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水井自吸泵的选择与安装
蔬菜大棚水井自吸泵的选择与安装如下:
1、要严格手续购水泵。选购水泵时还要审验,只有三证齐全方能避免购置淘汰产品及劣质产品。
2、要因地制宜选购自吸泵。要适当超标选水泵。
地面三公分的积水用自吸抽水泵。自吸泵不用放入水中,对积水比较浅的地方好用。自吸泵吸水的一头插入积水处,如果积水很浅,可把吸水一头的塑料管子压扁,这样吸水更干静。自吸泵的另一头出水口接好管子插到下水道内,接好电源,开闸即可把积水处理完。也可以用隔膜泵,吸力很强有点空气都没事。
自吸水泵工作注意事项
自吸,顾名思义是,水泵的抽水管内是空气的情况下,利用泵工作时形成的负压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低于抽水口的水压上来,再从水泵的排水端排出。这个过程前是不需要加引水引导用的水的。具有这种能力的水泵就叫自吸式水泵。
有些离心式或旋片式的泵在吸水前,必须加引水在泵腔体内形成密闭的环境,然后泵运转才能形成负压,达到吸水的目的。例如以前农村用的手动抽水泵。没有自吸能力的泵,每次吸水前都要加“引水,就很麻烦。
自吸的高度就叫吸程。单位一般是米。也叫最大自吸高度。即泵在不加引水的情况下,能自动将水吸上来的最大高度泵抽水口距离待抽液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的水泵都是自吸水泵,所标吸程均指这种情况。有些离心式的水泵就没有自吸能力,第一次使用必须加引水才行。
有的隔膜水泵虽然也有自吸能力,但标的吸程往往与进水管里全部是空气下能抽起水的垂直高度有差距,这点请注意。
自吸泵主要是方便,但性能比一般离心泵差。
同时存在的东西,有优点也有缺点,谈不上哪个好用。
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多大参数............
1.清理沟洼,排除积水
菜地受淹时,有毒物质增多,根系活力衰退,影响植株生长。在洪水退后,要迅速开沟,修复农业温室大棚排水管道,排除地下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如果进水量较大,要在排水2-3天后进行中耕松土,加速土壤氧化,促进蔬菜恢复生长。同时,追用生物肥改善土壤环境、提供流失的营养,以促进根系生长。
2.井水灌溉,石灰消毒
当中耕后的表土开始干燥时,使用井水灌溉冲洗土壤,切忌排水以后立刻用井水灌溉,避免出现沤根现象。当倒灌大棚的雨水量较少时,可以马上采用井水灌溉。
对受灾严重的菜田,根系已死亡的蔬菜要及时清理,亩施25-30公斤石灰消毒,并精细整地。
3.了解灾情,分类处理
了解灾情,分类处理对于一些受淹较重,但根系仍有吸收能力的茄子、椒类、冬瓜等蔬菜,可剪除地上部分过密的枝叶,并用遮阳网进行短期遮阴,防止涝后突晴暴晒,减少蒸腾,预防生理性失水引起萎蔫。
对于其他瓜类蔬菜,可剪去部分黄叶、烂叶、老叶,适当中耕、培土、压蔓,促进根系发育,恢复植株生长。
对于豆类、叶菜类蔬菜,可喷水冲洗叶片,把附在叶片上的污泥冲洗干净,恢复叶片光合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田间中耕,预防因受淹造成泥土板结,导致根系缺氧、生理性烂根。
4.肥水管理,根外追肥
雨后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的要扯掉薄膜,待土壤稍干爽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
加强肥水管理,恢复菜苗生长受淹后蔬菜的根系活力严重下降,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菜田受淹后,养分容易流失,故应及时补施氮磷钾肥及其他复合肥。在施肥上,应注意不能偏重、过量,否则很容易引起肥害。
施肥要结合中耕来进行。在抓好土壤施肥的同时,可进行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或其他水溶肥等进行叶面喷施。
5.及时抢修,及时改种
抢修基础设施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因地制宜卸下大棚薄膜、遮阳网和防虫网等设施材料,防止被大风、暴雨损坏棚架等材料。对于因雨量大,浸泡时间较长而引起基础不牢的大棚设施,要及时抢修维护,防止大棚倒塌。
及时改种,抢时播栽对受淹时间过长、菜苗已经死亡的田块,如白菜、瓜类、茄类或不耐浸的其他蔬菜,要及时安排好重新播种或改种工作。可优先考虑种植生长期短、生长快、产量高的品种,以确保农民收益。
一、选用无滴膜。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并有利于透光、增温;对普通薄膜表面喷涂除滴剂,或定期向薄膜表面喷撒奶粉、豆粉等,也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
二、覆盖地膜。覆盖地膜一般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l℃左右。同时,由于地膜不透气,可以减少地面水蒸发和灌水次数,从而达到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三、起垄栽培。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快,湿度不易偏高。
四、合理浇水。冬季棚菜浇水,要做到“五浇五不浇”,即浇晴不浇阴(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浇前不浇后(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水)、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不浇凉(冬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在棚内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同时,要大力推广滴灌、膜下灌等灌水新技术。
五、改进施药方法。冬季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要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 如果采用喷雾法施药,要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液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六、通风排湿。通风是塑料大棚最基本的除湿方法。一天之内,通风排湿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因为这一时段棚内外湿度差别大,湿气比较容易排出;其它时段也要在保证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在大棚浇水后2~3天、叶面喷肥(药)后1~2天、阴雨(雪)天和日落前后加强通风排湿。
七、中耕松土。地面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垄沟和垄背,切断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
八、人工吸湿。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可在行间撒一些稻草、麦秸、草木灰或细干土,也可在棚内空闲处堆放生石灰等吸湿性材料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