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进口水泵的品牌都有哪些,哪几家好

潇洒的百褶裙
从容的鼠标
2023-01-26 00:17:44

进口水泵的品牌都有哪些,哪几家好

最佳答案
重要的蜜蜂
清脆的电源
2025-09-19 00:50:53

美国ITT.美国TYLER泰乐,美国尤孚U-FIO,日本荏远,德国凯士比,德国BACH巴赫,丹麦格兰富,德国威乐,英国GRIMM格林这些个都是属于进口水泵中比较好的品牌,但是主做的具体产品类型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ITT主要做水泵 美国尤孚U-FIO 主做静音泵和潜水泵 ,德国BACH巴赫主做潜水搅拌器、潜水泵、离心泵、爆气机、化工泵、自吸泵 所以需要什么品牌还是看需求是什么,像日本荏远,德国凯士比,丹麦格兰富,德国威乐就主做的是水泵。品牌的话除了这几个进口的之外还有其他像美国瓦罗拉 意大利CALPEDA(科沛达)水泵 意大利DAB(德宝)水泵 德国SEEPEX(西派克)螺杆泵 德国BACH巴赫 德国NETZSCH(耐弛)螺杆泵 美国TYLER泰乐 台湾川源水泵 这些都是进口的水泵品牌,英国GRIMM格林 并且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

最新回答
幽默的棒球
魔幻的翅膀
2025-09-19 00:50:53

主要看你需要什么类型的水泵。你在问题里没有说具体需求,那我就给你推荐一下我觉得比较好的。丹麦的格兰富质量比较好,但是性价比不太美丽。据我所知国内能和格兰富一较高下的有台湾宏奇的水泵。宏奇在大陆的唯一代理商是斯特尔泵浦,他们家的水泵质量很好, 性价比也很高。

高高的过客
认真的钢铁侠
2025-09-19 00:50:53
内啮合齿轮泵有力士乐、艾可勒、福伊特、布赫。不过都比较贵,用在注塑机上故障率都比较高,原因有三,一是控制上,二是使用环境,三是制造设计质量.所以日本住友的反而比德国的质量好一点,故障率低一点

过时的蓝天
贪玩的巨人
2025-09-19 00:50:53

进口调节阀又名进口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英文名:control valve,位号通常FV开头。调节阀常用分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

进口调节阀知名品牌厂家主要有美国威盾VTON、美国费希尔FISHER、日本山武AZBILyamatake

美国威盾VTON

美国威盾VTON调节阀

美国VTON威盾的调节阀主要有进口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直力式调节阀,电动压力调节阀,电动温度调节阀,高温调节阀等。 美国威盾国际集团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开发,根据威盾总裁Williams提出的“高品质的阀门,全方面的技术支持,完善的服务”的发展理念,美国VTON威盾疏水阀就这个已经广泛应用在中国的天然气系统,蒸汽系统、石化系统、电力系统、冶金系统、水系统等领域。

美国费希尔FISHER

美国费希尔FISHER调节阀

FISHER是全球财富500强艾默生(Emerson)电气公司过程管理分部(Process Management),艾默生过程管理是艾默生业务的一部分,其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炼油、纸浆和造纸、电力、食品与饮料、制药和其它的工业的自动化领域中居于地位。针对特定的工业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咨询、项目管理和维护服务。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的品牌包括:PlantWeb, Fisher, Micro Motion, Rosemount, Daniel, Bristol, DeltaVTM, Ovation, 和 AMSSuite。

费希尔控制设备国际有限公司是总部在美国的财富500强公司艾默生电气公司的一个分部。我们是为过程控制工业提供并制造控制阀的领导者。

艾默生公司于 1992年购买费希尔公司并与过程仪表领域里的另一位世界领导者-罗斯蒙特公司合并,成立费希尔-罗斯蒙特公司,以更好地满足我们用户对完整应用范围的要求和对过程控制的需要。在2001年4月,费希尔-罗斯蒙特公司更名为艾默生过程管理。

费希尔控制设备国际有限公司始于 1880 年。当时在美国的爱荷华州的 Marshalltown ,我们的奠基者William Fisher发明了第一台泵调节器 ,在小城播下了费希尔的种子。自此,费希尔经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公认的品牌。

费希尔的业务范围

服务的工业包括:石油和气体、造纸和纸浆、炼油、食品和饮料、化工和石化、制药、电力、金属与冶炼、半导体; 产品和服务范围包括:控制阀和执行机构、数字式阀门控制器、数字式液位控制器、AMS ValveLink软件、现场安装的仪表、快速替换件服务、调压器等。

Fisher 产品编辑

控制阀和执行机构

直行程控制阀

部分球阀和蝶阀

蒸汽调节阀

数字式阀门控制器

数字式液位控制器

AMS ValveLink 软件

调压器

日本山武AZBILyamatake

山武AZBILyamatake(山武总部):创业于1906年,成立于1949年。注册资金,105亿日元,经营业务。作为的核心,承担过程自动化(PA)、工厂自动化(FA)、楼宇自动化产品的开发、制造,控制设备的销售以及开拓海外事业和新的事业。

山武集团集中了各公司的力量,以仪表和控制为核心,追求省资源、省能源、省力与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山武集团的各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山武株式会社以这些公司为核心,将各公司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积极地为用户解决困难。

山武楼宇系统公司,提供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制造、销售、施工、工程服务、管理等服务,是实现有关大楼与环境的省能源、省力、省资源,舒适、安全、便利的综合工程公司。

主要产品编辑

(一)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

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值(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等)的采集、调控和处理。

(二)控制产品:

大量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调节器、纪录仪、微型开关和传感器等产品。楼宇自动化产品: 应用于建筑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身份验证等。

此外,山武有60多年的阀门生产历史,为世界各地的客户安装了650,000 台调节阀。我们还开发了世界第一台装有微处理器的阀门定位器。这种智能型定位器提供全自动调节功能、面世以来深受广大客户好评、至今已销售了30,000多套。并且、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山武开发了具备自我诊断功能的现场总智慧系统。

秀丽的哈密瓜,数据线
缥缈的小懒猪
2025-09-19 00:50:53

随着工业的发展,阀门的市场日益增大,国内产品大部分走的多是中低端,而高端产品却不比进口产品的逊色,进口阀门技术显然更成熟,因此进口阀门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以下为大家介绍几家世界阀门知名品牌。

意大利《OMAL》欧玛尔

意大利欧玛尔(OMAL.S.P.A)自控阀门公司创建于1981年,是以生产高品质执行器与阀门而享誉全球的跨国性研发制造企业,总部设在意大利的Brescia,作为世界少有的同时生产执行器和阀门的厂商,以及欧洲第一台“单气缸双活塞-拨叉式变扭矩”气动执行器的生产者,OMAL欧玛尔将执行器领域雄厚的产品制造能力,与阀门制造领域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融合。通过执行机构和阀门产品的一体化研发生产,让行业客户获得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国内代理商为:深圳市得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国外进口——OMAL欧玛尔球阀,得锐自动化)

