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20v自吸泵家用水泵增压自吸泵多少钱一台价格
220V的家用自吸增压泵,功率、扬程、口径、材质不同,价格不一样。给你一个参考型号:威乐mc304自吸泵,额定流量3吨,功率550w,扬程27米,进出水口径25mm,最大吸程8米,价格是2000.
质量好的自吸泵牌子:
一、犇炯动力
上海犇炯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有着雄厚的资金及技术实力,公司产品生产上采用高端德国技术,总部直销地设在江苏,主营产品有:汽油发电机、数码变频发电机、静音发电机、家用小型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电焊机、柴油发电电焊机、发电氩弧焊。
二、广丰水泵
水泵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生产问题,都由老板严格把关并与技术人员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方案,产品都严格检验;多年的持续发展,拥有了雄厚的技术力量,蕴含了深厚的企业文化。由于我们坚持质量标准和强大的研发投入使得“羊城”品牌深入人心,远远领先于其它对手品牌深入人心。
三、胜祥
浙江胜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各型先进集中润滑给油装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种类齐全,拥有稀油、干油、油雾、油气、油冷等各型润滑装置产品。
四、威乐水泵
威乐水泵创建于1872年。历经140年的积淀,迄今为止,威乐的产品和服务已深深植根于暖通空调、制冷、污水处理、供水设备等多个应用领域。是全球领先的水泵和水泵系统制造商之一。
五、超龙机电
台州超龙水泵是一家及研发,制作及销售为一体的机电大型企业,欢迎广大机电批发商前来定购。
六、海潮
公司主营业务是铸造各种一流的零部件、木工机床、压刨机、砂带机、阀门、泵、石油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不锈钢制品等系列化产品,形成多品种、多样化、多元化的战略格局。
七、浩盛
公司有自己专业的微型气泵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团队,自制研发的迷你型空气压缩机、美工喷绘气泵、美容专用气泵、便携式喷涂机、微型真空泵、喷绘吸排机及各种喷笔、喷枪等是我公司的主要产品,并已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五十余项,并全部将成果产业化。
八、汉普
上海汉普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售后于一体的产业系统。
九、利欧
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每一台利欧产品为人类健康生活而竭诚服务。
十、凯仕
凯仕引进德国技术,专业生产高品质工业泵、消防泵、成套给水设备及泵用控制设备—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的销售网络及办事处,为您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我们品种繁多,规格齐全。
① 上海阳光泵业 (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在市政、建筑、暖通、电厂等领域业绩不错,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② 连成 (中国驰名商标,不锈钢泵品质好,在化工、钢铁、食品、水电等领域业绩不俗,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③ 凯泉 (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市政、建筑、暖通、电厂等领域业绩不错,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④ 南方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特泵、不锈钢多级泵做的很不错,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⑤ 东方 (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建筑领域近两年销量很大,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⑥ 博山 (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在钢铁、电力、煤炭等领域业绩不错,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⑦ 新界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农用水泵行业龙头企业,浙江新界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⑧ 熊猫 (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建筑领域近两年销量很大,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⑨ 双轮 (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在油田、石化、矿山、热电等领域业绩不错,上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⑩ 肯富来 (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液环真空泵的始创者,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
国产泵业其它品牌:广一、沈阳水泵厂、重庆水泵厂、湘电长沙水泵厂、利欧、化
成HCH、凌霄、深蓝、开利、亚梅、安波、兴齐、奥利、石家庄泵业、大耐泵业、三鱼
进口水泵
1、美国FLOWSERVE
2、德国威乐
3、美国滨特尔
4、德国凯士比(KSB)
5、日本荏原
6、台湾河见(HCP)
7、美国ITT
8、意大利艾格尔集团
9、丹麦格兰富
10.德国耐驰集团
吸程最大是多少米,,自吸泵它
分为很多种类主要分为ZX清水自吸泵、ZW污水自吸泵、BYXZXW新型大流量强自吸泵、WFB无密封自吸泵、GZ家用自吸泵等几大类,各种自吸泵如想要
吸程大首先得保证自吸泵叶轮与泵体之间间歇做到最小,类似与水环式真空泵叶轮一样,间歇越小产生的真空度才越高,所以选择一个专业的自吸泵生产厂家是至关
重要的,一般自吸泵的最大吸程是5.5米左右,吸程是指的垂直高度,如是水平距离可以延长这个需要根据实际现场工况而确定,要想提高吸程还可以稍微缩小泵
进出口管道的直径,一定不能加大进口管道的直径
,管道大了之后管道里面的空气就会很多,这样会延长自吸泵抽空气的时间,5分钟左右自吸泵还未吸上来水的情
况下,泵体会发热,泵体发热了之后自吸泵自吸能力更会下降,所以只能缩小不能加大,博禹所生产的新型大流量强自吸泵叶轮采用双吸泵的叶轮进水由叶轮
的两边
进水这样自吸太泵的最大吸程能达到7米左右,如果另外多加真空泵及底阀最大吸程能达到10米.
