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自吸泵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一、自吸泵的常见故障
自吸泵的常见故障是轻者出水量减小,重者吸不上水,如果继续通电则泵体发热较快。故障原因有三点:一是泵体密封不严实,造成水泵里面空气排不净,达不到真空度要求二是组装欠合理,机泵不同心,个别部件没有安装到位三是叶轮和泵壳安装的间隙不合理。
二、快修方法
1.检查电机的轴与泵壳的孔是否保持同心这一点很关键。检查是着重检查电机端盖是否恢复原位,转子轴承与端盖整体转动应灵活,掌握的技巧是边组装机泵,边转动着进行调整,因为机泵是共用一根转子轴。
2.正确安装叶轮上下功夫,着重使叶轮与泵壳之间的位置准确无误差,如果有误差,叶轮就会偏离正确位置,造成吸不上水来。
3.检查吸力的大小。先在泵壳里灌满水用手堵住泵的吸水口,看出水口里的水位是否有下降现象。若水位下降,则说明密封性不好,还顺重调密封处,直到泵壳内的水位下降为止。接着检查泵的吸力大小,依然在泵壳里灌满水,用一只手
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2、机壳带电。多数是水封损坏,水通过电机轴渗入电机内使电机绝缘性能恶化所致,可采用更换水封、烘干电机等方法修复。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水泵长期与水接触和露天工作,极易受潮而造成绝缘性能恶化,为了保证人身安全,电动自吸泵应以8可靠接地
1、接通电源后无反应
多数是电源插头 、电源引出线和电机绕组短路所致。
2、难启动或不能启动,且伴有“嗡嗡”的声音
检修时可用小竹片按运转方向快速拨动风叶,若电机迅速运转起来,说明是启动 电容 或启动绕组损坏,应更换相同容量的电容或修理启动绕组若电机 发卡 ,多是电机和泵头的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
3、电机能运转,但转速慢,且机壳过热、有烧焦臭味
大多是电机绕组短路所致,应拆开电机,视损坏情况分别采用 焊接 、跳线、隔离、重绕等措施修复。
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
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5、电机转数不够
电机低速运转,机壳过热,有烧焦味。电源电压过低。应安装稳压器或请专业电工维修。定子线圈短路或电容烧毁。可重新缠烧损的线圈或更换电容。
6、机壳带电
触碰泵及电机外壳时带电,水封磨损严重,水通过电机轴渗入电机内,使电机绝缘性能恶化所致。更换水封,烘干电机定子线圈。电机被水淋湿,水经过电容、电源线接口进人电机。烘干电机定子线圈。
1、自吸泵无法启动首先应检查电源供电情况:接头连接是否牢靠;开关接触是否紧密;保险丝是否熔断;三相供电的是否缺相等。如有断路、接触不良、保险丝熔断、缺相,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检查是否是水泵自身的机械故障。
常见的原因有:填料太紧或叶轮与泵体之间被杂物卡住而堵塞;泵轴、轴承、减漏环锈住;泵轴严重弯曲等。排除方法:放松填料,疏通引水槽;拆开泵体清除杂物、除锈;拆下泵轴校正或更换新的泵轴。
2、自吸泵发热原因:轴承损坏;滚动轴承或托架盖间隙过小;泵轴弯曲或两轴不同心;胶带太紧;缺油或油质不好;叶轮上的平衡孔堵塞,叶轮失去平衡,增大了向一边的推力。
排除方法:更换轴承;拆除后盖,在托架与轴承座之间加装垫片;调查泵轴或调整两轴的同心度;适当调松胶带紧度;加注干净的黄油,黄油占轴承内空隙的60%左右;清除平衡孔内的堵塞物。
3、自吸泵流量不足原因:动力转速不配套或皮带打滑,使转速偏低;轴流泵叶片安装角太小;扬程不足,管路太长或管路有直角弯;吸程偏高;底阀、管路及叶轮局部堵塞或叶轮缺损;出水管漏水严重。
排除方法:恢复额定转速,清除皮带油垢,调整好皮带紧度;调好叶片角,降低水泵安装位置,缩短管路或改变管路的弯曲度;密封水泵漏气处,压紧填料;清除堵塞物,更换叶轮;更换减漏环,堵塞漏水处。