美国《FISHER》费希尔 

费希尔控制设备国际有限公司始于1880年。当时,在美国的爱荷华州的Marshalltown,费希尔公司的奠基者WilliamFisher发明了第一台泵调节器。费希尔控制设备国际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美国的财富500强公司艾默生电气公司的一个分部。艾默生公司于1992年购买费希尔公司并与过程仪表领域里的另一位世界领导者-罗斯蒙特公司合并,成立费希尔-罗斯蒙特公司,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完整应用范围的要求和对过程控制的需要。 

在2001年4月,费希尔-罗斯蒙特公司更名为艾默生过程管理。产品和服务范围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直行程控制阀、部分球阀和蝶阀、蒸汽调节阀、数字式阀门控制器、数字式液位控制器、AMSValveLink***、现场安装的仪表、快速替换件服务、调压器。 

美国《Masoneilan》梅索尼兰 

美国《Masoneilan》梅索尼兰阀门梅索尼兰是在设计、制造、支持最后过程控制因素和解决方案的行业领袖之一,是德莱赛集团的主要部分,为不同阶段的能源工业提供不同范围的阀门产品。 

梅索尼兰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阀门及过程控制工业的先驱者,它最初是由一名叫威廉姆.梅森的年轻发明者在1882年创立。梅索尼兰提供不同类别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包括一般的也包括能满足苛刻服务要求的控制阀、执行器、压力调整器及专业使用仪器。

日本《kitz》北泽阀门

日本《KITZ》阀门公司自1951年创建以来,始终向客户提供以阀门为主体的流体控制机械,产品涉及到从家居到工业生产等广泛领域。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已经成长为具有世界水平的管类生产厂商。今天,KITZ商标由于其卓越的品质在日本乃至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CAMERON》卡麦隆 

英国《CAMERON》卡麦隆阀门是一家国际性的专业阀门公司,隶属于英国卡麦隆国际集团(UKCAMERONINTERNATIONALGROUP)旗下企业。总部位于英国英格兰,致力于生产、设计研发高品质通用阀门和控制阀门。 

几十年来,经过兢兢业业的工程师不断开发及研究,采用世界先进的设备及生产工艺,所有产品都在严格的质量体系监控下完成作业,因此高品质阀门及配件产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英国CAMERON卡麦隆阀门产品包括调节阀,电磁阀,截止阀,闸阀,球阀,蝶阀,止回阀,过滤器,减压阀,隔膜阀,卫生级阀门,电动阀门,气动阀门,低温阀门等,根据使用场合不同需求可选不同材质,例如铸钢(碳钢),不锈钢,锻钢,球墨铸铁,铸铁。 

英国卡麦隆国际集团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开发,根据威盾卡麦隆Williams提出的“高品质的阀门,全方面的技术支持,完善的服务”的发展理念,英国CAMERON卡麦隆阀门已经广泛应用在中国的蒸汽系统、石化系统、电力系统、冶金系统、水系统等领域。 

    法国OTTO阀门 

法国OTTO奥托阀门公司于1805年,在法国巴黎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立之初,法国OTTO奥托阀门还仅仅是一家不锈钢阀门制造厂,但是现在的法国奥托公司为法国中西部500强大企业之一,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拥有15家生产制造中心,其中10家生产制造中心已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产品涵盖流体控制行业的多种领域。

德国《KSB》阀门 

德国《KSB》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化的制造泵和阀门的大公司,是世界上三家最大的泵阀制造公司之一,成立于1871年,是一家国际性公司,属于总部直接管理的包括德法境内共有六家工厂。德国KSB主要产品有:截止阀、过滤器、球阀、闸阀、疏水阀、蝶阀等通用阀门。

美国《KROS》克罗斯 

美国KROS(克罗斯)集团成立于1962年,是一家专业制造商,主要服务于全球工业、水系统以及各类型流体控制系统,公司致立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流体控制方案和阀门定制方案。 

KROS一直保持国际品牌行列,并不断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以高品质的产品,最好的赢得了国际领域认可,核心产品有球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蝶阀、排气阀、控制阀、自动阀、角阀等系列产品.

克罗斯阀门总部设在美国(Atlanta)亚特兰大,在英国、意大利、中国设有大型工厂,并在亚州设立全资加工厂位于台湾彰滨工业区,主要负责亚州地区产品供应,在上海设立授权供应商,负责中国运营及售后服务。 

德国《LOCKE》洛克 

德国《LOCKE》洛克成立于1871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少数几家拥有完善的材料研发,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生产,加工和检测直至售后服务能力的厂家,是世界上著名的泵、阀专业生产商。目前LOCKE在德国本土拥有3家阀门生产工厂,分别位于总部弗兰肯塔尔,佩格尼兹和侣能三地,有总数超过500人的员工为阀门部工作,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39人,管理人员43人,售后服务人员25人,年产值6500万欧元,有能力生产和组装超过30万台各类,各种磅级的标准产品和特殊设计产品。 

LOCKE公司拥有超过130年的阀门设计,制造和检验的成熟经验,严格遵循ANSIB16.34标准,MSS-SP-61标准,质量管理及保证遵循德国莱茵ISO9001认证。在公司的多年历史中,LOCKE成功地研制出很多低镍合金钢以及耐高温,耐高压的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地用于泵和阀门的制造中。经长期的工程和使用经验证明LOCKE的产品是完全可靠和耐久的。 

LOCKE阀门从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其长期丰富的运行经验和完备的售后服务,已经在国内100多个电厂的300MW机组和600MW以及1000MW机组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上海外高桥电厂,杨树浦电厂,天津杨柳青电厂,正蓝电厂,黄骅电厂等常规火电机组以及大压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等系列大型核电机组的高温高压关键位置上运行至今,质量稳定可靠。 

英国斯派莎克SpiraxSarco阀门 

     英国斯派莎克SpiraxSarco阀门在全球范围致力于推广有效地应用和控制蒸汽及其它多种工业流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斯派莎克SpiraxSarco阀门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1937年建址于英国,1959年斯派莎克SpiraxSarco阀门集团公司在伦敦股票市场上市,每年均有骄人的业绩报告。