自吸泵的种类比较繁多,各种自吸泵的吸程也各不相同,自吸泵主要分为污水自吸泵、清水自吸泵、耐腐蚀自吸泵以及家用自吸泵几类。目前自吸泵最大吸程可达到9米,吸程9米的自吸泵产品有:吸出水最快的高吸程自吸泵、真空辅助自吸泵、家用自来水自吸泵、螺杆自吸泵几种产品。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吸程是指吸入液面(与大气相同的自由液面)到泵进口(指泵进口法兰处)前的部分的几何垂直高度。即泵被允许的最高几何安装高度。一般用△h表示(吸程)。
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 泵汽蚀余量 - 安全量(0.5)
例如:某泵必须汽蚀余量为4.0米,求吸程△h
解:△h=10.33-4.0-0.5=5.67米
其间,还需要考虑在水泵入口的绝对压力,以保证在此压力下不低于当时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当水泵入口绝对压力恰好等于当时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时,此时水泵安装的高度可理解为理论允许安装高度(安装高度超过此值,必然会引起气蚀)。
仅计算入口压力还不够,水泵内部还有阻力,且各厂家产品由于构造不同所以阻力值不同,为确保叶轮处不会汽蚀必须在理论允许安装高度上再扣减一个值,即“泵汽蚀余量”。通常水泵厂家的样本上都会提供该值,作为计算水泵实际允许安装高度值的依据。
吸程还会受到吸入装置的影响。例如
1. 在泵的前面加装自吸筒,即增加几何倒灌高度。
2. 减少入口管路的弯头数量。
3. 增加入口管路的直径。
我是在一个网上摘抄的,你可以参考下,科奕凯网站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多
公元1550年的春天,浙江巡抚朱纨,服毒自杀了。
三年前,这名军事才华出众的帝国官员,被嘉靖皇帝任命为浙、闽两省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平息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
为官清正的朱纨,一上任就收到了各种暗示。有人许他富贵,有人许他升官,朱纨不为所动,来了个釜底抽薪,“革渡船,严保甲,一切禁绝私市”,把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压得死死的。
当时整个帝国都知道,所谓的“倭乱”,绝大多数是亦商亦盗、以海外贸易为生的浙闽两省人,只有极少数的日本浪人参与其中,而且这些日本人往往受雇于中国大海商。
朱纨严格执行帝国的海禁政策,并采取强硬的军事措施,先后俘获了当时最大的两大海商集团头目——许栋和李光头。
朱纨在给朝廷报捷的奏疏中,指责浙闽两省的世家大族与“倭寇”有勾结。
这项指控,相当于在浙江、福建沿海的豪强家族中扔下一颗炸弹。
两省的豪门大族,立马动用各自的官场资源,对朱纨展开反击。浙闽籍的朝廷言官纷纷弹劾朱纨,一方面说被俘的许栋、李光头等人都是良民,不是贼党,更不是倭寇,要求从轻发落;另一方面说朱纨污蔑浙闽士人,惑乱视听,请求皇帝撸掉他的军事权力。
结果是,朱纨下令对96名被俘的“倭寇”和“海盗”,处以死刑。
这一下,浙江、福建两省士大夫十分惊恐,再次弹劾朱纨“擅杀”——帝制时代,生杀大权必须掌握在中央特别是皇帝的手里,朱纨擅自杀伐,给了别人弹劾他谎报军功、僭越权力的理由。
转瞬之间,“禁海”名臣朱纨,变成了帝国的待罪之徒。
他无限感慨地说:“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
绝望中,朱纨喝下毒药自杀。临死前,他颇为无奈:“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为官清正、能力很强的官员,在死守一条落后于时代的国家政策(海禁)时,连同自己的性命,也为时代所吞噬。
朱纨死后17年,1567年,隆庆皇帝即位后顺应时势,开放了海禁。由此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显著的一点是,世界上的白银,终于源源不断、堂而皇之地流入中国。
从此时起,到帝国覆灭,大约77年间,大明王朝迎来了它的“白银时代”。
一个帝国,生死系于白银。
1
1542年,从日本驶向中国漳州的三艘商船,在中途被俘获,船上满载白银3000公斤。当时,在海上从事中日贸易的这样的商船,大约有10—20艘,进口到中国的白银不少于20000公斤。
而这都属于非法的走私贸易。
嘉靖时期,声势浩大的“倭乱”,很大一部分诱因,是由于日本发现了产量巨大的银矿。来自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商船,于是不断航行到日本九州,跟日本“以物易银”。