4、自吸泵吸不上水原因是泵体内有空气或进水管积气,或是底阀关闭不严灌引水不满、真空泵填料严重漏气,闸阀或拍门关闭不严。
排除方法:先把水压上来,再将泵体注满水,然后开机。同时检查逆止阀是否严密,管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如发现漏气,拆卸后在接头处涂上润滑油或调合漆,并拧紧螺丝。检查水泵轴的油封环,如磨损严重应更换新件。
5、自吸泵剧烈震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电动转子不平衡;联轴器结合不良;轴承磨损弯曲;转动部分的零件松动、破裂;管路支架不牢等原因。可分别采取调整、修理、加固、校直、更换等办法处理。
2.输油泵接头处的粗滤网芯容易被棉絮等污物堵塞,应经常检查清洗。如果滤网损坏,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
3.如果输油泵上的手泵活塞和手泵体之间有橡胶密封装置,不要随意拆卸,如有损坏应更换橡胶外壳。4.手动泵使用后必须按回,按钮应拧紧,防止手动泵和胶圈或球阀和阀座压力过紧造成进气或漏油。
5.确保柱塞式输油泵的“四弹簧”弹性正常。“四个弹簧”是活塞弹簧、挺杆(滚柱)弹簧、进油阀弹簧和出油阀弹簧。如果弹簧的弹性减弱或断裂,应及时更换或填充并调整。
6.确保所有密封垫片完好无损,塑料垫片拆装次数不宜过多,并定期更换。
7.有些输油泵在泵体上有放油孔,用来使输油泵泄漏的少量柴油直接流出泵体。不要堵塞孔,以免柴油进入喷油泵油底壳稀释润滑油。
8.如果发现喷油泵油底壳柴油过多,需要检查喷油泵活塞与泵体、挺柱、挺柱套之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如果过大,应及时处理,防止严重的柴油泄漏造成喷油泵和调速器零件润滑不良。
9.长时间停车时,为防止油泵配合面特别是活塞与泵体、挺杆与挺杆组因油中有水而生锈,必须采取防锈措施(停车时,用喷油泵油底壳中的水、柴油等杂质更换润滑油)。
10.加注的柴油要经过沉淀过滤,保证清洁度,防止杂质过多加重输油泵进油阀、出油阀和阀座的磨损。有时,油阀甚至可能因杂质而失效。
@2019
1、保证柴油的清洁度
一般来说,由于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特点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决定了柴油机对柴油的滤清要求远比汽油机对汽油的要求高,因此要选用符合要求牌号的柴油,而且至少经过48h的沉淀。另外,要加强对柴油滤清器的保养,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及时对油箱进行清洗,彻底去除油箱底部的油泥及水分,以防止柴油中的杂质对喷油泵柱塞副、出油阀偶件造成严重的腐蚀或磨损。
2、保证机油质量
启动柴油机前都应检查喷油泵内的机油数量及其质量情况(靠发动机强制润滑的喷油泵除外),确保机油数量足够、质量良好。若机油因混入水或柴油而变质,轻者造成柱塞副及出油阀偶件的早期磨损,导致柴油机动力不足,启动困难;重者造成柱塞副及出油阀偶件的腐蚀。由于油泵内漏、出油阀工作不良、输油泵挺杆与壳体磨损、密封圈损坏等,都会使柴油漏入油池而稀释机油,因此应根据机油的质量情况及时更换。更换时要对油池进行彻底清洗,把油池底部的油泥等杂质清除干净。机油的数量要适量,调速器内加油过多,易导致柴油机“飞车”,加油过少又将使润滑不良,应以机油尺或机油平面螺钉为准。另外,当柴油机较长时间不使用时,一定要检查油泵油池中机油内是否有水、柴油等杂质,如有必要立即更换。
3、定期检查供油提前角及供油间隔角
使用中由于联轴节联接螺栓的松动,凸轮轴及滚轮体部件的磨损,常导致供油提前角及各缸供油间隔角发生变化,使柴油燃烧变坏,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变差,同时启动困难,运转不稳,发出异响及过热等异常。在实际使用中,多数驾驶员往往重视整体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却忽视了供油间隔角(涉及单泵供油提前角调整)的检查调整,导致整体调整后虽然第1缸供油正时,但其余各缸由于凸轮轴、滚轮传动部件的磨损等原因使供油不一定正时,同样会导致柴油机启动困难、动力不足、运转不平稳,尤其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喷油泵来说,更要重视对供油间隔角的检查调整。
