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生产的家用自吸泵吸程可达30米是真的吗?
不太真。进水口到水面30米,能抽出水的自吸泵还真没有见过呢。自吸泵之所以能把30米深处的井水吸出水,并非是吸程是30米,而是水面到地表面的垂直距离只有5-10米。所以,5-10米吸程的自吸泵都能抽出水来。吸程是指水泵进水口到水面的垂直距离。30米的深井,进水口到水面的距离是5-10米(地形差异)不等。
有这个的泵的,那叫双管喷射泵,他是利用水在进水口前喷射循环使吸程提高,吸程可以超过20米,普通的自吸泵是不可能实现的
吸程就是水泵能吸上水的最高高度,平时指水平面到水泵进水口的垂直距离。
,管道里面进入空气啦,等等等等。找出原因,立马解决!
注意吸程和扬程不是一个概念哦!28米吸程肯定假的啦
国内外做的最高的也就8-9M左右。
2、减少进水管道弯道、落差高度和水平间隔。
3、自吸泵设置泵前吸水罐。这种办法需求在水泵吸水管上设置一个吸水罐,水泵在运行前,罐内应人工灌满水,运行中止后,因为吸水罐的进水管高度高于管内水面高度,虽然水池内水面高度低于罐内水面的高度,罐内的水也不会倒流,进入水池,所以,吸水罐内能贮存必定的水,又因为吸水罐的出水管(即水泵的吸水管)高度低于管内水面高度,故能确保水泵的吸水管内充溢水,今后水泵再运行时,水罐内的水被水泵抽走,罐内呈现负压,水池中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补充到吸水罐内,
吸程是指吸入液面(与大气相同的自由液面)到泵进口(指泵进口法兰处)前的部分的几何垂直高度。即泵被允许的最高几何安装高度。一般用△h表示(吸程)。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 泵汽蚀余量 - 安全量(0.5)
例如:某泵必须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h
解:△h=10.33-4.0-0.5=5.67米
其间,还需要考虑在水泵入口的绝对压力,以保证在此压力下不低于当时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当水泵入口绝对压力恰好等于当时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时,此时水泵安装的高度可理解为理论允许安装高度(安装高度超过此值,必然会引起气蚀)。
仅计算入口压力还不够,水泵内部还有阻力,且各厂家产品由于构造不同所以阻力值不同,为确保叶轮处不会汽蚀必须在理论允许安装高度上再扣减一个值,即“泵汽蚀余量”。通常水泵厂家的样本上都会提供该值,作为计算水泵实际允许安装高度值的依据。
吸程还会受到吸入装置的影响。例如
1. 在泵的前面加装自吸筒,即增加几何倒灌高度。
2. 减少入口管路的弯头数量。
3. 增加入口管路的直径。
我是在一个网上摘抄的,你可以参考下,科奕凯网站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多
一般自吸泵吸程3-6米,高的可以7-8米左右,对于自吸泵的扬程最高有80米,当然也有一些小的自吸泵扬程有100多米的,但是流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小。
相关说明
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自吸泵的自吸,是指水泵启动时不用向进水管内注满水(排出空气),与吸程无关,不存在吸程10米的离心泵。所以,如果水井的动水位低于5~6米,就可以抽上水。否则,只能采用潜水电泵,或者将泵的安装位置降低。
2、吸程,也叫最大自吸高度,也可以理解为自吸的程度。即微型泵在不加引水的情况下,能自动将水吸上来的最大高度,泵抽水口距离待抽液面的垂直距离。一般水源低于等于泵的摆放位置时,就需要泵有自吸能力。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离心泵的扬程以叶轮中心线为基准,分由两部分组成。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来的高度,叫做吸水扬程,简称吸程。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即水泵扬程等于吸水扬程加压水扬程。
自吸水泵不上水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1、电压过低:调整电压
2、吸程过高或吸入管路太长:降低吸程或缩短管路
3、机械密封泄漏过大:修理或更换
4、泵体里面或者进口管道滤网遭杂物石头堵塞:检查清理掉堵塞物
5、自吸泵泵体内未加储液或储液不足:加足
社区常用的自吸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