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制小水泵
先找一个圆形铁盒,在它的中心打一个小孔,在孔中插入一个轴,在轴上套上矽钢片,在矽钢片上缠绕漆包线,并把漆包线的两头焊接到轴的转换片上,轴的转换片用u形片卡住,u形卡连接电源,最后在铁盒的内边安上对称的磁铁,加工,调试。
看到楼主的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用手捧、宽大树叶等方式进行取水。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桶、辘轳、桔槔、压水井、水车等逐渐诞生。这些都是水泵的原始形态(水泵的工作原理不同,产品不同)。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使用机械(金属、电能等)进行供水等用途。
再回到楼主的问题,楼主有多少钱投入进行自制水泵?还有楼主想强大到什么状态?
费用有底到高:
外出捡别人扔弃的桶、瓶等,抛开人工成本不算,基本没有费用。
花点小钱购买塑料桶、铁皮桶、木桶等,进行人工提取。
可以仿制古人的辘轳、桔槔等方式,通过简单的木棍等进行制作。
自己花点钱购买水泵部件(为了各部件的连接尺寸无误,意见购买整机,进行拆卸,然后拼装)。
建议亲自己在家开一个水泵厂。
当然限于楼主的投入及实力,想要获取强大的水泵,则建议发展长大后,兼并国内知名厂家,再有雄心,把国际知名厂家兼并也是极好的。
最后,或者通过屋顶或山区等地理形势,进行雨水搜集,然后通过自然重力取水也不错。
方法一:塑料片卷成喇叭形状并在喇叭收口的地方连接根吸管,喇叭固定在鱼缸上,吸管插进水里,打开电风扇对着喇叭口吹,就是个最简单的增氧泵了。
方法二:用一细管一直往外抽水,另外一边一直进水,进水口高于水面。进水和出水量基本一致就可以了。
一盆枯得只剩下枝干的栀子花,在我的细心照料下,枯黄的枝干已经返青,很多节点也冒出了新芽。
眼看着就要恢复我买它回来时候的精气神了。
眼看养花已经无法满足我不安分的天性,所以我又瞄上了养鱼。刚开始养鱼,没有敢买太大的鱼缸,就花50块钱,买了一个自带过滤泵和蓝光照明灯的小型鱼缸,准备就是玩儿好了换大的,玩不好就扔了或者送人。
但是,刚买回来的鱼,往水里一丢,好家伙,两天以后个个都半死不活的,这鱼还养个啥意思,没劲啊。上网一查,说是水里缺氧,缺氧咱就补氧呗。怎么补,去制氧厂直接买罐装的?那玩意儿个儿那么大一钢瓶,后备箱都不一定能放下。而且拉一罐子氧气上路,那不跟拉一个炸弹一样么,太危险了。而且被交警查住了,那绝对给你往死了罚。
于是我就上网查攻略啊,但是我没查到制氧的攻略,只查到了制二氧化碳的DIY攻略,说是二氧化碳钢瓶太贵,所以动手能力强的小伙伴就发明了这个方法。
用饮料瓶自制二氧化碳发生器。
用的材料如下:
一、止逆阀
二、空气调节阀
用来调节出气大小的,刚开始反应剧烈的时候,顺时针拧一下,能憋住它,让它出气儿别太快。反应慢的时候,逆时针拧,能让它放开了出气儿。以此调节出气的均匀度,控制出气时间长短。
三、气泡盘。
如果不加这个东西,水里的气体出来是一个一个的大气泡,逸散得太快。这个东西叫细化器,可以把气泡打散,形成小气泡,更容易被水中的鱼类和植物吸收。
四、软管
大家注意这个软管的内径啊4mm,止逆阀和空气调节阀的接口外径正好是4mm,明白了吧,完美对接,不漏气。
五、饮料瓶
这个就是我喝完尖叫,就地取材,把里面的扣给他去掉,然后用了蜡烛,加热完了再滴蜡密封,那密封杠杠的。
六、止逆阀
这个是我买的红色止逆阀,它和软管连接好之后的情况,看到里面红的没尖端朝向鱼缸那边,水倒灌不回瓶子里,刚开始我弄反了,气儿出不来,水倒灌回去,哈哈。
七、热水
不管是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还是双氧水在小苏打碱性溶液的催化下,分解出氧气,这两个反应都是受温度影响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生成的气体就越多呗。我这里反应容器塑料瓶里装的是双氧水和小苏打,双氧水50ml,小苏打也就是10g左右,然后刚开始摇摇晃晃,没反应。过了十分钟,才开始冒小气泡。
我上网查了一下,说是双氧水分解不光受酸碱度ph值影响,还受温度影响,我直接烧了一壶开水,然后拿个塑料盆倒里边,再把饮料瓶放里边,温度上去了,反应嗖嗖的,大家感受一下氧气的出泡量,还有这个鱼儿的活跃度。
上面这是我用来做小型氧气泵的手工DIY套装,大家家里养水草的,也可以用这个套装,只要把里面的双氧水换成柠檬酸不就行了嘛。不过柠檬酸跟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比例调成1:1,这个咱们按方程式来,C6H8O7+3NaHCO3=C6H5O7Na3+3H2O+3CO2
刚才我制氧气,加那么点小苏打溶液,只是因为小苏打溶液是碱性的,可能有助于双氧水分解,所以加多少小苏打,加不加可能都无所谓,不过得等我下次做实验的时候再试了。
50ml的双氧水按照我视频中的出泡量,生成了十分钟的氧气,这玩儿意儿也不费啥事儿,小苏打和双氧水都是生活常备的,就当闲着无聊解闷玩儿了,还能过一把手工DIY和做化学实验的瘾。而且看鱼儿好像还很喜欢我制造的氧气。我觉着比刷几集肥皂剧,打几局游戏好玩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