孝顺的铃铛
笑点低的长颈鹿
2025-09-19 00:50:53
主要看你的具体应用在哪些方面啦~ 格兰富(丹麦):冷/热水小型循环泵占全球份额超过50%,另外立式多级泵和不锈钢深井泵也是强项,在中国的经销和服务网络很齐全;其它还有污水泵和机床用泵的市场份额也比较大; 威乐(德国): 强项和格兰富类似,小型循环泵和不锈钢系列水泵,但是规模要小很多,在国内的服务相对要弱一点; ITT集团(美国):强项是飞力的污水泵系列,最大的潜水污水泵制造商,进口FM/UL消防泵系列也有很大份额,集团里除了水泵还有其它业务; KSB凯斯比(德国):强项是在发电行业和电厂,算是电力行业第一块水泵牌子,在上海有合资厂,主要是铸造泵,适合高温高压,现在在海水淡化上也有很多泵供应; 滨特尔Pentair(美国):集团主营水处理设备和泵及泳池设备,集团中有很多品牌,水泵比较出名的是Aurora空调泵,Myers柱塞泵之类,FM/UL消防泵市场份额也比较高;旗下的Fairbankmorse据说算美国第二大污水泵制造商,和ITT的污水泵不同主要是干式的,国内应用案例较少; 荏原Ebara(日本):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厂家,前两年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力度很大,不过就水泵而言最近在中国市场做得并不成功; 富兰克林: 严格说来不是水泵品牌,强项是潜水电机,是全球最大的深井潜水电机制造商,最近也开始生产深井潜水泵; 水泵品牌太多啦,我就这点观点啦~

儒雅的衬衫
冷傲的世界
2025-09-19 00:50:53
涡扇发动机

全称为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是飞机发动机的一种,由涡轮喷气发动机(Turbojet)发展而成。与涡轮喷气比较,主要特点是首级压缩机的面积大很多,同时被用作为空气螺旋桨(扇),将部分吸入的空气通过喷射引擎的外围向后推。发动机核心部分空气经过的部分称为内涵道,仅有风扇空气经过的核心机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涡扇引擎最适合飞行速度400至1,000公里时使用,因此现在多数的飞机引擎都采用涡扇作为动力来源。

涡扇引擎的旁通比(Bypass ratio,也称涵道比)是不经过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通过燃烧室的空气质量的比例。旁通比为零的涡扇引擎即是涡轮喷气引擎。早期的涡扇引擎和现代战斗机使用的涡扇引擎旁通比都较低。例如世界上第一款涡扇引擎,劳斯莱斯的Conway,其旁通比只有0.3。现代多数民航机引擎的旁通比通常都在5以上。旁通比高的涡轮扇引擎耗油较少,但推力却与涡轮喷气引擎相当,且运转时还宁静得多。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诞生

二战后,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更新,涡轮喷气发动机显得不足以满足新型飞机的动力需求。尤其是二战后快速发展的亚音速民航飞机和大型运输机,飞行速度要求达到高亚音速即可,耗油量要小,因此发动机效率要很高。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使得上述机种的航程缩短。因此一段时期内出现了较多的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大型飞机。 实际上早在30年代起,带有外涵道的喷气发动机已经出现了一些粗糙的早期设计。40和50年代,早期涡扇发动机开始了试验。但由于对风扇叶片设计制造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直到60年代,人们才得以制造出符合涡扇发动机要求的风扇叶片,从而揭开了涡扇发动机实用化的阶段。 50年代,美国的NACA(即NASA 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的前身)对涡扇发动机进行了非常重要的科研工作。55到56年研究成果转由通用电气公司(GE)继续深入发展。GE在1957年成功推出了CJ805-23型涡扇发动机,立即打破了超音速喷气发动机的大量纪录。但最早的实用化的涡扇发动机则是普拉特·惠特尼(Pratt &Whitney)公司的JT3D涡扇发动机。实际上普·惠公司启动涡扇研制项目要比GE晚,他们是在探听到GE在研制CJ805的机密后,匆忙加紧工作,抢先推出了了实用的JT3D。 1960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康威”(Conway)涡扇发动机开始被波音707大型远程喷气客机采用,成为第一种被民航客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60年代洛克西德“三星”客机和波音747“珍宝”客机采用了罗·罗公司的RB211-22B大型涡扇发动机,标志着涡扇发动机的全面成熟。此后涡轮喷气发动机迅速的被西方民用航空工业抛弃。 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涡桨发动机的推力有限,同时影响飞机提高飞行速度。因此必需提高喷气发动机的效率。发动机的效率包括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两个部分。提高燃气在涡轮前的温度和压气机的增压比,就可以提高热效率。因为高温、高密度的气体包含的能量要大。但是,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涡轮前温度,自然会使排气速度加大。而流速快的气体在排出时动能损失大。因此,片面的加大热功率,即加大涡轮前温度,会导致推进效率的下降。要全面提高发动机效率,必需解决热效率和推进效率这一对矛盾。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妙处,就在于既提高涡轮前温度,又不增加排气速度。涡扇发动机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前方再增加了几级涡轮,这些涡轮带动一定数量的风扇。风扇吸入的气流一部分如普通喷气发动机一样,送进压气机(术语称“内涵道”),另一部分则直接从涡喷发动机壳外围向外排出(“外涵道”)。因此,涡扇发动机的燃气能量被分派到了风扇和燃烧室分别产生的两种排气气流上。这时,为提高热效率而提高涡轮前温度,可以通过适当的涡轮结构和增大风扇直径,使更多的燃气能量经风扇传递到外涵道,从而避免大幅增加排气速度。这样,热效率和推进效率取得了平衡,发动机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效率高就意味着油耗低,飞机航程变得更远。

编辑本段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优缺点

如前所述,涡扇发动机效率高,油耗低,飞机的航程就远

.........................

............

.......

...

.

涡轮喷气发动机

是一种涡轮发动机。特点是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通常用作高速飞机的动力。油耗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高。涡喷发动机分为离心式与轴流式两种,离心式由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爵士于1930年取得发明专利,但是直到1941年装有这种发动机的飞机才第一次上天,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轴流式诞生在德国,并且作为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的动力参加了1945年末的战斗。相比起离心式涡喷发动机,轴流式具有横截面小,压缩比高的优点,当今的涡喷发动机均为轴流式。

.....原理及工作方式

涡轮喷气发动机应用喷气推进避免了火箭和冲压喷气发动机固有的弱点。因为采用了涡轮驱动的压气机,因此在低速时发动机也有足够的压力来产生强大的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按照“工作循环”工作。它从大气中吸进空气,经压缩和加热这一过程之后,得到能量和动量的空气以高达2000英尺/秒(610米/秒)或者大约1400英里/小时(2253公里/小时)的速度从推进喷管中排出。在高速喷气流喷出发动机时,同时带动压气机和涡轮继续旋转,维持“工作循环”。涡轮发动机的机械布局比较简单,因为它只包含两个主要旋转部分,即压气机和涡轮,还有一个或者若干个燃烧室。然而,并非这种发动机的所有方面都具有这种简单性,因为热力和气动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这些问题是由燃烧室和涡轮的高工作温度、通过压气机和涡轮叶片而不断变化着的气流、以及排出燃气并形成推进喷气流的排气系统的设计工作造成的。

