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鱼缸造景好不好打理,鱼缸自己怎么造景

踏实的百褶裙
土豪的乌冬面
2023-01-30 12:57:03

鱼缸造景好不好打理,鱼缸自己怎么造景

最佳答案
可靠的猎豹
洁净的狗
2025-08-20 14:06:25

1.想要不打理鱼缸,一定要保证内部的生态循环良好,因此除了养鱼外,还需要种植一些水草,搭配底砂和石头,这样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致。

2.另外,缸内需要过滤设备和氧气泵,这样可以减轻负担,对水质的维护有很大的帮助,从而避免了打理的麻烦。

最新回答
高贵的白昼
年轻的橘子
2025-08-20 14:06:25

水泵和水草是两回事,水泵是为了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让鱼类更好的生活,水草一方面是为了美化环境增加可观赏性另一方面为了平衡水中生态环境,所以很多人既有水泵也养水草

缓慢的金针菇
耍酷的泥猴桃
2025-08-20 14:06:25
可以,不过看缸子的具体尺寸,如果40以下,直接用瀑布就可以,大点的瀑布比上滤占用空间要小很多,造景也美观!造景是没问题,但是造景最好少养鱼,以景为主,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上滤缺点就是占用空间,那个泵太占地方了,也影响美观,其实小缸买个大点的瀑布,或者602B都够用30到50元,一个上滤也要20多的,加个几十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俭朴的绿茶
酷炫的芒果
2025-08-20 14:06:25
这个问题说来也是较麻烦的,我来唠叨几句:

鱼缸配过滤,通常需要根据鱼缸的容积和养鱼的品种及鱼只数量来确定,不用考虑功率瓦数,但与水泵流量密切相关。

1、鱼缸的容积=长*宽*高(单位CM)/1000,你的鱼缸容水量是300KG水。

2、知道了鱼缸的容水量,就要根据你要养的鱼只品种来决定你的过滤流量,通常情况下,饲养小型鱼和适应于缓慢水流环境的鱼种或者水草造景缸需要鱼缸容水量的3倍流量即可。(以你的缸子为例:300*3=900L/kg,可配900-1000升/小时流量的过滤泵或滤桶。),饲养大型鱼或适应于急流环境的鱼种则需要鱼缸的容水量的5-10倍。(你的鱼缸300*5=1500-3000L/kg,可配1500-3000升/小时流量的过滤泵或滤桶。)

3、过滤泵(桶)的流量和滤材的多少及过水速度都有关系,而且国产滤泵(桶)还有虚标现象,条件允许,建议使用依罕或德彩等进口品牌。

4、过滤功能的好坏和稳定与否,与饲养鱼只的密度也有一定关系,通常标准为:1-1.5公斤水饲养长度为1cm的鱼只,饲养鱼只的总长度(以cm为单位)乘1公斤水,所得到的公斤数不得大于鱼缸容水量的公斤数即可。

5、此外,过滤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化学过滤三种,其中稳定有效的生化过滤最为重要,生化过滤配置滤材(生化球、玻璃环) 量应达到鱼缸容水量的十分之一,你的鱼缸应达到25-30升的滤材容积。

