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240w60ⅴ的直流潜水泵可以用24V20Ah的电瓶吗

完美的草莓
超级的母鸡
2023-02-26 15:37:05

240w60ⅴ的直流潜水泵可以用24V20Ah的电瓶吗?

最佳答案
热情的眼神
贤惠的酒窝
2025-08-22 01:31:18

不能用。主要因为电压不匹配,电瓶容量大小可以不考虑(20AH),因为电瓶容量越大只是代带他蓄存的电量赿多,可以放电时间越长而己。240w60v的直流潜水泵必须用60v的直流电源或者60v的电瓶才能正常启动运行。

最新回答
欣喜的电话
微笑的冰棍
2025-08-22 01:31:18

水泵选型不光要看扬程,还要看水源类型、距离、水深、用水量、安装方式、预算等。

普通水井,离家不远,农村自家使用的话选择自吸泵就好了,最小功率240W的自吸泵额定扬程都有18米,吸程也有10米。足够一家使用的了!

机打深水井的话只能使用深井潜水泵了,此类水泵额定扬程都在100米左右。

时尚的睫毛膏
外向的蛋挞
2025-08-22 01:31:18
理论计算:12v乘20ah=240vah=240wh/240w=1h=1小时。

即:这个电瓶理论上能让240瓦的电机工作1小时。如果考虑到电瓶的实际容量可能不够,以及供电效率等因素,实际的工作时间约在50分钟左右。

冷艳的薯片
淡淡的太阳
2025-08-22 01:31:18

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

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自OPPO VOOC闪充于 2014 年首次发布以来,就掀起了手机乃至科技行业在快充技术上的热潮。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

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1

2022年 2 月 28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今日,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OPPO)在2022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WC 2022)上正式发布240W超级闪充技术,9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充至100%;能将手机电池寿命提升两倍的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技术,以及全新一代5G智能连接中枢OPPO 5G CPE T2。

OPPO 还首次同台展示了 Find X5 系列、Find N及一加 10 Pro等最新旗舰机型,以及自研影像专用NPU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OPPO Air Glass、伸缩式摄像头等一系列创新技术。

240W 超级闪充:引领高功率闪充技术更进一步

面对5G万物互融时代用户对充电效率的不断升级的要求,OPPO在领先的闪充架构基础上进行了极限探索,推出240W超级闪充,充电效率再创新高:最高可支持24V/10A充电,9分钟左右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能量的手机最高充至100%。

温控散热方面,240W 超级闪充在适配器、线材、电池的充电全链路全程保证温控和安全,极大程度上减少发热,全程“冷静”闪充。

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超长电池寿命引领行业全面探索

此外,OPPO还同时发布了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沿用 OPPO 电荷泵直充技术, 5 分钟即可将等效 4500mAh 电池容量的手机从 1% 最高充至 50%,最快 15分钟充至 100%。

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在提升快速充电功率的同时,搭载OPPO自研的电池健康引擎,帮助手机在满充满放循环1600次后,电池还能拥有 80% 容量,使电池的寿命达到行业标准的两倍,有效保护电池健康。

延续OPPO 125W超级闪充的领先技术架构,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进一步调优软件设计,升级了 PCB 电池保护板,最高支持 20V/7.5A 输出。为了保障高功率充电的安全性,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还配备 13 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充电状态,采用熔断式过压保护电路,保障全链路充电安全;线缆通过 128 位高强度硬件加密,杜绝安全隐患。

此外,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的适配器比同等功率的常规产品更小巧,仅为 58 mm*57 mm*30 mm,重量为 172 g 2,在兼顾高效与便携的同时,功率密度显著提升。

为了更全面的提升用户充电体验,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搭载了 OPPO 自主研发的电池健康引擎。该项技术已在 Find X5 首次搭载,基于 OPPO 定制的电池管理芯片,包括智能电池健康算法和仿生修复电解液技术两大核心技术,从底层算法和电池化学体系入手保护充放电安全,智能提升电池寿命。

未来,电池健康引擎将作为快速充电的标准配置,应用于 OPPO 和一加的旗舰系列手机中,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安全、高效、耐用的充电体验。而搭载电池健康引擎的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首先在一加手机上正式发布。