飞机速度低于大约450英里/小时(724公里/小时)时,纯喷气发动机的效率低于螺旋桨型发动机的效率,因为它的推进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飞行速度;因而,纯涡轮喷气发动机最适合较高的飞行速度。然而,由于螺旋桨的高叶尖速度造成的气流扰动,在350英里/小时(563公里/小时)以上时螺旋桨效率迅速降低。这些特性使得一些中等速度飞行的飞机不用纯涡轮喷气装置而采用螺旋桨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合 -- 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

螺旋桨/涡轮组合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内外涵发动机、涵道风扇发动机和桨扇发动机的引入所取代。这些发动机比纯喷气发动机流量大而喷气速度低,因而,其推进效率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相当,超过了纯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将涡轮喷气发动机(它常用于马赫数低于3的各种速度)与冲压喷气发动机结合起来,在高马赫数时具有良好的性能。这种发动机的周围是一涵道,前部具有可调进气道,后部是带可调喷口的加力喷管。起飞和加速、以及马赫数3以下的飞行状态下,发动机用常规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方式;当飞机加速到马赫数3以上时,其涡轮喷气机构被关闭,气道空气借助于导向叶片绕过压气机,直接流入加力喷管,此时该加力喷管成为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这种发动机适合要求高速飞行并且维持高马赫数巡航状态的飞机,在这些状态下,该发动机是以冲压喷气发动机方式工作的。

涡轮/火箭发动机与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相似,一个重要的差异在于它自备燃烧用的氧。这种发动机有一多级涡轮驱动的低压压气机,而驱动涡轮的功率是在火箭型燃烧室中燃烧燃料和液氧产生的。因为燃气温度可高达3500度,在燃气进入涡轮前,需要用额外的燃油喷入燃烧室以供冷却。然后这种富油混合气(燃气)用压气机流来的空气稀释,残余的燃油在常规加力系统中燃烧。虽然这种发动机比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小且轻,但是,其油耗更高。这种趋势使它比较适合截击机或者航天器的发射载机。这些飞机要求具有高空高速性能,通常需要有很高的加速性能而无须长的续航时间。

.......结构

进气道

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空气首先进入进气道,因为飞机飞行的状态是变化的,进气道需要保证空气最后能顺利的进入下一结构:压气机(compressor,或压缩机)。进气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空气在进入压气机之前调整到发动机能正常运转的状态。在超音速飞行时,机头与进气道口都会产生激波(shockwave,又称震波),空气经过激波压力会升高,因此进气道能起到一定的预压缩作用,但是激波位置不适当将造成局部压力的不均匀,甚至有可能损坏压气机。所以一般超音速飞机的进气道口都有一个激波调节锥,根据空速的情况调节激波的位置。

两侧进气或机腹进气的飞机由于进气道紧贴机身,会受到机身附面层(boundary layer,或边界层)的影响,还会附带一个附面层调节装置。所谓附面层是指紧贴机身表面流动的一层空气,其流速远低于周围空气,但其静压比周围高,形成压力梯度。因为其能量低,不适于进入发动机而需要排除。当飞机有一定迎角(angle of attack,AOA,或称攻角)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变化,在压力梯度加大的部分(如背风面)将发生附面层分离的现象,即本来紧贴机身的附面层在某一点突然脱离,形成湍流。湍流是相对层流来说的,简单说就是运动不规则的流体,严格的说所有的流动都是湍流。湍流的发生机理、过程的模型化现在都不太清楚。但是不是说湍流不好,在发动机中很多地方例如在燃烧过程就要充分利用湍流。

压气机

压气机由定子(stator)页片与转子(rotor)页片交错组成,一对定子页片与转子页片称为一级,定子固定在发动机框架上,转子由转子轴与涡轮相连。现役涡喷发动机一般为8-12级压气机。级数越多越往后压力越大,当战斗机突然做高g机动时,流入压气机前级的空气压力骤降,而后级压力很高,此时会出现后级高压空气反向膨胀,发动机工作极不稳定的状况,工程上称为“喘振”,这是发动机最致命的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停车甚至结构毁坏。防止“喘振”发生有几种办法。经验表明喘振多发生在压气机的5,6级间,在次区间设置放气环,以使压力出现异常时及时泄压可避免喘振的发生。或者将转子轴做成两层同心空筒,分别连接前级低压压气机与涡轮,后级高压压气机与另一组涡轮,两套转子组互相独立,在压力异常时自动调节转速,也可避免喘振。

燃烧室与涡轮

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与煤油混合燃烧,膨胀做功;紧接着流过涡轮,推动涡轮高速转动。因为涡轮与压气机转子连在一根轴上,所以压气机与涡轮的转速是一样的。最后高温高速燃气经过喷管喷出,以反作用力提供动力。燃烧室最初形式是几个围绕转子轴环状并列的圆筒小燃烧室,每个筒都不是密封的,而是在适当的地方开有孔,所以整个燃烧室是连通的,后来发展到环形燃烧室,结构紧凑,但是整个流体环境不如筒状燃烧室,还有结合二者优点的组合型燃烧室。

涡轮始终工作在极端条件下,对其材料、制造工艺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目前多采用粉末冶金的空心页片,整体铸造,即所有页片与页盘一次铸造成型。相比起早期每个页片与页盘都分体铸造,再用榫接起来,省去了大量接头的质量。制造材料多为耐高温合金材料,中空页片可以通以冷空气以降温。而为第四代战机研制的新型发动机将配备高温性能更加出众的陶瓷粉末冶金的页片。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涡喷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涡轮前温度。高涡前温度意味着高效率,高功率。

喷管及加力燃烧室

喷管(nozzle,或称喷嘴)的形状结构决定了最终排除的气流的状态,早期的低速发动机采用单纯收敛型喷管,以达到增速的目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燃气喷出速度越大,飞机将获得越大的反作用力。但是这种方式增速是有限的,因为最终气流速度会达到音速,这时出现激波阻止气体速度的增加。而采用收敛-扩张喷管(也称为拉瓦尔喷管)能获得超音速的喷气流。飞机的机动性来主要源于翼面提供的空气动力,而当机动性要求很高时可直接利用喷气流的推力。在喷管口加装燃气舵面或直接采用可偏转喷管(也称为推力矢量喷管,或向量推力喷嘴)是历史上两种方案,其中后者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著名的俄罗斯Su-30、Su-37战机的高超机动性就得益于留里卡设计局的AL-31推力矢量发动机。燃气舵面的代表是美国的X-31技术验证机。

在经过涡轮后的高温燃气中仍然含有部分未来得及消耗的氧气,在这样的燃气中继续注入煤油仍然能够燃烧,产生额外的推力。所以某些高性能战机的发动机在涡轮后增加了一个加力燃烧室(afterburner,或后燃器),以达到在短时间里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推力的目的。一般而言加力燃烧能在短时间里将最大推力提高50%,但是油耗惊人,一般仅用于起飞或应付激烈的空中缠斗,不可能用于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使用情况

涡喷发动机适合航行的范围很广,从低空低亚音速到高空超音速飞机都广泛应用。前苏联的传奇战斗机米格-25高空超音速战机即采用留里卡设计局的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曾经创下3.3马赫的战斗机速度纪录与37250米的升限纪录。(这个纪录在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被打破的)

与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涡喷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要差一些,但是高速性能要优于涡扇,特别是高空高速性能。

涡轮发动机

一、什么是涡轮增压?