综上所述,硝化细菌菌群稳定后,你的鱼缸会达到接近无水的境界。

以上回答,绝对是经验和原创,希望对你有帮助。

等待的朋友
小巧的樱桃
2025-08-20 14:06:25
不能直接照射阳光不然几天就会长青苔,发一篇文章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一般常用的滤材只需要上述即可满足鱼缸中的净化循环了,就我个人意见,大家大可不必太相信产品宣传,在过滤系统中只需要有过滤棉和玻璃环就已经足够,而且一定要尽可能最大量的使用玻璃环,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滤棉而只使用玻璃环,硝化群落强大才是鱼缸健康的硬道理,如果大家有认真留意我发的过滤系统图片,就会发现到我一直把玻璃环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占有最多的比例,而我用这个方法饲养过的各种鱼种一直都是健康少病的,我一瓶N年前的甲基蓝放到至今也还是漫漫一瓶未使用过,白点等疾病已经是好几年未见过了。硝化强大病菌的生存空间就少,高等植物强势藻类的生存空间就少。既然缸和过滤都已经准备好,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养鱼呢?答案是NO,一个新的鱼缸就象一个新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有害物质是多多的,我们装修完房子后,都回开窗放2个月等气味散掉再搬进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对小鱼们那么无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个步骤当然就是“养缸”。对我没有说错,不是养水,是养缸,当然我们是要放水去养咯,把缸好好的洗几遍,然后放满一缸水,再狠狠的洒他几包盐下去呀,不要问我洒多少,只要你还舍得,只要还会溶解,继续洒吧,浓盐水会把病菌,异味,还有表面一层不稳定的玻璃胶全部清掉,就这样一缸盐水静静的养一个礼拜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养一个月,你以后的小鱼们会用健康来感谢你的。 不经过养缸这个阶段,有时会在你放水下鱼后发现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么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为有别的细菌在抑制你的宝贝硝化,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你将养什么死什么 养缸结束了,把缸里养缸的水全部清掉。第2步,当然不是下鱼啦,我们接下来是要养水了,说白一点,2个目的,1是要让一缸水老化,2是要培养出硝化。 这个时候要先设想好你未来鱼缸的样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还要不要种点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先把造景的硬件洗干净放下去,然后再放满一缸水,把泵开开,不要跟我说你不舍得开,不要跟我说你怕吵,那我还是劝你放弃养鱼了,要不,你养几条泥鳅看也不错哇。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泵将不会停止了,除非换水,停电和它坏掉。硝化依赖你缸里的水流生存,当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时,硝化就会开始死亡,12小时,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时,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养过硝化了,因为你的缸里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放水开泵3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孔雀或者斑马之类的,我们叫开缸鱼,虽然不是什么好鱼,不过我们也要讲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鱼,让人家去喝新鲜氯水,不然鱼要是会说话,一定会问候你家人的,基本从下开缸鱼开始,我们就算是正式的培养硝化了,这些鱼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颗粒,而且它还会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这时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点点便便已经忙死它们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瓶装硝化啊什么粉状硝化啊,那些不是好东西,经常有人问,买的硝化臭臭的,还有浑浊颗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你上当了,你买的不是硝化,或者说是假硝化,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无味的,而且包装上肯定有写出厂日期的,超过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 放了开缸鱼,接下来就慢慢养咯,一般养水时间应该在2个礼拜到1个月以上,期间不要开灯,只需要24小时开泵这里要理解一下养水的原理了,一般在养水的期间我们主要是要培养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厌光。设缸初期,菌类未稳定,这时候下鱼,往往会造成水质越来越差,最后变一缸“牛奶”,非常适合喜欢牛奶的人观赏。所以养缸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为硝化服务不是为鱼,为硝化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我们说的养鱼先养水(菌)。养水期间我们不能开灯,是要让硝化活跃起来,同时,因为这时候水质不稳,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设缸初期爆发,就很容易令缸报废,因为以后你很难再把它清除干净了,开缸阶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争抢地盘的阶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后可能要用开水煮才能彻底清除了。这时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经过滤材,也是为了让硝化活跃和繁殖,不要说现在缸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就不开泵了,现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员,好好对待它们我以前就说过,淡水鱼缸玩的是生态,海水鱼缸玩的是器材,当然这个说法未必那么贴切,不过,淡水鱼缸是靠生化过滤循环来维持的,而不是靠物理过滤循环,这是一个你肉眼看不见的生态循环,我们称之为氮化合物循环「氮化合物循环」是你鱼缸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这周期包含数个由不同细菌所引发的步骤。你将会明白为何你要提供那些细菌一个“家”以便进行这「氮化合物循环」。 第一步: 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鱼类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鱼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 硝酸盐及后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也叫做反硝化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不幸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后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厌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条件比硝化更加严厉,一般新手很难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后,我们就应该换水了。 厌氧菌的设置和饲养比较麻烦,常常会带来日后鱼缸管理的不便和隐患。如果不是个疯狂玩家一般都不会去尝试,因为换水同样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养反硝化更多的时候被我们看作是一个技术的挑战而不是实用的行为。