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吸程10米,屋里管道10多米,能吸上来水吗?
首先,自吸泵的吸程达不到10米。因为世界上最好的离心泵NPSHr也只能达到0.5m(入口需要增加诱导轮,且价格是十分昂贵的哦),加上吸入管路的损失至少有0.5~1m,考虑增加了自吸室降低了泵的汽蚀性能1~1.5m),在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工作,吸入高度顶多8米。如果用常规的国产品牌泵,吸入高度顶多6m而已,杂牌泵能达到5m就谢天谢地了。
其次,吸入高度指的是垂直高度,水平长度可以或略不计(因为损失很小,即使管道长度10m,损失一般不会超过1m)。
综上所述,如果用了国产杂牌泵(质量不能太差哦),垂直高度3m以下,没有问题;国产品牌泵,垂直高度4m没有问题。
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有
1)
增大叶轮进口直径。这可以降低叶轮入口速度,提高泵的汽蚀性能,但泵的水力效率降低。
2)
增大叶片入口边宽度:可以使叶轮入口相对速度减小,从而提高泵的汽蚀性能。
3)
叶轮盖板进口部分曲率半径
4)
叶片进口边的位置和叶片进口部分的形状
叶片进口边适当向吸入口方向延伸,可使液体提早接受叶片的作用,且能增加叶片表面积,减小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差。
5)采用诱导轮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6)
减小叶片进口厚度
叶片进口厚度越薄,越接近流线型,叶片最大厚度离进口越远,叶片进口的压降越小,泵的抗汽蚀性能越好。
7)
开平衡孔
叶轮上的平衡孔,其中的泄流对进入叶轮的主流起破坏作用,平衡孔面积应不小于密封环间隙的5
倍,以减小泄
流速度,从而减小对主流的影响,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8)
增加叶轮表面光洁度
叶轮进口部分越光滑,水力损失越小,会明显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9)
采用抗汽蚀材料
①水泵的进水水质较差。(杂质含量多)。②水龙头滤网或进水喇叭离泥沙太近或者置于泥沙之中。
③输送介质恶劣,叶轮材质选用不当。
④水泵叶轮螺母经常或长时间松脱,导致叶轮松动而偏磨。
⑤水泵经常在气蚀状况下工作,增加了水泵气蚀破坏程度。
水泵叶轮的维修方法:
①检验水泵的进水水质,针对检验情况,采用洗井(建议用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机具)、设置栏污栅等措施来改善进水水质。确保能有效降低水的含沙量(一般规定井水中的含沙量体积比应不大于0.02%)及杂物含量。
②抬高或吊起水泵的水龙头、进水喇叭,使其离开泥沙。一般情况下,以离开井底距离1米以上为好,不得小于0.5米。
③打开水泵泵体,检_密封环的间隙、叶轮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质量(叶轮的定位键是否窜动、锁紧螺母是否脱落或松动以及叶轮与泵壳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等),并视情况进行修复、调整或更换。最后,按照要求重新正确组装水泵。在组装水泵时,一定要保证水泵的安装精度。
④打开水泵泵体,检查叶轮的磨损情况及固定情况,用户需更换耐磨材质的叶轮,延长叶轮寿命。
⑤消除气蚀因素,改善抗气蚀性能,并视情况适当降低水泵安装_度(要正确地计算出水泵的安装高度)。
水泵叶轮的防治方法:
1、正确确定水泵的吸水高度,以保证叶轮进口处的压力不低于汽化压力。
2、尽量减小吸水管路中的损失水头。因为该项损失越大,水泵进口处的压力降低也越多,水就易于汽化。因此要尽量缩短吸水管的长度,减少管路上的附件,管内壁要光滑并适当加大吸水管直径等。
3、水泵落井安装。如果由于吸水过高而造成气蚀,可把泵安装在井下或地面以下,靠近吸水水面处。
4、利用射流提高进口的压力。
5、尽量使水泵在额定的条件下运行。如果水泵在低于额定扬程或大于额定转速下运行,水泵流量必然大于额定流量,叶轮进口处的水流速度必然提高,该处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因此,不能随意降低水泵扬程和提高水泵的转速。
6、在水泵的进口处设置诱导轮,或采用抗气蚀的水泵零部件等。
水泵叶轮用铸铁制成。水泵叶轮上的叶片又起主要作用,水泵叶轮的形状和尺寸与水泵性能有密切关系。水泵叶轮一般可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单吸式叶轮为单边吸水,小流量水泵叶轮多为此种型式。双吸式叶轮为两边吸水,大流量水泵叶轮均采用双吸式叶轮。目前水泵叶轮的基本类型有流道式(单流道、双流道)、叶片式(闭式、开式)、螺旋离心式、旋流式四种。离心泵叶轮一般是采用的封闭式叶轮。
提高水泵的抗汽蚀性能
降低必需汽蚀余量:适当加大叶轮进口直径及增大叶片入口宽度。当叶轮进口直径和叶片入口宽度增大时,其叶轮进口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均减小,可知自平衡多级泵的临界汽蚀余量降低。但此时叶轮进口处的减漏环面积增大,泄露量增加,自平衡多级泵的容积效率会降低。叶轮前加设诱导轮。在自平衡多级泵叶轮前设置诱导轮。诱导轮与自平衡多级泵的叶运转,其产生的压力轮同轴组装后一起运转,其产生的压力对叶轮入口增压,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但加设诱导轮,会使水泵性能不稳定,因此,尚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提高过流部件材料的抗汽蚀能力 为了减轻汽蚀对水泵过流部件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选用抗汽蚀性能较强的材料。如采用铸锰、青铜、不锈钢及合金钢等材料铸造叶轮或用聚合物涂复或激光喷镀过流部件表面以抵抗汽蚀破坏。另外,对过流部件表面进行精加工,提高其光洁度,也可减轻汽蚀的危害。
提高进水装置的防汽蚀能力
汽蚀余量是与进水装置和管路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设计良好的进水装置,尽可能地提高自平衡多级泵进口的汽蚀余量,以满足泵内动压降的要求。合理确定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吸水高度。由于自平衡多级泵一般都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因此应充分考虑自平衡多级泵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所确定的吸水高度在任何工况下都应满足自平衡多级泵吸水性能的要求。选配合理的进水管道。尽可能减少进水管道长度及不必要的管道附件,适当加大进水管径,以减小进水管的水力损失,提高泵进口的汽蚀余量。对于大、中型轴流泵,进水管道内的水流流速和压力尽可能均匀分布,将有利于防止汽蚀的发生。设计良好的进水池。良好的进水池不仅可以减小池中水位的降落,减小进水管口的阻力系数,而且池中水面平稳不产生漩涡。可避免空气进入泵内,防止汽蚀过早地发生。
运行管理中可采取的措施
尽量使自平衡多级泵在设计工况附件运行。可跟据泵站的具体条件,采用变阀、变速、变角等调节措施,来防止自平衡多级泵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过远。控制自平衡多级泵实际转速高于设计转速的幅度。由于必须汽蚀余量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转速过高时,不仅使必须汽蚀余量大幅增加,而且使有效汽蚀余量减小。自平衡多级泵在运行中发生汽蚀时,可采用自平衡多级泵进水口充入少量空气或高压水流的办法,来减轻或避免汽蚀危害。
工程上常用办法:
1、降低水泵安装高度(提高其入口井安装高度)
2、为水泵安装前置泵;
3、为水泵加装诱导轮;
4、在入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出口流量;
5、加装再循环系统。
6、改善流道,采用抗汽蚀性能更好的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