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自吸泵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接通电源后无反应
多数是电源插头 、电源引出线和电机绕组短路所致。
2、难启动或不能启动,且伴有“嗡嗡”的声音
检修时可用小竹片按运转方向快速拨动风叶,若电机迅速运转起来,说明是启动 电容 或启动绕组损坏,应更换相同容量的电容或修理启动绕组若电机 发卡 ,多是电机和泵头的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
3、电机能运转,但转速慢,且机壳过热、有烧焦臭味
大多是电机绕组短路所致,应拆开电机,视损坏情况分别采用 焊接 、跳线、隔离、重绕等措施修复。
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
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5、电机转数不够
电机低速运转,机壳过热,有烧焦味。电源电压过低。应安装稳压器或请专业电工维修。定子线圈短路或电容烧毁。可重新缠烧损的线圈或更换电容。
6、机壳带电
触碰泵及电机外壳时带电,水封磨损严重,水通过电机轴渗入电机内,使电机绝缘性能恶化所致。更换水封,烘干电机定子线圈。电机被水淋湿,水经过电容、电源线接口进人电机。烘干电机定子线圈。
一、自吸泵的常见故障
自吸泵的常见故障是轻者出水量减小,重者吸不上水,如果继续通电则泵体发热较快。故障原因有三点:一是泵体密封不严实,造成水泵里面空气排不净,达不到真空度要求二是组装欠合理,机泵不同心,个别部件没有安装到位三是叶轮和泵壳安装的间隙不合理。
二、快修方法
1.检查电机的轴与泵壳的孔是否保持同心这一点很关键。检查是着重检查电机端盖是否恢复原位,转子轴承与端盖整体转动应灵活,掌握的技巧是边组装机泵,边转动着进行调整,因为机泵是共用一根转子轴。
2.正确安装叶轮上下功夫,着重使叶轮与泵壳之间的位置准确无误差,如果有误差,叶轮就会偏离正确位置,造成吸不上水来。
3.检查吸力的大小。先在泵壳里灌满水用手堵住泵的吸水口,看出水口里的水位是否有下降现象。若水位下降,则说明密封性不好,还顺重调密封处,直到泵壳内的水位下降为止。接着检查泵的吸力大小,依然在泵壳里灌满水,用一只手
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2、机壳带电。多数是水封损坏,水通过电机轴渗入电机内使电机绝缘性能恶化所致,可采用更换水封、烘干电机等方法修复。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水泵长期与水接触和露天工作,极易受潮而造成绝缘性能恶化,为了保证人身安全,电动自吸泵应以8可靠接地
1、自吸泵无法启动首先应检查电源供电情况:接头连接是否牢靠;开关接触是否紧密;保险丝是否熔断;三相供电的是否缺相等。如有断路、接触不良、保险丝熔断、缺相,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检查是否是水泵自身的机械故障。
常见的原因有:填料太紧或叶轮与泵体之间被杂物卡住而堵塞;泵轴、轴承、减漏环锈住;泵轴严重弯曲等。排除方法:放松填料,疏通引水槽;拆开泵体清除杂物、除锈;拆下泵轴校正或更换新的泵轴。
2、自吸泵发热原因:轴承损坏;滚动轴承或托架盖间隙过小;泵轴弯曲或两轴不同心;胶带太紧;缺油或油质不好;叶轮上的平衡孔堵塞,叶轮失去平衡,增大了向一边的推力。
排除方法:更换轴承;拆除后盖,在托架与轴承座之间加装垫片;调查泵轴或调整两轴的同心度;适当调松胶带紧度;加注干净的黄油,黄油占轴承内空隙的60%左右;清除平衡孔内的堵塞物。
3、自吸泵流量不足原因:动力转速不配套或皮带打滑,使转速偏低;轴流泵叶片安装角太小;扬程不足,管路太长或管路有直角弯;吸程偏高;底阀、管路及叶轮局部堵塞或叶轮缺损;出水管漏水严重。
排除方法:恢复额定转速,清除皮带油垢,调整好皮带紧度;调好叶片角,降低水泵安装位置,缩短管路或改变管路的弯曲度;密封水泵漏气处,压紧填料;清除堵塞物,更换叶轮;更换减漏环,堵塞漏水处。
4、自吸泵吸不上水原因是泵体内有空气或进水管积气,或是底阀关闭不严灌引水不满、真空泵填料严重漏气,闸阀或拍门关闭不严。
排除方法:先把水压上来,再将泵体注满水,然后开机。同时检查逆止阀是否严密,管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如发现漏气,拆卸后在接头处涂上润滑油或调合漆,并拧紧螺丝。检查水泵轴的油封环,如磨损严重应更换新件。
5、自吸泵剧烈震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电动转子不平衡;联轴器结合不良;轴承磨损弯曲;转动部分的零件松动、破裂;管路支架不牢等原因。可分别采取调整、修理、加固、校直、更换等办法处理。
1、隔膜泵流量不足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a、进排料阀泄谝;检修或更换进料阀;
b、膜片损坏;更换膜片;
c、转速太慢、调节失灵;检修控制装置、调整转速。
2、隔膜泵压力不足或升高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a、气动隔膜泵压力调节阀调节不当;调节压力阀至所需压力;
b、压力调节阀失灵;检修压力调节阔;
c、压力表灵;检修或更换压力表。
3、隔膜泵压力下降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a、补油阀补油不足;修补油阀;
b、进料不足或进料阀泄漏;检修进料情况及进料阀;
c、柱塞密封漏油;检修密封部分;
