温,
避免机器温度过高。
空压机不停工作,但供气还是不足,空压机工作,让储气罐有点压力时停机。
用耳听空压机各外接管道,储气罐上空压机供气管道,单向阀、安全阀,压力开关等联接处有否漏气声。如排除上述问题那么可能是机头皮碗磨损或超过额定流量,机器超负荷工作了。至于皮碗损坏就得换皮碗了,一般皮碗寿命在3年左右。
2
空压机间歇工作,供气不足。
此故障是由于电压不足。启动有嗡嗡响声。如观查此时运行电流过大。无油机头工作最低电压为200V,低于此电压机头就难以起动,频繁的启动会造成机头温度升高。最终电路保护停机。直到温度下降又开机。对于经常性出现电压波动的地区,建议加装自动稳压器。
3
启动电容漏电。
漏电时压缩机头还可启动,只是转速慢了电流大了,由于电流大,造成机头发热快,很快机头就保护停机。此问题换一个新的即可,但要注意UF数要相同,过大过小都不好。
4
空压机每次工作都要把储气罐的气压放到零气压后才能启动工作。否则不能启动,通电时可看到机头转得很慢,有嗡嗡响声。电流也大。
这是因为单向阀堵住了,其位置一头接机头出气管(或叫高压管)另一头接储气罐,有三个出口。它的作用是让机头打出的气体只能进气罐而气罐的气体不能出来,其内部是一弹簧和一胶片。如脏东西卡住胶片,就造成反向漏气,那么机头二次启动就会给高压压住不能启动。用板手将单向阀后的阀盖打开请洗后原样装回即可
空压机能工作,但噪音明显比原来大。
这种现象在排除机上配件是否松动后再检查一下运行电流是否正常。如正常,一般都是机子使用有些年头了,无油空压机放置环境应尽量远离尘土飞扬地方,定期拔掉电源后用高压空气吹掉表面及二头扇叶内的尘土,噪音过大是由于四个电机轴承被尘土磨损,相应皮碗也会受到影响。更换需要专用无油空压机的工具和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