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请高手指教DIY鱼缸过滤虹吸原理。

甜美的白羊
热心的蜜蜂
2023-02-22 04:19:29

请高手指教DIY鱼缸过滤虹吸原理。

最佳答案
糟糕的丝袜
沉静的帅哥
2025-09-11 01:44:54

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实现的。用水装满一根软管,然后拿两个杯子,在其中一个杯子装水,一个杯子不装水。

装水的杯子放置在高处,无水的杯子放置位置必须要比装水杯子底,然后将装水管子连接两个杯子,会发现装水的杯子的水会一直顺着管子来到无水杯子中,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一现象就被称之为虹吸原理。

扩展资料:

鱼缸过滤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粪便等污物,保持水体清澈、氧气充足、没有有害物质、没有污染,适合鱼的生长。鱼缸内有了好的过滤装置,才能养好鱼并少换水。

在安装过滤器的时候,把出水口尽量安装在鱼缸的一头,而抽水口则在另外一头,而且入水口的网注意不要太高,要让入水口尽量接近缸底,

这样一来的话出水口的水就会把污物冲到鱼缸的另一头。而入水网缩短了,越接近鱼缸的底部其吸力就大,这时候只要用小网把污物向入水口冲,就很容易吸走了。

最新回答
高挑的季节
糊涂的星星
2025-09-11 01:44:54

龙巅

流氓技术 关注

虹吸排水正确的使用方法--流氓讲解

2013-11-22 12:34:15 13156

本帖最后由 流氓技术 于 2015-7-15 14:27 编辑

虹吸排水正确的使用方法--流氓讲解

前言:

虹吸底滤,这个在很多人眼里算是新技术。也有很多DIY能者挑战这项技术。对于首次使用的我来说,在使用的过程的确遇到很多难题。当然经过反复思考后,理解原理的我来说,这变得很简单。现语说:不明觉厉!明了觉简!!

发贴原因:近期受到各大鱼友们的攻击,害得我连QQ都不敢上了。十位鱼友中,有三五名是对这个套虹吸排水系统启动以及再启动中遇到的问题上解决不了,而求助于我。

发贴目的:为了不让你们对我继续骚扰。我决定弄个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提供几个参考贴子你们,了解这项技术。一个原理贴子,两个实例。

自制鱼缸过滤,不开孔底滤!

一寸的下水管,6分上水管,水泵流量2000L/h,开放式断吸气口

利用水位高于三通的压力自然排水。无需球阀限下水。

成品缸不打孔虹吸底滤,要求加精!图片加视频。

6分下水管,2000流量。封闭式断吸口,利用断口达到全虹吸流速,再利用球阀控制水流量达到上下水一至。

不开孔底滤/停电自动停/来电自动开始/虹吸管

这里主要针对第一次运行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接好管之后。为什么会启动不了,或者说启动时水流很慢。而经常出现第一次运行不了的只有上面第二第三套结构。第一套结构基本上不会造成这种问题。

检查:

1,管的密封性

2,是否如下图一样,每个管都注满水。

温柔的画板
美好的草莓
2025-09-11 01:44:54

自动循环水系统大多是用电的,不用电只能做到半自动化,现在来看一下半自动的循环水系统做法:

准备材料:三通头1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2个,吸管若干。

操作步骤:

1、准备两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

2、一个横,一个竖立用玻璃胶粘合起来,不要打通,直接粘;

3、准备一个三通头,如图黄色部分,用玻璃胶黏在竖着的瓶子上(三通上面的部分可以用盖子盖起来,可以控制水流大小);

4、准备一根吸管,一头安装在三通的另一边,一头安装在横着的瓶子里(如图),打玻璃胶固定;

5、在横着的瓶子上,也就是白色吸管一厘米的地方在嵌入一段2cm左右的吸管(用作吸入水缸里的水,要接管子);

6、用一段能够套住(白色)吸管的吸管,套住白色吸管(如图);

7、把黏好的白色吸管放入竖立的瓶子里,并用玻璃胶黏好;

8、再把一根吸管套在刚才嵌在瓶口上的吸管上,用玻璃胶粘合,如图;

9、完成后就可以在竖着的瓶子了放入要换的水,在刚才留的吸管口接入到水缸的管子,拧开三通头,吸竖着瓶子上的白色吸管,直到白色吸管出水,就可以自动循环了;

10、这就是自动循环的水系统。

扩展资料:

不用电自动循环水原理是:由于有摩擦力的存在,水在循环流动中会逐渐丧失动能。如果没有外加的能量,水无法维持循环流动。

既然不允许使用电能,我们可以借助于风能。其原理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原理是:利用风能带动风车转动,风能转换成机械能,风车产生的机械能驱动水中的螺旋桨,螺旋桨推动水体,使水流动。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水系统中,所以也叫循环冷却水。因为工业冷却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家庭循环水主要用在热水器上。

冷却水系统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预热循环水大致分为四类:

1、遥控板(穿墙遥控);

2、水控版(水流行);

3、电脑板(全自动);

4、机械板(半自动);

淡淡的钥匙
拼搏的水池
2025-09-11 01:44:54

进气管要用气泵管,这样虹吸时进气管吸水量可以忽略。进气管放在最低水位面以上5mm,这样可以在停电时,到达一定水位停止排水。

主球阀意义不大,用于清洗时关水。工作时完全打开。

主下水管球阀要控制在,单一主下水管下水时流量要稍小于水泵上水量。滤缸水位下降时浮球下降,打开副排水管,水位上升,到达最高水位时,浮球上升,关闭副排水管,水位下降。几次便会找到最佳排水流量,使排水管始终处于虹吸,减少噪音。