d、贮油箱油面太低;加注新油。
扩展资料
动隔膜泵的工作原理:
在泵的两个对称工作腔中,各装有一块有弹性的隔膜,连杆将两块隔膜连成一体,压缩空气从泵的进气接头进人配气阀后,推动两个工作腔内的隔膜动作,驱使连杆连接的两块隔膜同步运动。
与此同时,另一工作腔中的气体则从其隔膜的背后排出泵外,一旦到达行程终点,配气机构则自动地将压缩空气引人另一工作腔,推动隔膜朝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隔膜的同步往复运动。
每个工作腔中又设置有两个单向球阀,隔膜的往复运动,造成工作腔内容积的改变,迫使两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将液体连续不断地吸人和排出。
用途:
1、可抽吸各种污水。
2、可抽吸各种化学腐蚀剂、石油、泥浆、清洗油垢。
3、可抽吸各种剧毒、易燃、易挥发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隔膜泵
隔膜泵的自吸能力是根据吸液室的真空度来确定的,而影响真空度主要因素是阀座与发球的圆润度,即阀座和球的契合度是否能够达到密封效果。
另外对自吸有影响的还有流体的比重(即密度,比重越大,自吸高度越低),液体的粘度等。
解决方法:1,调整安装方式,改自吸式为正压水头式安装。
2,灌引水试试看。隔膜泵的湿吸能力要高于自吸能力。(这样比较麻烦,起到的效果也不大,为不得已而为之。)
一般情况1号方案即能解决自吸问题,如果还不行那就是产品问题。如果你的生产工艺要求必须为自吸式安装的话,那么只能换泵了。隔膜泵的理论吸程一般为0~6米,但不是所有的隔膜泵都能达到6米吸程。 有问题可以直接看我资 料 找 我
警告:在修气动隔膜泵之前,需先将空气来源配管从泵拆除,并且将泵中的空气压力排放掉。拆除所有连接气动隔膜泵的出入口的管线,然后将泵内的流体排放到适当的容器内。戴防护帽、眼镜、手套
气动隔膜泵没有动作或运作很慢:
1.检查空气入口端的滤网或空气过滤装置是否有杂质。
2.检查空气阀是否卡住,用清洁液清洗空气阀。
3.检查空气阀是否磨损,必要时更换新的零件。
4.检查中心体的密封零件状况,如果严重磨损,则无法达到密封效果,而且空气会从空气出口端排掉。由于其特别构造,请只使用GLYD圈。
5.检查空气阀中的活塞活动是否正常。
6.检查润滑油的种类。添加的润滑油如果高于建议用油的粘度,则活塞可能卡住或运作不正常。建议使用轻薄及抗冻的润滑油。(ISO等级15/5WT的抗冻油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是目前国内最新颖的一种泵类。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
气动隔膜泵其有四种材质:工程塑料、铝合金、铸铁、不锈钢。气动隔膜泵根据不同液体介质分别采用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四六乙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由于气动隔膜泵具有以上特点,所以气动隔膜泵自从诞生以来正逐步侵入其他泵的市场,并占有其中的一部分。如:喷漆、陶瓷业中气动隔膜泵已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其他的一些行业中,像环保、废水处理、建筑、排污、精细化工中正在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并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
气动隔膜泵有动作,但是流量小或完全没有液体流出:
1.检查气动隔膜泵的气穴现象,降低泵的速度让液体进入液室。
2.检查阀球是否卡住。如果操作液体与泵的弹性体不相容,弹性体会有膨胀的现象发生。请更换适当材质的弹性体。
3.检查泵入口的接头是否完全锁紧不漏,尤其是入口端阀球附近的卡箍需锁紧。
气动隔膜泵的空气阀结冰:
检查压缩空气含水量是否过高,安装空气干燥设备
泵气动隔膜泵的出口有气泡产生:
检查膜片是否破裂,检查卡箍是否锁紧,尤其是入口管卡箍。
介质自空气排放口流出:
检查膜片是否破裂,检查膜片及内外夹板在轴上是否夹紧
阀发出嘎嘎声:增加出口或入口扬程。
1、先去掉隔膜自吸泵电机的风扇罩和风扇叶,再拧掉链连接端盖上的三个螺丝。
2、从电机另一端机盖处,往里敲打,即可把电机盖打开。
当受空气挤压之膜片A达到其位移极限时,空气阀会将空气引导至膜片B之背面,同样形成挤压力而使其推离中心体,同时将连结的膜片A拉回中心体,此时膜片B之驱动所产生的液压将入口阀球推回阀座,同时将出口阀球推离阀座使流体能被挤压而从出口排出泵体外。膜片A被拉回中心体这个动作使A室形成真空状态,因而能靠大气压力作用将流体由入口支管将阀球推离阀座而进入A室直至填满。
当膜片之运动完成时,空气阀再次引导空气至膜片A之背面,同时膜片B做空气排放动作。在泵回复到 原启动状态时,泵内的两个膜片各自完成了一个空气排放或流体排放的过程。这构成了一个循环泵送过程。依使用状况,泵通过数次完全的循环泵送动作而使泵达到 自吸状态。
QBY系列多用气动隔膜泵适用场合
由于气动隔膜泵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世界上隔膜泵自从诞生以来正逐步侵入其他泵的市场,并占有其中的一部分。如:喷漆、陶瓷业中隔膜泵已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在其他的一些行业中,像环保、废水处理、建筑、排污、精细化工中正在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并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