OPPO SUPERVOOC闪充首席科学家张加亮表示,“OPPO自2014年推出VOOC闪充以来,始终以安全和效率为核心考量,不断引领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OPPO持续深耕大功率快速充电、适配器小型化等领域,并积极探索充电健康等新兴议题,致力于带给消费者安全、高效、智能的闪充体验。”

截至 2021 年 12 月,OPPO 在快充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超过 3390 件,专利授权约 1786 件,累计向 50 余家企业开放闪充专利许可,并通过 30 款以上搭载 VOOC 及 SUPERVOOC 闪充技术的手机产品,让全球超过 2.2 亿用户感受到了极速闪充的魅力。

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2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话OPPO VOOC闪充的口号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自OPPO VOOC闪充于 2014 年首次发布以来,就掀起了手机乃至科技行业在快充技术上的热潮。

从 2014 年VOOC 闪充技术在 Find 7 上商用,2018 年 推出50W SUPERVOOC 超级闪充并首发于 OPPO Find X,2022 年 2 月 21 日推出 80W SUPERVOOC 闪充技术以及 50W AIRVOOC 无线闪充技术并在最新的OPPO Find X5 Pro手机上。

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体验「不止于快」

探索从未止步,2022 年 2 月 28 日,OPPO 在 MWC 巴塞罗那正式发布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再次刷新手机商用快充速度纪录,5 分钟可将等效 4500mAh 电池容量的手机充至 50%,15 分钟充至 100%。

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适配器端最高可以输出20V/7.5A,在手机端由2颗充电电荷泵并联降压输出到串联双电芯电池,有效分散热量,提升充电效率,实现高速充电;放电时,再由1颗放电电荷泵对串联双电芯进行高效降压,给手机供电。该电路设计能够同时满足现有的器件规格且经过严格散热技术评估,高效充电的同时全方位保证充电安全。

不止于快,2022 年,OPPO 在 Find X5 系列上首发耗时 3 年自研的电池健康引擎技术,从根本上缓解电池老化问题,延长电池寿命,此技术也搭载于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根据 OPPO 研究院最新的测试数据,电池健康引擎保证下,电池循环充放电 1600 次还能有 80% 的剩余容量。相较于目前行业通用标准“充放电循环 800 次,电池健康度在 80% 以上”,电池健康引擎使电池寿命延长至行业标准的. 2 倍,用户使用体验显著改善。

OPPO 表示,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将会于今年第二季度率先在一加的旗舰机型使用,未来会用在更多 OPPO 和一加的旗舰机型上。

240W 超级闪充,高功率充电的极致探索

在推出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的同时,OPPO 在 MWC 巴塞罗那上还发布了更具突破性的高功率闪充—240W 超级闪充,快速充电效率再破新高。240W 超级闪充 9 分钟即可将等效 4500mAh 电池容量的手机充至 100%。

SUPERVOOC 团队在150W 超级闪充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软件层面进行调优,新增自主研发的充电协议,将充电功率从 150W 再次提升 60%,实现最高可达 240W 的超级闪充。

240W 超级闪充适配器端采用 Type-C 接口,最高 24V/10A,由 2 颗电荷泵直输出到电池,有效分散热量,提升充电效率。在手机端,电源经过电荷泵转换为 10V/24A,满足现有的器件规格且经过严格散热技术评估,高效充电的同时全方位保证充电安全。此外,它还极大地突破了电池倍率限制,从硬件上最大限度支持 240W,单电芯电流可达 12A。

240W 超级闪充在突破充电速度极限的同时,兼顾安全和充电体验,OPPO 从适配器、手机、线材等全方面注重安全保障、减少安全隐患、降低风险,提供高效且安心的充电体验。

OPPO发布240W 超级闪充技术3

OPPO 今日在 MWC 巴塞罗那发布系列闪充新技术,150W SuperVOOC将由一加手机首发。此外,OPPO 展示了 240WSuperVOOC 超级闪充。