一般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与硝化环境相反,在缸中设置一个底氧区,而这个底氧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区(硝化区)相对应,以达到和硝化的平衡,因为这2种细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过于活跃就会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过于活跃,同样也会令硝化衰败。一般的做法是会在缸中铺上厚底砂作为厌氧区,厚度应该达到10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虽然名厌氧,但也不能完全无氧,所以这个区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极其缓慢的水流缓缓经过砂床,如果水流过大,将变为高氧区而硝化活跃失败,如果水流过小或没有,将变为垃圾的积累地令反硝化无法存活最终变成NO3的积累区而失败,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采用反底砂过滤方式(套管最好采用细管),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断的尝试直到找出适合的强度,同时,培养反硝化期间,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白球,会慢慢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价钱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稳定是一个更加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纳如养水阶段,相信很多玩家亦会无法接受半年只看一个空缸的结果,所以,要尝试的玩家三思! 厌氧区示意图 一般分3层,从上到下分别为细沙层,约5厘米,中间是粗砂层,约5厘米,最下面是架空的充水层,约2-3厘米,套管就安置于充水层这个位置,充水层和砂层之间有网架分离水和砂。 充水层 没有沙,只有水,这里的水含有氧气,氧气会慢慢扩散到砂里(微氧区),砂区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冲水区可以用微水流产生氧,也可以不用,直接由硝化脱氮过程产生:NO3---->(化成)NO2---->N2O---->N2,注意最后面的 N2O变为N2,氧被脱离扩散到微氧区去了。 养水期间我们要明确几个指标 dKH 软硬度 KH = Carbonate Hardness,是水体中碳酸氢盐(HCO3-)浓度的指值。 KH有助稳定PH,它也是硝化细菌的主要元素用来分解NH3及亚硝酸盐。 一般以德国标准示法为准,计为KH。 即以每升水含氧化钙10mg为1KH。小于6.5为软水、大于6.5为硬水、6.5为中等硬度水。 一般来说观赏鱼对硬度反应并不激烈,只是繁殖期对硬度的要求就必须苛刻一些了。 另外,KH值的高低亦与钙,PH值的高底有关。 KH下降会同时令 PH 下降,而KH 稳定, 也会令 PH 稳定。 树脂可以改变KH值。珊瑚砂,石灰岩等亦会令水变硬。 GH 总硬度 GH = General Hardness, 是水中元素的指标值(钙,镁 等等) 一般我们是不会去量度GH值的。 pH 酸碱度 PH是 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 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浓度,H代表氢离子(H+)。 有时候pH也被写为拉丁文形式的pondus hydrogenii。 科学家制定了一套由零至十四的酸碱度指标,简称pH值。 pH值7代表中性;pH值低于7代表酸性,并且pH值越低酸性便越高; 相反,pH值高于7代表碱性,并且pH值越高碱性便越高。 使用通用指示剂或由它制成的pH试纸可大概测出水的pH值。 PH值和水中所含氢离子浓度有关,所以看水中含有多少氢离子浓度,可以判定水到底为酸性或碱性。 pH 值的单位是用对数表示,即pH相差1其强度就差 10 倍, 如 pH 7 就比 pH 8 酸性强了 10 倍。 影响PH值高低的,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1.水温高PH会低;水温低PH会高 2.水中含氧量高,PH高水中含氧量低,PH低 3.水中钙含量过高,ph值亦会下降 4.水中dKH值过低 使用过久的陶瓷环会持续释放酸,所以尽量选用玻璃环避免陶瓷环,沉木会释草木酸,腐烂的生物残骸和烂叶会释酸 各种鱼类所喜的水质指标不尽相同,在放鱼之前必须先做好这一步工作,把环境调整好并稳定下来 另外一提,石灰水(氢氧化钙)可以提升PH和沉淀PO4(磷酸盐)用作调节水质很有帮助,但不能直接大量倒入缸中,必须在关灯的时段(24小时光照草缸的系统可能不适用)。加入时要慢慢滴下,滴在大水流地带。 虽然氢氧化钙溶解慢且PH值不算很高,因此比较不易伤害皮肤,不过使用时仍应多注意,应避免长期接触或吸入肺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缸中可能使用到的各种造景材料 砂 是一个争议很多的材料,铺上以后会产生积累脏物,NO3的结果,不铺,很多人又觉得不好看,所以这要看大家的取舍,一般是用反底砂过滤或者极薄的铺上一层纯装饰性来解决它产生的问题,一般适合采用大溪砂或矶砂还有硬度很大的硅砂,另外还有性能稳定的石英砂和人造的黑金砂等,如果纯装饰使用,厚度应该在1厘米之内,大小可选择1-4毫米直径的,不宜过大否则容易藏赃物。 石 种类很多,一般观赏鱼应该尽量选用外表光滑,质地坚硬的石材,尽量避免质地疏松的石材以防其释放造成水质变化。首选是火成岩类,主要成分是矽酸;第二是沉积岩类,以富含硅酸的为佳;然后是富含石英的变质岩,成分是二氧化硅。一般适合鱼缸使用的有木化石、湖石、卵石、英石、斧劈石、等。针对饲养鱼类的不同,一般喜微酸软水的鱼类应该尽量选择上述种类,喜微碱偏硬的鱼类还可考虑珊瑚礁、钟乳石,石灰岩等。 沉木 也是广大玩家喜爱的材料之一,是一些质地较硬的树木枯死后经自然炭化而成,密度大。选择沉木首先要注意其炭化程度,若炭化完全,木质素会很少,性能也越发稳定,若木质过多,长时间浸泡后会分解出单宁酸和腐殖酸,虽然不会对生物直接产生害处,但富含色素,所以买会沉木后应该先洗干净,有条件的话最好煮一煮作杀毒之用,然后浸泡于水中,期间要经常换水,或者直接浸泡在流动的水中,注意观察,把可能的腐烂部分全部清除,等沉木停止吐色后再使用,所需时间会很长,如果木质素部分过多,可能会需要1-2年的时间才能停止吐色,如果急着使用,就需要经常换水和添加活性炭来稀释色素了。 人造材料 包括假山,假水草等等。一般是树脂,水泥或塑料制成,要建立避免水泥的;树脂的如无经验建立不要购买,因为你很可能会买到添加了有毒催化剂的树脂产品导致一缸鱼死得不明不白;塑料的制品建立选择可以浮水的,如果是沉水塑料,可能会带有毒性,这点需要注意 我们还应该准备好的东西,温度计,传统玻璃温度计,误差可能会很大,一般需要多买几只,对比室温找出最准确的一支来使用 电子温度计 能显示小数位,较玻璃温度计更准确,有的还会记录最高/最低温度及同时测量室温和水温,价格高,经济允许的玩家值得考虑 加热棒 饲养热带鱼冬天必须的,同时是高温治疗时的利器。从50瓦到数百瓦,针对鱼缸大小不同应进行对应选择,对于较大的缸最好是同时使用2支以便快速均匀的调节水温,而且初期使用要注意观察质量,防止买到不会停止的“煮开水棒讲到加温就顺带一提降温,水族生物不仅怕冷,还有相当部分是惧怕高温,很多的阴性水草也十分惧怕高温,比如莫丝等超过28度会停止生长,超过32可能会引起死亡。由于缸中有不少电器产生热量,夏天高温地区的玩家最好是能考虑一个降温风扇啦 降温风扇是靠45度吹向水面,把水蒸从而而带走热量,一般能降1-2度,视乎水量而定。 一般能买到的4头,6头风扇,价钱中等,但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吸引不少玩家,但寿命不长,所以亦有很多鱼友自己DIY电脑散热风扇吹向缸面,而且十分便宜。 要注意的是降温风扇要在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才能降温, 而极限只能把水降至室温,而且水量蒸发得很快,要定期加入淡水补充。 PS:使用12v的会比220v的安全 这期间我们还要准备好一样东西,灯光。 既然养鱼是为了观赏,当然需要好的光线啦,灯具种类很多,效果完全不同。但安装一定要注意安全性,稳固性。紫外线杀菌灯 (UV灯) 一个几乎密封的容器,水流经其中,内有紫外灯照射杀菌,水流要缓慢,照射时间越长 杀菌效果越好,有各种瓦数(5w, 9w, 11w, 12w, 18w, 24w, 36w, 55w 等)按鱼缸水量选择,使用较大瓦数效果会更好。它能杀死原虫细菌,浮游生物和藻类,但又会把NO3转变为NO2,而且热量较高。注意千万不要将外壳破坏,被紫外灯照射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人和鱼失明。每天使用杀菌灯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为好。最好在底缸过滤系统中使用,将灯安置于底缸中。另外,其他种类的灯具常标示有“杀菌”字样,都是骗人的。 