4、定期检查各缸的供油量
由于柱塞偶件及出油阀偶件的磨损,造成柴油内漏,会使各缸的供油量减少或不均匀,导致柴油机启动困难、功率不足、耗油增多、运转不稳。因此要定期检查调整喷油泵各缸的供油量,确保柴油机功率的发挥。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观察柴油机的尾气、听发动机的声音、检测排气温度等方法来确定各缸供油量的大小。
5、定期检查出油阀的密封情况
喷油泵车操作手作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查出油阀的密封情况可以对柱塞的磨损及油泵车操作手作情况做粗略的判断,从而有利于确定修理及保养方法。检查时拧开各缸高压油管接头,用输油泵的手油泵泵油,如发现喷油泵顶部油管接头有油流出,则说明该出油阀密封不良(出油阀弹簧折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多缸出现密封不良现象,则应对喷油泵进行彻底保养,更换偶件。
6、定期检查键槽及螺栓
主要是指凸轮轴键槽、联轴节凸缘键槽(用联轴节传递动力的油泵)、半圆键及联轮节固定螺栓。喷油泵凸轮轴键槽、凸缘键槽、半圆键由于长期使用,轻者发生磨损,使键槽变宽,供油提前角发生变化;重者半圆键脱落,导致动力传递失效,因此要定期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已磨损的零件。
7、及时更换柱塞副及出油阀偶件
当发现柴油机启动困难、功率下降、油耗增加,通过调整喷油泵及喷油器仍不见好转时,应拆检喷油泵柱塞副及出油阀偶件。如柱塞副及出油阀磨损到一定程度,应予以更换。
8、使用标准的高压油管
喷油泵在供油过程中,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高压油管的弹性,高压柴油会在管内形成压力波动。压力波在管内传递需要一定时间,为保证各缸供油间隔角一致、供油量均匀、柴油机工作平稳,高压油管的长度及管径是经过测算而选定的。因此当某缸高压油管损坏时,应用原厂标准的同长度同管径同材质的油管更换。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缺少标准油管,用其他柴油机高压油管代用,不考虑油管的长度、管径是否相同,虽然可以应急使用,但将导致该缸的供油提前角度及供油量发生变化,致使整机工作不平稳。
9、正确维护喷油泵的附件
喷油泵侧盖、油尺、加油塞(呼吸器)、溢油阀、油池螺堵、油平面螺钉、油泵固定螺栓等,要保证完好无损。这些附件对喷油泵的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侧盖可防止灰尘、水分等杂质的侵入,呼吸器(带滤网)能有效防止机油变质,溢油阀保证燃油系统具有一定压力而不进入空气等。因此必须对这些附件加强保养,发现损坏或丢失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1.通电观察电机轴是否转动(如:电机轴不转,但电机振动,可能齿轮泵卡死。) 解决方式:拆除底部齿轮泵重新装配一次,注意安装位,锁紧固定螺丝时,要马达通上电,慢慢锁紧配件,不要一下子打死螺丝。
2.电脑设定供油时间过长,电机自带发热保护装置,断开冷却15分钟后可恢复工作。
3. 电机能转动,拆除底部吸油口滤网,用手指捂一下吸油口处看是
否有吸力,正常情况下吸力很足,否则电机可能没有带着齿轮泵
转(可能连轴器底端松动,或是齿轮泵卡销断)。
4.齿轮泵有吸力,油箱内放少量(装油大概1/5)观察泵内泄压阀(铝螺丝)是否有油冒出来,如有这种情况,将泄压阀拆除,把里面胶粒重新装正。
5.齿轮泵新装的时候排油能力弱,拆除吸油滤网等齿轮泵正常上油再重新装回滤油网。
此外,还有可能是电机绕线短路。此类故障比较复杂,应由专业人员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