据介绍,该技术可将一部等效 4500mAh 电池的手机,9 分钟从 0% 充到 100%,同时兼容 PD、PPS 等行业主流快充协议。

了解到,OPPO 没有公布 240W 的商用时间,而 150W 将于第二季度由一加首发。此前,realme 真我 GT Neo3 就宣布全球首发 150W 快充,5 分钟即可充至 50%。

realme 还公布了 UDCA 快充架构,这是首个 100W-200W 快充架构,采用并联多路电荷泵方式增加充电电流,以更低转化损耗、更低电阻、更低温度实现 150W 大功率闪充。新的快充架构采用了新的温控管理机制,可以让运行温度始终保持在 43°C 以下。

土豪的冰淇淋
腼腆的荔枝
2025-08-22 01:31:18
日前,OPPO在2022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2)上正式发布了240W超级闪充技术,该技术凭借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一块等效4500mAh的电池迅速充满至100%的高效性能优势,再次刷新了智能手机的充电效率,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行业充电速度最快的技术,没有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240W已是目前所有智能手机厂商公布的最高有线快充功率,而依据OPPO官方实验室数据,240W超级闪充技术最高可支持24V/10A充电,可实现最快9分钟快速充满一块等效4500mAh的电池,速度可谓史无前例。同时该技术还兼容PD、PPS等多种行业主流充电协议,真正实现一器多充,不受品牌型号约束。

除此之外,在温控散热方面,240W超级闪充技术可在适配器、线材、电池的充电全链路全程保证温控和安全,极大程度上减少发热,实现全程“冷静”闪充,不仅安全而且高效。

OPPO能够不断突破刷新闪充速度极限,完全取决于其引以为傲的VOOC闪充技术。

OPPO自2014年推出VOOC闪充技术以来,就不断引领快充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推出搭载VOOC及SUPERVOOC技术的产品超30余款,累计让全球超2.2亿用户体验了OPPO快速闪充的魅力。

此次展示的240W超级闪充技术,就是OPPO SUPERVOOC团队在150W超级闪充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优化,并增加充电协议,从而得以实现240W超级闪充。

事实上,OPPO在快充领域已深耕多年,早已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OPPO在快充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990件,其中,已授权专利约1786件,累计向50余家企业开放闪充专利许可。

此次MWC 2022展会上,除了240W超级闪充技术,OPPO还发布了能将手机电池寿命提升两倍的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技术,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技术沿用OPPO电荷泵直充技术,5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从1%最高充至50%,最快15分钟充至100%;并且搭载OPPO自研的电池 健康 引擎,帮助手机在满充满放循环1600次后,电池还能拥有80%容量,使电池的寿命达到行业标准的两倍,有效保护电池 健康 。

根据官方公布消息,OPPO这项150W超级闪充技术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商用,将在其旗下一加手机上首发。而240W超级闪充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暂不具备量产条件,最快商用时间估计至少得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

俊逸的爆米花
勤恳的墨镜
2025-08-22 01:31:18
MWC 2022 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OPPO正式发布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与240W超级闪充,再次刷新手机商用快充速度纪录。特别是240W超级闪充技术,这已经是笔记本常用功率65W的好几倍,简直颠覆三观。

手机充电功率在过去几年间,从10W提升至100W+,功率提升已达十倍之多,在大家争相进入百瓦俱乐部的时,OPPO选择了保持65W持续两年之久,直到今天,终于憋出大招——240W超级闪充。

240W超级闪充并未选择以往OPPO闪充惯用的USB-A口系统,而是采用更为通用的USB-C充电器,输出参数为24V10A,由两颗电荷泵直接输出到双串电池组。进入手机后,电力通过电荷泵转换成10V/24A进行高压直充,新一代电芯支持更高倍率充电,单电芯电流可达12A。240W超级闪充9分钟即可将等效45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充至100%。

在突破充电速度极限的同时,OPPO并未牺牲安全性。OPPO定制了阻抗更低的USB-C接头,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并使用更粗的线芯,让大电流大功率电力传输得以实现。端子内还设置了E-Marker加密芯片,加密算法杜绝黑客固件等安全隐患。