养水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水质不稳,当地水质过肥,摆放位置不合理等,很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藻。藻是鱼缸的大敌,影响观赏,争夺肥分,消耗氧气,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环境恶化。这里列举一些常见藻类和处理方法。 褐藻 也叫矽藻,以硅藻居多,一般是茶褐色,薄膜状,常长在玻璃石头和水草叶片上,手指轻轻一擦就立刻掉落。产生原因是新缸初设,水质不稳,因为硝化未形成所以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气不足,水流不足,硝酸盐过高,PH过高在7.5以上。需要规律适量的换水,结合磁力刷清除,使用活性炭降低PH,加强供氧。 绿丝藻 一般在水面附近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出现,浅绿色,丝发状。和水草一样,生长于环境良好的生态缸。产生原因是硝酸盐浓度稍高,换水次数太少,PH不完全稳定,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水流不足。需定期规律换水,使用活性炭,减少光量,缩短照明时间,放青苔鼠等食藻鱼。 绿苔藻 也叫绿黏膜藻或绿海苔藻,浅绿色,会有腥臭,象一层地毯样。一般生于砂床和石头,叶面或玻璃上,生命力极强。可能是买水草带入,或光线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氨氮含量过高,长时间不清理底砂,换水太少,换水时间过长,滤材长时间未清洗,缸里水流有死角。必须勤换水,每次换水1/3,清晰底砂,减少光照,加强水流,放食藻鱼,水草下缸前一定要消毒清洗。 绿藻 浮游性藻类,种类繁多,有丝状,点状等。除影响观赏,一般没有太大害处,也是鱼友经常问到的为什么水变绿了的原因。这种藻可作孔雀等幼鱼的饲养水,但若附着在水草上侧可能影响水草生长,一般是由鱼食带入的,比如水蚤等,可用杀菌灯清除,换水时也可大量去除,同时放养孔雀等鱼类和食藻鱼。 刷状藻 也叫皮毛藻,红藻。对水草破坏力高强,紧紧生长在草叶,玻璃和石头上,是一根根细小而突起的毛状,形似牙刷而得名,颜色变化大,从绿色到黑色都有,繁殖速度惊人,是最可怕的藻类之一。一般可能是由水草带入,也可能是氮分解不完全,磷酸盐(PO4)过高,光照过强,光照时间过长,水流过强,氧含量过高或水质不稳。水草入缸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消毒,去除带藻叶片,使用活性炭稳定水质,放食藻鱼,减少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若水流,不要使用气泵,必要的话使用除藻剂。 蓝藻 雾状,表面有粘滑的胶质保护层,有特殊味道,蓝绿色,繁殖速度快,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藻类,易生于新缸,若生在草叶上会形成脂膜直接将水草闷死,而且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是水恶化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就代表硝酸盐过高了。一般是由于砂床腐败或设置不合理,砂粒过细或过厚,喂食过多换水太少,光线太弱,氧气不足,水流不足,应该定期换水,加强水流,放食藻鱼。 所辛一般藻类的爆发多是由于孢子不注意被带入缸中而引发的,所以,新草和新鱼下缸前检疫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另外,有些地区的自来水会含磷酸盐(PO4)过高,容易引起藻类滋生,这点也需要注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养水期来尽快的稳定我们缸中的水质是十分重要的,让硝化繁盛来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急着下鱼的新玩家们能够重视起来。 养过几个礼拜的水,如果滤槽中的玻璃环等滤材上出现淡淡的褐色,让我们庆祝吧,硝化来了。如果没有,也不用太伤心,经过这几个礼拜,水已经老化,虽然肉眼还看不见,不过硝化确实已经存在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我们的目的了: 顺带一提,很多鱼友喜欢用气泵来增氧,认为只要气泡多就会氧含量高,我们来理解一下气泵工作的原理,气泵通过气管和气石推出大量气泡,不过,这些只是空气而已,所以,水中的气泡并不能增加氧气含量,当气泡上升到水面并破裂,破裂的一瞬间会将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气就在这个时间进入水中了,所以,波动起伏的水面更能带来大量的氧气,这也是滴漏(溢流)等过滤方式比上滤、滤桶等过滤方式更适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为在滤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断被扯裂,所以会有更多的氧气。 接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 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 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 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 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 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购买体型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1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 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 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10分钟交换约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一般鱼类都需要3-7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3-7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3小时,2天后5小时,再2天后7-8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5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最后就是日常的维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缸里还是会逐渐积累硝酸盐(NO3),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借助换水来解决,而且不要以为自己的水质很好就可以偷懒不换水,或许你的水质可以维持半年不用换,但是一旦NO3的问题爆发出来,换来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统在一夜之间崩溃掉,病菌疯狂发展。所以,养成规律定期的换水习惯,每个星期换水一次,视情况而换1/5或1/3,把一切可能的风险减到最低。 然后就是关于用药的问题,虽然如果能严格按这个帖子的步骤去打理一个缸,病毒生存发展的机会会是十分的小,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准备,万一鱼得病了,我们尽量不要把鱼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应该把病鱼捞出来在医疗缸里治疗,因为盐和各种鱼药不仅能杀死病菌,同样会杀死硝化菌,只是严不严重的问题而已,硝化也是一种菌,能抵抗盐和药物的细菌虽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强的药如福马林,就会破坏得越严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药,最好完成治疗以后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顺心的花瓣
执着的唇彩
2025-08-20 14:06:25
先把鱼缸里的一些水放进另一个容器里(绝对不能用其他水),再把鱼虾也放进容器里,然后放个氧气泵在里面避免鱼虾缺氧,如果天冷再放个加热棒就行了。然后就能造景了,如果你只是在鱼缸里加些水草或者只是对之前的造景坐一些修改,弄完后把鱼虾放回去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抽走了原来的缸中大部分的水,或者是翻缸的话,那你的鱼虾必须在造景完成后再过4天才能放回去,因为一开始都是自来水,水质不稳定,鱼虾放进去很容易死。希望对你有帮助。

