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自吸泵在开启时关闭一半出水口对泵有影响吗?
如果是离心泵的话,是不会的,无论关闭多久都不会对它产生损坏。但对管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接头部位出现漏水或是松动的现象。2、如果是潜水泵额话,也是不会的。但是在关闭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如果它一直处于运转的状态中,周围水温会随之而增高,这样对冷却就非常不利了,并且还非常浪费电。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排除法找出不吸水的原因
一,实际需求吸程太大
安装水泵时不能一味要求简单方便,因为水泵吸水口处能建立的真空度是有限度的,小口径的塑料自吸泵一般自吸高度在1-2m,大口径的3-5m,在这个要求之外的,单纯使用自吸泵肯定是吸不上来的,所以除了尽可能的缩短进口管路的长度之外,我们还得避免多余的弯道弯头及阀门
二,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比如进水管因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又比如进水管弯管处出现裂痕等等,对于该故障需要仔细检修。
三,当管道太长,弯道过多,或者水泵进,出管的管径等一些细节,会造成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损失过大。
四,自吸泵转速过低也会造成自吸泵不能吸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为的因素。
(2)安装不当。
(3)传动带磨损。
(4)水泵本身的机械故障。
(5)动力机维修不录。
五,其他因素的影响
(1)如果出口管道发生了渗漏也会造成不吸水现象发生。
(2)闸阀或止回阀有故障或堵塞会造成流量减小甚至抽不上水。
(3)底阀滤器网被堵塞
如果有其它问题也可以追问联系我,可惜贴联系方式有打广告嫌疑,浅知薄见,希望采纳
卧式自吸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前后轴封烧坏的原因:
1、卧式自吸泵,一台水箱忘记加水长时间空转导致前后轴封烧坏,更换前后轴封试机正常。
2、卧式自吸泵流量小,拆开检查叶轮被树枝杂草堵死,清洗叶轮后装机试机流量恢复正常。注意事项:定期检查水箱,及时加水,池子加装盖板,防止杂质进入。
3、卧式自吸泵轴封烧坏,电机端盖已腐蚀,线圈烧坏,水箱接头腐蚀,需要更换轴封和电机。
2.工人需要定期检查叶轮、轴承、密封盖、止回阀等易损件。如果发现铸铁零件表面有锈斑或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用汽油清理,然后涂上黄油,重新安装。
3.自吸泵的配件,泵腔等铸铁件应先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然后涂上防锈漆,干燥后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4.将螺丝拆卸下来,清洗干净,然后涂上黄油,然后用塑料布包好进行放置或重新安装,为了 防止丢失或者放锈蚀。
5.对于已经冻结的水管或者水泵,不要直接开启水泵,这样容易造成水泵出现机械故障或直接受损。建议方法:需要用热毛巾敷在水管上面,然后再用温水化冻,不可以直接用火直接烘烤或用开水淋烫,避免造成泵体或者管道开裂。
三鱼自吸泵的价格是1000元人民币。
品牌/型号:三鱼/WBZ-X系列自吸泵
泵轴位置:卧式 叶轮结构:封闭式叶轮 叶轮数目:多级 叶轮吸入方式:单吸式 性能:自动 扬程:63m(m) 功率:120—750W(w) 流量:3.4m&sup3/h(m3/h) 材质:铸铁 驱动方式:电动 用途:增压泵1、前盖O环老化或腐蚀造成漏水,此时O环无弹力,可能药水性质与泵不符台,需更换口环。
2、前盖螺丝松动造成漏水,需紧固螺丝。
3、前盖开裂、老化、变形、或腐蚀造成漏水,此时前盖有裂痕或变小等,需更换主体。
4、排污阀未紧固或腐蚀造成漏水,此时排行阀螺丝松动或变细,需更换排污阀。
5、前盖受管道拉力影响造成漏水,此时外接管道设支架,需安装支架。
① 上海阳光泵业 (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在市政、建筑、暖通、电厂等领域业绩不错,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② 连成 (中国驰名商标,不锈钢泵品质好,在化工、钢铁、食品、水电等领域业绩不俗,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③ 凯泉 (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市政、建筑、暖通、电厂等领域业绩不错,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④ 南方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特泵、不锈钢多级泵做的很不错,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⑤ 东方 (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建筑领域近两年销量很大,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⑥ 博山 (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在钢铁、电力、煤炭等领域业绩不错,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⑦ 新界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农用水泵行业龙头企业,浙江新界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⑧ 熊猫 (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建筑领域近两年销量很大,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⑨ 双轮 (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在油田、石化、矿山、热电等领域业绩不错,上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⑩ 肯富来 (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液环真空泵的始创者,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
国产泵业其它品牌:广一、沈阳水泵厂、重庆水泵厂、湘电长沙水泵厂、利欧、化
成HCH、凌霄、深蓝、开利、亚梅、安波、兴齐、奥利、石家庄泵业、大耐泵业、三鱼
进口水泵
1、美国FLOWSERVE
2、德国威乐
3、美国滨特尔
4、德国凯士比(KSB)
5、日本荏原
6、台湾河见(HCP)
7、美国ITT
8、意大利艾格尔集团
9、丹麦格兰富
10.德国耐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