240W超级闪充从电源适配器、线材、以及手机端上的五层安全防护,手机配备13颗温度传感器,并有专门定制的智能控制芯片全线路控压控流控温,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早在2014年,OPPO就推出自主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创新性地采用了低压大电流直充方案,并在Find7上率先搭载,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推动快速充电技术的手机品牌。

2016 年,OPPO在MWC上首次提出了SUPERVOOC超级闪充概念,并展示出产品原型。

2018 年,OPPO Find X超级闪充版和OPPO Find X兰博基尼版首发搭载50W SUPERVOOC超级闪充,仅需35分钟即可充满一台3400mAh电池容量手机。

2019年10月,OPPO Reno Ace正式搭载 65W SUPERVOOC超级闪充技术,第一次在商用机型上实现了30分钟内充满40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 自此,65W超级闪充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OPPO中坚力量,并全面普及至包括子品牌realme、oneplus在内的中高端机型当中,让更多用户享受充得快不发烫的超级闪充体验。

2020年7月,OPPO发布125W超级闪充,在快充的高功率领域开展全新 探索 。 OPPO通过在手机内部采用了三路电荷泵并联分压设计,让每颗电荷泵承担42W的供电功率,有效地缓解了单颗电荷泵承载压力,同时也均匀了热量,整套系统最高转换效率达98%。

2022年2月,OPPO Find X5全系标配80W SUPERVOOC超级闪充,电池容量为5000mAh,可在12分钟充电至50%,35分钟充至100%,并搭载新一代电池管理引擎,循环使用寿命长达1600次。同月,OPPO将高功率闪充技术进一步扩展,推出了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和240W超级闪充, 探索 闪充的功率极限,其中150W长寿版闪充拥有1600次寿命,并在年中正式量产。

OPPO作为业内领先的充电专家,先后发布了VOOC闪充、SuperVOOC超级闪充并持续迭代升级,从最初的20W,到主流大范围使用65W,再到近日Find X5系列搭载1600次超长寿命的80W超级闪充,150W长寿版超级闪充在年中时也会量产与大家见面,每一代都稳步提升。

OPPO这次发布240W超级闪充向业界展示其强大的技术储备,从电源适配器、线材、手机端上进行全链路安全管控,充满一台4500mAh电池的手机仅需9分钟。可以看出OPPO一直都掌握着充电的核心技术,不止于快,还要安全、长寿、低温,让用户安心享受超级闪充带来的乐趣。

落后的硬币
整齐的雨
2025-08-22 01:31:18
根据P=1.732UIcosφ 实际功率为 P=1.732*380*7.5*0.8=3948.96=3.94896KW

根据1度=1KW/小时得出每小时为3.94896度,再乘以8,结果就自己计算吧

31.59168度

风中的外套
轻松的黑米
2025-08-22 01:31:18
您好,电动机铭牌上标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能够提供的机械功率,一般电动机的效率在70%——80%,那么,180w的电动机需要输入的电功率应该是240w左右。它的工作电流是240 / 12 = 20 A 。蓄电池在工作时,放电深度的大小对其寿命影响很大,如果完全放净甚至会使蓄电池报废。所以,建议蓄电池的放电深度要小于50%。由以上分析可知:20A x 8小时= 160 AH. 160AH / 50%=320AH. 我建议您使用两块180AH的蓄电池并联供电。

细腻的柠檬
如意的乌龟
2025-08-22 01:31:18
名称:海藻容器

回收二氧化碳转换成少量氧气

在光亮的照射下获得微弱的效率加成

需要:海藻:-30g/s,水:-300g/s

效果:氧气:+40g/s,二氧化碳:-333.3mg/s,装饰:-10(2单元格半径)

材料:泥土400kg

名称:堆肥

分解污染的泥土变成肥料

需要:污染的泥土:-100g/s,小人去干活

效果:肥料:+100g/s,热量:+2W,装饰:-20(4单元格半径)

材料:砂石800kg

名称:种植盆

安置一个简单的植物会给你产生食物或者药物

需要:一个未种植的种子

效果:装饰:-10(2单元格半径)