奋斗的小天鹅
冷艳的小虾米
2025-08-20 14:06:25

真的吗?

不是真的,是不是争氧气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光照强度等。

真的真的吗?

真的不是真的。真水草有无光照的情况下所消耗的氧气量并不大,一般不会对鱼造成影响。

还容易烂?

养死了当然烂,正常掉的老叶也会烂。

粪便还不好清理?

你放了彩石就好清理了吗,要好清理就裸缸养,饲养密度正常,过滤系统强大的草缸不用经常特意清理。

但是卖草的都说养鱼的90%以上都用假的,是这样吗?

不是,没有一个水草玩家用假的。

植物一般都是释放氧气的,水草是需要吸收氧气的吗?

植物在有适合光照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释放氧气。使用氧气的呼吸作用一直存在,但植物的呼吸作用并不大,基本可以不管它。

附上我的杂草缸:

顺心的草莓
繁荣的钢笔
2025-08-20 14:06:25
第一:选购的玻璃品种及厚度

做普通鱼缸就选汽车级白浮法玻璃,如果想让鱼缸透光度更好些的话就选用超白玻了草缸 龙鱼缸海水缸一般选用超白的比较多做多大的缸需要选择多么后的玻璃,白浮法 和超白基本分为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等。

第二:粘缸所需要的工具:

(1)玻璃胶枪 玻璃胶 直角夹 卷尺 三角板 美纹纸 玻璃刀 拉筋支架 文件夹子等。玻璃的厚度。

第二:沾鱼缸的步骤把玻璃裁好磨边然后把每块玻璃的尺寸都用卷尺量一个遍看看玻璃的尺寸误差多少,然后每块玻璃都沾美纹纸。打好玻璃胶把缸粘起来··················省略好多话每个人的粘法不一样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把缸沾好不漏水就 OK了。