首先我们来弄明白什么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的英文名字为Turbo,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相信大家都在路上看过不少这样的车型,譬如奥迪A6的1.8T,帕萨特1.8T,宝来1.8T等等。

涡轮增压套件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不过在经过了增压之后,发动机在工作时候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二、涡轮增压的原理

最早的涡轮增压器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这样在那些发动机排量受到限制的赛车比赛里面,发动机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功率。

红色为高温废气,蓝色为新鲜空气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涡轮增压装置非常复杂,其实并不复杂,涡轮增压装置主要是由涡轮室和增压器组成。首先是涡轮室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排气管上。然后增压器的进气口与空气滤清器管道相连,排气口接在进气歧管上,最后涡轮和叶轮分别装在涡轮室和增压器内,二者同轴刚性联接。这样一个整体的涡轮增压装置就做好,你的发动机就好像电脑CPU一样被“超频”了。

三、发动机增压的种类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也有其必须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轮和涡轮由一根轴相连,也就是转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泵轮,泵轮带动涡轮旋转,涡轮转动后给进气系统增压。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

诚然,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升发动机的动力,不过它的缺点也有不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力输出反应滞后。我们看看前面有关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也就是说从你大脚踩油门加大马力,到叶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进发动机获得更大动力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且这个时间还不短。一般经过改良的涡轮增压也要至少2秒左右来增加或者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话,瞬间会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觉。

随着技术的进步,虽然各个使用涡轮增压的厂家都在对涡轮增压技术进行改进,但是由于设计原理问题,因此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的汽车驾驶起来的感觉是和大排量的汽车有一定诧异的。譬如说我们买了1.8T的涡轮增压汽车,在实际的行驶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只要度过了那段等待期,1.8T的动力同样会窜上来,因此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感觉的话,涡轮增压引擎并不适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类的,涡轮增压才显得特别有用。

如果你的爱车经常在城市内行驶,那么就真的有必要考虑一下是否需要涡轮增压了,因为涡轮并不是随时都在启动的,事实上在日常行车中,涡轮增压的启动机会很少,甚至不使用,这就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日常表现带来影响。就拿斯巴鲁(富士)翼豹的涡轮增压来说,它的启动是在3500转左右,最明显的动力输出点则是在4000转左右,这时候会有二次加速的感觉,并一直持续到6000转甚至更高。一般市内驾驶我们的换档实际都只是在2000-3000之间,5挡能够上到3500转估计速度都破120了,也就是说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档位,否则不超过120公里的时速涡轮增压根本无法启动。没有涡轮增压的启动,你的1.8T其实也就只不过是一部1.8动力的车而已,2.4的动力只能是你的心理作用了。

此外涡轮增压还有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就拿宝来的1.8T来说,6万公里左右就要更换涡轮了,虽然次数不算多,毕竟给自己的车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笔维护保养费,这个对经济环境还不是特别好的车主来说特别值得注意。

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使用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它再怎么先进还是一套机械装置,由于它工作的环境经常处于高速、高温下工作,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增压器的转速也非常高,因此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对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主要我们要遵循以下的方法:

1、汽车发动机启动之后,不能急踩加速踏板,应先怠速运转三分钟,这是为了使机油温度升高,流动性能变好,从而使涡轮增压器得到充分润滑,然后才能提高发动机转速,起步行驶,这点在冬天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热车5分钟以上。

2、发动机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不能立即熄火。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机油供给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润滑和用于冷却的,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突然停机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为零,机油润滑会中断,涡轮增压器内部的热量也无法被机油带走,这时增压器涡轮部分的高温会传到中间,轴承支承壳内的热量不能迅速带走,而同时增压器转子仍在惯性作用下高速旋转。这样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转轴与轴套之间“咬死”而损坏轴承和轴。此外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此时排气歧管的温度很高,其热量就会被吸收到涡轮增压器壳体上,将停留在增压器内部的机油熬成积炭。当这种积炭越积越多时就会阻塞进油口,导致轴套缺油,加速涡轮转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因此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运转三分钟作用,使涡轮增压器转子转速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不适宜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应该保持在10分钟之内。

3、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而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机油除了最好使用原厂规定机油外还可以选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品质润滑油。

4、发动机机油和滤清器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因为涡轮增压器的转轴与轴套之间配合间隙很小,如果机油润滑能力下降,就会造成涡轮增压器的过早报废。

5、需要按时清洁空气滤清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高速旋转的压气叶轮,造成转速不稳或轴套和密封件加剧磨损。

6、需要经常检查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是否密封。因为如果密封环没有密封住,那么废气会通过密封环进入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机油变脏,并使曲轴箱压力迅速升高,此外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也会通过密封环从排气管排出或进入燃烧室燃烧,从而造成机油的过度消耗产生“烧机油”的情况。

7、涡轮增压器要经常检查有没有异响或者不寻常的震动,润滑油管和接头有没有渗漏。

8、涡轮增压器转子轴承精密度很高,维修及安装时的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因此当增压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到指定的维修站进行维修,而不是到普通的修理店。

大胆的蓝天
沉静的机器猫
2025-09-19 00:50:53
24把,分别是

【B11】【glock 18】

(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创立于1963年,座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的定义是至少套筒座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冲锋手枪。但事实是, Glock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无法相比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而从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自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对于Glock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部件最令人质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坚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总觉得塑料不如金属耐用。事实上,Glock所用的强化塑料有非常好的强度和耐磨能力。使用Glock的军警单位对于它的耐用性很满意,民间的用户也很少抱怨Glock的塑料部件。

【B12】【USP】

制造商:德国汉克勒寇奇。口径 : .45 ACP。弹夹容量:12发/夹。弹药最大携带量:48发。空枪重量: 1 kg。弹重 : 15.2 克。初速 : 886 英尺/秒。枪口动能: 553 焦耳