材料:100kg泥土

名称:气管桥

绕过其它管道系统,而不加入它们

不可以通过墙和地面

需要:进气口和出气口

材料:100kg砂石

名称:气体管道

用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传输

可以穿墙

材料:100kg砂石

名称:气体渗透墙

用来做墙和地面建造屋子

阻止液体流过但可以让气体通过

效果:流通速度+50%,装饰:-5(1单元格)

材料:100kg铜矿

名称:气体泵

吸收气体并通过连接的气体管道传输气体

需要:气体的供给,功率:-240W,出气口

效果:气体:-500g,热量:+2W,装饰:-10(2单元格)

材料:400kg铜矿

名称:出气口

一个气体管道的出气口

需要:进气口

效果:装饰:-10(2单元格半径)

材料:200kg铜矿

水管技术

名称:水管桥

绕过其它管道系统,而不加入它们

不能穿墙

需要:进水口和出水口

材料:100kg矿石

名称:水管

用来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来传输水

可以穿墙

材料:100kg矿石

名称:水泵

连接水管抽水

必须放置在水中

需要:供给的气体,功率:-240W,出水口

效果:气体-10kg/s,热量:+2W,装饰:-10(2单元格半径)

材料:400kg金属物质

名称:出水口

出水的地方

需要:进水口

装饰:-10(2单元格)

材料:400kg金属材料

电力规划技术

名称:蓄电器

储存发电机产生多余的点亮,但是会随时间消失

需要:发电机

效果:储存的容量:40kJ,热量+4W,装饰:-15(3单元格)

材料:400kg金属材料

名称:电力开关

切断当前线路

需要:小人的操作

材料:100kg金属

名称:电线桥

绕过其他电线不加入其他线路的循环

可以穿墙

效果:-5(1单元格)

材料:25kg金属物质”

名称:吊灯

增加装饰度并通过光亮减少压力

需要:电力:-10W

材料:50kg金属物质

名称:休息台

给刁民提供吃的地方并减少压力

当刁民饿了,他们会自动的去指定的桌子吃东西

需要:指定刁民

材料:200kg金属材料

名称:雕塑

增加装饰度并减少刁民的压力

必须由刁民雕刻

效果:装饰度+5(8单元格半径)ps:8单元格,装饰度霸主啊!

材料:400kg矿物质

进阶餐食技术

名称:烹饪台

将两块泥糊棒做成油炸的泥糊棒

除非把食谱放到序列里,刁民是不会去制造的

需要:电力:-60W,刁民工作

效果:制造油炸泥糊棒,热量:+8W

材料:400kg金属物质

名称:造肥机

用污水产生肥料

需要:污水:-1333.3g/s,电力:-120W,进水口

效果:肥料:+666.7g/s,热量:+4W,装饰:-15(3单元格半径)

材料:200kg金属物质

谨慎的哑铃
大方的烤鸡
2025-08-22 01:31:18
Part 36. 瓦尔基里(Valkyrie) GL240/360 一体水冷散热器开箱&评测

神月妍妍

2022-10-20 04:58 只看他

22 回复3477 查看

本帖最后由 神月妍妍 于 2022-10-20 04:59 编辑

000.jpg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肝帝开开继续日更,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瓦尔基里(Valkyrie, VK)旗下最新推出的一体水冷散热器GL240/360。日更的第三天啦,提醒一下今天晚间大约20:30的样子Intel会正式解禁13代处理器的性能哦,到时候大家应该能第一时间在CHH看到这一代CPU的测试,而作为系列测试当中的一篇,本文也是为接下来的新平台散热器横测做预热。

GL系列是VK继首款散热器产品C240/360之后推出的第二条产品线,与C系列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有三点,一是继续提升方案的泵排性能(待横测验证),二是将外观风格从C系列比较偏向二次元的设计转向了比较低调沉稳的方向,三则是用上了新的X系列风扇。送测时VK对产品的性能有非常好的预期,具体如何呢?我们来看评测吧。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产品展示

Section 2. 产品开箱

Section 3. 测试数据

Section 4. 结语

Section 1. 产品展示

我们从GL360看起吧,首先是ARGB模式,风扇及冷头的光效都交由主板控制,与前款C系列产品相比,风扇取消了扇叶RGB的设计改为无光,但在风扇框的四角都增加了RGB灯条的设计,让整体外观看起来不是那么的黑不溜秋。