气动隔膜泵的优势在于:
1、由于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离心泵的工作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2、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气动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火药、(炸)药的输送,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
3、在工地恶劣的地方,如建筑工地、 工矿的 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易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
4、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5、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6、或是一些试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
7、可用于输送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的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这是因为隔膜泵的剪切力低,对材料的物理影响小。
多用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
1、压缩空气为动力。
2、是一种由膜片往复变形造成容积变化的容积泵,其工作原理近似于柱塞泵,由于隔膜泵工作原理的特点,因此隔膜泵具有以下特点
(1)泵不会过热:压缩空气作动力,在排气时是一个膨胀吸热的过程,气动泵工作时温度是降低的,无有害气体排出。
(2)不会产生电火花:气动隔膜泵不用电力作动力,接地后又防止了静电火花
(3)可以通过含颗粒液体:因为容积式工作且进口为球阀,所以不容易被堵。
(4)对物料的剪切力极低:工作时是怎么吸进怎么吐出,所以对物料的搅动最小,适用于不稳定物质的输送。
(5)流量可调节,可以在物料出口处加装节流阀来调节流量。
(6)具有自吸的功能。
(7)可以空运行,而不会有危险。
(8)可以潜水工作。
(9)可以输送的流体极为广泛,从低粘度的到高粘度的, 从腐蚀性得到粘稠的。
(10)没有复杂的控制系统,没有电缆、保险丝等。
(11)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
(12)无需润滑所以维修简便,不会由于滴漏污染工作环境。
(13)泵始终能保持高效,不会因为磨损而降低。
(14)百分之百的能量利用,当关闭出口,泵自动停机,设备移动、磨损、过载、发热的现象,当出口打开,泵自动开机。
(15)没有动密封,维修简便避免了泄漏。工作时无死点。
多用气动隔膜泵操作运行注意事项
1、保证流体中所含的最大颗粒不超过泵的最大安全通过颗粒直径标准
2、进气压力不要超过泵的最高允许使用压力,高于额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及损坏泵的性能。
3、保证泵压的管道系统能承受所达到得最高输出压力,保证驱动气路系统的清洁和正常工作条件。
4、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的损失,根据需要使用足够大截面积的导线,把泵上的接地螺钉妥善可靠接地。
5、接地要求符合当地法规法律要求及现场的一些特殊要求的规定。
6、紧固好泵及各连接管接头,防止因振动撞击擦产生静电火花。使用抗静电软管。
7、要周期性的检查和测试接地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0欧姆。
8、保持良好的排气和通风、远离易燃易爆和热源。
9、泵的排气中可能含有固体物,不要将排气口对着工作区或者人,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10、当隔膜失效时,输送的物料会从排气消声器中喷出。
11、当输送易燃和有毒的流体时,请将排口接到远离工作区的安全地方。
12、请使用至少3/8"内径内壁光滑的管道连接排气口和消声器。
13、流体的高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请不要在泵加压时,对泵及料 管系统进行任何的维修工作,如要做维修时,先切断泵的进气,打开旁通的卸压机构使管路系统卸压,慢慢松开连接的各管道接头。
14、如输送的有害有毒流体泵,请不要把泵直接送到厂家来修理。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并使用上海旺泉公司纯正配件以保证使用寿命。
15、液体输送部分使用铝合金材料的泵,请不要用来输送含有Fe3+的液体和卤代烃及其他的卤代碳氢化合物溶剂,则将会产生腐蚀引起泵体爆裂。
16、保证所有接触输送体的部件不会被输送的流体腐蚀损坏。
17、保证所有的操作人员熟悉操作使用和掌握泵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必要的话, 配给必需的防护用品。
18、正确使用泵,不允许长时间的空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