【B13】【Sig p228】

SIG-SAUER手枪是由瑞士SIG公司研制,德国SAUER公司生产的手枪。在SIG-SAUER系列手枪中最早的型号是P220手枪。SIG-SAUER P220手枪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目的是为取代P210。虽然P220是P210的改进,但比起P210性能更完善,更安全可靠,而且价格也更便宜。SIG公司以P220为基础开发出的一系列的手枪凭着性能优良、操作可靠,在军用、警用和民间市场都很受欢迎。

【B14】【Desert Eagle】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动手枪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1979 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 Eagle)。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为什么是IMI?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总之,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不过直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Cor-Bon口径。沙漠之鹰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发射力量,是任何小巧玲珑战斗手枪不能替代的。

【B21】【M3 Super 90 Combat】

意大利伯奈利公司的M1超级90(M1 Super90)系列霰弹枪是在80年代为军队及警察使用而开发的,发射12号口径的2.75英寸和3英寸弹,还在的基础上演变出M1 Tactical(M1战术)和M1 Entry(M1进入)这两种霰弹枪。

M1的一种变形枪曾作为贝内利/HK公司为1997美国三军战斗霞弹枪竞选提供的侯选枪。

M1系列的机匣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回转式枪机由机框带动,闭锁在钢质枪管节套上,该枪通过一个惯性后坐系统动作,实际是个快速循环动作的短后坐系统。

M3super90是这一系列的改进枪种。

【B22】【XM1014】

由于对城市作战武器越来越重视,各类CQB武器充斥了美国各个军事单位,同时,面对这方面的军事威胁也在增长,因此率先开辟战术霰弹枪军事用途的美国军方决定为军队提供新的军用霰弹枪,提出的三军战术霰弹枪计划(Joint Service Combat Shotgun——JSCS),JSCS提出的技术指标中包括有:性能可靠的半自动发射方式,折叠式枪托,与76mm以内所有类型的弹药相容,结构坚固。经过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的对比试验,伯奈利公司与HK美国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提供的样枪XM1014(商业名称为M4超级90)从其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该枪为导气式半自动霰弹枪,为保证低温条件的足够能量,采用独特的双活塞系统。弹膛长76mm,可用76mm或70mm长的霰弹。机匣顶部有RIS导轨,可配备种瞄准系统。首选的标准配件是ACOG Reflex瞄准镜。M4超级90的伸缩式枪托很特别,枪托可以向右倾侧,这样可以方便戴防

【B31】【MP5】

20世纪5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开始进行冷战对峙阶段,1954年原西德制定了新的军备计划,并开展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德国国内各大枪械公司参加了这次试验,而一些国外的进口枪也参与其中。同年,为参加这次试验,HK公司的设计师蒂洛·黙勒(Tilo M·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Guhring)、乔治·塞德尔(Georg Seidl)和赫尔穆特·巴尔乌特〔Helmut Baureuter)开始了命名为“64号工程”的设计工作,这项设计的成品是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冲锋枪。该枪发射9×19 mm手枪弹,准星与初期的CETME步枪相似,呈圆锥形,照门则与后期的CETME步枪相似,为翻转式。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生产,末能顾及HK54的发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产,仅有少量试制品。1965年,HK公司才公开了HK54,并向德国军队、国境警备队和各州警察提供试用的样枪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同年瑞士警察也采用了MP5,成为第一个德国以外采用MP5的国家。通过试用,HK公司对MP5原枪型的瞄具进行了改进,将翻转式照门改为可在25~100m之间调整的回转环式照门;露出的准星改为带防护圈的准星;带鳍状物的枪管改为光滑的不带鳍状物枪管;枪管前方增加了三片式的卡笋,用以安装消声器、消焰器之类的各种枪口附件,经过上述改进的MP5被称为MP5A1。MP5的性能优越,特别是它的射击精度相当高,这是因为MP5采用了与G3步枪一样的半自由枪机和滚柱闭锁方式,而当时大部分冲锋枪均采用枪机自由后坐式以减少零部件,降低造价。

【B33】【FN P90】

单兵自卫武器(Personal Defence Weapon,简称PDW)的概念,最初是在1986年美国战备协会举办的年会上提出的,期后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在《美国轻武器总规划》中正式提出开发PDW的设想,其目的是取代手枪、冲锋枪和短突击步枪。根据该规划的要求,PDW的装备对象是驾驶员、操作员、司令部人员、装甲兵、工兵、无线电员、飞行员、后勤人员或维护保养人员等。这些人员虽然不是一线步兵,却占军队总人数一半以上,他们很少有时间来提高个人射击技术,而他们所装备的自卫武器——手枪和冲锋枪大多数发射9mm Para手枪弹,不能有效对付穿着防弹衣的敌人。因此,对PDW的要求要重量轻,易于携带,容易瞄准和操作,能有效对付防弹衣。在1989年4月16 日,北约组织发布的AC225文件中明确表示需要在北约各国军队中装备这种武器。而在1986年,FN公司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发PDW系统,当时FN公司的设计人员意识到手枪和冲锋枪如果不经严格训练,命中精度很低,而折叠枪托的短突击步枪仍是偏大偏重,自动射击时的后坐力也不好控制,因此必须研制一种全新的武器。新枪被命名为P90,在1987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的样枪射击表演,1988年,FN公司生产了4支样枪,每支枪均发射了15,000发枪弹,主要零件无破损现象。到1992年P90正式投产,FN 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单兵自卫武器。

【B35】【UMP45】

由于美国特种部队手枪(自卫用)和MP5冲锋枪(进攻用)所用子弹不同,对后勤供应造成不便,因此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希望冲锋枪也能改用.45ACP弹。但不仅在HK公司的冲锋枪中没有.45口径的,在现役的冲锋枪中也根本没有适合拯救人质这一类的特种作战用的. 45ACP口径型号。在这种背景下,HK公司开发了全新的“.45口径通用冲锋枪(简称UMP45)”,并于1998年底交付试验。UMP45的自动方式不再是MP5传统的半自由枪机式,而是采用自由式枪机,为了保证射击精度采用闭膛待击。另外,为便于连发时操枪和减小射弹散布,还安装了射速减速器,把射速限制在580发/min,在发射高压弹(+P弹)时,射速会提高到700发/min。塑料制的直形弹匣容量为25发,比MP5少,这是因为.45ACP 弹的直径比9mm弹大得多。另外还有设计有一种10发的短弹匣。枪管前端有一个凸爪,凸爪的设计与MP5不一样,但作用是一样的,是为了安装消声器或消焰器。枪托向右折叠后,抛出的弹壳从枪托中的孔中抛出,与G36相似。枪的分解十分简单,也与G36相似,因为这是设计时刻意采用的一条原则。UMP45的瞄具采用的是柱型准星和固定的觇孔式照门,简单实用,不过在试验中普遍反映瞄具的位置偏低。