001.jpg

冷头特写,GL240/360的冷头设计的比较有意思,当中的圆形顶盖是可以旋转以匹配不同的安装方向的,且内部应该是在靠下的位置增加了配重块,因此不用你自己去旋,以任何体位安装的时候都能保证当中的品牌名称及Logo是正对的。

002.jpg

纯色模式下的外观,依次是白色,橙色和青色。

003.jpg

004.jpg

005.jpg

纯色模式下的冷头外观,还是RGB的老问题,白色在镜头下能看出来还是稍微有点偏蓝的。

006.jpg

此次VK推出的GL系列产品包含黑色/白色及240/360共四种规格,我收到的GL240为白色款,相比于黑色款而言,从冷排,风扇,水管到冷头,都采用了全白的设计,在搭配例如华硕Prime系列,吹雪系列,和微星刀锋系列的主板时能得到比较好的风格匹配。

007.jpg

冷头特写。

008.jpg

纯色模式特写。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Section 2. 产品开箱

装机外观看完了咱们来继续看看开箱吧,话说包装设计一直都是VK非常有执念的部分,在到手之前我也一度比较好奇他们会怎么去包装GL240/360。整体为黑色彩盒设计,外壳为硬质纸板,强度很好。正面只有银色的GL36字样,最后的0有一圈玫红色的装饰,并且在当中开了圆孔,直观的展示了产品的冷头,真是诡计多端的0啊)笑~

101.jpg

侧面设计的同样比较有意思,产品可以通过侧面这个钥匙扣拉出来,而下方还有个单独的小抽屉。

102.jpg

先拖出产品托盘。

103.jpg

泵排,以及2/3号配件包被整齐的放在包装当中,外面有黑色泡沫棉来保护。

104.jpg

下层小抽屉里是啥呢?其实是标配的X12风扇。

105.jpg

取出产品本体。

106.jpg

冷头特写,不管是顶盖还是外侧套筒都是银灰色设计。

107.jpg

底部预涂了散热硅脂。

108.jpg

擦掉硅脂之后能看到冷头底部为纯铜材质,未做纯平及微凸处理。

109.jpg

360规格的冷排。厚度详见下方测试章节的数据。

110.jpg

鳍片密度适中,没有稀疏的感觉。

111.jpg

水管采取了包网的设计。

112.jpg

三柄X12风扇被整齐的放在包装的抽屉中。

113.jpg

风扇有单独的包装,包装背面为风扇的各项参数。

114.jpg

一个独立包装中除了风扇以外还包括两根线材,分别是ARGB延长线和PWM延长线,风扇上的两根线材都采用了菊花链的设计。

115.jpg

风扇背面。

116.jpg

叠叠乐。

117.jpg

将风扇装上冷排。

118.jpg

2包装盒为附件。

119.jpg

取出所有的附件,分别是一个Intel平台的背板,扣具,硅脂,可替换铭牌,风扇和安装螺丝,AMD平台扣具,水管箍,扎带,以及扣具螺丝,它们被很有仪式感的装在一个纸盒当中。

120.jpg

打印物一览,为VK给产品做的背景设计中五个角色的人物卡,果然还是有二次元的元素啊哈哈哈哈)笑,谁让他们老板喜欢呢,如果你也爱好这个说不定能跟他成为同好。

121.jpg

预装一下1700平台的扣具。

122.jpg

3号包装盒则是熟悉的风扇/ARGB Hub。

123.jpg

包含线材和Hub本体。

124.jpg

Hub可以通过PWM接口以及ARGB接口实现与主板的通讯,并且提供了最多七柄风扇的PWM及ARGB接口。

125.jpg

GL240白色除开颜色外与GL360并无什么区别,就简单的拍下包装盒和散热器本体了。

126.jpg

127.jpg

Section 3. 产品测试

Section 3.0 官方产品规格

首先还是贴一下产品的官方参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200.jpg

Section 3.1 测试原始数据

如果有想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小伙伴请自取测试原始数据。

201.jpg

Section 3.2 测试平台一览

CPU:Intel Core i9-12900KF

主板:ASUS ROG Strix Z690-G

内存:影驰HOF Pro RGB DDR 4000 16Gx2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3080 12G