1544年,一艘中国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漂到朝鲜。朝鲜方面问船主,为何事而来。船主回答说:“以贸银事往日本,为风所漂而至此。”
这说明,中国商人以获取白银为目的的中日海上走私贸易,已经开始了。
根据历史学者的估算,在1540年—1644年的100年间,平均每年有75吨白银从日本流入中国,总计有7500吨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白银进入中国的一个来源。
白银的另一个来源,是美洲。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和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在波托西(今属玻利维亚)和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发现特大型银矿。此后,大量低成本的美洲白银,通过国际贸易、金融操作、走私、海盗掠夺以及战争赔款等多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注入西班牙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
但是,流入欧洲的美洲白银,最终,大部分都被装运到了中国,用于购买中国产品。
其中一条路线是:西班牙著名的“无敌舰队”装载白银,自墨西哥、巴拿马和秘鲁等地出发,经葡萄牙里斯本港和西班牙本土南部港口,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果阿港。沿途有买有卖,有装有卸。在果阿港又增载来自地中海和中近东市场流入印度的大量白银,再经马六甲运至澳门。然后由葡萄牙人用这些白银购买日本、印度、中东、近东、中欧和西欧各地市场所需的大宗中国货物。
仅仅葡萄牙商船,每年自果阿港运至澳门的白银,就有6000—30000公斤。
1571年,隆庆五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此后,美洲白银直接航越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经过贸易转至中国,这就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这条路线,成为明朝晚期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主要渠道。
一项数据研究显示,在1590年—1644年的50年间,通过美洲—菲律宾—中国这条路线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达到4620吨。
数据表明,明朝晚期,包括日本和美洲在内的世界白银产量,占总额的1/3至1/2最终都流入了中国。
明朝中国因此被形容为世界白银的“吸泵”,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的白银。
没办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太强了,天下无敌。当时,整个世界都受益于中国输出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茶叶、瓷器、丝绸、棉布、药材等等。而站在中国,放眼世界,其他地方能够售予中国的货物,却非常有限,这就逼迫他们只能用白银货币来跟中国做生意。史载,当时的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所载货物无几,大半均属番银”。
难怪后来的清朝皇帝会习惯性地声称“天朝上国,啥都不缺”,这是中国在1800年之前的三四百年一直维持大幅度贸易顺差的思维惯性使然吧。
说个有意思的小例子。1637年,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到达中国,英国人很兴奋,以为从此可以狠狠赚中国人的钱了。结果,他们连一件英国货都卖不出去,只是抛出了8万枚西班牙银元,满载中国货而归。
明朝对洋货没兴趣,但为何对洋元(白银)这么有兴趣呢?
2
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之前,明朝法定的货币,已经崩溃了。
明朝建国后,最初的法定货币,也是唯一的法定货币是铜钱。7年后,洪武八年(1375)起,明朝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开始了明朝的纸币时代。
为什么要改铜钱为纸币?