【B45】【Steyr Scout Sniper Rifle】

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的枪械专家杰夫·库珀产生一种叫做“通用步枪” (General-Purpose Rifle)构思,然后在1983年,他定义出这种命名为“Scout Rifle”通用步枪的规格,这些规格包括:便于携带、个人操作的武器,能击倒重量200公斤的有生目标,最大长度为1米(39.37英寸),总重不超过 3公斤(约6.6磅),其他还包括方便、威力大、精确、坚固耐用和外形漂亮等等。

此后,有一些人根据库珀定出的标准用市面上的商业枪支进行改装,使枪支达到或接近标准。在7年后,斯太尔-曼利夏公司推出了一种按照这些标准设计并命名为“Scout”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

斯太尔Scout是一种很轻的精确射击步枪,全枪共129个零件,枪管细长,并大量采用新材料,因此重量很轻。

枪管长只有19英寸,4条右旋膛线,缠距12英寸。

枪管壁虽然薄,但采用冷锻制造,因此非常坚固。

【B46】【Arctic Warfare Magnum/p】

从李·恩菲尔德No.4型单发步枪改成的L42A1式狙击步枪“年事已高”,早就不能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在马岛战争中,该枪就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英军把眼光转向了7.62x51毫米北约口径的新型狙击步枪。其基本要求是:不管枪管清洁与否,都要首发命中。此后,英军对好几种型号进行了对比试验,最后选中英国国际精密仪器公司的PM狙击步枪(意为精确竞赛枪)。该枪又称AW(Arctic Warfare,意为北极作战),研制者是“自选步枪”射击的世界冠军和金牌获得者马尔科姆·库帕。该枪有步兵型、警用型和“隐形PM”三种,其中步兵型1986年装备英军,称为L96A1式狙击步枪。PM狙击步枪的主要特点是:机匣由铝合金制成;枪托由高强度塑料制作,分两节,与机匣螺接在一起,枪托前部配有可调式轻型两脚架;枪管由不锈钢制成,长660毫米,螺接在超长的机匣正面,可在枪托内自由浮动,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寿命达5000发;枪机后部拉机柄周围有数条纵向铣槽,在枪里进水并在严寒条件下结成冰的情况下,自动机不会冻结,射手仍可完成装填动作。该枪之所以被称为AW,就是这个缘故

【B51】【FN M249】

“米尼米”(MINIMI)机枪是FN公司于70年代开始研制的机枪,是FN公司开发的第二种5.56mm NATO口径的轻武器,第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974年。1982年2月1日,美军决定采用MINIMI(试验编号XM249)作为陆军班用自动武器(Squad Automatic Weapon,简称SAW)型号,正式定名为M249 SAW,首先配发给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兵作战分队。MINIMI为导气式自动武器,开膛待击的方式可以使枪膛迅速散热,防止枪弹自燃。导气箍上有一个气体调节器,有三个位置可调:一个为正常使用,可以限制射速,以免弹药消耗量过大;一个位置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通过加大导气管内的气流量,减少故障率,但射速会增高;另一个位置是发射枪榴弹时用的。

T专用枪支

【B15】【Beretta Elite】

传说中的双枪

92式 92SB-C式

口径 9mm 9mm

初速 390m/s 390m/s

自动方式 枪管短后坐式 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 闭锁卡铁摆动式 闭锁卡铁摆动式

供弹方式 弹匣 弹匣

容弹量 15发 13发

全枪长 217mm 197mm

枪管长 125mm 109mm

膛线 6条,右旋 6条,右旋

全枪质量(含空弹匣) 950g 950g

瞄准基线长 155mm 155mm

配用弹种 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B34】【Mac10】

英格拉姆Mac10式冲锋枪由美国戈登·B·英格拉姆于1964年开始设计,美国军用武器装备公司1969年开始生产。

为了扩大其销售市场,每种枪都有标准型和民用型,而标准型专供军用和警用。

Mac10式冲锋枪是现代名枪之一,目前该枪装备美国、英国、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色列、葡萄牙、委内瑞拉等国家的警察和特种部队。

Mac10式标准型冲锋枪结构紧凑,动作可靠,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结实耐用,可配装消声器作微声武器使用。

【B41】【AK47】

AK-47突击步枪,在我国曾被称为冲锋枪(仿制的1956年式突击步枪也曾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AK-47是装备范围相当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军外,世界上有30 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据称,死于AK-47枪口下人数远远大于核武器。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 所取代。目前国内的网站和BBS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MP44/Stg44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现马上就有了AK-47的最终设计方案”,何况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声称是Stg44启发了他设计AK-47的。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AK-47的最终方案是经过大量试验的验证而改进出来的,并不是突然就成型,就算是AK-46和AK-47之间都有很大的区别;至于所谓的外形相似,其实也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就外形而言,就算是刚接触军事的菜鸟都不可能把两者外形搞混。1946年,卡拉斯尼柯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他的设计是在原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上进行修改,这把样枪称之为AK-46。经过3年多、十余个试验枪型的研,1949年,AK-47突击步枪定型,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AK-47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AK-47的表尺射程为800m,有效射程为400m,但实际上300m以外都打不准了,连发精度更是低,按现代军队的要求已经是不能满足了,这是AK-47的一个缺点。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也是连发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会很容易震松瞄准具。AK素有“长枪之王”的美誉,早在越战时,美军士兵就经常丢下M16去拣AK用,美军特种部队——海狮(1号CT的原型)的标配武器竟然也是AK,当然都是战利品。据称,死于AK枪口下的人数达20万以上,超出核弹的杀伤人数。

【B42】【SSG552 Commando】

瑞士工业公司的SG551-1P是一支为执法机构的武装部队提供300米距离上延伸火力的突击步枪。虽然9mm口径的弹药有更好的停止作用,比5.56mm步枪弹更适合治安部队的使用,但当特种部队面对一些穿着防弹衣的匪徒,9mm手枪弹就显得力不从心了。SG551-1P专门安装有一个6×42的瞄准镜,这是为了更容易地狙击混在平民中的匪徒,事实上,由于SG550/551的扳机力比起大多数突击步枪都要柔和,因此SG551-1P就好像是一种近距离的狙击步枪。在推出改进后的SG551-SWAT后,SG551-1P就停产了。SG552突击队员是SIG公司最新的突击步枪,也是最短的一种,似乎是一种受潮流影响而设计的CQB用短突击步枪,比起SG551系列,SG552的枪管进一步缩短,并把质心后移以方便控制提高射击精度。扳机护圈可向左右两侧折叠,带手套也可操作