第三:采取加固的方法:

(1)1.5*0.6*0.75的缸的话就采用双12mm底了,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观,且能防止鱼儿们在底部处擦伤或者掉鳞。

(2)上部缸沿向下10厘米用目字或者口子拉筋加固都行,用12mm玻璃的下角料即可要磨边的奥。长拉筋在下横拉筋在上。

(3)鱼缸外侧的四个缸角用黑色的直角包边材料粘上就行。

(4)鱼缸的上下包边我一般采用黑色烤漆玻璃做包边的,鱼友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包边材料比如木板 大理石 各种颜色的烤漆玻璃,包好包边既美观又不容易伤到大人及小孩。

第四:各种鱼缸的过滤方式:

(1)底部过滤:底部过滤槽+三角溢流侧滤。

底部过滤槽参照上图模式制作,实际尺寸为:长1500mm,宽500mm,高400mm。玻璃用厚度8mm的普通玻璃。共分三格或四格,第一格放滤棉,起物理过滤作用第二格放细菌屋及玻璃环,起生化过滤作用第三格为净水水槽,内置大流量潜水泵(3000至8000L/H(升/小时),以便将过滤后的清水抽回鱼缸。抽潜水泵的电源接在底橱,水泵出水管与上水管用软管连接,以方便水泵坏掉后更换。第一格可略窄些,第三格可略宽些。第一格内滤棉可多层放置,各层滤棉间用生化环或生化球间隔,方便水下渗。上间隔玻璃与底之间的空隙处塞入滤棉。各格上间隔玻璃高度一样,下间隔玻璃应依次递减尺寸,高差为3厘米。上间隔玻璃离滤槽底1.5厘米,上、下两块间隔玻璃间距2厘米。在鱼缸右侧的后部用普通0.8厘米的玻璃隔出三角溢流区。溢流区上间隔玻璃使用双层玻璃,一共三层最外面用亚克力鱼梳上开口下开口,上开的鱼梳口味油膜口及水面漂浮物,下端加垫1.5厘米的玻璃块以留出下进水空隙。

在溢流区内缸底上打两个孔,分别为下水孔和上水孔。下水孔直径50孔,内穿下水管材加密封垫后打玻璃胶密封好,下水管直接穿过缸底、底橱面,接到下滤槽的第一格上方,将水排进下滤槽。下水管垂直伸下底橱面后,根据底橱面与下滤槽的高度粘接适当长度的直径的PVC管,然后转接变径,最后接合适的PVC管通到下滤槽第一格滤棉的上方。

上水孔直径25管,内穿25PVC上水管,采用缸底内外分别套管粘合、加密封垫并打玻璃胶的方式加固密封,上水管直接接到上滤槽,经上滤后再将水排进鱼缸左侧后部的三角溢流区。

在三角溢流反气举区内填装生化环,并加装一个氧气泵以大量培氧供硝化细菌用。

(2)上部过滤:主缸内在后缸壁上沾过滤盒。

上部过滤槽参照上图模式制作,用普通玻璃,厚度为0.5厘米,尺寸为:长为鱼缸内径长,宽为适当宽度看自己怎么做了,高离缸上沿最好1cm方便加盖子,过滤槽横向两侧直接粘于鱼缸两侧面玻璃上,后面即为鱼缸的后面玻璃,底为鱼缸的后部拉筋。共分四格,自右向左依次为:第一格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滤棉,起物理过滤作用,第三 格放生化环或生化球,起生化过滤作用,第4格为下水口。第一格及最后一格可略窄,中间三格要宽,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滤材。第二格滤棉分多层放置,最上层为粗滤棉,向下根据滤槽深度依次放几层细滤棉,各层滤棉之间可用生化环隔开,以方便水下渗。各格上间隔玻璃高度一样,下间隔玻璃应依次递减尺寸,高差为2厘米,下间隔玻璃的底端两角均磨成三角装,以躲开鱼缸底的玻璃胶,方便粘合密封。上间隔玻璃离滤槽底1厘米,上、下两块间隔玻璃间距2厘米。第一格间隔玻璃上端打一直径3厘米的半圆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径3厘米的上水管孔,内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设在滤槽左侧,应留出上侧面拉筋的宽度,底孔直径为2.1厘米,内穿2厘米PVC下水短管,管底要高于水面。  (3) 背部过滤:就是在主缸的背部粘贴过滤槽以达到过滤的效果。

   

(4)侧过滤:就是在主缸的一端粘贴过滤槽以达到过滤的效果。。

第五:制作鱼缸盖:

我做的鱼缸一般都用玻璃的 用黑镜玻璃或者透明玻璃,我一般选择做盖子的玻璃都用5mm的,也可以用铝塑板 PVC板等以防潮防变形。缸盖分为单独的三块或者两块也可以前后上翻也可以左右推拉我做推拉盖比较多的,前后翻的最后面一块宽与上滤槽稍微宽些就行,方便掀开清理滤槽中间一块为灯槽子,基本不动,左右平行固定两根灯管。前面一块宽些经常掀起,以方便喂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鱼缸美化:

鱼缸美化前看看你是养什么鱼如果养红龙就黑色或者蓝色背景和缸底,以突出红龙的红色。玻璃胶选用黑胶,鱼缸背面、双侧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时贴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时贴可粘于两层玻璃底之间。鱼缸内的两个三角溢流外挡板采用双层粘合玻璃和亚克力板鱼梳。

第七:鱼缸底橱制作:

可用三种原材料加工:一是用镀锌方管做龙骨架子,外包铝塑板或密度板或直接粘贴装饰玻璃二是用硬木作框架,外包铝塑板或免漆板。橱顶面用密度板,并在对准鱼缸底部上、三是不锈钢做骨架。下水口处留相应直径的圆孔。底橱后部左侧留两个圆孔,方便电源线及充氧气头穿入。先放置好底部滤槽再放底橱,最后再放鱼缸。底橱四扇门对开,底滤槽靠底橱右侧放置,左侧留出空间以安装电源等。

贪玩的盼望
激动的八宝粥
2025-08-20 14:06:25

会吸鱼的。

可以将水泵吸水口对着缸壁,这样可以减少吸力,或者直接换成小功率的设备。另外,还要在鱼缸中进行造景,布置一下假山之类的物品,这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还可以在吸水口的地方安上一个防护网,这样即便吸到了,也不会被直接吸进去。

选择水泵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水泵的功率。选择水泵时根据鱼缸的大小、过滤的形式、滤材的丰富程度、养殖密度、鱼的个头大小、鱼的种类。鱼缸容量越大、滤材越少和简单、养殖密度越大、鱼的个头越大、 所养种类的鱼新陈代谢越快,则水泵的功率需要偏大些才适合。

2、根据缸的大小配置水泵。在养大型鱼时, 每100升水的缸容量配置25瓦左右的水泵比较合适。例如,鱼缸鱼长度1.2米、宽0.35米、水位0.5米,那么鱼缸的水容量就是1.2*0.35*0.5*1000=210 (升),则可考虑配备2个25瓦左右的泵,或配备45瓦左右的单泵。

3、养殖密度。目前市面所售的成品缸的配套水泵大多功率偏小且滤材简单,新手养鱼时大多偏爱较大的养殖密度和喂食频次,结果发现鱼没养多久就开始生病死亡。改善过滤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的鱼缸重新匹配合适的水泵,根据鱼缸的大小来选择,也能够更好的换水。

健壮的灰狼
激昂的丝袜
2025-08-20 14:06:25

养鱼需要哪些设备

养鱼需要哪些设备,现今生活,许多人喜欢在自己的家里养一些金鱼。而金鱼既能供人欣赏,也能让装饰家里。但养鱼是需要一些设备的,那么养鱼需要哪些设备?下面一起来看看!

养鱼需要哪些设备1

必需设备

(1)鱼缸: 热带鱼生长和活动的场所

(2)过滤系统: 包含水泵、过滤材料(如海绵、瓷环等),以便造就、维持良好的水质。

(3)换水管: 定期换水时使用的软橡胶管,将水从鱼缸抽出至下水道或从自来水龙头放水入鱼缸用

( 4)电热棒(加热棒): 用来控制和保持鱼缸水温,温度低于设定标准自动加热

(5)照明设备: 日常给水草或热带鱼提供光照

(6)氧气泵: 用来增加水中的容氧量

(7)温度计: 用来测量鱼缸的水温

(8)鱼捞: 用来捕捞和转移热带鱼

可选设备:

(1) 治疗小缸: 含水泵、过滤系统、加热棒、温度计、氧气泵,给鱼隔离治病用

(2) 吸便器: 日常吸除鱼便使用,有利保持水质

(3) 水桶: 建议使用专用水桶,以防污染

(4) 磁力刷: 清洁鱼缸内壁,以免伸手入水中清洁。

(5) 长柄朔料夹: 种草或从缸中夹取东西用

(6) 镊子: 夹除鱼体表大型寄生虫用,如鱼虱、锚头虱

(7) 自动喂食器: 自动给鱼喂食,出差或度假时好帮手

(8) 放大镜: 以便更清晰的观察病鱼

(9) 鱼缸造景用品: 改善鱼缸视觉效果用,如壁纸、沉木、假水草等

(10) 杀菌灯: 利用紫外线消除水中的细菌

饲养热带鱼的必需用品

(1) 鱼粮: 鱼必须的食品

(2) 益生菌制剂: 调解、改善水质的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其能有效除去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3) 海盐: 对某些细菌和寄生虫有一定的疗效,主要用作预防。

(4) 药品: 治疗鱼病用

可选用品:

(1) 水质测试剂: 测试水质用,如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测试剂等等

(2) 水质调解剂: PH调解剂、硬度调解剂、净水剂、水质稳定剂等 (此类物品慎用)