明朝的官方说法有三点:
一是如果用铜钱铸币,由于铜矿缺乏,民间不得不以铜器上缴国家,这是劳民伤财;二是当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盗铸铜钱的现象,扰乱国家货币秩序;三是铜钱分量重,长距离交易、携带和运输,远远不如纸币方便。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明朝发行纸币,竟然没有准备金的概念。
有多少储量的铜钱,就发行相应数值的纸币用于兑付,这在当代是一个基本的金融常识。而在当时,包括最早发行纸币的宋、元两代,基本都没有准备金的理念,想着用纸一印钱财就滚滚来。元朝的崩溃,一大原因就是滥发纸币引发通货膨胀造成的。
朱元璋只想着学宋元两代印钱,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多爽,但他从未想过元朝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以为只是被自己的雄才大略打垮了而已。
不难想象,大明宝钞从面世之日起就开始贬值。
大明通行宝钞
由于发生不可控的贬值,朝廷就加大发行量,从而造成更迅速的贬值,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洪武二十三年(1390),大明宝钞仅仅发行了15年,钞值已经贬到官方定价的1/4。到宣德十年(1435),大明宝钞发行60年之时,宝钞对白银的市场比价,降到了1000贯抵1两(官方定价是1贯抵1两)。也就是说,明朝的法定货币在60年间,贬值千倍,形同废纸。户部经过调查后表示,民间交易,只用金银,宝钞没人用。
面对大明宝钞刹不住车的贬值,朝廷的应对也很奇葩:一开始是用权力,禁止民间使用铜钱、金银交易,后来想到要回笼旧钞,但回笼过程还想着以新钞来搜刮社会上的白银,导致彻底失败。
直到大明宝钞发行大约100年的时候,即正统至成化年间,宝钞在民间流通中彻底绝迹。这个时间点,跟元朝的寿命(97年)差不多,但明朝没有因此灭亡,只是多亏了朝廷的变通。
从正统到成化年间,朝廷逐步放开“银禁”,“朝野率皆用银”,相当于政府被逼放弃了已经崩溃的法定货币,重新锚定了具有硬通货性质的白银,从而拯救了明朝的经济体系。
到嘉靖末年,明朝的赋税几乎都是通过白银收取,甚至国家的各项财政支出,包括军饷、工程营建、政府采购等,也都用白银。
这说明,在1560年代左右,虽然朝廷仍未承认白银是法定货币,但在现实中,白银已是整个帝国的第一货币。
白银一旦成为明朝的首要货币,它的产量就变得至关重要,重要到可以影响帝国安危。但是,中国本土的白银产量非常有限,即便明朝中后期在广西、云南等地加大开采力度,所产仍然远远不足以应付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
救命稻草来自于我前文所说的海外白银,包括日本产和美洲产白银。
这里有一个非常巧合的时间节点:当明朝需要大量白银的时候,日本和美洲的银矿刚好被发现了,大航海时代也刚好来临了。
嘉靖时期虽然厉行海禁,其实对走私贸易禁而不止,仍有大量沿海人民以中国制造换取世界白银。而且,浙、闽两省人从这种海外贸易中获利甚巨,从大海商、大海盗、地方豪强富户,到朝中士大夫、官员,形成强大的利益共同体。
但也正是在嘉靖时期,海上走私贸易的问题,以“倭乱”之名被当成政治问题提了出来。
从嘉靖二十六年(1547)朱纨受命巡抚浙闽开始,明朝对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走私贸易进行收紧。无论是朱纨处死大海商许栋、李光头,告发浙闽士大夫勾结“倭寇”,还是后来胡宗宪诱捕纵横东南海域、在日本叱咤风云的大海商汪直,都是政策管制趋严的表现。
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严禁海外贸易,相当于切断了白银输入的路径,引起浙闽两省的内部反抗不说,光是对于明朝货币的供给而言,就已经造成了白银紧缺的恶果。
所以,1567年,隆庆皇帝上台后,帝国已经有撑不住的迹象,赶紧开放了“海禁”和“银禁”,以宽松的政策,促进白银流入。巨量的白银,最终缓解了明朝的经济窘迫,并促成了后来张居正的改革,增强了朝廷的财政实力,使其能够为之后的“万历三大征”买单。
如果嘉靖再活10年,或者没有隆庆开关,继续执行严苛的海禁政策,明朝能不能撑到17世纪,真的很难讲。
可以说,明朝最后的命,是白银给的。
3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明朝续命依靠白银,明朝的死,最终也因白银而起。
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很著名的论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和进口催生出来的。
白银类似于当代的外汇,为了换取外汇,明朝发展出了成熟的外向型经济,促进整个社会向着专业化、商业化,甚至跨国、跨区域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随着国内外对丝织品、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土地从粮食作物改种桑麻等经济作物,越来越多的人改行进入到纺织生产和贸易行业。这些地方的人民得风气之先,游走在海外贸易的灰色地带,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传统理解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江南、东南沿海地区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白银大量进入中国社会,财富暴涨,也改变了当时人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以及社会关系。
我们熟知的,《金瓶梅》等情色小说在晚明的泛滥与畅销,正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民阅读情趣的产物。这引起了一些观念保守者的警惕,他们认为,拜金主义、奢靡消费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表现,而归根结底是整个社会对白银的渴望引起的。他们呼吁大家回到明初那种纯粹的自然经济时代。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