【B47】【G3/SG-1 Sniper Rifle】

G3/SG1狙击步枪是在G3步枪中精心挑选精度最高的枪管,配上两脚架、枪托贴腮板和望远瞄准镜而成的,和G3步枪基本没有区别,是一支用突击步枪拼凑出来的狙击枪。

SG是“Schützen Gewehr”精确步枪的意思。

虽然现在德国联邦国防军已经换装G22狙击步枪,但G3/SG1仍在军队中服役。

CT专用枪支

【B16】【Five seveN】

Five-seveN手枪是一种半自动手枪,枪机延迟式后坐,非刚性闭锁,平移式击针击发。Five-seveN扩展了工程塑料在手枪上的应用,以往的手枪只在套筒座、弹匣及其他非主要受力部件上使用工程塑料,而套筒的运动速度很高,需要承受猛烈撞击,因此都是采用优质钢材。Five-seveN手枪通过精心设计,首次在手枪套筒上成功采用钢——塑料复合结构,支架用钢板冲压成形,击针室用机械加工,用固定销固定在支架上,外面覆上高强度工程塑料,然后表面再经过磷化处理。因此,既减轻重量又保证了强度要求。

【B32】【Steyr TMP】

史岱尔公司在1993年推出新型战术冲锋枪 (Tactical Machine Pistolru-TMP),TMP是该公司最新尝试,专供执法人员贴身携带的全自动火力支援武器,而该公司的构想是将TMP直接配发给第一线特警作为制式配备,能在犯案的第一现场压制歹徒防其逃逸。

TMP是1990年代发展的新型冲锋枪,它的机械结构也独创一格,在全长不及30cm的枪身内,竟采用枪机旋转式的闭锁结构,舍弃冲锋枪惯用的简单反冲式枪机,这种全新设计可大幅减轻冲锋枪重量

【B43】【M4A1】

以往的CAR-15(美国前主战步枪)的有效射程都比较低,终点弹道性能不稳定,1988年由柯尔特公司授命于美国陆军部,在陆军部与海军陆战队联合参与下研制新型的M16卡宾枪。柯尔特公司的工程师把枪管弄短至14.5英寸(370mm),枪管上增加了一个缩颈用以挂装M203榴弹发射器,采用伸缩枪托,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三发点射,护木内采用了双层的铝制隔热屏。这种新型卡宾枪的柯尔特公司产品编号为Model 720,在1991年3月军方正式定型并命名为“美国5.56mm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口径M4卡宾枪”(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由于M4和M16A2非常相似,事实上它们80%的零件可以互换,因此最初也称为M16A2卡宾枪。M4首先装备82空降师,用于替代 M16A1/A2步枪、M3冲锋枪和车辆驾驶员使用的部分9mm手枪,1994年正式列装。柯尔特公司又为海军研制了一种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和全自动的 Model 727,除射击方式外其他与M4完全一样,因此有些人称Model 727为M4增强型(M4 except)或海军型M4。然后柯尔特公司又研制了一种M4的子变体,主要是设计了一种新的平顶型机匣盖以安装模块化的瞄准系统。在1994年8月,这项改进被军方采纳,并把这种平顶型M4正式命名为“美国5.56mm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口径M4A1卡宾枪”(The United States Carbine, Caliber 5.56mm NATO, M4A1),柯尔特公司编号Model 27。M4A1的主要改进是把原来的固定式提把改为可以安装不同瞄准装置的M1913导轨——即平顶型机匣,此外M4A1的射击方式是半自动和全自动,就像M16A1。M4/M4A1卡宾枪在美国的特种作战部队中服役,特别是美国陆军的游骑兵、海军陆战队的武力侦察队和海军的海豹突击队等等。由于 M4/M4A1射程远杀伤力大而结构又比较紧凑,也受到其他作战部队及非一线作战人员的钟爱。从1997年11月起,美军陆军正式装备M4/M4A1卡宾枪,到1999年底全部现役部队换装M4/M4A1,而原来的M16A2则转交预备役部队和海岸防卫队。不过尽管平顶型机匣早已投产,但首先装备的M4仍然是带瞄具提把的标准M16A2机匣。M4和M4A1主要由柯尔特公司和大毒蛇公司(Bushmaster Arms)生产,此外M4/M4A1也被一些执法机构所采用。现在柯尔特公司销售的M4/M4A1的名称已经改为RO777、779、977和979。另外民间也出现一些民用型的M4/M4A1,有半自动也有全自动,但为符合相关法规,枪管长度一般都在16英寸或以上。

【B44】【Steyr AUG】

斯太尔AUG(德语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缩写,即陆军通用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弹匣供弹、射击方式可选的无托结构步枪,是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其目的是为了替换当时奥地利军方采用的Stg.58(FN FAL)战斗步枪。新武器的研制由奥地利斯太尔-丹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的子公司斯太尔-曼利彻尔有限公司 (Steyr-Mannlicher GmbH, AT)负责,主设计师有三个人——霍斯特·韦斯珀(Horst Wesp,也是Glock手枪的设计者)、卡尔·韦格纳(Karl Wagner)和卡尔·摩斯(Karl M·ser)。AUG定型生产后,奥地利军方让AUG与FN FAL、FN CAL、捷克的Vz58和M16A1进行了对比试验,AUG的性能表现可靠,而且在射击精度、目标捕获和全自动射击的控制方面表现优秀。这种新步枪经过技术试验和部队试验后,于1977年正式被奥地利陆军采用,并命名为Stg.77(意思是“1977型突击步枪”),并在1978年开始批量生产。从那时起 AUG便声名大噪,除奥地利外,被多个国家的军队所采用。当AUG刚研制出来时,有些说法认为AUG步枪有许多独特设计都是革命性,其实不然。事实上, AUG是一种把以往多种已知的设计意念聪明地组合起来,结合成一个可靠美观的整体。

斯太尔AUG实际上是一个武器系统,4种不同的枪管可以在几秒内就装进任一机匣中,成为4种不同的武器;AUG武器系统是模块化结构的,全枪由枪管、机匣、击发与发射机构、自动机、枪托和弹匣六大部件组成,所有组件,包括枪管、机匣和其他部件都可以互换。 AUG系统中采用了大量塑料件,约占全枪零部件总数的20%,不仅枪托、握把和弹匣采用工程塑料,就连受力的击锤、阻铁、扳机也用塑料制成,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润滑,因此有较长的寿命周期,而且非常坚固。据奥地利军方的测试,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击100,000发以上的使用寿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基本维护费用,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方便维护步枪。

【B48】【Sig 550】

1988年,SIG公司在SG550突击步枪的基础上研制出SG550狙击步枪。

SG550狙击步枪实际上是使用重型枪管的单发型SG550突击步枪,但SIG公司强调SG550狙击步枪是在警察和特种部队的密切合作下,最后才研制成功的。

经过严格彻底的功能和精度试验,军方便大量采购作为战术狙击步枪。

该枪有两种口径,发射5.56×45mm NATO弹的为SG550-1,发射.223雷明登弹的为SG550-2。

当然,这是1.5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