电源:ASUS ROG Strix 850G

SSD:三星PM9A1 256G

机箱:abo studio Set-up

Section 3.3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考虑此次测试当中有240,360两种规格的散热器,选择了240W(PL2功耗)以及260W(超频典型功耗)两个功耗条件;

测试时室温在26-28°C,按照27°C对测试数据进行加权;

Section 3.4 测试方法简介

对照组:选择了老当益壮(即将淘汰)的NZXT X53/X73作为对照;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中单烤FPU进行压力测试,所有测试进行三次后求平均值;

数据纪录方法:满载五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三分钟纪录此时所有P核心平均温度,对该温度求平均值;纪录测试开始与结束时的室温并求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与标准室温的差值对测试结果进行补偿;

统一使用九州风神EX750硅脂进行测试;

Section 3.5 测试数据分析

测试从全原装状态下搭配240W的12900KF看起,只能说轻松写意,不管是GL240还是360,核心平均温度被压制在80°C左右,并且对比Asetek 7代方案的NZXT X53/X73都有不错的性能提升幅度,其中360规格的领先优势还不算明显,大约是1.6°C,而240规格则领先X53到4°的样子了。值得一提的是GL240虽然和X73相比少了120mm的冷排长度,以及一把12025风扇,性能也只落后1.6°C的样子,属实是恐怖。

202.jpg

提升功耗来到260W,结论没啥变化,从温度上看起来,这个条件下GL360还能说没啥压力,X73和GL240属于是勉强压住了,而X53则是我随时都担心满载测试下会蓝屏的状态,毕竟我一共测了五次才采集到三组数据,剩下两次呢?测着测着蓝了呗。

203.jpg

搭载NZXT X53/X73原装的Aer 120风扇来看看泵排性能,240W和260W下的性能强弱和原装配置都并没有太大区别。

204.jpg

提升到260W之后单看泵排GL240只落后X73不到0.7°C了,考虑到240还少个风扇,这意味着单从导热效能的角度看GL240的泵排方案已经优于Asetek 7代方案了。

205.jpg

最后来看看使用GL240/360分别搭载原装X12风扇和Aer 120风扇时的表现,240W下两款风扇的性能并无太大区别,而在噪音控制这块X12的优势则十分巨大,比Aer 120低了3db都不止,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使满载,2-3把X12风扇的听感也十分OK,不会有任何恼人的噪音出现。

206.jpg

260W时与240W下结论一致。

207.jpg

Section 4. 结语

测试部分看完啦,我们来进行一下总结吧~

如果说瓦尔基里C240/360(Part 30. 瓦尔基里 Valkyrie C360/C240 一体水冷散热器开箱&评测)上市算是VK打响了这个新生品牌的第一炮,用毋庸置疑的性能优势稳稳站在了细分市场的第一梯队,那么这套GL240/360则是在沉淀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继续发力之作,相比于C240/360更加优化的泵排性能(据说啊,我还没做1v1测试),减少了C240/360上的二次元元素以匹配更加大众化的使用人群,以及让人惊艳的新款X12风扇(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噪音),都能很直观的看出VK在一体水冷领域做出成绩的勃勃野心,非要吹毛求疵的挑点毛病的话也就是一点,顶盖的材质似乎不是那么耐磨,在未来可能考虑一下更换成金属材质?不过结合目前京东599/769的良心定价,无疑的是一款值得入手的好产品,双11就快来了,是否有好价大家不妨盯着看看。

人总是喜新厌旧的,那么就跟我一起耐着性子再期待一下接下来瓦尔基里即将推出的E系列吧~

全文完,感谢观看~明天打算插更一下Asetek 8代解决方案的首款散热器,华硕龙王3代360,看看到底万众瞩目的A8方案性能究竟如何,但也取决于是不是肝的出来,可以期待一下,不要过于期待,因为我的EK Lux评测已经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