但朝廷真正的隐忧,并不在于白银引起的商业发展和风气演变,而在于国家彻底失去了货币的控制权。
早在弘治时期(1488—1505),户部尚书丘濬就从明朝的统治需要出发,主张应该由君主垄断货币权,如果朝廷放弃货币铸造权,就会造成社会混乱。
我在前面说过,明朝的法定货币大明宝钞,因为无限制发行而崩溃,白银于是取代大明宝钞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但由于中国自产白银十分有限,明朝政府无法行使白银铸币和发行权。虽然很长时期内朝廷并未承认白银的法币地位,但实际上,国家已经默认了白银的流通及其重要性。而政府手里又没有白银货币,大量的进口白银货币由外贸巨商掌握,这相当于国家把金融命脉委之于商人。
以丘濬为代表的一些官员,预见到国家垄断货币权的历史,在明朝中后期结束了。国家权力,将被极大削弱。
果然,明朝晚期政府一步步向操控了进口货币的商人妥协,制定了一系列重商政策。著名的“一条鞭法”,就是帝国内部,政府与商人、社会相互博弈的产物。张居正曾说,“一条鞭法”乃“势所必然,势所必行”。顺应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明朝国家财政收入,在“一条鞭法”全面实施后,提升了整整一倍,从国库一年收入200万两白银,飙升到400万两左右。
然而,一场巨大的危机悄悄降临。
关于明朝覆灭的原因分析,我们已经写过很多,比如气候因素、自然灾害、民变频发、满洲崛起、朝廷党争,甚至最后一任皇帝努力自救但使错了方向等等。应该说,任何朝代的沦丧,都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白银,也参与了埋葬明朝的整个过程。
虽然明朝皇帝自始至终抗拒海外贸易,不到绝路不会开放海禁(隆庆开关),但事实上,基于白银这种介质,明朝在15世纪末以后的大航海时代中,扮演了世界经贸中心的重要角色。有学者指出,在“丝(丝绸)银(白银)对流”的贸易中,形成了以明朝中国为中心的南海经济共同体。
明朝由此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中,与寰球共冷暖。
1620年代起,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西班牙等国家重商主义盛行,开始采取措施遏制白银外流。中国商船原来每年有40多艘停泊于马尼拉,到1629年,仅剩下6艘。贸易萎缩,输入中国的白银锐减。
1634年,西班牙颁布了紧急限制贸易的征税令。
1639年,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的大屠杀。
1640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
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印度果阿港与澳门的贸易线也被切断。
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急剧下降。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崇祯时期。
朝廷早已丧失货币控制权,常年对后金、对内乱的战争都需要巨额财政,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世界却不太平,经济危机来袭,白银输入的通道几乎都断了。这就是崇祯统治时期,朝廷一直处于缺钱状态的深层原因。崇祯朝的悲剧,真是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明朝政府采用的应对办法,是加税。从1618年至1636年,18年间,连续七次增税以应付满洲人的入侵和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这些新增的税收,从社会中抽取了大量白银,让处于经济衰退期和自然灾害频发期的整个社会雪上加霜。由此触发更多的民变和反抗,明朝逐步走入死循环。
帝国的贪官和巨商,原来就有窖藏白银的习惯,巨额白银被藏入地窖,退出流通领域,如同进入黑洞。如今,白银紧缺,民间惶恐,也纷纷窖藏白银自保。结果,一方面海外流入的白银少了,另一方面国内流通的白银也少了,造成了严重的银荒。
1642年,崇祯要求户部发行5000万贯纸钞,每贯兑换白银0.97两。这是想赤裸裸地从老百姓手上抢劫白银,时人评论说,“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1643年,安徽桐城人蒋臣赴京出任户部主事。他经历过家乡民变,在日记中说,如今天赤如血,流民万里,无外乎就是贫户去抢富户的白银罢了。
一年后,明朝覆灭。死因之一,被诊断为“白银中毒”。
参考文献:
全汉升:《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樊树志:《明史讲稿》,中华书局,2012年
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东风小康风光360搭载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最大输出功率为113马力,峰值扭矩为147牛·米。
东风小康风光360车身尺寸方面轴距为2725mm,长、宽、高分别为4510mm、1725mm和1810mm,配备了铝合金轮毂、行李架、自发光仪表盘、前排双气囊、电子助力转向、倒车雷达以及集成影音播放、倒车影像、蓝牙、GPS导航等。
扩展资料东风小康风光360发动机保养:
1、及时更换机油,机油一旦发黑、变稀、含沙,应立即停止使用,长时间不换机油或使用变质机油,不仅无法润滑还会损坏发动机。更换机油的时候建议同时更换机滤,这时为了防止旧机滤内的污垢破坏新机油品质,否则新机油就白换了。
2、使用粘度更低的机油,粘度低的机油流动性较好,能有效减少发动机磨损。
3、冷启动前,一定要对汽车进行预热,主要就是减少磨损,使发动机能够达到正常的配合间隙,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东风风光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