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调压阀在哪了
您好!
自吸泵的调压阀就是压力开关,压力开关用来调节启动压力和停止压力,压力开关就在出水口那个位置,一般是一个塑料的圆柱形上面有螺丝,可以把螺丝拆掉,就可以打开压力开关盖子了,打开盖子可以看到一个一字型的螺丝,螺丝就是用来调节启动压力和停止压力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自吸泵上面是有一个弹簧螺丝的,如果大家要调节自吸泵压力的大小,那么只要去调节它的弹簧螺丝就可以了,如果把弹簧螺丝扭得越紧的话,那么自吸泵的压力就会越大
1、由于输送的距离远、高度较高所需的压力较大,压力控制器上设置的压力达不到使用要求所致,可以先打开控制器罩用然后平口螺丝刀把中间的调节旋钮顺时针向上旋以获得更高的断开压力就能解决。
2、全自动自吸泵频繁启动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自吸泵上面的压力罐里面没有气体了的原因,可以把压力罐上面的加气螺母拧开用打气筒给里面加入气体使其气压罐能起到稳压的作用,加气孔位置可以参考全自动自吸泵结构图。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种全自动自吸泵都有可以为稳压罐加气的功能,例如普通的家用自吸泵就没有加气孔,如果需要使用可以为气压罐加气的自吸泵建议选用:HM型自来水家用自吸泵
3、由于用户安装自吸泵时进出口没有安装止回阀导致停泵之后水迅速返回,出口压力下降之后所以低于预设的压力之后全自动自吸泵就会再次启动。这种全自动自吸泵频繁启动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吸泵在出口安装一个止回阀就能解决问题
4、由于水龙头没有关好,或者其他地方有水流出导致出口压力下降之后自吸泵也会自动启动,检查水龙头关闭状态、找到哪里有漏水现象就是全自动自吸泵频繁启动的解决办法,漏水不严重使用HM型自来水家用自吸泵不会出现启停频繁的现象。
5、如果是使用一段时间的全自动自吸泵之前完好,突然出现频繁启停的现象那么有可能是自动开关坏了,可以更换一个自动开关看是否还有该故障
一.起动及操作
1.点动自吸泵,注意泵轴的转向是否正确。
2.注意转动时有无不正常的声响和振动。
3.注意压力表及真空表读数,起动后当压力表及真空表的读数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而指示稳定后,说明泵内已经上液,进入正常输液作业。
4.在泵进入正常输液作业前即自吸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泵内水温升高情况,如果这个过程过长,泵内水温过高,则停泵检查其原因。
5.如果自吸泵内液体温度过高而引起自吸困难,那么可以暂时停机,利用吐出管路中的液体倒流回泵内或向泵体上加储液口处直接向泵内补充液体,使泵内液体降温,然后起动即可。
6.泵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生强烈振动和噪声,有可能是泵发生汽蚀所致,汽蚀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进口管流速过大,二是吸程过高。流速过大时可调节出口控制阀,升高压力表读数,在进口管路有堵塞时则应及时排除;吸程太高时可适当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7.泵在工作过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动时,出口控制阀应稍开(不要全闭),这样既有利于自吸过程中气体从吐出口排出,又能保证尖在较轻的负责下启动。
8.注意检查管路系统有无渗漏现象。
二.停泵
1.首先必须关闭吐出管路上的闸阀。
2.使泵停止转动。
3.在寒冷季节,应浆泵体内的储液和轴承体冷却室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机件。
把压力开关的最高压力调低 最低调高 上下间隔0.5个压力 就行了 开水 最低闭合 关水后最高断开。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1.自吸泵壳体有专用配套密封环,磨损了可换新以减小间隙。没专用密封环的自吸泵可通过调整叶轮轴向位置调整间隙。
2.松开叶轮顶丝,用锤子轻轻敲打叶轮调整即可。
3.有的自吸泵壳体有专用配套密封环,磨损了可换取间隙小的使用。没专用密封环的自吸泵可通过调整叶轮轴向位置调整间隙,但要反复试各种参数,很麻烦,如有调整技术要求最好,一次成功。还有一种通过调整轴承位置来调整密封间隙的,不太多见。
自吸泵进口管道通常处在负压下工作,所以对自吸泵进口管道的要求是不漏气、不积气和不吸气,为此常采用以下措施:
1、为保证自吸泵进口管道不漏气,要求管材必须严密。因此,进口管道一般采用钢管,钢管埋于土中时应涂沥青防腐层。采用铸铁管时,施工时接头一定要严密。
2、为保证自吸泵进口管道不积气,进口管道应有沿水流方向连续上升的坡度,一般大于0.005,为避免产生气囊,应使沿吸水管线的最高点在水泵吸入口的顶端。进口管道的断面一般应大于水泵吸入口的断面,吸水管路上的变径管可采用偏心减缩管(即偏心大小头),保持减缩管的上边水平,自吸离心泵进口应避免直接与弯头相连,应在二者之间加装一段直管。
3、不吸气。吸水管进口淹没深度不够时,由于进口处水流产生漩涡、吸水时带进大量空气。严重时也将破坏泵正常吸水。这类情形,多见于吸水点在河道枯水位情况下吸水。为了避免吸水池产生漩涡,使自吸泵吸入空气,吸水管进口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不小于0.5-1.0m,若淹没深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在管子末端装置水平隔板。
4、为了防止自吸泵吸入井底的沉渣,并使自吸泵工作时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应遵守以下规定:
A.吸水管的进口至池底的垂直距离(即悬空高度)宜采用0.6-0.8D,D为吸水管喇叭口(或底阀)扩大部分的直径,通常取D为吸水管直径的1.3-1.5倍。
不同的悬空高度水流进口的流线形状不同。若悬空高度过大,会增加池深和工程量,同时还会造成单面进水的情况,使管口流速和压力分布不均匀,水泵效率下降,有时还会形成漩涡,使水泵产生振动和噪声。若悬空高度过小,进入喇叭口的流线过于弯曲,进口水头损失增大,离心泵效率降低,并会产生漩涡,同时会使池底冲刷。
B. 吸水管喇叭口边缘距离井壁不小于0.75-1.0D。
C. 在同一水池中安装有几根吸水管时,吸水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2.0D。
当泵采用抽气设备充水或能自灌充水时,为了减少吸水管进口处的水头损失,吸水管进口通常采用喇叭口形式。
5、当吸水池水位高于泵轴线时,吸水管路上应设置闸阀,以利于水泵检修。
6、如水中有较大的悬浮杂质时,喇叭口外面需要加设滤网,以防止水中杂物进入泵体内。当泵从压水管引水起动时,吸水管上应装有底阀。
自吸泵进口管道底阀过去一般采用水下式,装于吸水管的末端。底阀的种类很多,它的作用是使水只能吸入泵,而不能从吸水喇叭口流出,所以是一种止回阀,但阻力很大。底阀上附有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泵堵塞或损坏叶轮。实践表明,水下式底阀因胶垫容易损坏,引起底阀漏水,须经常检修拆换,给使用带来不便。为了改进这一缺点,试验成功了水上式底阀。由于水上式底阀具有使用效果好,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因而设计中采用者日益增多。水上式底阀使用的条件之一,是吸水管路水平段应有足够的长度,一般应大于3倍以上的垂直距离,以保证泵充水起动后,管中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值。
7、吸水管中的设计流速一般为:DN<250mm时,为1.0-1.2m/sDN大于或等于250mm时,为1.2-1.6m/s。
在吸水管路不长且吸水地形高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采用比上述数值大些的流速,为1.6-2.0m/s。