注意:要确保排水管在完全打开时,排水流量大于水泵上水流量,此循环才能进行。

排水主要以虹吸为主,当停电,水泵停止工作,主缸水位降低,低于进气管时,进气管进入空气,破坏虹吸,改为溢流,到达最低水位是停止主缸排水。来电时,水泵工作,主缸水位上升,淹没进气管,开始进行虹吸。这个原理大家都明白。解决办法就是把进气管换成最细的管,(我用的是氧泵的软管,细度要保证进气管离开水面的时候可以马上破坏虹吸)把进气管进气口放在离最低水位以上5mm的位置就可以。这样在虹吸时进气管也在抽水,但是水量很小,不影响整体虹吸效果。放在最低水面以上5mm位置是尽量延长虹吸时间,噪音也就产生在破坏虹吸的时候。

噪音次数多是由于排水流量和水泵流量不一致,如果排水量大于水泵进水量就会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破坏一次虹吸,相反则面临烧泵的危险。解决办法是通过浮球控制精确排水流量。现在的问题就是已知的浮球阀阀门开度不大,流量小。那么就以主排水管为主,把主排水管的流量要控制在稍微低于水泵流量,此时底滤缸的水位是缓慢下降,浮球也下降将浮球阀门开打,增加主缸排水量。从而达到排水量与水泵进水量平衡。主缸的水位也就稳定在虹吸的状态,也就不会产生噪音。

雪白的过客
丰富的超短裙
2025-09-11 01:44:54
 自己动手的话可以用软管吸,估计是验证一下虹吸原理,如果这样的话,水吸上来后,马上捏住管口,然后放低到水面以下,水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出来,但始终要保持出水管口低于缸中的水面。这就是所谓的"虹吸现象"。

用造浪泵可以制造人造水流,波浪,让鱼在类似河流环境下生长,鱼会在水流环境下逆流而动,挥洒泳姿,同时,水中溶氧量大大增加,水中微生物充分交流,有利鱼的生长发育。

潜水泵一般是作为过滤装置的水流交换而设置在鱼缸中的,作用是将鱼缸水提升至过滤槽后,再通过虑曹的各个区域,然后回流到鱼缸,起到循环的作用。

过时的仙人掌
强健的冰淇淋
2025-09-11 01:44:54
鱼缸虹吸底滤自启动原理是:水泵转动后,水泵区的水会顺着上水管流到鱼缸里,鱼缸的水位会不断上升,当水位上升超过溢流区的溢流板就会溢流到溢流区中。溢流区底部是由一条下水管连接着过滤的物理区,溢出鱼缸的水就流到溢流区再流往物理区,水经过物理区之后再进行一次溢流到水位更底。

雪白的草丛
还单身的红牛
2025-09-11 01:44:54
我是物理高手,但看不明白你的问题,你是想自己水动起来,还是想增加水中的溶氧。前者是物理问题,后者是养殖方面的问题。

1、回答物理题:你用软管吸,我估计你是验证一下虹吸原理,如果这样的话,水吸上来后,马上捏住管口,然后放低到水面以下,水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出来,但始终要保持出水管口低于缸中的水面。这就是所谓的"虹吸现象"。

2、想要使水中"产生氧气",我理解你是想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靠虹吸流动是不行的,必须使用缸中的水产生水花以增加水体与空气中接触面积,这样空气的的氧才能更快的进入水中,所以只好用水泵了。但这最经济的办法来增氧,也可加入化学增氧剂等方法,但要花更多钱的。

甜美的康乃馨
优秀的路人
2025-09-11 01:44:54
自制虹吸管老是出水:1、安装止回阀,止回阀安装在水泵出水近端,使水箱端水管高于水箱就可以解决水泵虹吸现象。因为水泵有低压和高压区,从低压区到高压区时会行程离心真空水环,产生虹吸。

2、虹吸(siphonage)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出自宋代苏轼《东坡志林》。虹吸的实质是因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而产生。

魔幻的唇膏
含糊的可乐
2025-09-11 01:44:54

准备材料:

吸管、饮料瓶、钉子、钳子

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塑料瓶清洗干净,并控干水分。

二、用钳子夹住钉子的帽,将钉子放在炉灶上烤,加热钉子至一定温度。

三、钉子具有一定温度后,立即将其插入瓶盖中间,在瓶盖中穿出。

四、将钉子拔出,并将吸管插入瓶盖中,换水器就做好了。

五、把吸水器倒过来,伸进鱼缸中,就完成了。

单身的芝麻
紧张的水池
2025-09-11 01:44:54
认真考虑了一下你所遇到的以及先前为你解答朋友遇到的问题,来谈一下自己拙见,也算凑凑热闹。①先前朋友最终采用了在缸壁上打孔,可简单地认为实现了所布设管道的流阻为零,这样解决了流量很小的问题说明布设管道的流阻大是主因。②解决管道流阻大,在管道保证完全充满的情况下,一是减小长度,二是减少弯头个数,三是增大通流直径。用绿线标出的部分实际上起的是水封作用,5~10公分足够(除非缸内水位低于此管),估计也节约不了多少压头;弯头个数不能减少,其曲率半径也不能改变;通流直径你选的不大,选3~4公分的会大有好转,我软管试验过。其实最有可能的祸首是最高点有空气,建议你在最高点打小孔接透明管检查并用来抽走。只有把这些空气抽到一定程度,管内流速达到能够将剩余空气带走的时候,才不能在管内形成气塞。这需要很耐心地去调试。但愿我的意见能帮你抽出的水不再是“尿流”。但能不能满足保持缸内水位要求,与你用的水泵实际流量等有关,加大管径是出路。我的回答但愿能帮上你的忙,并希望能够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