(3) 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品: 提高鱼体免疫力或辅助治疗用品

(4) 渔用疫苗: 提高鱼体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用

养鱼需要哪些设备2

养鱼除了需要一个大小适宜的鱼缸,还需要配置相关设备,对新手来说,鱼缸设备太多太复杂反而没有什么用处,鱼缸都需要配哪些设备,这四样是不可少的:

1、过滤器,是保持鱼缸水质、水循环的必要设备;

不论养什么鱼,对水质都有一定要求,鱼缸就需要有一个过滤器,能过滤水中的杂质,稳定鱼缸的.水质。水质稳定,鱼群才能健康活跃。

2、氧气泵,新鱼入缸或鱼缸氧气不足时都需要开启氧气泵给鱼缸爆氧;

新鱼入缸或鱼身体不适的时候都需要开启氧气泵给鱼缸爆氧,鱼儿会很快活跃起来,如果养鱼的密度大,水中溶氧量不足,就更不能关掉氧气泵。

3、加热棒,养热带鱼必须配加热棒来稳定鱼缸的水温;

鱼对水温都是有一定要求的,特别是热带鱼,需要的水温一般不能低于20℃,这就需要在鱼缸里放加热棒,稳定水温,鱼才不会冻死。

4、鱼缸灯,鱼对光照有一定需求,开启鱼缸灯也方便观赏鱼群。

鱼对光照是很敏感的,有的鱼发色需要适当光照,如果鱼缸放在室内接触不到阳光,就需要配置鱼缸灯,除了发色需求,养鱼者在观赏鱼缸时开鱼缸灯也更能看清鱼群的活动。

养鱼都需要哪些准备什么?

1、过滤器

不管我们养什么鱼,过滤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过滤器是由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一起组成的。

利用水泵的原理将鱼缸中的水抽出流到过滤棉上,拦截鱼缸中的一些残留的饲料和鱼儿的排泄物,使鱼缸水体没有大的悬浮物,保持干净。而生化过虑是指一些生化滤材例如陶瓷环、细菌屋、生化球等。

这些生化滤材是硝化细菌居住的地方。使得硝化细菌可以附着到上面,从而更好的工作。硝化细菌主要是为了分解鱼缸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有害物质,分解成低毒的硝酸盐。所以过滤器是养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设备。

2、氧气泵

氧气泵的主要作用就是给鱼缸中增加氧气。有的鱼儿耗氧量高,需要较多是氧气。

或者鱼缸里养的鱼儿密度大,大量的消耗氧气,鱼缸中硝化细菌工作也需要大量的氧气,这个时候也需要使用氧气泵。所以鱼缸里是需要放一个氧气泵的。

具体根据情况来看,如果你的鱼缸里养的鱼儿密度很小,又不是高耗养鱼儿,那么可以不用加氧气泵,自身水体所含的氧气就足够了。

3、加热棒

加热棒也是养鱼必不可少的一种。一般养热带淡水鱼的鱼友居多,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加热棒了。热带鱼淡水大多适合的水温再24—28度左右,这个温度是必须要用加热棒才能达到。

如果热带鱼儿长期呆在温度不够的水里,那么死亡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只要饲养热带鱼儿,加热棒是必不可少的。

4、鱼缸灯

任何生物生长都离不开阳光。同理鱼儿也是。鱼儿对光照是很敏感的,有的鱼例如红龙鱼发色很依赖光照。

如果鱼缸长期在室内接触不到阳光,那么就需要人为的配置鱼缸灯,利用灯照来代替阳光照射。给鱼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配上鱼缸灯能更容易看清楚鱼儿再水里的活动。也能更好的增加观赏性。

新手第一次养鱼需要注意哪些

新手第一次养鱼需要注意选好鱼缸,之后要做好开缸工作,养好水才能养鱼。鱼缸的选择通常和要养的鱼有关,养的鱼越大,鱼缸也就越大,保证鱼儿能游得开。

开缸则是养鱼前必须要做的步骤,需要用高锰酸钾等药物给鱼缸消毒。接着要培养硝化细菌,每周倒入培菌液,并关灯爆氧来加速它的繁殖。

鱼缸需要哪些设备

1、过滤器: 鱼缸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过滤器,它负责维持鱼缸的水质,对鱼儿的健康尤为关键。通常过滤分为上滤、底滤、滤筒等,其中底滤是大鱼缸用的,一般的小鱼缸用上滤即可,草缸则更适合用外置的滤筒。

2、氧气泵: 对于养大鱼的鱼缸或饲养密度比较高的情况,氧气泵也是很重要的设备,它可以给水体补充氧气,好让鱼儿更好地进行呼吸,不然就会有浮头的现象发生。不过对于养小鱼的鱼缸而言,没有氧气泵的问题也不大。

3、加热棒: 如果饲养的是热带鱼,加热棒也是必要的设备,它可以提高水温,并将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让鱼儿更好地生长。通常温度要控制在20℃以上,低于这个温度就会影响鱼儿的活动和饮食,甚至导致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